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第一章
第 1 章
箴 1:1> 圣经中的箴言,与属世的格言有什么不同吗?
1:1 若说诗篇多适用于祷告及灵修生活的话,箴言则较适用于日常生活。箴言对实际生活提供了可行的建议。这卷书不单是一部悦耳的嘉言荟萃,更包含从经验所得的属灵洞见。箴言语言精炼,充满智慧,容易掌握,并能处处付诸实践。它并不针对灵性与道德的基本信仰提出争辩;作者假定读者已经持守了这些。这卷书是以神为中心,藉书中的箴言认识神的特性、作为和祝福,并教导我们怎样在生活中与祂建立亲密的关系。
箴 1:1> 所罗门运用神赐的智慧写箴言,我用神的恩赐做什么?
1:1 所罗门继父亲大卫王成为以色列第三任君王。那时正是以色列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所罗门初作王时,神应许他可以随意向祂祈求。所罗门祈求有智慧(参王上 3:5-14 )。神对此很喜悦,不但赐给他智慧,并且赐给他极大的财富和权力,使他享有一个太平的盛世。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金碧辉煌的圣殿(参王上 6 章),并写了大部分的箴言(有关所罗门其他的事迹,请参王上 4 章人物介绍)。
箴 1:6> 1:6 谜语可激发人思考。
理解箴言
箴 1:7> “这事我知道!肯定是……”──这是不是你对事物的自然反应?
1:7 最令人讨厌的一种人就是那些自以为知道一切的人。他们对一切事皆有一种武断的看法,不肯听新的建议,恨恶管教,不肯学习。所罗门称这种人为愚妄人。不要自以为万事皆知,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劝告,尤其是听认识你、又能给你宝贵意见之人的话,也要学习怎样从别人身上学到功课。要记住只有神明了万事。
箴 1:7-9> 知识不等于智慧?我还以为……
1:7-9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知识虽然丰富,智慧却很缺乏。其实智慧远胜过知识,它影响人生各方面的基本态度。知识的基础在于敬畏耶和华,就是尊崇祂,对祂的权力肃然起敬,并且顺服祂的话语。信靠神应是你生活的最高原则,它影响你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你对世界的了解。只要你信靠神,祂必会使你有真正的智慧。
箴 1:8> 父母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如何为人父母?
1:8 人的行为比话语的影响力更大,在家庭中尤其如此。孩子每天都会留意父母的行为以及对事物的反应,从中学习道德、价值观和优先考虑的事。如果父母非常敬虔、倚靠神的话,儿女自然会仿效这种榜样,学会这种态度。要使他们看出你尊崇神,就该重视家庭生活里敬拜与读经的时间,从而教导孩子过敬虔的生活。
箴 1:10-19> 合伙打劫的事我怎会去干?那么,贪恋财利呢?
1:10-19 罪会引诱人,因为它可以使人走捷径而成功,让我们得到群体的认同。但在我们随从别人,不听从真理的时候,我们就成为欲望的奴隶,去做任何满足欲望的事。罪即使对我们再有吸引力,也会致命。我们必须慎重选择,不要投肉体所好或寻求短暂的欢乐,要考虑长远的影响。有时必须与那些会引诱我们的人完全隔绝,以避免我们明知故犯。我们不能既与罪恶为友,又指望本身不受其影响。
箴 1:19> “供房子、供车子、养家……钱好像越来越不够用了……”怎么回事呢?
1:19 “贪恋财利”在这里意指追求不义之财。这是撒但最牢固的网罗之一。它先是给人一种暗示,叫人觉得若没有更多的财产或金钱就不能活下去,之后这种欲望在人心里越烧越旺,使人无法摆脱。要在这些欲望摧毁我们以前,求神赐智慧使我们认识一切的贪欲,神必帮助我们战胜它。
箴 1:20> 智慧在呼喊,神在说话,我听了多少?
1:20 箴言作者在这里运用拟人法,将智慧比喻为人在街上喊叫,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智慧并不是一种外在实物,而是神启示的意念。我们读到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事迹,就能看出神的智慧。若想明白怎样能有智慧,就要聆听箴言里智慧对我们的呼唤和教诲(参 14 章附表、提后 2:7 ;雅 1:5 )。切不可放过神赐我们智慧的机会。
箴 1:22> “愚昧人、愚顽人”是指笨蛋、傻瓜吗?
1:22 箴言中所称的“愚昧人”或“愚顽人”,并不是指智力上有缺陷的人,而是性格上有缺陷(例如悖逆、懒惰、易怒等)的人。这种愚昧人并不笨,只是不能分辨是非与善恶。
箴 1:23-28> 我什么时候不愿意听神的话?是我自以为都知道了的时候吗?
1:23-28 神非常乐意向我们倾吐心意,使我们明白祂的心思。我们必须愿意聆听祂的劝戒,不要让骄傲阻碍了我们。骄傲就是高估我们自己的智慧,看一己的欲望比神还重要。假使我们以为自己比神明白得多,或觉得不需要神指引的话,我们就陷入愚昧、无可救药的骄傲之中。
箴 1:31-32> “好汉做事好汉当!”──问题是都能当得了吗?
1:31-32 箴言在多处指出“自结的果子”就是人在今世要面对的后果。在面对是要神的智慧或是反叛独立时,许多人往往选择我行我素。然而他们必被自己所制造的困扰毁灭。不要忽视神的劝戒,即使这会使你现在很痛苦,却会保守你将来免受更大的痛苦。
圣经称为有智慧的人──《灵修版圣经注释》
箴言第一章
智慧──箴言之钥(一 1 ~ 19 )
一 1 ~ 6 是全卷箴言的引言,作者道出箴言的目的: ① 晓得智慧和训诲、 ② 分辨通达的言语、 ③ 处事领受智慧、 ④ 使愚人灵明、 ⑤ 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 ⑥ 使智慧人增长学问、 ⑦ 使聪明人得 智谋、 ⑧ 使人明白其他的相类说话,包括“箴言、譬喻、智慧人的言词、谜语”。当我们读箴言的时候,若常与我们的生活操守及伦理守则作比较,就更能领会神话语的历久常新了。
.专论智慧──一章至九章为箴言的第一大段,内容的主题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一 7 )作者以为父的心肠,呼吁子女们寻求从神而来的智慧。这是每一个身为人父的信徒之心愿,更是天父对我们的期望呢!
.远离恶友( 8 ~ 19 )──父亲要求子女“听”其训诲,“听”是“听从”的意思,今日信徒也当“听”及“从”神的训导。要求听从的,是与恶人断绝,因为恶人引诱人行恶( 11 ~ 14 )、侵吞别人的财物、杀害别人的性命,这些受害人却为“无罪之人”,多么可怕的恶行;然而恶人的结局却是自吃苦果、自毁性命,这反映神的公平公义,行恶者要承担从罪而来的刑罚。作者继而指出恶事背后的原因,是他们贪恋金钱的心( 19 )。当我们的心专注于金钱财帛,我们就成为钱财的奴隶,陷入为财而行恶、而丧命的危机之中。基督徒当如何面对这个“利””字当头的社会,是否会因“利”而忘义,甚至随伙行恶呢?求主的智慧充满我们,使我们知道如何与恶友断绝,也辨明恶路与善道。
思想 世人是不知道善之所在,或是知而加以拒绝呢?何以他们的心无法接受神的话语呢?
紧急呼吁(一 20 ~ 33 )
“智慧”曾多次被人格化(参一,八,九章),有学者因八章中“智慧”与创造的关系,认为“智慧”是描写圣子,但这并没有进一步有效的证据支持。而把“智慧”解作圣子所传的福音,也与本段的背景、内容不协调。故此,“智慧”是作者在诗歌体裁中,以拟人法的方式,强调“智慧”以教师的形式将真理传递给人。
按本段经文是诗歌体裁,其结构是“交错排列”( Chiastic parallelism ),表列如下:
A . 引言:向听众呼吁( 20 ~ 21 ),
B . 向愚昧人、亵慢人、愚顽人说话( 22 ),
C . 劝谕回转( 23 ),
D . 听者的拒绝( 24 ~ 25 ),
E . 宣告审判的严厉性( 26 ~ 27 ),
D . 听者拒绝的结果( 28 ~ 30 ),
C . 不回转者的结局( 31 ),
B . 向愚昧人、愚顽人说话( 32 ),
A . 结语:向听众呼吁( 33 )。
这样的结构,除反映作者的修养之外,也是要藉此给听者一深刻的印象,更要表达这呼吁的紧急性:凡顽梗不听从神智慧之言者,就是恨恶知识,不喜爱敬畏耶和华( 29 )。今日我们当存敏锐的心灵,倾听神智慧之言,使我们活出一个充满神智慧的生命。
思想 神曾否向你发出祂的声音?你常可听到吗?若否,是神没有向你说话,还是声音受阻呢? ──《新旧约辅读》
箴 言 箴言 第一章 注释
1:1-7 引言
1
虽然本书的作者不仅所罗门一人,但他所写的篇幅最长。
2-6
本书目的是叫愚者及智者都受益。
2
「训诲」:要求受教者的顺服,这顺服是出於敬畏神(7)。
3 「使人处事
...... 正直的训诲」:可作「在明智处事、仁义、公
平、正直上接受训诲」。
换句话说,智慧包括道德上的要求。
4
「愚人」:指毫无定见,易受摆布的人。
「灵明」:指不被误导走入歧途。
「谋略」:在此指有计划达到正当的目的;这字在其他地方可
译作「计」、「诡计」(12:2; 14:17; 24:8),有坏的含意。
5
「智谋」:原本描写掌舵者的高度技能。
6
「箴言」指普通的箴言,不是指本书。
7
「开端」:指开始或精粹,也可指根基。要获得知识和智慧,
必须有敬虔的态度,顺服耶和华。
1:8-19 不可随从恶人
这些恶人因贪欲而结党、谋财害命。
8-9
父母在教导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代表神教导儿女,使他们行为表现纯
良得体。
8
「我儿」:对受教者的称呼,要他们留意和顺服教导。
10-19
当时,结党行动在巴勒斯坦是十分普遍的(参诗 10:8-10;
何4:2等)。
11
「无罪之人」:指无辜者。
12
「囫囵吞了」:指完全吞下。
14
「共用一个囊袋」:即共甘苦。
17
「网罗设在眼前」:飞鸟只顾啄食散在地上的谷粒,不理会设
在眼前的网罗,结果难逃厄运;恶人也像飞鸟一样,正奔向灭
亡。
20-33 要听从智慧的言语
本段用拟人法把智慧描绘为一位教师,呼吁人服从她,并斥责背悖者
,预言他们将有悲惨的结局。
20
「宽阔处」:或译作「广场上」。
22
「亵慢人」:骄傲自以为是的人;他们差不多已是无可救药。
23
这是对愿意顺从者的应许;换句话说,肯听从的人会得到更多
智慧和知识。
24
「伸手」:是演讲者向人发出邀请的手势,请人跟从他。
31
「吃自结的果子」:见加6:7-8。
32
「安逸」:骄傲地逍遥自在。
思想问题(第 1章)
1 从 1-7节看来,箴言所采用的是那一种教学原理?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精英教学?
