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亚 2:1> 准绳是……
2:1 手拿准绳之人象征百姓归回、重建耶路撒冷的盼望,他要量出根基的四界( 1:16 ;参耶 31:38-40 )。
亚 2:6-7> 有家不能回和有家不回,两者的区别不言自明……
2:6-7 许多被掳的犹太人没有归回耶路撒冷,他们选择留在巴比伦,贪享当地的财富和安全。但撒迦利亚叫他们要快快地离开那里。这是一个紧急的呼吁,因为巴比伦快要被毁灭了,而且巴比伦那侈靡的习俗,会使神的子民忘记将属灵的事摆在首位。可惜大多数的以色列人不听警告,仍然留在巴比伦。
亚 2:8> 神看子民如祂眼中的瞳人,我们怎么看其他弟兄姊妹──
2:8 在神的眼中,基督徒非常宝贵(参诗 116:15 ),是祂所爱的儿女(参诗 103:13 )。所以亏待任何基督徒就等于亏待神。耶稣曾告诉门徒,说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祂;我们不理或凌辱别人,也就等于不理或凌辱祂(参太 25:34-46 )。所以我们要小心,我们怎样对待弟兄姊妹,也就是怎样对待神。
亚 2:9-12> 神住在百姓中间,是指末世吗?
2:9-12 “我”( 2:9 )可能指弥赛亚而言,祂在末后要审判所有欺压神子民的人。神应许要住在祂百姓中间,必有多国的人认识祂(参约 1:14 ;启 21:3 )。
亚 2:11-12> 必有许多国归附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难道应验了?
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回转得福(二 1 ~ 13 )
神藉先知所见“测量者”的异象( 1 ~ 4 ),将一个双重性的应许宣告出来──选民的祝福与列邦的审判。
.选民的祝福( 4 ~ 6 、 10 ~ 13 )──这祝福包括了三方面:
1. 百姓要从被掳之地归回,人数众多,居住在耶路撒冷( 4 、 6 )。
2. 神应许作他们的保障,用火城取代四围的城墙( 5 )。神要住在他们中间( 10 ~ 11 ),并作其中的荣耀( 5 下)。
3. 百姓必再恢复其蒙拣选作选民的位分与福气( 12 ,参一 17 )。列邦也将归附耶和华为子民( 11 )。
.列邦的审判( 7 ~ 9 )──与选民为敌的,就是与神为敌。神在成就其旨意后,必亲自惩罚列邦( 8 )。而百姓对这应许要作出的回应就是逃回耶路撒冷,等候这应许的成就( 6 下~ 7 )。
这章的结束,带我们进入了严肃的敬拜( 13 )。祂“兴起”(有准备行动之意),从其天上的圣所临近,亲自成就其应许。因此凡有血气的(有软弱、受限制之意),都当以敬畏、静默的敬拜来作回应。
思想 神能将选民被掳蒙羞的光景,转变成欢乐与歌唱( 10 )。我们当在祂面前俯伏敬拜。──《新旧约辅读》
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2:1-13 准绳
1-5 耶路撒冷将大大兴旺
神要使耶路撒冷不断伸展,如同没有城墙的乡村,无止境可言。
1 “一人”:可能是神的一位使者。
4 “那少年人”:指第一节里手持准绳者,或是先知本人。
5 “火城”:应作“火墙”,比喻神大能的看守。
“作其中的荣耀”:表示神重返耶路撒冷与民同居。
6-9 神要刑罚以色列的仇敌
先知呼吁神的百姓逃离所居的巴比伦,因神的刑罚要临到该地的居民。
6 “在天的四方”:原文为“如天的四风”,意思是如四面而来的狂风,把百姓吹散至远方。
“现在你们 ...... 逃回”:此句之前与 7 节开首,原文有“哦!哦!”,表示情况紧急,审判将近。
“北方之地”:即巴比伦(见 7; 耶 1:13-14 注)。
7 “与巴比伦人同住的锡安民”:指原居耶路撒冷,后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及其后裔。有关巴比伦遭殃的预言稍后应验于大利乌王第四年,巴比伦城反叛波斯,卒为大利乌王所平,城内贵胄惨遭屠杀,居民被逼迁徙,结果整个城荒凉了。
8 “在显出荣耀之后 ...... 列国”:原文为“在荣耀之后(或为要彰显荣耀)祂差遣我到那掳掠你们的列国去”。这里与 9, 11 节的“我”字,或许指耶和华的使者,亦可能是弥赛亚的自称。全句表示神要显出祂的荣耀 (参 5 ), 另要为祂的百姓报复,惩罚列国。
“瞳人”:表示选民在神眼中的宝贵。
