撒母耳记下第十章
第 10 章
撒下 10:4-5> 剃去一半胡须及割断半截衣服意味什么?
10:4-5 按照以色列人的习俗,所有成年男子都留长胡须,这是成熟与权柄的表征。所以,大卫派往亚扪的臣仆被剃去一半胡须的时候,就是受到极大的羞辱,失去尊严。被割断下半截的衣服,也令他们受人嘲笑。
撒下 10:6> 将错就错,是人常会陷入的错误。难道一句道歉的话,是这么难说出口吗?
10:6 由于哈嫩听了错误的劝告,怀疑大卫差去的臣仆不怀好意,因此羞辱了他们。之后他得知大卫憎恶他们,就立刻调集军队准备作战。他本来应当仔细考虑臣仆的献策,即或不然,也应当与大卫洽谈;而他既不肯认错,又在出错时动兵。我们常常为自己辩护而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愿道歉去消除对方的怒气,我们应当寻求和睦,避免争战。
大卫与亚扪人
撒下 10:12> 愿耶和华凭祂的旨意而行──此中深意你可明了?
10:12 生活中我们对神的信仰与行为必须相称。约押说:我们都当作大丈夫(可以译为“奋勇作战”),换句话说,他们都应当做所当做的事,定出良谋和战术,动用所有的资源来争战。他又说,“愿耶和华凭祂的旨意而行”,他知道争战的结果在于神。我们应当善用才智与资源,好好顺服神,并倚靠神得享美果。──《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下第十章
小人之心(十 1 ~ 19 )
哈嫩的遭遇堪称自取其辱,与人无尤。本章再申明大卫不独对本国人有宽宏大量的心,对外邦人也显出他的仁风美德。可惜,有时对人一片真诚,换来的却是别人的猜疑、侮辱。他原厚待哈嫩,安慰他丧父之痛( 2 ),可是哈嫩不领情,竟恩将仇报。哈嫩正好代表世上一部分小人的心态:
1. 喜听信谗言:庸碌的人常缺乏主见,不辨好歹,对事情不分青红皂白,喜听小人意见。哈嫩不但任人唆摆,亦听信群臣的胡乱忖测( 3 ),致对大卫生出猜疑。
2. 以怨报德:别人以礼待你,即便不领情也犯不如斯将人侮辱,看他对大卫臣仆的手段实令人齿冷( 4 )。
3. 心胸狭隘又不顾后果:正所谓“小人长戚戚”,经常怀疑别人另有企图,猜度人家不怀好意的,这等人心中永远没有喜乐平安,同时亦很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卒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其实哈嫩无须这么快下手,应该冷静下来,仔细思想,便不会铸成大错,而招致惨痛的祸害。
4. 顽梗固执:哈嫩一意孤行的甚至连累友邦,经过首次战争的失败,仍不知悔改。亚兰人本属世的义气,卒之再惨败( 18 )。
思想 我是否常测度他人呢?──《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下 第九章 注释
1-13 大卫宽待米非波设
有关米非波设瘸腿的由来,可参 4:4。大卫厚待扫罗後裔之举,与古
代东方帝王为杜绝造反,杀尽先朝王裔的做法迥异。
3
「神的慈爱」:「慈爱」指神忠於与民所立的约而显出的不变
之爱。
大卫要按照神的慈爱忠於与约拿单所立的誓约,恩待他的子孙
(参串3)。
4
「罗底巴」:离伊施波设王宫的所在地(玛哈念)不远。
「玛吉」:按17:27,是个有财有势的地主。
米非波设受罗底巴人恩待,显示这些人对扫罗的爱戴。
7
「你不要惧怕」:米非波设惧怕的理由,参本章注的引言部分。
「扫罗的一切田地」:即扫罗在便雅悯支派中从父家继承的田
地。
8 「死狗」:形容一个人的卑贱无用。
10
洗巴动用所有儿子和仆人为米非波设的田地耕种,可见米非波
设承继的田地不少。米非波设既享用王的筵席,却又要从自己
的田地获供应,显然在王宫生活开支庞大。
11
「如王的儿子一样」:米非波设受的款待与大卫的儿子无分别。
12
「米迦」:米非波设当时年纪尚轻,这儿子大概是日後所生的。
思想问题(第 9章)
1 为什麽大卫要向米非波设施恩?参撒上 20:14-15; 本章3。
你从大卫的做法学到什麽功课?