2 智者所指示得智慧的途径( 7),和世俗人的方法有何区别?
参 24, 33节。
3 智者认为青年人交友应抱何种态度?参 8-10节。
误交「损友」有什麽恶果?参 18节。
4 智者说:「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静。」( 33)
世俗人藉置业、养儿、储蓄等方法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是否上策?
箴言第一章
第一篇 教师之训诲(一 1- 九 18 )
默想箴言(一 1-6 )
(一)
所罗门王在旧约被表扬为智慧最杰出的代表,而且他的名字列入这卷书的标题中是适当的,即使正如我们所见,本书原作者给人错误的印象。在列王纪上所罗门作王的故事中,他的智慧显露于几样事实的真相中:藉 他的智慧使他能公正地统治(三 9 , 16-28 ;十 9 );与其他国家商订有利的条约(五 7 , 12 );获得自然界广博的知识(四 33 );并撰写了数以千计的箴言和诗歌(四 32 )。这个叙述者十分热忱而且用典型的东方式夸张之词颂扬所罗门的智慧:
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天下的人都来听他的智慧话。(王上四 30-34 )
为了加强他这论点,他还叙述所罗门怎样以他才华横溢的智慧,使怀疑的示巴女王诧异得神不守舍,使她感叹道,‘人所告诉我的,还不到一半’(王上十 7 )。耶稣怀 这个插曲,斥责当代那些怀疑祂的人,拒绝看在祂身上的事实,‘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太十二 42 )。真奇怪,怎么人的智慧似乎总是那样聪明伶俐,上帝的智慧则不知怎的,似乎总是颇为愚拙(请比较林前一 18-30 )。
(二)
在箴言一章二至六节,哲人讲述他这卷书目的的概略,以及充分默想它而得到的益处。这段经文,使我们尝到如同在智慧学校开始学习的新生、听开学演讲词那样的滋味。类似的演讲词见于埃及人的智慧文学中。下面是怎样介绍 阿曼尼摩比之训诲 的话语:
一生教训的开始,亨通的证据,与长者交往的一切告诫,作朝臣的常规,知道怎样回答说那话的人,为的是指示他走生命的道路,使他在世上顺利……指引他离开邪恶,救他脱离贱民的口舌,在众人口中受敬重。
但要注意,我们的哲人并不和阿曼尼摩比一样,向这样杰出的一 人演讲。埃及哲人是向从事专门职业的文士精英、上流社会出身的公仆 和朝臣,推荐他的教训。我们的哲人则向普通人,尤其是青年,推荐他的教训;不过他小心加上温和的暗示,甚至使那些已懂事的人也能学到 一两 件事情!没有人会太老而不能学习,或太智慧而不能变成更加智慧。因此哲人邀请凡是想在智慧学校注册并默想箴言的人。
为什么默然想箴言呢?为了回答之故,哲人遂迅速地以辞句复辞句,片语复片语,把那些言语与概念一部分相一致的都彼此合并在一起。那简短的答覆是不可能被误解的:要人成为智慧,或要人愈加智慧;而且他在这里说到某事时,我们若对他的每一句话都停顿下来问他心目中究竟在想什么的话,那就误解其真意了。他乃是尝试使智慧许多光辉的整全意识,或许也是他自己对智慧的深切情感,都深印在他学生心中。就像诗歌中的爱情一样,这段经文中的智慧,若过于严密的细察,它抒情的某种特质便丧失了!虽然如此,哲人说,智慧是一样有许多光辉的东西;而且他闪现在我们眼前有各种不同切面闪发的智慧,乃是他希望生他学生培养并实践的。所以我们必须仔细查看这段经文,使这些闪发的切面显露出更加清楚的浮雕。
智慧有许多切面(Ⅰ)(一 1-6 )(续)
(一)
把‘智慧’一词置于高位,可能是适宜的,因为是这个词最适当的把哲人教导的内容和目标都概括了。它是什么意思呢?希伯来文是 chokmah ,其意义则不易干净利落地说清楚。它是一个意义非常丰富的词,遂使哲人要用这段章节其余的经文以及这卷书其余的经文,煞费苦心地把它的意义表达出来。所以阅读这卷书,是真正了解它的意义最好的方法。现在能够说的就是这样:它不是一个非常矫揉造作或极费思考的词,而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它在出埃及记卅五章卅五节的用法是有启发的。在这一节里面说到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的心中要充满‘ chokmah ,能作各样的工,无论是雕刻的工,巧匠的工,…… 花的工,并机匠的工。’
钦定本译作‘用智慧’,但这种译法是呆板的,甚至使人易生错觉。这里它的意思只是指做好一种工作的技术知识和技巧(标准修订本译作‘才能’,新英文译本译作‘技艺’)。类似地,水手由于他们航海的技术而被视为‘智慧’(结廿七 8 ),正如制造偶像的人在木刻和金工上是专家一样(赛四十 20 )。这样看来, chokmah ──‘智慧’──它最简明的意义,是处理在手边的材料,好得到最佳结果的技巧。箴言中手边的材料是生命本身,而且最佳的结果便是善良、和谐、而又成功的生活。因此对众人来说,‘要晓得智慧’,就是需要有使他们的生活成功的技巧。这是智慧型的第一个切面,是我们在这段经文中瞥见的: 技巧的控制生活 。然而要明白这话包含了什么意思,我们就要继续读下去。
(二)
‘训诲’目的在于获得智慧的方法。这个词是 musar 。它基本上是‘纪律’的意思,而且是表示在智慧学校受训练的字眼。不论是在课室中、在智慧教师手下,或在家中、在父母手下。诚然智慧是经验之果,而且藉经验而获得。但哲人毫不怀疑地认为,单是不成熟的个人经验未能能达到人生的要求。它是个严格的教师,它的功课可能来不及学,或者人性的狂妄行为就是这样的,根本就不去学。除了经验、还有 musar ──就是在智慧人的箴规和箴言中受训练,那是许多世代累积的集体的经验适当地精炼而成的。这里便是箴言中智慧的第二个切面: 从那些较年长和较智慧之人的经验和忠告中去学习 这是智慧的一个切面,尤其是青年人要切切牢记的。
但这个词还有另一面。它的目的也在于在智慧学校中受教育要有成果,即 要过有纪律的生活 。这也是智慧的一个重要切面。为善良和成功的生活所要求的技巧,大半是自制(或节制)。人想控制生活,就必须控制自己。我们会发现哲人关于控制脾气、舌头、激情、和欲念,有极多话要说,就是这个缘故。在新约中自制(节制)是圣灵的果子之一(加五 23 )。
(三)
‘了解( understanding ,中文本一 2 作“分辨”,二 2 作“聪明”)’和‘洞察( insight 中文本一 2 作“通达”,二 3 作“明哲”)’这些字眼,来自希伯来文同一字根。 ‘洞察(明哲)’及其姊妹名词‘了解(聪明)’,与‘智慧’是可以替换使用的(例如,见箴二 2-3 ,‘智慧……了解“聪明”……洞察“明哲”’);因此智慧人是‘聪明人’(一 5 )。同时这些家族,使智慧添上它们的色彩,有助于使它更加丰富。它们的色彩从列王纪上三章九节就能看见,那里说所罗门求上帝赐给他智慧,使他‘能辨别是非’。‘辨别’ Discern 与第二节译作‘了解(聪明)’的字是同一个字。智慧的生活需要有达到正确决定的能力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要有在是非、利害、轻重、智慧之间 辨别的能力 。人是用智慧审度人生,看看什么是关系最重要,并认出哪些是琐屑之事物。也是智慧才知道何时应把电视机关掉!