9 “抡手”:原文指握拳挥手;这是恐吓的举动 (赛 10:32 ) ,亦表明神轻易挫败祂的敌人。
10-13 神要与百姓同居并有多民归附祂
此乃弥赛亚时代的写照。
12 “圣地”:在旧约圣经此名称只出现一次。
将来犹大身分尊贵,比起先前被外邦占领时的污秽境况真有天渊之别。
13 呼吁普世向神肃然俯伏。
“兴起”:指神亲自为百姓报复,施行审判。
“圣所”:指神天上的居所。
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第三个异象:一座无墙之城(二 1-13 )
先知还一直在城外看见异象的地点,他见到一个测量师经过身边,手拿 一条量度的准绳。这种情景无疑唤起第一个异象的内容,在那个异象中上帝曾经说过:‘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一 16 )。撒迦利亚问这位测量师他要到那里去,而这个人回答说他正要去测量耶路撒冷并决定她的尺寸大小。然后有两个天使出现在异象中,其中一位是作过先知同伴和传译者的,另一位是新出现的。这个新的天使走近先知的天使同伴,并要求他向这个少年测量师说话。给这个少年人的信息是这座城市将有巨大数目的人口,而她将由上帝保 ,不是靠一般城墙来保 。
随异象描述之后,有一篇更传统式的先知晓谕( 6-13 节),它完全以诗的形式出现,不像英文标准修订本所译成的那样。这篇晓谕原文与这个异象是分开的,很可能是这位先知在另外一个时间或地点宣讲的信息,但是它放在这里是有意义的:它指出这个城市人口增加来源,并强调上帝必将是这座城市的保护者。在耶路撒冷城的人口增长,部分将是由于许多还在被掳外国的犹太人回归他们家园,也有从外邦列国回来而形成的人口增长( 11 节)。这座城市不会藉 她的城墙和军事设施而得到保 ,而是因为‘我要来住在你中间,这是耶和华说的。’( 10-11 节)
从这个第三个异象和相随的神谕,我们开始看到先知关于上帝未来工作概念的广度。
(一) 改革者异象的有限 。在撒迦利亚的时代,重建圣殿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必定有些抱怨者指出,在城墙还一直荒废的时候,重建圣殿是无用的,没有对这座神圣建筑物提供保护设施。另外一些人,那些从事 复建工作的,必然已经想到一旦圣殿的工程完成时,就开始修理城墙。但是两组人都知道,或迟或早围绕 这座城的围墙必须被重建起来。建筑城墙是古代城市对抗军事袭击的传统自 方法。而异象中这个年青人出发去测量这座城,代表了这种传统的想法。耶路撒冷必须要有城墙;他们必须把它建造在旧日城墙的所在地。但是这位少年测量师行动所代表的想法,基本上是错误的;他把以往的想法投射进将来。这想法认为将来的人和以往的人没有不同。它强调保护城墙的重要性,却忘记那座城墙在主前五八七年不能成功地阻止巴比伦军队进攻的事实。
撒迦利亚的异象强调将来与过去不同这个事实,而且上帝未来的行动,不能以从前惯常的准则来预测。人口增长和军事保 的标准是与从前时代完全不同的,这样先知在第三个异象中学到去扩大他对将来的视野。这个异象暗示圣城现今所处的现实环境已经与属于古老城墙的时代规律大相迳庭。对于撒迦利亚,正像对他的同胞一样,在历史上那样危机的时刻,深信将来会比他们想像中更伟大辉煌的可能性,是必要的。简言之,在预计将来的时候,只懂回忆过去的光彩,至终必然会限制上帝的工作。
(二) 上帝将来的工作将包括各种民族 。对于大多数先知的同伴,他们以为耶路撒冷和圣殿的复建,将大大地受到这城市现在的人口所限制,这人口数目比从前减少了相当多。有些居民在主前五八六年以后留在耶路撒冷,另一些从被掳归来,但是从数字方面来看还只是少数,没有构成耶路撒冷作为伟大城市的基础,即使加上回流的人口也不行。但是撒加利亚期待 被掳归来的,不单从米所波大米,也从世界的四方,亦即犹太人曾逃亡前去的地方( 6-7 节)。他更进一步期待外邦列国的居民,加入选民中间,并且变成上帝的子民( 11 节)。
先知憧憬 一种国际回归运动,其中许多百姓,在所居住的地方本属异乡客,他们将要最终在上帝城中找到自己的家园。这个古老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有多重兑现的层次。在撒迦利亚的时代之后,很多犹太人继续从遥远的地方,就是他们曾经居住之地,回归到耶路撒冷来。就是直到现在,在现代的以色列国中,这种回归仍在继续:犹太人从新的世界和旧的世界,回归到他们从前的家乡,到那里再一次定居下来。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先知期待 外邦人加入回归圣城的洪流,是藉 基督教会的诞生和成长而实现的。福音向外邦人宣扬,也向犹太人宣扬,为许多这个烦乱世代的朝圣者敞开了居住在上帝城市的可能性,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然而它提供一个永久的和安全的家。