撒母耳记下第十章
击败亚扪(十 1-19 )
说故事者满意于暂时把米非波设看作一个谜( enigma ),故带我们转移到有关大的战绩上。再一次(正如第八章一样)亚兰人(或叙利亚人)有份参予并被打败;但这个故事主要集中在亚扪人,即外约但的一个细小王国,在摩押和以东的近北(看下图);以前曾被扫罗击败,参考撒母耳记上十一章。控制这三个小国,会给以色列带来许多商业的好处,但正如故事所显示,大起先没有对亚扪有任何仇恨的动机。
事实上,这一章提供一个实物教材──如果有人需要的话──战争能够怎样由无变有地发展起来。一个友谊的行动(由大)被误解(被亚扪王),及用粗暴的侮辱来报答;下一步就只得寻找盟友,不久三个国家的作战便发生了。究竟真正引起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无疑只因怀疑和不信任,否则大友好的表示会被接纳。何处存在怀疑和不信任,任何行动都可能被误解。
较早前在第二节显示的,大与亚扪人之间有条约的关系。无疑这条约可追溯到扫罗活时,或者当大统治犹大,和伊施波设统治以色列的时候,当时非利士人忽然改变对大的态度,他们都发现大是联合和有潜力的以色列王,故此亚扪人也同样注意这个对抗扫罗和伊施波设的联盟,现在已强大起来,如果他要的话,足可以攻打他们。因此不信任背后有恐惧。
虽然亚扪有很好的理由怀疑,但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却相当愚蠢,相当于宣战。甚至今日,如果大使遭受这种侮辱,一次重大的‘事件’是无可避免;在古时以色列及它的世界,触摸男人的胡须本身是非常仇视的行动,正如用现代西方的标准,在一些拘谨的社会里,裸露臀部特别令人震惊一样。故此大不能忽视这次事件,亚扪人也知道。如果没有外来的帮助,他们是不可能打败以色列,故此他们马上采取行动,免致他们的土地及百姓遭遇危险。历史上时常看见民族的骄傲,令人惊讶的行为,结果将灾祸带给国家。
大这方面,在故事开始时他的动机是 忠诚 的,正如第九章一样。本章中他旨在尊崇他给一个现在已死的人之承诺,提供了这两章之间有趣的连系。希伯来文较英文更清楚;十章二节的 厚待 deal
loyally 完全与九章一节的 施恩 show kindness 一样,米非波设与哈,乃是相当不同地位的人,大对他们的目的,乃是实现对他们父亲的承诺。上帝百姓的理想领袖,在所有的处事上,显出他完全的忠诚和值得信任,无论在个人方面,或在国家及国际方面都是一样。社会的各方面,表现诚实和值得信任,乃是减轻人类怀疑的惟一盼望。人与人及国与国之间,和平为诚实的人所推动,但也被那些说话不可信任的人所毁坏。
在本故事中,忠诚被愚拙所击倒,大盼望尊崇的条约,被亚扪王所撕毁;大当然赢得战争的胜利──这章结束时,亚兰国联盟向大进贡,而亚扪的首都几乎被围攻(看十一 1 )。当我们继续研究领袖学时,我们看见好的劝导的重要。每一个王都需要有能力和可信赖的谘询者;其次,他需要有判断力去分辨好和坏的劝告。哈──正如大的亲孙子罗波安(看王上十二章)──听从最坏的意见,犯了致命的错误。这里我们看见领袖的两幅对比的图画;大是尊贵的王,随从良心和契约的规定;哈是个愚拙的领袖,听从错误和不切实的意见──并引致他的国家进入战争和羞辱中。不去征询或拒绝别人的意见是非常愚蠢的,但有时候,轻易听从我们所得的意见,同样也是愚拙。或多或少我们要有分辨的恩赐,能够估计我们行动可能招致的结果。哈完全没有在事前计算代价,参见路加福音十四章卅一节。
──《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下注释 九.再进行的征伐(一O)
一O1~5 很明显,亚扪王……拿辖曾经恩待过大卫。这个拿辖也是扫罗王在位初期曾经打败的那一个(撒上一一)。拿辖可能在大卫逃亡期间帮助过他,因为那时扫罗是他们的共同的敌人。这时,大卫有意报答拿辖的忠诚,于是差遣使者去探望拿辖的儿子哈嫩,他在父亲死后接续作王。可惜,亚扪人的首领怀疑大卫差去的人是探子,因此哈嫩下令把大卫的使者大肆羞辱一番。按照以色列人的习俗,所有成年男子都留长胡须,这是成熟与权柄的表徵。所以,大卫派往亚扪的臣仆被剃去一半胡须的时候,就是受到极大的羞辱,失去尊严。被割断下半截的衣服,也令他们受人嘲笑。大卫看到他的使者备受凌辱,就十分忿怒。
一O6~8 亚扪人一知道大卫憎恶他们,就准备与以色列人打仗,从北方雇来一些亚兰人(参看代上一九)。因此由约押统领大卫的军队,面对两个敌人:亚兰人和亚扪人。