智慧有许多切面(Ⅱ)(一 1-6 )(续)
(四)
‘处事明智’(译按:中文本 3 节改译)是智慧现在从行为的角度来看,那就是要体谅、慎重,同时又要有效的。在撒母耳记上廿五章三节用一个有关联的词描写亚比该(‘伶俐’,新英文译本的译法),说她智慧而又适时的介入,挽救了她愚蠢的丈夫幸免身首异处。但哲人心目中是想到人们日常彼此之间待人接物的行为,并煞费苦心地指明‘处事明智’的意思等于要人‘仁义,公平,正直’(一 3 )。在旧约里面这些是品质高贵的行为,是使社区蒙受利益和幸福的:在一个这样的社区中所有的人都要按规矩行事,在那里一个人的权利是与别人的一样重要的,而且在那里惟独诚实与正直是奉行的方针。这样,这里智慧之 伦理和道德 的切面便惹起人注意,而且哲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加强了律法和众先知关于上帝子民应当怎样一起生活所要说的话。正如众先知警告人的,信仰宗教的人民若藐视上帝的律法,他们的宗教信仰便是空的(赛一 10-17 ;摩五 21-24 ;弥六 6-8 ),所以哲人要警告人,智慧人若藐视道德的价值,他的智慧就是愚蠢。
(五)
第四节智慧的切面,在旧约里面是从两个方向去看的。‘精明( Prudence 中文本分别译作“灵明”,“通达”,“聪明”,“贤慧”等词)’与创世记三章一节说到蛇的狡猾,和约书亚记九章四节说到基遍人所行所使的诡计是同一个词。然而在箴言中,它是指按较佳的意义说的‘机巧’。新英文译本把它译作‘明敏’,可说是捕捉到了它的精意。这是耶稣向祂的门徒所推荐的,祂告诉他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 16 )。为‘谋略’(新英文译本作‘精明’)之基础的那个希伯来文字眼,基本的意思是指以先见之明去作事先计划及筹谋行动方针的能力。它也可以有好坏的用法(十二 2 ;廿四 8 ;诗十 2 )。
智慧在这一节(一 4 )的切面,连同它 灵巧 和 娴雅 的面色,特别望向年轻人的方向。年轻人被描写为‘愚’人,不是对他缺乏机智──笨伯或鲁钝者──的注解,而是对他缺乏人生和行走世界道路经验的注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似乎是指他‘易接受’,其概念是: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易接受’诱惑,因此容易受欺骗而被引入歧途(参十四 15 )。另一方面哲人并不认为愚人容易接受劝诱完全是坏事,因为那也意味他也容易接受智慧的劝诱(九 4 与九 16 的明显差异)。然而它确实增添教导年轻人行走智慧之道的急迫性,免得陷入歧途而悔之晚矣(一 20-22 ;八 1-5 )──或者正如哲人会说的,免得愚人变成彻底的愚妄人。
(六)
标准修订本把五、六节连在一起,并使它们与第四节分开。但由于了解到智慧人藉以表达他们智慧的那些言辞形式,是教师训诲的ABC,而且不是为更高深者保留的,最好把第五节置于括弧内作为旁白,并把第六节作为第四节的连续(见新国际译本)。
在第六节提到最重要的那种言论是‘箴言’。我们请注意那个希伯来文字眼( mashal )并不是相当于英文 proverb 这个字精确的同义词,因为它也包括各种我们并不称为箴言的言论。例如,它用作巴兰预言的 谈话 (民廿三 7 ;二十四 15 ),以西结关于大鹰的 寓言 (结十七 3 )以及以赛亚对巴比伦王的 痛 (赛十四 4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词能适当地被放在这卷书的标题中(一 1 ),藉内容摘要,把一至九章长篇的智慧演讲以及收集在这卷书其他段落明快的言论,都包括在一起。
关于 mashal ,‘箴言’的首要意义,曾有各种不同的建议;其中有的说它( 1 )是藉 比较 事物阐释的言论,( 2 )已经过其试验而 颠扑不破 的言论( 3 )是 金科玉律 、命令人接受的言论,( 4 )是树立 榜样 的言论,诸如行为表率,要人效法或避免的态度。从各方面看哲人的言论,可以想像他对这四种说法都会首肯嘉纳的!
‘譬喻’( 6 节)似乎是一种假借或暗指的言论,其意义并不在其表面而是包含在里面,要人仔细考虑并梳理出来的。在旧约里面最着名的‘谜语’是参孙的谜语(士十四 12-18 )。在箴言里面实际上并没有谜语,不过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可能包含在三十章中那些有数字的言论里面。
在这段经文中,智慧最后的切面是 它在言论上以各种文学形式盛载的能力 。可以说,它们是职业的工具,是智慧生活的工具。因此‘了解’它们的真正测验,不是学生在课室中能多么适当地解释它们的意义,而是他能多么适当地把它们应用在他日常生活上。哲人用典型的毫无表情的幽默说,一句箴言对于一个愚人的用处,就如双足之于瘸子的用处一样多(廿六 7 );那就是说,愚人并不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一句箴言。了解与应用彼此相属。对于上帝的道也是同一道理。
智慧的一个根基(一 7 )
这是箴言中最着名的经文之一。它的话语已被采用为标语,而且被铭刻在许多学校和学院的大门上。如果哲人当时的人有这种做法的话,他无疑会把它挂在他的课室门上,因为他一开始便审慎地把它放在这里,作为在智慧教学上的标语。他同样审慎地在他的训诲末了复述这标语,只稍微用了不同的语法(九 10 )。这是他整段自始至终强调他要预告的一切话的方式。
‘敬畏耶和华’一般说来是旧约里面一个重要的题目。它有两方面,而这两方面必须时常连结在一起。 第一 方面是存深切尊崇敬畏的心承认上帝的圣洁,承认祂与人以及祂创造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差异性’。上帝以某种特殊方式使祂的临在为人所知的故事里,将这差异性最为戏剧化地显示出来。因此当上帝在烧 的荆棘中向摩西显现时,圣经上说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上帝’(出三 6 ;请比较创二十八 16-17 )。敬畏上帝这一方面概括在以赛亚书八章十三节的经文中:
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
第二 方面最清楚地在申命记里面彰显出来。在那里,敬畏上帝,与忠于上帝的约、遵守祂的律法、爱祂、事奉祂、并遵行祂的道路连结在一起的(请比较申六 2 ;八 6 ;十 12-13 ;卅一 12-13 )。因此,‘敬畏祂的人’(诗卅三 18 ;一一八 4 )就是那些忠于祂、信仰祂、以及遵守祂的诫命并把这种忠心和信心表现出来的人。在新约时代,原为信奉异教而归信犹太人之信仰的人被称为‘敬畏上帝的人’(徒十 2 )。这一方面适当地概括在传道书十二章十三节里面:
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
所以箴言这里,‘敬畏耶和华’这辞句,触及了以色列宗教信仰脉搏,而且以其全部活力去实践,包括尊崇与热爱上帝,尤其是忠于祂并顺服祂。
‘知识’,是另一个与‘智慧’近似的同义词。诚然在九章十节,那标语用‘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这片语表达出来。它是开端,不是按起点的意义说的,那是很快便会加以弃置的;而是按根基的意义而言,所有真智慧至终都以它为基础。
但它是那根基,甚至是那‘最佳的部分’(那个希伯来字眼可以有这种意义);而不是那整个大厦。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在箴言里面智慧的大厦本质上是‘属这世界的’。箴言教导人经验上的实用功课,而不是信心上的属灵功课。它的忠告是为‘属世的成功’(按其许多意义最佳者而言),而不是为灵性长进的忠告。在箴言中的智慧人是属世的人,他机警,而且知道怎样从生活中获取最佳利益,并活出最具潜能的生活。但一座建筑需要一个稳固的根基。因此哲人在这里强调宗教信仰是为一种善良、幸福和成功的生活不可少的根基。世上真正智慧的人,必会是有信心的人。当然一个根基同样是为其上的建筑的。因此有信心的人,也应当是属世的人。所以藐视智慧的‘愚人’,可能是属世而没有时间为上帝的人,或是属上帝而没有时间为世界的人──或者正如我们可能会说的:他们若不是专以属世的事为念,而毫无属天用处的人;就是专以属天的事为念,而毫无属世用处的人。
学校功课(一 8-19 )
这是一系列父亲训诲儿子智慧之道的章节(见二 1 及以下;三 1 及以下;四 1 及以下等等)第一部分。这些章节构成一至九章的主干。正如我们将要发现的,它们有极多共通的地方,而且极有趣味;因为哲人在这里,作为年轻人的教师最自觉的发言,并让我们看见他一些教导的模式和内容。
哲人在训诲时,他极常保持同样的三段论法:
(甲) 他要求他儿子要认真注意他所说的 。智慧教师对他的学生讲话,习惯上就如父亲对儿子说话一般。实际上他看自己与作人父亲的是站在同一阵线上,他的教导是作为家庭训诲的延伸(见四 1-9 的注释──治家智慧 )。因此教师用这种演讲和要求的形式,配合为父的对其子幸福的关注,而向他的学生自命拥有为父的权柄,就像经常都当如此一般。
(乙) 他劝告他儿子接受智慧之道,而远避愚昧之道 。在这里,他典型地以命令式发言:‘要这样行’,‘不可那样行’。他清楚地视他所说的,并非只是为父的几句忠告,而是命令,是其子应当遵守的。
(丙) 他把遵命获益、违命受损,深印他儿子心中 。他既是智慧的‘为父者’与良师,并非只是教导其子所当行和不当行的;他也把理由教导其子。他尤其设法 说服 其子要明智地过生活,要求其子要有良好的见识,一如顺从父为其本分一般。因为到了一日终了要其子保有良好见识,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系列的经文中,几乎所有的章节都能适当套入这三段论法的模式。要求、忠告、激励,构成这位教师训诲的经纬。这种模式在箴言中频频出现,供人联想到它必是古时以色列智慧学校中一堂课业的标准形式。自各方面观之,埃及智慧学校也以同样模式为模式(例如, 阿曼尼摩比之训诲 )。