(三) 上帝的同在 。异象和神谕相结合,肯定将来耶路撒冷城的转变将是上帝居于其中的结果。在异象中,这个火焰在外、上帝的荣耀在内的城墙将取代一个安全城市所要求的营垒。在神谕中,有两次宣告:‘我要住在你们中间’( 10 , 11 节)。这样,对于忙碌于从事恢复耶路撒冷城具体建筑的人,先知提醒他们某种绝对的基本要则。重建城墙时,如果没有用‘火墙’环绕四周,是无用的( 5 节)。复建的圣殿无论多壮丽,如果没有耶和华住在其中,是没有意义的。故此城墙和圣殿一直以来象征 依靠上帝的保护和同在,这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特色。
所以撒迦利亚通过异象去传述,并宣讲一种平衡的信息。那里有重要的工作在手,而他鼓励工作继续下去,但是他也要留心这些具体的工作不会造成误置的信心。当一切要说的都说过,要做的都做完后,而假如耶路撒冷的居民竟开始崇信他们手造之物,那么他们的劳碌都是徒然的。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撒迦利亚书
三.持准绳的人(二)
意义:耶路撒冷将来的繁盛、人口增多和安全稳妥。
二 1 ~ 5 第三个异象显示有一人手拿准绳。先知问他正在往那里去的时候,他回答说他正要去量度耶路撒冷的位置,那就是耶路撒冷要重建的地点。那负责解释的天使遇到另一位天使,他叫他向那少年人(撒迦利亚或拿准绳的人)保证,耶路撒冷将会人口增多,而且不需要城墙,因为耶和华要保护它。当然,这最终是指千禧年基督作王时的耶路撒冷。
二 6 ~ 12 这里,那些仍留在被掳之地的犹太人被召集,要从北方之地返回耶路撒冷。(虽然巴比伦是在耶路撒冷的东北方, 但被掳之人却经过肥沃月弯地带的路返回来,所以是从北方 .. 进入以色列。)这也将要在“显出荣耀之後”,即基督的第二次降临之後才应验。神将要惩罚祂子民的仇敌,因为祂的子民就是祂“眼中的瞳人”。
当基督来到千禧年的圣殿时,他们要欢乐歌唱,而那时外邦列国将要归附耶和华。在整本圣经里,只有这里用圣地来形容巴勒斯坦。
撒迦利亚书 2:1
见 一 人 手 拿 准 绳: 以 色 列 民 在 巴 比 伦 流 亡 的 日 子 结 束 时, 耶 路 撒 冷 的 状 况 仍 非 常 悲 惨。 相 比 之 下, 归 回 的 民 众 很
少。 神 因 此 鼓 励 选 民 们 说, 他 对 耶 路 撒 冷 的 计 划 仍 未 完 成, 耶 路 撒 冷 城 必 将 成 为 世 上 最 有 荣 耀 之
地。 第 3 个 异 象 展 示 了 未 来 千 禧 年 国; 那 时, 耶 路 撒 冷 不 再 有 城
墙, 城 中 将 满 了 神 的 子 民 (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2:5
我 要 作 耶 路 撒 冷 四 围
的 火 城 …… 其 中 的 荣 耀: 在
千 禧 年 国 里, 耶 路 撒 冷 城 不 再 需 要 城 墙, 因 为 耶 和 华 神 自 己 将 做 她 的 火 墙, 环 绕 并 护 卫 她 ( 比 较 赛 4:5) 。 更 重 要 的 是, 神 将 与 选 民 们 同 在, 使 整 座 城
成 为 充 满 神 荣 耀 的 圣 殿 ( 比 较 结 43:1~7) 。
即 使 现 在,教 会 追 求 的 至 高 目 标 也 应 当 是 切 慕 神 同 在 和 荣 耀 常 在 他 子 民 中 间 ( 参 “ 神 的 荣 耀 ” 一 文 ) 。
2:6
从 北 方 之 地 逃 回: 撒
迦 利 亚 这 一 教 导 可 从 不 同 层 面 上 得 到 解 释。
1. 圣 殿 再 次 建 成, 这 是
一 个 呼 唤 更 多 的 犹 大 流 亡 民 众 从 巴 比 伦 返 回 故 乡 的 信 号 (7 节 ) 。
2. 旧 约 先 知 们 还 遥 遥 望
见 末 后 犹 太 人 的 归 回, 那 时 的 归 回 将 在 千 禧 年 国 达 到 顶 峰 ( 7~ 9 节 ) 。
3. 今 天, 我 们 还 可 以 将
它 看 做 是 对 我 们 的 呼 召, 催 促 我 们 远 避 现 今 世 界 中 的 偶 像 崇 拜、 邪 淫 败 俗、 异 端 邪 教 和 罪 恶 之