夏理列第6节与历代志上十九章6至7节的明显差异,作出解释:“伯利合是米所波大米的一个小国,正如玛迦、琐巴和陀伯是亚兰的细小君主国,那些名字和军队数目是吻合的:
撒母耳记下
伯利合的亚兰人和琐巴的亚兰人 20,000
陀伯的亚兰人 12,000
玛迦的亚兰人 1,000
-------------------------------------------
共 33,000
历代志上
从琐巴等地雇来的亚兰人 32,000
玛迦的亚兰人(数目不详) (1,000)
-------------------------------------------
共 33,000
一O9~14 约押把军队分成两批。他自己带领从以色列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兵,对着亚兰人摆阵。他兄弟亚比筛就带着其余的军兵,对付亚扪人。两人约定,若一方受到威胁,就派兵协助对方。约押和跟随他的人攻击亚兰人,亚兰人就逃跑;亚扪人见此,也惊慌撤退,逃进他们的城里(可能是拉巴城)
一O15~19 亚兰人见自己的实力未如以色列人,便从其亚兰城邦招聚更多的人马来增援。他们甚至到了约但河东的希兰(准确位置不详),大卫的军队在那里迎战他们,把他们打败。以色列军杀了亚兰七百辆战车的人、四万马兵。(历代志上十九章18节说杀了“七千辆战车的人、四万步兵”。威廉斯认为,实际上应该有四万骑兵和七百辆轻型战车,加上四万步兵和七千辆重型战车。)这场战争使亚兰人服于大卫军队的势力下,于是他们就与以色列人和好,拒绝再帮助亚扪人了。
撒母耳记下
注释
十 1 至十二 31 与亚扪之战及结果
第十章单独看来,是关乎以色列人对亚扪人一次成功的战役,并且继续那从第八章开始记述的大卫的战绩。事实上,那是一个连接的记述,因为这次战役对耶路撒冷有一定的影响。在约但河东作战的一名以色列兵是乌利亚,他的妻子在他离家上战场时,被大卫引诱了。结果,大卫利用这次战役使乌利亚丧命。这样,第十至十二章便把战役与王宫的事宜连系起来了。
十 1-19 对抗亚扪人的战役
亚扪是约但河东一个小国,在扫罗在位期间,亚扪曾与以色列为敌;扫罗曾打败亚扪王拿辖(参撒上十一),而本章正谈及拿辖的死讯。相反地,大卫却与亚扪结盟至今。亚扪人的首领( 3 节)显然是恐怕大卫当了统一之以色列的王,会改变对待他们的态度。纵使他们有充分理由去怀疑大卫,但他们羞辱大卫,迫他作战,却是一个愚蠢的行动。亚扪国太细小了,并不能与以色列对垒,因此他们寻求与北面的亚兰人结盟。
第八章记载了大卫一些得胜亚兰各国军队的战绩,第十章所记载的胜利何时发生则并不清楚。由于本章谈及所罗门出生前的一段时期,因此这战役必是大卫在位颇为早期时发生的。因此,亚兰人与大卫和好( 19 节),可能只是暂时性的。这里的重点是,亚兰解除了与亚扪人的结盟,而亚扪人则继续作战,但却没有指望可得胜。十二章 29 至 31 节记载了这场战役的结束。
撒母耳记下
撒母耳记下第十章
10:1 本章详细记述8:12已略提的大卫和亚扪及亚兰人间的争战。扫罗王当年曾因基列雅比事件大败亚扪人(撒上11:1-11)。
10:2 此处提到拿辖厚待大卫,暗示扫罗在世之日,大卫与拿辖间可能有一段友谊,甚或订有友好条约。8章记大卫南征北讨,没有攻打亚扪人的记载。
10:4 胡子在希伯来人为男性尊严的记号。剃去胡子乃大羞辱,招人嘲笑;要遇丧事举哀才剃胡(赛15:2)。
10:6 亚扪人联合亚兰(叙利亚)四个城邦的王出兵攻打大卫。亚扪人住在约旦河东,亚兰人住在巴勒斯坦地北的幼发拉底河谷区。
10:9-10 约押将大军化整为零,兵分两路同时攻打亚扪与亚兰人,大败敌方联军(13-14节)。
10:15 亚兰人不甘失败,把幼发拉底河他岸的军队也调了来,作第二次进攻。从此处所记,亚兰人似已在大河一带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国家。
希兰在约旦河东的北方。亚兰王大概是从首都大马色挥军南下的。
10:18 “七百辆战车”在《代上》19:18记同一事作“七千辆”。以当时军队资源,七千战车极不可能,应属抄写之误。抄录经文的错误大半为古卷残破难以辨认所致。
10:19
亚兰大军不敌,向以色列国臣服。大卫至此已完全控制约旦河东西两岸之地。当时在“弯月形肥沃地带”的诸国和南方埃及及其他诸国通商,须经过巴勒斯坦。这些地方全在大卫王的管治下,成为以色列国在大卫、所罗门时代富强的一个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