哲人利用少量储存的题目以各种方法填入这模式,始终都强调智慧的价值与愚昧的致命后果这个中心主题。他特别要人注意必须远避不良同伴,尤其是那些放荡和可随意谈爱的妇人。作为一位良师,他知道重复和从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题目的价值,因为我们会发现,他以各种不同方式再三讲说同样的事情。就现代文学鉴赏尺度,我们若觉得他过于重复的话,就要记得当时教师训诲是口述的,而且是要他的学生熟记,后来才成为成文作品中的一部分。
规避不良同伴(一 8-19 )(续)
(一)
在第八节,哲人要求他的学生对他的训诲要留意, 而且 要作出回应。正确而又智慧地‘听’,就是照此说的去行(太七 24-27 ;雅一 22-25 ),所以那个希伯来文动词,往往译作‘听从’(赛三十 9 )就更好。虽然他自称拥有为父的权柄,而且期望人听从,却使他的教导具有更安静、更温柔的感染力:这样就会在听从的儿子其生活行为上,加添高贵、可爱、美丽的色彩(第 9 节)。
(二)
作儿子的在世上要寻求扬名之际会招致的试探,以非常的气势约略记述于十至十四节里面。‘罪人’(译按:中文本作‘恶人’)一词在这里,正如旧约很常见的情形,并非所指的一般意义,意味所有的人都能说是罪人;而是指那些冷酷无情、毫无悔意的罪犯,他们以引人犯罪为他们的职业。他们毫不顾忌他们所要做的事,和要他加入去做的事:用暴力打劫,甚至杀人;冷酷无情地定下计划,也冷酷无情地实行出来。这些人不是一 年青流氓或小偷,而是一帮邪恶的强盗和杀人者,像那些出现于耶稣所讲好撒玛利亚人故事的人(路十)。在十二节他们把他们自己比作阴间。在旧约的思想中,阴间是死人的居所──座落在地球内部一个黑暗而又凄凉的所在,在那里死人过一种衰弱的生活(伯十 21-22 ;十七 13-16 ;诗八十八 3-12 )。它也被描绘为吞吃人的怪物,有一张血盆大嘴,有旺盛而又无餍的食欲吞吃受害的人(箴廿七 20 ;三十 15-16 ;赛五 14 ;哈二 5 )。这是对比的要点。他们对暴行和谋害人的欲念是无餍的,而且冷酷无情而又彻底地毁灭他们的受害者。
当然他们是否会以完全相同的手段对待这个作儿子的,则是另外的问题。‘引诱’( 10 节)这个动词,与一章四节的‘愚人’,都来自希伯来文同一字根。但这个没有经验的青年,虽然可能容易受骗而且在道德上又无责任感,对这种极明显邪恶的建议,几乎不‘接受的’。他们的邀请属于吼叫狮子的成分太多而属于灵巧之蛇的成分太少。在十一、十二节,哲人无疑要使他的儿子有更深的印象,与这样的人联合是何等邪恶,而并非令人心动的。可是狡猾就在那里。狡猾诱人的地方是不难发现的:刺激( 11-12 节),钱得来容易( 13 节),而且成为帮中成员的 同志 ( Camaraderie )( 14 节)。这些都是狡猾而又强有力的劝诱者,今时今日与当时完全一样。因为试探所循的途径,是与青年人全然健康的愿望结在一起的,诸如冒险、独立、与刚勇之人为友等。这就给他提供充分的理由并容易的步骤:‘你与我们同去’( 11 节)。
(三)
关于他的儿子应当作的,哲人同样毫不顾忌:要说不!要远远避开他们!( 10 节, 15 节)。这忠告是率直而又中肯的。但哲人随后又加上两个理由,表明他的儿子为什么必须断然的回应不!他们邀请他入伙是错误的( 16 节);那不但是错误的,也是愚蠢的( 17 至 19 节)。哲人说,过充满暴行和罪行的生活,要人付出残酷的利息。这种生活是自毁的,犯罪者也是它的受害者。加入他们一伙,便是分受他们的命运。一个人的朋友,可能是他最致命的敌人。
十七节引用的箴言,要点有一点令人不解。它的意思是否指在飞鸟眼前装设网罗,( 1 )既然飞鸟会避开网罗,这对捕鸟人来说,是枉费心机的做法;或是( 2 )既然它们会不顾一切偛然飞下闯进网罗,对飞鸟来说,就是无用的危险记号呢?假如是要指 前者 ,那要点似乎是‘事先得到警告便是预先有了准备’──是解释试探者试探人时牢记教训的重要性。如果是要指 后者 ,那要点大概指他们正热衷于暴行和不义之财之际,便不顾对他们自己有危险的所有记号,而满不在乎地投入他们的毁灭中──是解释那些试探者与向试探屈服者的愚昧。两种要点都有理由接受的。
智慧女士的呼吁……(一 20-23 )
这是一段饶有趣味的章节。教师不再对他的学生论到智慧,而是智慧为了她自己的利益而发言,叫所有的人都要热爱她。也有另外几处地 方智慧 女士(这个希伯来文字眼是阴性)在发言并正在论到某事,仿佛她是个真正的人一样。在当前这段经文中,她似乎比文学和诗体的拟人法略胜一筹,是设计使哲人教训的感染力更强更富戏剧化。但是在第八章,我们将要发现这位良善的女士有更多关于她的事要对我们说。智慧女士站在上帝的一边多于站在人的一边,是神圣智慧的发言人,并且敬畏耶和华。然而在这个时候注意到这一点就够了;它说明为什么在这里,我们发现智慧女士实际上极像先知在发言,正如作为智慧教师在发言一样。
(一)
智慧女士似乎曾从众先知那里学到了一种功课。她脱下职业的长袍,放下智慧学校静默的尊严,走到街道上、市场上、城门口,努力推销她的商品,设法勇敢地面对忙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众人,并向他们挑战──这个功课,是教会学得比较缓慢而总是需要牢记的。
比较不苛刻而又有辨识力的旁观者,环视波涛糁涌的人性并领悟其实况,尤其是在城门,即这座城市旋转围绕的中心,对其外貌及混乱是不能不留下深刻印象的。这里可以看见农场的劳动者在田地往返工作,买手卖手在店里为价格讨价还价;工匠表演他们的技艺并寻求新的工作;众人从事各种生意,或者只是谈论最近的消息消磨日子;乞丐与街头卖艺者竞争,无所事事的人闲荡 图谋坏事。但在智慧女士使人感到羞惭的 凝视下,那些街道和城门都成了愚人的画廊。
有三种愚人在她眼前经过( 22 节)──是今天在任何繁忙的街道上或城市中心都会遇到的人物。( 1 )‘愚昧人’,是一章四节或我们已见过的无经验而易受骗的青年。( 2 )‘亵慢人’,是傲慢、固执己见、喜好揭破别人见解和信仰不是的人。在诗篇第一篇一节,他与恶人和罪人同坐。( 3 )‘愚顽人’,(希伯来文 kesil )是彻底愚蠢的人。他误认自己的愚昧为智慧,而且对什么是良善、正确、正当,似乎全无感觉。他最亲密的同伴是 愚拙人 ( awil )和 愚钝人 ( nabal )。这两个字也译作‘愚顽人’。这三个词诚然彼此极其适合作同伴,几乎不可能叫它们分开。与 愚顽人 比较起来, 愚拙人 就更顽固一点(见廿七 22 ),而 愚钝人 就更浅薄而又粗野一点(见十七 7 )。智慧女士,像哲人教师一样,对愚昧人最寄予希望,因为他主要的缺点是缺乏训诲(一 4 )。对于亵慢人和愚顽人,她比较不乐观,因为他们在愚行中成长,已习以为常(九 7-8 ;十七 10 ),但并非全然无希望。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喧扰之上,她大声呼喊并召唤众人听受她的责备和忠告。
(二)
译作‘当留意’( 23 节)的那个希伯来文字眼,更精确地应作‘回转(译按:中文本同)’。它是用于先知书重大章节中的字眼,在那些章节中,先知呼吁有罪的以色列民‘归向上帝’(赛四十四 22 ;耶三 22 ;何六 1 )。极可 能智慧 女士的召唤带有叫人悔改的弦外之音。无论如何,愚顽人的愚昧,他们的愚笨,并不是他们生来就有的,而是他们所选择的:愚昧人 喜爱 愚昧,亵慢人 喜欢 亵慢,愚顽人 恨恶 知识( 22 节)。那已经成了他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正如我们发现的,智慧女士并不是温和的劝说者。她呼唤、恳请、责备、劝戒、威吓、警告,甚至发笑(见 24-33 节)。讲台上的重击如地狱之火的传讲,如果曾经有的话,那就在这里了!一切都极不像女士的口吻;在现今这时代也很过时,甚至会使人皱眉蹙额表示不悦。但这位善良的女士被极其紧迫的意识所激动,她知道她的要求对于那些愚顽人来说,是机会的紧要关头,而且无人不更清楚知道,要愚顽人放弃他的金钱比放弃他的愚昧更容易。除非教会的差传工作和基督徒的见证,被视为非常急迫,否则决不会有非常的功效。
……和她所遭受的拒绝(一 24-33 )
(一)
但智慧女士对那些愚顽人的甘言劝导和严词厉色叱责,所遭遇的并不比对那些背逆者决定性之‘耶和华如此说’的遭遇好些(赛六十五 1-2 , 12 )。因此呼吁转为谴责( 24-25 节, 29-30 节)。用强有力的动词控诉那些愚顽人:‘不肯听从……无人理会……轻视……不肯受(按字义是“不愿意受”)……恨恶……不喜爱……藐视’。众人并非只是太忙碌,未注意到智慧女士在那里并听她的呼吁。他们是故意漠不关心,甚至采取敌视的态度。然而,问题要点是他们故意拒绝敬畏耶和华( 29 节)。他们拒绝智慧女士等于拒绝上帝和祂神圣的智慧。有诗篇的作者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诗五十三 1 ),他说这话时,心目中想到的那种人便是这些人。这些人在星期日可能向上帝点头,但他们过的生活仿佛上帝是无关紧要的。这几节的控诉恰好与先知们对藐视上帝之以色列民的控告口气一样:‘他们…… 不肯 认识我’(耶九 6 ),‘他们 不听 从我的言语’(耶六 19 ),‘他们 不愿意 听从我’(结三 7 直译),‘(他们) 恶 善’(弥三 2 ),‘(他们) 拣选 我所不喜悦的’(赛六十五 12 ),‘他们…… 藐视 以色列的圣者’(赛一 4 )。
对于智慧女士,那些愚顽人的回应是拒绝。这往往是这世上属上帝之人的路。祂那些代言人很少是受欢迎的人物。众先知不是,耶稣也不是。对于那些愚顽人自己来说,意味机会被浪费了──而且还不只如此!