道。
2:8
摸 他 眼 中 的 瞳 人: 锡
安 (7 节 ) 代 表 以 色 列 敬 虔 的 余 民;
他 们 是 神 眼 中 的 瞳 人, 神 看 重 他 们, 视 他 们 为 珍 宝 ( 参 诗 17:8 注 ) 。 今 天 的 信 徒 与 旧 约 时 代 的 选 民 一 样 大 蒙 神 的
珍 爱 和 看 重; 我 们 时 时 都 在 他 的 关 爱、 眷 顾 和 保 护 之 下。
2:10
10~12 那 时,必 有 许
多 国 归 附 耶 和 华: “ 那 时 ” 指 耶 稣 基 督 在 地 上 做 王 掌 权 的 日 子。 到 那 时, 锡 安 —— 以 色
列 敬 虔 的 余 民 以 及 外 邦 的 信 徒 们, 都 将 成 为 神 的 子 民。 他 们 必 蒙 受 神 与 他 们 同 在 的 福 分, 而 且 还
撒迦利亚书 注释
二 1-13 第三异象:耶路撒冷有人居住,却无城墙
第 1 至 5 节是描写撒迦利亚第三异象的正文,后面附加了一个与异象有密切关系的神谕。第二章最后一节是直接向全世界宣告的,这一节强而有力地单独存在。
二 1-5 异象
撒迦利亚「见一人手拿准绳」(与一 14 表达方法虽不一样,功用却类似),要量一下耶路撒冷,看有多宽多长。从神在第 4-5 节所传递的信息看来,此人的目的(至少部分目的)是要为重建城墙作准备。
要追踪这异象中的天使并非易事!希伯来原文的语气似乎指共有 3 位天使(新国际译本颇能捉摸这原意,和合本似乎只有两位)。第一位( A1 )是手拿准绳去量耶路撒冷的那人;第二位( A2 )是与撒迦利亚说话,后来离去(直译:「前往」);第三位( A3 )是「又有一位天使迎着他( A2 )来」的那一位,这位天使与 A2 碰面,把要传给 A1 的信息交予 A2 ( A3 很可能是一 11-12 中「耶和华的使者」)。换言之, A3 叫 A2 把信息传予 A1 。为甚么要弄得如此复杂呢?或许目的是要强调此出人意表的信息是如何重要。照常理来看,重修城墙,加强它的防卫,原是很自然的事,这也很可能是神为耶路撒冷所定的旨意,但是这里的信息却说:没有这个需要!理由有二:城市太大,而且耶和华自己要作他们的城墙 ──「四围的火城(墙)」。
这段经文是否要照字面直解呢?耶路撒冷的城墙于主前 445 年,在尼赫迈亚的领导下,确需要重建;从另一方面来看,耶路撒冷城也的确是超越城墙之外。我们要留意的重点是:当神在其中时,不管有城墙与否,她都不会失败(诗四十六 4 ;参诗四十八 1-3 、 8 ,三十二 7 ;伯一 10 )。
神住在子民当中这事实,在一至八章里用了好几种方法来强调,其中包括:直接的说明(二 10-12 ,八 3 、 8 ,十三 9 ,十四 4 );借着圣殿工程的完成作为神计划的一部分(四 8-9 ;参九 8 );借着子民的代表──大祭司──得洁净和再蒙差遣(三 1-7 );以及应许万国的人要来耶路撒冷寻求耶和华的恩(八 20-23 ;参二 11 ,十四 16-19 )。
二 6-12 神谕
这神谕从上文 3 个异象承接下来,顺理成章。 3 个异象都是谈及犹大和列邦命运的逆转。现在先知把子民复兴的第一步活画在我们眼前,这一步就是以前被掳至巴比伦的人现在获释。当然在主前 520 年,许多人已回归,但有很多人仍留在巴比伦,而此神谕就是要催促他们离开巴比伦,回到神要建立祂自己居处的地方。
在第一部分( 6-9 节)里,先知催促被掳的以色列民马上离开巴比伦,因为该国快要受审判(掳掠人者要被掳)。当这些事情发生之时,他们「便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他了。从第二部分( 10-11 节)中,子民知道耶和华要来耶路撒冷,住在他们中间,必有「许多国」加入。这也是一个兆头,让他们知道先知所传的信息来自神(「你就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到你那里去了。」) 12 节有一总结的应许:「耶和华必收回犹大作他圣地的分,也必再拣选耶路撒冷。」
第 11 节上的应许(「必有许多国 …… 作他的子民。」)在「住在你中间」( 10 下、 11 中)两个重复句当中,形成一交错对称结构,而 9 节下和 11 节下的重复句(「你就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了」)则强调这行动为神带来的荣耀;这句子在四章 9 节和六章 15 节又再出现。「再拣选耶路撒冷」一句承上接下,把这神谕与第一异象接连起来(参一 17 ),同时亦开启下文的第四异象(参三 2 )。