(二)
正如背逆的百姓弃绝上帝而招致了可悲的后果,那些愚顽人弃绝智慧女士的后果也是如此。所以与控诉并行的有审判的威胁( 26-28 节, 31-32 节)。智慧女士在廿六节后发出的纵情的哄笑是令人感觉不快的。它其实就是要使人有这样的反应。这是她那“震扰战术”的一部分,然而目的是要劝导愚顽人离弃他们的愚昧。
愚顽人卤莽而又倔强地冲向他们的毁灭!对愚顽人的毁灭,她有五件事要说:
(甲) 毁灭在他们最想不到的时候就会来,而且给他们十分恐怖的打击 ( 26 节)。那是‘惊恐’(那就是‘突然之间来临的恐怖’)所表达的思想。在出埃及记十五章十六节用同一个词,形容抓住迦南人令他们动弹不得的‘恐惧’,就是当他们得知上帝战胜法老的军队,使他们感到无能为力而且毫无办法时有这种情况。在以赛亚书二章十九节它激起神圣的‘惊吓’,使那些傲慢的人在上帝令人畏惧的威严面前畏缩,并躲藏在石洞和土穴中。
(乙) 毁灭会带 蹂躏性和压倒性的力量来临 :好像‘狂风’和‘暴风’( 27 节)。这猛烈狂风把其所经之处的一切尽都扫除的意象,是旧约关于审判比较常见的隐喻之一(见赛十七 13 ;何八 7 ;摩一 14 )。毁灭,在上帝亲自“来”施行审判的诗体描述中有特别的地位(‘祂乘旋风和暴风而来……’,鸿一 3-5 ;也见诗十八 7-15 )。
(丙) 毁灭会使他们醒悟──但为时已晚 !( 28 节)。那些愚顽人已经选择要学习艰难的路,而且必定要学习的。但到那时要消除已作过的愚昧事并想逃避其后果就会太迟了。他们会发现形势改变了,智慧不可复得;因为那被藐视的女士会不理睬那些不理睬她的人。与这徒劳的恳求极相似的图画,见于众先知的信息中(赛一 15 ;耶十一 14 ;何五 6 ;弥三 4 )。据称,‘智慧的十分之九都是对时间的智慧’。这几节还加上这严肃的思想,即智慧是 对上帝之时间 的智慧,而祂的时间总是 现在 。
(丁) 他们正把毁灭带给自己 ( 31 节)。那在狂风和暴雨中为毁灭开路的,并不是上帝对他们的愚昧的斥责,而是他们自己行为和手段的反作用。他们毁灭完全是他们的行为自然的回流,好像他们是自食其自植、自培、并自摘之果一般。他们在收割他们所撒的(请比较何八 7 ;加六 7 )。
(戊) 他们只有怪责自己 ( 32 节)。‘背道’来自在廿三节译作‘回转’或‘要留意’的希伯来文同一字根;而且像它一样,在先知书的章节中发出回响。它是用于指以色列背信和背道离开上帝的那个词(耶二 19 ;八 5 ;何十一 7 )。那些愚顽人已经得到很充足的警告,并充足的机会,可以使自己聪明起来,并转 向智慧 女士的忠告。但他们反而选择背道,沾沾自喜地自满,并且以为他们的知识比别人强。然而他们一点也不知道,他们已走上自毁之途。
现在卅三节把那些注意智慧女士的人所享受的安全,与那些愚顽人的毁灭作对比。无疑这位善良的女士把这应许给那些愚顽人作为临离去时的呼吁,要他们离弃他们的愚昧而活(请比较八 35-36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箴 言
壹.简介(一 1 ~ 7 )
一 1 大卫儿子所罗门是以色列王中最有智慧、最富裕和最受尊敬的一位(王上三 12,13 ;四 30,31 )。他说了三千句箴言,但只有一部分保存在本书里。这些箴言从第一章 1 节延续至第二十九章 27 节。
一 2,3 第 2 至 6 节告诉我们他为何写下这些箴言。简单来说,箴言提供生活与生命管理的实际智慧。
从箴言里,人们可以学做一个精明的人,得到一些实际知识的训诲。他们学到怎样分辨通达的言语,辨别善与恶、有益与无益、有助和有害;也学到什麽是聪明、公义、恰当和可敬。
一 4 聆听箴言,愚人变得灵明或机智,少年人得着见识和正当的常识。
一 5 智慧人留心聆听箴言,就变得更有智慧,而聪明人却学到怎样管理自己和劝告别人。一卷主要针对年轻人的书,在开始就说“智慧人听见”,不是很重要吗?这就是箴言里所谓智慧人的意思。智慧人是受教的人。他愿意聆听,而不是只会发言。他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通天晓。
一 6 本书的目的是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或谜语,那就是深藏於字面里的教训。本书能帮助人掌握智慧言语的意义,以及言语中所包含的真理。
一 7 现在我们看见本书的钥节(另参看九 1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或说是智慧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想得智慧,就要从敬畏神开始,要信靠祂并且顺服祂。有什麽比受造物信靠祂的创造主更合理呢?另一方面,有什麽比一个人拒绝神的话,而靠自己的预感来生活更不合理呢?一个人要做的智慧事,就是为自己的罪悔改,相信耶稣基督为主为救主,然後全心全意地为祂而活。
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在本书里, 智慧人是愿意并渴望学习的人,而愚妄人就是不接受任何言语的人。他倔强和自负,即使他会学习教训,也要经过挫折和痛苦才学到。
贰.所罗门谈论智慧与愚昧的箴言(一 8 ~九 18 )
一.智慧的训诫(一 8 ~ 33 )
一 8 首七章主要是向“我儿”说的话;“我儿”这用语出现约有十五次。在这几章经文里,我们听见为父者的心声,他希望儿子能过着最美好的生活。年轻人听了父亲这些劝告,就能避免一些为愚昧人而设的圈套,能有技巧地处理日常实际的事务。我们生活行事,全有赖敬虔的父母,尤其是敬虔之母亲的影响!博施提醒我们说: 昔日许多伟人能够成为伟人,全赖他们自幼在母亲膝下受到谆谆训诲。试想想摩西、撒母耳和提摩太。母亲的关怀及其属灵的影响力,在这些属灵领袖的生命里,结出了丰富的果子。再想想奥古斯丁、牛顿和热心事主的卫斯理兄弟。他们的母亲若不是在家里以爱的律和基督徒的见证,作为他们日常的指引和感召,大概他们也不会名垂千古。
一 9 人若听从父母亲的劝告,就能得到头上的华冠和项上的金链;那是用诗意的方法来指出,一个聪明的儿子若听从父母, 他的生命会得到何等的荣誉,活得何等美好。
一 10 一个年轻人的生命若毁了,我们的解释往往是,他结识了坏朋友。第 10 至 19 节生动地描述这个过程。
然而,警告的旗帜必要先升起。生活圈子确实四处都有邪恶的引诱。我们必须有勇气和志气,一星期要说上一千遍“不”。
一 11 这里,街角的匪帮诱劝我们的年轻朋友参加一次持械行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把受害人击毙。我们的朋友因这些恶棍接受他为匪帮的一员而感到高兴。他们 .. 说:“你与我们同去。”他极可能受到这种大胆而刺激的行为所诱惑。
一 12 ~ 14 也许他厌倦受保护的生活, 想做一些“反叛”的事情。这正是一个好机会。那是一件彻底的罪行!突然而暴力的死亡,然後迅速地销毁任何可疑的证据。而最大的行劫动机,当然是在一夜之间有钱起来。他们有许多赃物,足以装满同谋者的房屋。所以他们会说:“别那麽落伍了,你不想发财吗?赃物平均分配。你不会吃亏的。”
一 1
5 , 1 6 但有一个更有智慧的声音说:“我儿,不要这样做。你离开他们愈远愈好。不要参与他们所谓的横财大计。你不会成功的。”
“你要了解的是,这些家伙不断追求犯罪的生活,而且行动极之迅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杀人的罪行。”
一 17,18 飞鸟有足够的感应去避免任何清楚可见的网罗或圈套。这些人却自害己命,自设陷阱,然後自投罗网。
一 19 这故事里有一个教训。那些意欲一夜发财的人,要为他们的贪婪付上生命的代价。凡贪恋财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 这贪恋之心乃夺去得财者之命。
这段经文谈及透过暴力行为而致富。但其应用是更广的。包括任何迅速致富的计划,无论那是赌博、赌金独得的博彩,还是投机於股票市场。
跟着,我们听见两个声音,向过路的人呼喊。一个是智慧的声音,一个是陌生妇人的声音。虽然智慧在这里以妇人的身分出现,但实际上是象征主耶稣基督。 4 那陌生的妇人却象征世上邪恶和罪恶的引诱。
在第 20 至 33 节,智慧跟愚昧人理论,他们愚蠢地以为自己没有智慧也可以生活。
一 20 留意智慧是站在策略性的位置上呼喊,以致每个人都能听见她的信息。她在城中宽阔处发声。
一 21 她站在嘈杂的十字路口,又站在城门口。因此,事实是我们的主到处向来去匆匆的人发出呼召:
在人生拥挤的交叉路上,
在各色人种的呼喊声中,
在自私的争吵喧闹之上,
人子啊,我们听见祢的声音!~罗范克
一 22 智慧向愚昧人、亵慢人和愚顽人呼喊。愚昧人是无知的、易受感的人,他们来者不拒地受着各种影响,无论是好还是坏;他们不稳步履,似乎正走向错误的方向。亵慢人是那些藐视智慧之劝告的人;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神圣或严肃的。愚顽人是那些无意识地拒绝指引的人;他们因自负和固执己见而变得愚顽。
一 23 本节可从两方面去理解。
第一, 意思可以是:
你们既不接受我的邀请,现在就回
转过来听我的责备吧。我要用审判
的话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并且把你
们的前景告诉你们。
依着这解释,第 24 至 27 节就是描述他们将来的结局。
第二个意思是:
我责备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回转和
悔改。你们若能这样做,我就要以
祝福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并且把我
智慧的话指示你们。
这里的“灵”大概指“思想”或“心意”。基督确实把圣灵浇灌那些回答祂呼召的人,但这真理在旧约并不如在新约那样清楚地表明。
一 24 人生中一个极大的悲剧,是愚蠢地拒绝智慧所发出的仁慈恳求。这就是主在橄榄山上的呼唤,为人类丧失机会而感叹的哀歌:“我多次愿意 .. 只是你们不愿意。”
一 25 对於那些轻弃一切的劝诫,不理会智慧所提出、建设性批评的人,智慧感到悲哀。
这种固执的拒绝是极不合理的,因为神的命令和警告是为了人的好处,而不是为了神的好处。班豪斯所说的一个故事正阐明这道理。在美国华盛顿动物园里,狮子笼前面有一个铁栏,使观众与狮子笼保持六英尺的距离。可是,有一个小女孩竟然穿过了这铁栏。她的祖父叫她立刻出来,她却故意退後。一只正在等待机会的狮子一下把她抓住,并拖进笼里,最後把她咬死了。根据班豪斯的解释,故事的教训是:
神赐给我们的诫命和原则,都是为了我们的好处;神从不因祂的专横,或因为祂不想我们活得有意义而颁下一道诫命。神说:“你们在我面前不可有别的神”,并不是因为祂担心自己的地位或特权不保,而是因为祂知道,我们若把任何其它东西放在祂的前面,我们就会受到伤害。我们若明白这事实背後的道理,也会了解神为何要管教我们。“主所爱的,他必管教。”(来一二 6 )祂不希望我们退後而撞着一只狮子,因为狮子──魔鬼──正在寻找可吞吃的人。
一 26 人若坚持拒绝听从,就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灾难与毁灭。这样,智慧就要发笑了。“你们遭灾难,我就发笑;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
主是否真如本节和诗篇二篇 4 节所说,当灾难临到不敬虔者身上的时候,就会发笑呢?我们若以为这笑声中含有任何残酷、怨恨和惩罚的成分,答案就显然是“不”了。我们应从象征的角度来看这发笑。从充满习语之语言的角度看,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是: 区区一个人,竟然藐视全能的至高者,那是何等荒谬可笑的事,那就如一只小昆虫藐视一个熔矿炉一样。此外也可能有以下这种想法:一个人可以取笑智慧的诫命,或当这些诫命不存在;但当那人收割自己的愚昧,而诫命仍然稳妥不动时,至少对於那嘲笑者来说,诫命似乎是最後发笑的一方──那是正义的笑声。
一 27 报应的日子必然临到。人所恐惧的审判要临到他们身上,象狂风一样。灾难
象暴风一样咆吼而来。急难、痛苦、冲击、绝望要抓住他们。
一 28 那时,人要呼求智慧,但却徒然。他们恳切地寻找她,但却寻不见。他们这才知道,他们不接受光,就是否定并拒绝光,但已经太迟了。他们从前不去看;现在他们却不能看。神的灵不会常常与人竞争(和合本作“不永远住在他里面”,创六 3 )。因此福音的呼吁是迫切的:
要及时!要及时!
要趁耶稣呼召你的时候,
要及时!
你在罪中多待一天,
天堂大门不再打开,
你再呼喊也是徒然,
要及时! ~十九世纪不知名作者
一 29 圣经对这些藐视者的非难是,他们恨恶智慧的指引,并且固执地拒绝敬畏耶和华。也许他们嘲笑福音只是妇孺之理,根本不能说服他们。他们“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一 22 )。约翰福音三章 19 至 21 节也谈到人对智慧的恨恶。
一 30 他们生命里容不下神话语的劝诫,当圣经责备他们邪恶的言语和行为时, 他们更嗤之以鼻。他们不惧怕神或神的责备。
一 31 他们必须为自己的任性付上巨大的代价,必且饱吃他们自设之计谋的恶果。那是他们自己的错,而不是智慧的错;只是他们不愿意听。
一 32 “轻率的人因他们的任性而跌倒,愚蠢的人因他们的漠不关心而毁灭。” (莫法特译本)。每一个人都有自由作出生命中的抉择,但他并没有自由为他的抉择选择後果。神在世上已经建立一些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支配每一个选择的後果。神已经连接起来的因果关系,是不能分开的。
箴 言 1:1
箴 言: 一 条 箴 言 指 一 句 简 短 精 炼 的 格 言 或 谚 语, 以 比 较 或 疑 问 的 方 式 表 达 从 神 的 角 度 而 得 的 人 生 行 为
准 则 或 观 念。 这 些 箴 言 教 导 神 的 子 民 ( 特 别 是 年 轻 人 ) 如 何 行 事 为 人 才 能 讨 神 的 喜 悦, 并 能 享 受 幸 福 成 功 的 人 生, 避 免 犯 罪 造 成 的 种 种 悲 剧 (2~6, 15~19) 。
1:1 所 罗 门: 所 罗 门 是 以 色 列 的 第 3 代 国 王, 撰 写 了 大 量 箴 言。 他 在 位 伊 始, 便
祈 求 神 赐 他 智 慧, 神 就 应 允 了 他 ( 王 上 3:5~14 ; 4:29~32) 。 然 而, 所 罗 门 自 己 后 来 却 没 有 谨 守 神
赐 他 的 智 慧。 因 为 他 不 能 恒 心 敬 畏 神, 他 的 心 就 渐 渐 转 离 了 神 ( 王
上 11:1~11 ;参 11:1 注 ) 。
由 此 可 见, 仅 仅 知 道 并 能 教 导 合 乎 神 之 道 的 教 训 并 不 能 保 守 一 个 人 的 灵 命; 人 还 必 须 始 终 如 一
地 敬 畏 神、 仰 靠 神 并 向 神 负 责 (7 节 ) 。
1:2
智 慧: 本
书 中 的 智 慧 指 的 是 遵 照 神 的 真 道、 作 为 和 计 划 去 生 活 和 思 想。 它 意 味 着 照 着 神 的 心 意 去 追 求 丰
盛 的 生 命, 坚 信 神 所 说 的 话 尽 都 正 确 真 实, 并 且 是 我 们 赖 以 生 活 的 惟 一 标 准。 得 智 慧 远 胜 过 金 银 (3:13~14) 。 惟 有 靠 着 与 神 的 亲 密 相 交 而 寻 求 智 慧 (7 节 ) 并 殷 勤 学 习 神 之 道 (3:1~3) 的 人 才 能 得 着 它。 基 督 在 新
约 中 被 称 为 神 最 大 的 智 慧 ( 林 前 1:30 ;西 2:2~3) ; 我 们 只 有 常 在 他 里 面, 常 把 他 的 话 存 在 我 们 里 面 ( 约 15:7) ,
并 且 尽 心 尽 意 地 顺 从 住 在 我 们 里 面 的 圣 灵 ( 约 14:16~26) , 才 能 得 着 智 慧。
1:7
敬 畏 耶 和 华: 对
神 的 大 能、 威 严 和 圣 洁 的 虔 诚 畏 惧 会 使 我 们 生 发 圣 洁 的 敬 畏, 而 不 愿 违 背 他 向 我 们 显 明 的 旨 意。
这 样 的 敬 畏 是 我 们 得 着 智 慧 之 心 的 关 键。 新 约 圣 经 指 出, 我 们 的 心 若 诚 实 敬 畏 主, 就 必 蒙 圣 灵 的
安 慰 ( 参 徒 9:31 注;参 “ 敬 畏 神 ” 一 文 ) 。
1:10
我 儿, 恶 人 若 引 诱 你: 青
年 人 会 面 临 犯 罪 的 诱 惑。 同 龄 人 的 压 力 会 引 诱 他 们 随 大 流 去 享 受 罪 中 之 乐。 年 轻 人 若 能 与 主、 他
们 的 神 建 立 亲 密 的 关 系, 并 且 持 守 神 公 义 之 道, 即 便 是 独 自 一 人 也 能 站 稳, 抵 挡 这 些 诱 惑, 不 偏
离 神 和 神 的 道 (15~16 节 ) 。 若 向 诱
惑 妥 协, 去 享 受 罪 中 之 乐, 就 只 能 遭 致 痛 苦、 忧 伤、 灾 难 和 灭 亡 (27 节; 参 太 4:1~11 注 ) 。
1:26
你 们 遭 灾 难: 本
书 指 出, 神 为 正 误 设 立 了 绝 对 的 标 准, 无 视 这 些 标 准 必 使 我 们 落 入 不 幸。 我 们 年 轻 时 学 习 的 最 重
箴 言
注释
一 1-7 引言
这几节经文是本书的自序,说明其性质和目的。本书的整体内容可以用「箴言」或「格言」来形容,当中主要包含两种颇不相同的表达形式,我们在导论中已经指出的。这显出箴言一字,在应用上比英文的格言( proverb )较广和较多样化。在英文中,箴言是一种比较的方法。然而,圣经对此字的应用则较广泛。在不同的经文里,它可指一个预言(民二十三 7 )、一个作为教训的实例(申二十八 37 )、一句格言(撒上十 12 )、一段诗歌形式的谈话(伯二十七 1 ),以及其它说话的方式。因此,它所指的,是比一句直接的说话更深刻、更有力和更激发人心的表达。
第 6 节形容本书的内容为譬喻和智慧人的言词及谜语。这使我们留意到箴言教训的另外两种特征。它往往采用故弄玄虚而不是直话直说的方式;要聆听者自行思想。它也反映一个实况,就是本书处理的,往往是一些深奥的问题。
「所罗门的箴言」这题目引介出整卷书,但那并不表示所罗门是书中所有材料的作者(参二十四 23 ,二十五 1 ,三十 1 ,三十一 1 )。它反而是指出整卷书是收集真正所罗门式智慧之权威。因为所罗门在圣经中是智慧的伟大化身(参王上三至四)。书中所包含的,是他所教导和体现的那种智慧。我们不知道书中某些部分是否他的作品。实际上,对于本书各部分是甚么时候写成,我们一无所知(除了那是在主前 2000 年至 200 年间写成之外!),但这方面的数据对书中意义影响不大。本书内容是关乎人类日常生活的问题,是超越时空限制的。
第 1 节形容所罗门为以色列王戴维的儿子(比较传一 1 )。传道书一直以所罗门为其楷模,因为作为一位君王,他享有一个独特的身分去说出传道书一章 12 节至二章 11 节的话。同样地,箴言一至九章的训诲可能也以所罗门为心目中的楷模;这几章箴言所述说的原则,是一个像所罗门那样有智慧的君王应赖以生活的原则。请留意当中的反语!