新国际译本在 6 至 7 节所重复用的「来」字,只是用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在显出荣耀之后,〔他〕差遣我去 …… 的列国」( 8 节),这句颇费解,和合本大致上是按原文直译,新国际译本尝试把它意译作:「他使我得尊荣之后,差遣我去 …… 的列国」。有人认为这里「荣耀」一词是指神的别名(参 5 下),或是指上述的异象,而「我」一词若不是指撒迦利亚(其实他并没有真的被差遣到列国去,只是用间接的方法而已),就是指其中一个天使。姑勿论哪一个说法比较正确,此处的重点是要说明,有关此事所说的话(或借着天使,或借着撒迦利亚)确是出自神。
二 13 向全世界发出的呼召
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B 1 异象三∶耶路撒冷有神的保护(二 1 ~ 13 ;希伯来经文二 5 ~ 17 )
1 ~ 5 不仅耶路撒冷的仇敌会失去力量,而且圣城还有神迹式超然的火墙作保护。第二和第三个异象综合起来,让人没有畏缩的理由。神正在以最合乎祂子民需要的方式工作,又保证必定护卫他们。
1. 这个异象直接关乎耶路撒冷,而不是论列国,不过先知仍然在城外,他看见 一人手拿准绳 。一章 16 节先知曾经传讲,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问题是∶当从哪里开始?倘若圣城毫无防敌之力,重建圣殿是否安全?有些人心存此疑问,或许会倡议先建城墙。因此,那少年人可能代表当日谨慎派的犹太人;也有可能他是想要与波斯对抗。
2. 他的目的是要量出圣城的边界。从撒玛利亚的敌意看来(拉四 1 ~ 5 ),小心谨慎的确必要,而从常识判断,巩固城墙应当是合乎神的旨意。
3. 然而测量者所持合乎常情的理由,却不合乎神的旨意。 另一位天使 (希伯来文 mal~a{k[ )向为撒迦利亚解释的天使传报了这个信息。
4. 这位报信的天使任务很明显∶ 跑去告诉那少年人 。称那人是少年人,因为他还没有学到神的方法不可以用人的理性来测度。人的推理、寻求安全,都没有错,但是这一回他们的计算太狭小了。耶路撒冷将如同 无城墙的乡村 ,凡愿意的都能进来(结三十八 11 ),不再有分隔的墙与国界的障碍,它的人口也将漫无限制。撒迦利亚不排除外人,反而将神的城向 众多的人民牲口 开展;它绝不会过度拥挤(参∶赛二 2 ;亚八 20 、 22 )。
八十年之后,到了尼希米时期,人口众多的盼望仍未实现,他们必须用抽签的方式强迫人搬进城(尼十一 1 、 2 ;参七 4 )。尼希米的城墙比大卫之城包括的范围更大 127 ,也许是估计未来人口将增加,但范围广而人口不多,就显得更空。到了耶稣的时代,这预言已近乎实现,每到节期,世界各处的朝圣者便蜂拥而至 128 。更重要的是,教会已遍及全世界;即使如此,我们还需要“勉强人进来”(路十四 23 ),因为仍有空间。
5. 虽然这座城很吸引人,但在没有城墙保护之下,要住进去实在需要胆量,因此这里应许∶ 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城。我 是强调语,动词也具强调意味,一般的希伯来文只用“是”来表达,这里却用未来式。查锐认为,此处有意暗指出埃及记三 14 ,因此将它译为“而我,我将成为她的 我是 ,这是耶和华说的” 129 。再说, 火 与 荣耀 都让人想起出埃及(出十三 22 ,十四 20 ,四十 34 )。撒迦利亚所得到的信息,乃是保证出埃及时所立的约仍然有效。以西结曾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回到圣殿(四十三 2 ~ 5 ),撒迦利亚则见到祂的荣耀延及全城,后来(二 12 )又遍布全地(参∶亚十四 20 、 21 )。
第二与第三个异象保证了耶路撒冷的安全。神既会对付可能的仇敌,也会保护祂的子民,与祂从前在出埃及时的作为相同,也基于同一个约。确立这点之后,接下来是一段神谕,将这些异象实际应用在先知当代人身上。
6 ~ 13. 从英译本看不出本章余下的部分都是诗体,只有摩法特( Moffatt )和 JB 译本以诗体翻译。不但 风格 改变,发言者与对象也有所不同。此处说话的不再是天使,而是撒迦利亚;首先向在巴比伦被掳之人说,再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说;而且没有异象的痕迹。