引言继而说出本书的目的,并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乎智慧的专门用语。
在第 2 节,智慧本身首先是指到实际的知识或聪明,好去作成一些事(参三十 24-28 ),虽然关乎更深的神学问题时,智慧便成为一种较抽象的训诲(参八 22-31 )。「训诲」或「指导」(与第 8 节的用字相同)提醒我们,智慧并非不用付代价或毫无痛苦就可得到的;要得智慧,就要顺服(比较三 11 ,六 23 ,十三 1 、 24 )。因此,「责备」(一 23 、一 25 、一 30 )常伴随着管教或「训诲」(参三 11 ,五 12 ,六 23 ,十 17 )。「分辨通达的言语」是指到能辨别事情背后动机,或看透其含义的分析能力,并且运用这种能力去区别不同的事物,作出各种决定(比较 6 节)。
智慧跟「正直生活」( 3 节)连系起来,再次显出它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这词有正面的含义。
第 4 节的「灵明」是另一个跟「智慧」不同的用字,意思是「机灵」,能够使别人按你的心意去做,而你自己却不会上当(参二十二 3 ;创三 1 ,有负面的含义)。知识可以指认识一些事实和一些人,但它却同时包含接受和委身──它把理论和实践连系起来了(参一 22 、 29 ,三 6 )。因此,「认识神」(二 5 )与顺服神的关系,比个人经历神的关系更为密切。「谋略」指一个人在进行具体行动时足智多谋,他知道怎样把事作成,而不会因困难而放弃;在负面的意义上,那是指设诡计(十二 2 )。
在第 5 节「学问」一词来自动词「去拿」,暗示抓着一些东西时要付出的努力,及智慧所要求的开明态度。这字词在七章 21 节有关引诱的经文中译作「巧言」。「智谋」源于一个解作绳子的字词,暗示在生命的暴风雨中继续前行的技巧(参二十四 6 )。
本书的引言也明确指出其特定受众。「愚人」( 4 节)是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有无知、易受骗、易被引诱的危险──并且还喜爱这样(参 10 节──「引诱」是一个相关的动词,暗指人使那容易受骗的人堕落;也参看一 22 、 3 、 32 ,十四 15 )。但箴言所教导的,并不是智慧人和聪明人成长后便抛弃的东西( 5 节)。「聪明人」一词跟第 2 节「分辨通达的言语」这句话有关(参该处的注释。)智慧人和聪明人知道大部分人往往需要实行古老的真理,多于发现新的教训。
相反地,人若不愿意学习,或过于自满;又或背弃古老的基本真理,他们便会变得愚妄( 7 节;参一 32 ,十二 15 ,十七 12 ,二十七 3 、 22 )。
另一个有关的特定受众出现在第 22 节:他们就是「亵慢人」。这词指那些喜欢张开嘴巴而不打开耳朵的人;他们已经知道所有的事,不需要听取任何人的意见。他们傲慢、不受教,也不受人欢迎(比较九 7-8 ,十三 1 ,十五 12 ,二十一 24 )。
最后,这段引言指出与智慧为伴的东西,藉以清楚说明,学习和实际作决定并不是单独运作的。首先,他们与道德相合( 3 下)。关注仁义、公平、正直,是众先知的特征。这 3 项在二章 9 节和八章 6 节、 20 节将再次出现。
其次,他们与信仰相连( 7 节;比较本部分训诫之末的九 10 ,和本书之末的三十一 30 )。「敬畏耶和华」指尊敬和畏惧,并表现于顺服(比较 29 节,及上文有关「知识」的注释);这句话并非指害怕神。耶和华是主,是那位特别向以色列人启示的神。箴言并没有谈及以色列信仰的细节,而是借着使用神这独特的以色列名字,暗指这是书中之信仰。当中那关乎智慧的常理,是以这信仰为架构的常识。「知识的开端」指其「基础」,因为那是任何时刻都不可或缺的。箴言假定你并不能看见这世界的意义,或活出一个圆满而成功的生活,除非你看见神在生活背后掌权和参与其中,并以尊敬和谦卑的态度,寻求神指示你去认识人生。
一 8 至九 18 有关智慧的训诫
一 8-19 警戒人勿与杀人党同流
第一个是典型的训诫。它首先要人专心留意( 8 节),当中假定父亲和母亲是一起带领家人进入生命和与神的正常关系中(比较六 20 ,十 1 )。这劝导附着一个应许( 9 节),是加在 2 至 7 节的应许之上,应许智慧不但有益,而且赏心悦目。「训诲」是一个与智慧有关的字(参一 1-7 之注释),但「法则」则是指「律法」(字面义作「指引」),暗示智慧书和律法书的文体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比较二 1-2 中,「命令」与「智能」并列)。这在第二十八章更为清晰。
跟着经文便提出关乎某方面行为的主要劝导:第 10 节概述那可能会发生的事,以及人要怎样作出回应,第 11-14 节和第 15 节引伸了这方面的其中两部分。引诱是迎合年轻人追求刺激、暴力、金钱、权力和朋辈认同的本性。
第 16-19 节指出这训诫的理由。这部分明显是运用推论:它是以权威性,而不是极权的态度来教导。暗杀行凶是愚蠢的行为。杀人党好流人血( 11 节),但他们却是赶忙去流自己的血( 18 节)。他们的愚昧,使他们大难临头也看不见( 17 节)。第 16 节暗示的意思,大概也相仿。「罪恶」一词在第 33 节和别处译作「灾祸」,而这译法也能表达这里的意思:他们喜欢制造灾祸──伤害自己;他们急速流人的血──是他们自己的血。他们曾嘲笑别人的无知;现在施教者却嘲笑他们的无知。
附注
第 12 节「阴间」( Sheol )与坑:比较二十七章 20 节,三十章 15 至 16 节诗篇四十九篇;传道书九章及以赛亚书五章 14 节。人死后,身体会葬在家族的墓冢中;阴间在非实体的意义上等同于坟墓,是人在非肉体方面的归宿。但阴间张开着贪婪之口的意象,是借用了以色列邻国那死亡之神狂热地把人吞噬的神话。
一 20-33 智慧呼吁愚昧、愚顽和自满者要避免遭灾
第 20-21 节把智慧人格化,以一位女先知的身分,在城中众人聚集的地方宣讲,这是以色列人所熟悉的情景。
第 22-33 节记录了她所说的话,进一步利用先知传道、遭弃绝(比较赛六十五),到了众民要询问她时,她却不回答的景象(参 23-24 、 28 节)。先知的意象表达了智慧如何迫切地呼吁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她说话的态度彷佛是为时太晚了,就正如众先知的态度一样,为了在真的太迟之前,能使众民震惊,因而作出响应。
本段的开始( 22 节)和结尾( 32-33 节),概述了她的哀叹、警告和应许。这里显出「喜爱」和「恨恶」( 22 节)是意志和感情的投入,如箴言和圣经其它书卷中所常见的。
第 23-25 节加强了哀叹:众民没有作出回应,并且不领受智慧的丰富供应。他们不愿意听取责备和劝诫──从正反两面互相补足。
第 26-28 节则加强了警告,这是先知通常在责备之后所做的:众民受急难和惊恐的威胁和打击。这几节经文以夸张的手法来提出这点,为了唤醒众人的理智。
第 29-31 节重复了 23 至 25 和 26 至 28 节的模式。它们哀叹众人故意拒绝行义,又不肯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去敬畏和顺从神( 29 节;比较 22 、 32 节如何强调人的责任和选择)。它们亦警告说,人类这些决定如何会自招恶果,就正如我们吃得过饱时那种腻烦的感觉( 31 节)。
将智慧比喻为一位先知,可指出智慧是为神说话,并且她说的话也是从神而来(参八章)。她的教导是来自经验,但不只是人类的意见。神参与在人类的活动中,人由此要寻求辨别那生活本身可以教导他们的真理。道德智慧教导说,妨碍洞察力增长的主要障碍是道德上的,就是不愿意去听取那逆耳的忠言和真理。她又教导说,你一旦在道德上愿意按着智慧所洞察的真理去活,它们就会将你引往成功和安稳的生活。真正的安稳在这里:将「安逸」与真正的「安然」和「安静」作出对比( 32-33 节)。其它灾祸也会临到,并非只因神降下灾祸,也由于这是愚昧行为的自然恶果( 31-32 节)。这些就是箴言特有的应许;但应许却并非经常成就这事实,正是乔布记和传道书出现的原因。
箴言第一章
标题、引言与座右铭(一 1 ~ 7 )
标题(一 1 )
箴言 :开头(中文圣经置于句尾)的这个名词( mis%le^ )作为本书书名,无论是在希伯来文圣经、英文圣经或中文圣经皆是如此。这个希伯来文(单数, ma{s%a{l )基本的意义是“比较”(例如:尖锐的明喻,诸如──随手拈来地──十一 22 ,十二 4 ;或成熟的寓言,结十七 2 及下;参,士九 8 及下),但它变成代表任何一种贤哲的意见,从格言或意见(见中间的几章, 随处可见 )到讲章(如:五章),从俏皮话(结十八 2 )到教义的启示(诗四十九 4 )。另参第 6 节的词组。
所罗门 :见导论:“Ⅱ 在古代世界中的智慧”第二段 ,原书第 12 页。
引言:本书的益处(一 2 ~ 6 )
它所提供的奖赏是智慧( 2 节),以及更进一步的智慧( 5 节);本段的动词标示出这个进程的途径,是研读的回报;第 2 至 5 节的名词则陈列出智慧的各个层面(在分题研究中对此有详细的解释:“ Ⅰ 多面的智慧”第 1 ~ 5 点 ,原书 33 ~ 34 页)。
6. 箴言 :见第 1 节的注释 ;“讽刺诗”(作者自译,和合、吕译、思高皆作 譬喻 ) 40 :这个意义是由在旧约圣经中仅有的另一处使用这个字的经文──哈二 6 ──来说明的,也可由它所源出之动词“亵慢”(如:一 22 )来说明。 谜语 :这个字也用来指参孙的谜语(士十四 12 ),与示巴女王试验所罗门的话(王上十 1 ),事实上是指任何如谜般的事物,是需要解释的:民数记十二 8 (参,林前十三 12 );以西结书十七 2 ;哈巴谷书二 6 。