这诗可分为两个相等的段落∶ 6 ~ 9 节与 10 ~ 13 节 130 。赞成这种分法的理由主要有三∶ (1) 这两部分的结构相似∶先为命令式的前言,接下来则是一句以“因为”开头的子句( 6 、 10 节);在神的话之后,先知评述道“你们便知道……”( 9 、 11 节;参四 9 ,六 15 )。 (2) 两段中都有神的话和先知的话。 (3) 从理念来看,这两段可互补。前者论到仇敌的倾覆,与第二个异象相关;后者宣告耶和华在锡安掌权,与第三个异象相关。简言之,先知乃在加强说明这两个异象的意义。
6. 哦!哦! 这个感叹词在许多地方译为“祸哉”,但在这里和在以赛亚书五十五 1 则带出具同情、怜悯意味的劝勉 131 。这段话是向留在被掳之地的犹太人所说,鼓吹他们 从北方之地逃回 ,回来加入重建耶路撒冷的阵营。他们的逃脱,不是因有政治压迫,而是惟恐寄居之地的经济条件太舒适,让他们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参 NEB ∶ 离开,离开 )。“北方之地”,耶利米曾用这词指入侵之国的来向(耶六 22 ,十 22 ),以及被掳之人应当离开而归回的所在(耶三 18 ,十六 15 ,二十三 8 ,三十一 8 );在此则与 四风 和“巴比伦的女子”( 7 节)平行。以赛亚书四十三 5 、 6 和四十九 12 也说,他们将从四面八方回来。“北方”只是象征的说法。这个呼召是要被掳之人归回,不论他们置身何处。 因为 ( ki^ ) 我从前分散你们 。犹太人被掳后分散在各处,除了巴比伦,还有许多国家。亚述在掳掠以色列时,将百姓分散在歌散河流域──尼尼微以西二百哩,以至三百哩以东的玛代一带地区(王下十七 6 );尼布甲尼撒掳人至巴比伦时,不少人逃到摩押、亚扪和以东(耶四十 11 、 12 ),而耶利米与一些人则下到埃及(耶四十三 7 )。
7. RSV 参照一些译本,译为 逃到锡安 ;如果这个译法正确,其意思即为∶列国眼前似乎十分安全,但却快要受到审判,因此留在那里的犹太人必会遭同样的命运;所以先知的命令相当急迫。查锐认为,逃脱的急迫性,以及神应许掳掠压迫他们的人( 9 节),使人联想到出埃及 132 。然而,希伯来文只是“哦!锡安”,称呼那些被掳之人为锡安;以赛亚书五十一 16 ,五十二 2 也相同;因此 JB 译为 锡安,兴起!巴比伦的女儿 一词指“住在”巴比伦城或国中的“居民”(参“锡安的女儿”, 10 节;九 9 ;但参九 9 的注脚 )。在被掳之后的时期,因巴比伦乃是使耶路撒冷陷落、加痛苦于犹大的祸首,所以这个名字成为所有被掳之地的代号,它所代表的地域不限于地理上的巴比伦。
8. 本节是全卷最难的经节之一。 在显出祂的荣耀之后差遣我 ,至少有两个难题。第一为“之后”( ~ah]ar )一字的意义与用法,第二为“荣耀”( ka{b[o^d[ )一字的重要性。 RSV 将“之后”作为连接词,意思可解为“在耶和华于祂的荣耀中差遣我之后”。先知可能是指他蒙召向列国传信息之时,所见到的荣耀异象 133 。然而这个字多半被视为前置词, 在荣耀之后 ( RV )。例如,米其尔的翻译为“在荣耀(异象)之后,祂差遣我” 134 。倘若这是原文,先知乃是说∶在见到异象之后,这个神谕临到他;不过这种说法相当暧昧。有人辩称, ~ah]ar 也有“以,同在”( with )之意 135 。在传道书十二 2 ,这样解很容易明白∶“在云彩 同 雨回来……之前”(参∶出十一 5 ,“ 与 磨子 同在 的婢女”,和合本∶“在磨子后的婢女”;诗七十三 24 ,“将 以 荣耀接纳我”,和合本∶“必接我到荣耀里”)。查锐相信,这里是用此意;他又采用 ka{b[o^d[ 的另一个意思“沉重”,因此翻译为“祂以坚持差遣我” 136 。在以上的各种解释中,最后一种意思最佳,令人信服。
撒迦利亚向列国的使命,使我们对他的呼召有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他主要是奉差遣到以色列人当中,但他的信息也与列国有关联。有些人认为,这则神谕原先是在主前五三八年对被掳之人讲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全卷最早的一段话 137 。