所以,箴言次要的目的是要向读者介绍一种教训的文体,可以激发他的思想,藉着机智、吊诡、常识与嘲弄的象征来推动他深入思想,胜于讲员正面攻击的策略。
40 AV 译作“诠释”,是认为此字与创世记四十二 23 ;约伯记三十三 23 等处的“通事”或“传话的”有关,这也是有可能的。另一个提议( H. N. Richardson , VT , 1955, p.178 )认为此字是来自字根 m-l-s (“溜走”),所以是“暗暗提及的(悄悄溜走的)言论”。
座右铭(一 7 )
这也是一般智慧作品的座右铭,大体而言,也重复出现在九 10 ,十五 33 ;诗篇一一一 10 ;约伯记二十八 28 。
开端 (也就是:首要的、控制性的原则,而不是撇在后头的一个阶段;参,传十二 13 )不只是一个正确的思想方式,更是一个正确的关系:敬拜性的顺服( 敬畏 )那立约的神,祂已经藉着祂的名将自己启示出来了( 耶和华 ,即雅巍 Yahweh :出三 13 ~ 15 )。这样, 知识 的充分含义乃是倚赖于启示的一种关系,是不能与性格分开的(“智慧和训诲”, 7b 节)。当我们越过作为特殊研读之有限的知识领域(我们必须这么作)时,必定可以回想起一些被我们疏漏的背景,否则我们的知识就是太早定型而曲解的,就像堕落时一样,至终所得的是较少的知识(参,三 7 ;罗一 21 、 22 ),而不是较多的。
Ⅰ 父亲的智慧礼赞(一 8 ~九 18 )
“恶人若引诱你……”(一 8 ~ 19 )
第 7 节所论到的那两条道路,现在就清楚地摆在读者脚前;具有生动的细节,为父的热切,以及必须面对最终结局的主张(见五 4 的注释 ),这些都是第一至九章这组教训之风格的特色〔关于你 母亲的法则 ( 8 节),请见三 1 的注释 ,与分题研究:“ Ⅰ 丈夫与妻子 ”〕。
第一条道路( 8 、 9 节)没有第二条那种华而不实的吸引力( 10 ~ 19 节):它所提供的丝毫与物质无关,只有不易赢得之良善(参,三 22 ,四 9 ,并三 3 的注释 )的华美与权柄( 9 节;参,创四十一 42 )。对第二条道路所作的描述,刺痛人的力量是在尾部。第 11 ~ 14 节的提议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在于它与所有的试探一样,都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可以得着代用的刺激与权力(年轻人总是希望别人认为他是具有判断力的,而不是处处保护他,要他好好待在自己的地方的)。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我们是一伙的”这种接纳。在第 11 节那种旁若无人的大胆态度之后,第 16 节似乎不带多少力量──直到第 18 节出其不意地指出它的陷阱来。第 19 节为这个功课下了定论,说明在得到世界与失丧自己性命之间 必然的 关联──因为一个人为了收入而活,甚至比使用权势更容易令他堕落,明确地说,一个人既然已经废弃了公义与怜悯,就只剩下作主作王的欲望了 41 。
41 财利 ( 19 节)一词并非总是与暴力有关(像吕译、思高、现中、 RSV 等一样),但这个希伯来文词语至少的确描述了“拼命挖取钱财”的态度,参,十五 \cs15 27 ;结二十二 27 等。
智慧热烈的呼吁(一 20 ~ 33 )
在本书中,有许多段的经文都将智慧 42 予以位格化,这就是其中的头一段;而意义最为深远的则是第八章。这里是在开阔处宣扬,声音压过了街市上的吵嚷,意味深长地平衡了第 8 节的家庭式言语,清楚地说明了智慧是提供给街道上之人的,是为了忙碌的生活而预备的,而不是给那些追求学术的精英份子。
第 20 ~ 24 节的强势动词,与第 24 ~ 33 节失丧机会的描述,营造了有如燃眉之急的高潮;第 22 、 24 、 25 节用来描述拒绝的动词,使得整件事的关键单单在于个人的抉择。如果愚昧人与亵慢人在本书其他地方出现时有固定的模式,那是他们的罪过所造成的,而不是他们的命运:他们正在吃 自给的果子 ( 30 、 31 节)。
21. 热闹街 :这个希伯来文所提示的是吵闹声,没有必要(像吕译、现中、 RSV 等)将之修正为类似希伯来文 墙 的字眼(七十士译本显然是读成这个字)。
26. 我就发笑 :这个词语并非表达个人的无情;而是说明选择愚昧的行为是件可笑的事,智慧彻底得着昭雪,同时也说明恶人的灾祸是恰当的,无可议论之余地的,参,诗篇二 4 。
28. 恳切的寻找 : 早早地 ( AV )、或 殷勤地 ( RV 、 RSV ),这个片语所翻译的只有一个字 s%ih]ar ,“寻求”。热切或一大早的这种语调,是由于它可能与 s%ah]ar (“黎明”)有关(参,耶四十四 4 ;诗一三○ 6 的思想,而不是用词)。这可由箴言十三 24b 得到支持,那里及时的、或热切的思想意义比仅仅寻求要更好。
32. 背道 (和合、吕译、 RV ): AV 、 RSV 作 转过去 ,是比较准确(参,思高“执迷不悟”),在何西阿书十四 4 等处也是如此。 骄矜自满 ( RSV )比外在的 安逸 (和合、 AV 、 RV )的译法更为可取(参,吕译“安乐自得”;现中“逍遥自得”;思高“漠不关心”)。与此相反的是在第 33 节,易受感的心灵获得称义后的平安。
42 智慧 这个字在这里,以及九 1 ,二十四 7 ;诗篇四十九 3 ,都是拼作 h]ok[mo^t ,这或者是个腓尼基式的单数字(见导论:“Ⅱ 在古代世界中的智慧”首四段 ,原书第 12 ~ 13 页; WIANE , p.8 ),或者是希伯来文的复数字。如果是后者,就是要表达强度与丰满;而就像复数的 Elohim (神)一样,它也是用单数动词(参九 1 )。──《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 言
箴言第一章
1:1
所罗门王以智慧闻名当日世界,据《王上》4:32记载,他有神赐的极大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作有箴言、诗歌数千。但他并非本书所收箴言唯一作者(看〈参考资料〉“作者”条)。“箴言”一词不仅指格言、谚语,还包括圣哲论道之作(例如5章)、对人生的观照和发明,以及谜语和警句。2-6节是“箴言”二字的最好注解,中心思想是要人敬畏神(看7节注)。
1:2-6
明白箴言可得智慧(2节),和更多的智慧(5节)。“智慧”一语在本书出现逾40次。关于“智慧”的含义,看〈参考资料〉“《箴言》与智慧文学”条。本书力劝人寻求智慧,因它比金银还宝贵(3:13-14),不但可以防阻人落入败德坏行的陷阱,还能积极引人进入美善的崇高生活境界。
1:4
“愚人”指不能作正确道德抉择的人,有的译为“愚直人”,象《路加福音》12:16-21所记的那个财主,作者称之为“无知”,不是说他头脑迟钝,而是因为缺乏判断力,思想不成熟,对生命不肯深入探究其意义。
“灵明”指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箴言不但帮助聪明人,也能帮助愚直人。
1:6 “谜语”的原文有“寓言”、“譬语”的意思。
1:7
这是智慧著作的中心思想,9:10和15:33又再提出。《诗篇》111:10和《约伯记》28:28也记有同样的话。“敬畏”是尊敬神,接受祂作主,听祂的话语,但心里没有惧怕,反满怀敬爱与欢喜。“开端”不是指一个阶段的开始,而是指首要的原则。敬畏神不仅是正确的思想原则,也是与神建立正确关系的首要条件。“知识”的极致是能跳出对事物狭隘和部分的认识,进入到对神的完全体认中(2:5),靠着与神亲密关系的建立,得到真正的全面的知识。这才是智慧,是愚妄人办不到的,因为他们恨恶知识(22节),不喜欢受管教(12:1),靠自己而不信靠神(28:26),也就是瞧不起智慧。敬畏神是信仰生活中的美德,智慧须从敬畏神、完全信靠祂而得,因此不是技巧、聪明或智能,而是一种道德的美质。
1:8-19
前节已把两条路摆在年轻一代的面前,现在进行分析。作者热切盼望年轻人走正路的心跃然纸上,又为他铺陈利害,说明种什么收什么的道理。这十一节的写作手法也是这九章引言的典型手法。前面两节(8-9节)讲为善能得的奖赏(华美和受人尊敬),是听训诲、守法则结的果实。这条路的吸引力远不若第二条路(11-14节),因为后者得来容易,而且可以“大家同分…共用一个囊袋”,十分刺激、热闹。直到17-19节才把走世界物质之路的后果点明,只顾啄食眼前食物的雀鸟,难逃被捕捉的厄运,恶人所丧失的乃是灵魂(“夺去得财者之命”)。用公平与慈爱去换取眼前的财利,只能变成贪婪的奴隶。
“我儿”(8,10,15节)是教师对学生的称呼,关系有同父子。
1:20-33
作者用拟人法写智慧。这声音已不只是父母在家中的训诲(8节),而是响在人声鼎沸的街市上和在熙来攘往的城门口(“宽阔处”)的呼唤。智慧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人人可得、人人都需要的美德。因为这是生命之道和生活的法则,继20-24节的紧急呼吁之后,是一片惋惜,因为她呼唤,她伸手邀请,无人理会,更无人听从(24-25节)。她“发笑”、“嗤笑”,并非幸灾乐祸,而是笑其愚蠢,竟选择灭亡之途。善言相劝既遭拒绝,只有自食其果(31节)。但是智慧仍不放弃努力,再把两条路陈明,吁请弃恶从善(32-33节)。
1:22 “亵慢人”:自高自大,心中充满恼恨、竞争,不听教诲的人。
1:23 “将我的灵浇灌”亦作“将我的心倾注”。智慧如不断涌流的泉源,凡愿意接受的,可以从这泉源得到滋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