在引用神的信息之前,先知提到申命记三十二 10 的比方(“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这又是借用出埃及的事。虽然在敌军抢掠耶路撒冷时,耶和华似乎漠不关心,但先知相信,这些事件都不能抹杀神的爱。撒迦利亚回顾了一段以约为中心的经文(申三十二),其中预见必有管教临到,因此他提出一个解释∶他们的受苦是在神允许之下临到,为达成祂爱的旨意。这个主题便带出以下主要的肯定宣告。
9. 看哪 (直译“因为,看哪”),先知们用这个字引介所要强调的话(参∶赛三 1 ,六十五 17 ;耶一 15 ,二十五 29 ;亚二 10 ,三 8 、 9 ;弥四 1 )。耶和华用抡手的动作就能推翻列国现有的状况(赛十一 15 ,十九 16 )。曾经是奴隶的犹太人,必可从压迫者抢夺掠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撒迦利亚强调这是耶和华的作为,而不是人的成就。犹太人理当归回,预备面对这件事。在“服事他们……(和合本∶的掳物)”之后,应当插入引号,以表明现在是先知发言。 你们便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了 。预言的应验可证实传信息者的真实性。先知的话不一定是指当代人怀疑他或拒绝他,而是反映出他的把握,自己的话必然实现。这一次他没有说“差遣我到你那里去”(参 12 节,四 9 ,六 15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针对列国的。
10. 欢乐歌唱 。第二段诗的开头是命令句,正如第一段一样( 6 、 7 节)。赞美诗中惟独此处将两个命令连在一起;其他颂扬神拯救的诗歌只说∶“歌唱”、“欢呼”、“扬声欢呼”(赛十二 6 ,四十四 23 ,五十四 1 ;耶三十一 7 )。耶和华在锡安作王,常成为欢呼的背景(诗八十四 2 ,九十六,九十八,一三二;赛五十二 7 ~ 10 ),但西番雅书三 14 、 15 则讲得更清楚。因此,论到耶和华在锡安作王的庆典,经文中多次提到欢乐(参九 9 )。 锡安的女子 是指耶路撒冷城(二 4 、 5 ,八 3 ),但也包括四围的居民(番三 14 ),转喻而言,可指远超耶路撒冷住民的一大群人,正如下一节所示。 因为,看哪,我来 。正如第 6 、 8 节,“因为”( ki^ )引进了一段重要的启示。 要住在你中间 ,动词“住在”〔 s%a{k[an ;“耶和华的荣光”( shekinah )一字源于此〕让人忆起会幕的建造( mis%ka{n ),“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二十五 8 )。圣殿的建造也基于同一理由(王上六 13 );而当以西结瞻望新圣殿时,他看见耶和华的荣光(结四十三 2 、 4 ),祂接受圣殿为祂立定宝座之处( 7 节),直到永远( 9 节)。会幕与圣殿是那位将他们领出埃及、信实守约之神同在的表记(出二十九 43 ~ 46 )。新圣殿既在盖造中,这个应许就包括了约的延续,以及耶和华在锡安作王;这是何等大的鼓励。
11. 耶和华回到耶路撒冷祂的宝座,是一个记号,表明列国都将前来承认祂是至高的神,正如诗篇经常提到的事(如∶四十七 9 ,九十六 1 ,九十七 1 ,九十八 4 )。先知对列国的使命( 8 节),并不限于第 9 节所宣布的惩罚,也包括神长远的旨意,要将他们纳入祂的国度,造成伟大的宇宙运动,而中心便是圣殿。他们 归附耶和华 ,诚意接受祂的条件,不再理会他们自己神只的告白。他们将 作我的子民 ,这是立约的用语,耶利米在展望未来,人人将持守约之律法的那一日时,常用这个说法(耶三十一 33 ,三十二 38 )。神的子民必须像祂,列国成为祂的子民也要如此(参∶赛五十六 6 ~ 8 ,六十 3 、 21 )。这些国家必须在道德和宗教上都合乎规定;而耶和华要住在中间的重复声明,就证实了这一点。
12. 6 ~ 9 节的肯定段落之后,先知插入“你们便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了”;同样,这里亦然,只是这回他加上“ 到你那里去 ”。耶和华必收回犹大作祂……的分。当然,犹大与耶路撒冷的人民是祂的产业,这不是指地理范畴(出三十四 9 ;申三十二 9 );他们与耶和华的关系建立在约之上。 圣地 一词旧约仅在此处出现,它是诗人“圣山”(诗二 6 ,十五 1 ,四十八 2 ,九十九 9 ;参∶亚八 3 )的延伸。神的殿所在之地便称为“圣”,然而这种圣洁超越圣殿,甚至超越圣城,而临及全地(一 17 ;参十四 20 、 21 ,那里提到俗物成圣,因为拿来事奉神)。 也必再拣选耶路撒冷 ,因为未来所有具决定性的宗教事件都将在这里发生∶圣殿将是神莅临之地( 10 节),由这个中心将宣告新约,将列国都含括在内( 11 节)。
13. 凡有血气的,都当在耶和华面前静默无声。 先知揭示了两件大事∶耶和华将使列国的荣华变为无有,又要在耶路撒冷出现。既然如此,“凡有血气的”(希伯来文 ba{s*a{r ,强调人类的软弱)都应当震惊敬畏,并静默无声(参∶哈二 20 ;番一 7 )。 祂兴起 ,好像人从睡眠中醒起(亚四 1 ),所有潜力都准备发挥。先知或许想到了诗篇四十四 23 ∶“主啊,求睡醒,为何尽睡呢?求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和以赛亚书五十一 9 ∶“耶和华的膀臂啊,兴起,兴起,以能力为衣穿上。”对这些呼求的回答已近在眼前。 从祂的圣所出来了 是指天上的圣所,耶和华从那里出发,前往耶路撒冷。虽然有些地方这个词是指圣殿(诗二十六 8 ,七十六 2 ),但这里是将耶和华在天上永远的居所与祂要前往之地作一个对比 138 。
这段抒情诗首先谈到被掳之人归回,与圣殿的峻工,进而逾越这些事件,保证列国将经验神的能力,承认祂的主权,在耶路撒冷与祂立定新约。全地的人都当期待神来到,住在他们中间。
127 尼希米的耶路撒冷之范围,有三种理论,见 IDB , Ⅱ , p. 854 ,“耶路撒冷”一文的说明。可确定的是,尼希米的耶路撒冷城墙没有建在耶布斯的墙上。见 K. M. Kenyon, 'Excavations in Jerusalem ', BA , XXVII, 2, 1964, p. 45.
128 J. Jeremias, Jerusalem in the Time of Jesus (SCM Press, 1969), pp. 58 ~ 84.
129 Chary, p. 67.
130 RSV 将 6 ~ 12 节列为一段,第 13 节独立。注释家们曾主张,这一节是后加的,来自仪文的使用。 NEB 分为三段∶ 6 、 7 节, 8 ~ 12 节, 13 节。 F. Horst, HAT ,分为两段∶ 6 ~ 9 节, 10 ~ 12 节;视 13 节为后来加入的( 225 、 226 页)。 A. Petitjean 对这几节结构的理论,作了详尽的整理, 89 ~ 94 页。
131 BDB, p. 222, 223.
132 Chary, p. 69.
133 A . Petitjean ,采纳这个意义,他引用希伯来圣经的利未记十四 43 ;约伯记四十二 7 ;耶利米书四十 1 ,四十一 16 ;这几处都以 ~ah]ar 为连接词。
134 ICC , 142 页。 T. C. Vriezen, 'Two Old Cruces' in Oudtest . Stadie/n ( Leyden,
1948 ) ,
80 ~ 91 页,主张 荣耀之后 为文士的笔记,指出以下将随第 5 节的“荣耀”之后来到;但他自己承认,这种对经文秩序如此变动的说明,并无先例可循。见 Petitjean, 113 、 114 页。
135 R. Y. B. Scott, 'Secondary Meaning of ~ah]ar ', JTS , 50,
1949, pp. 178, 179; M. Dahood, Biblica , 44, 1963, pp. 292, 293.
136 Chary, p. 70.
137 见 G.
A. Smith, EB , pp. 259, 260.
138 为这缘故, K.
Elliger 声称( ATD , p. 119 )这是用于圣殿的仪文教训之说,不能成立。
撒迦利亚书
撒迦利亚书第二章
2:1-13 第三个异象说明神的子民和圣殿并耶城都会得到完全的复兴,耶城要不断伸展,毫无止境。
2:1 “准绳”:看1:16-17注。表示耶路撒冷要重建。
2:4
“那少年人”:先知撒迦利亚。他说预言时年纪很轻(看〈参考资料〉“本书作者”条)。“无城墙的乡村”:耶城将要兴旺,人口增多,好象没有城墙一样,四面扩散;又将成为列国的中心,向外开放,任何人可以自由进出(结38:11;赛2:2)。
2:5 “火城”:神将亲自保护耶城,作它火焰的城墙,并要居住其中(“作其中的荣耀”)。
2:6
“天的四方”:世界各地。原文有“犹如天的四风”之意。亚述人曾把以色列民分散于帝国各地(参王下17:6)。“北方之地”:犹太人被掳往的巴比伦(7节;比较耶6:22;10:22)。
2:7 “锡安民”:被掳往巴比伦的耶路撒冷居民及其后裔。
2:8
“在显出荣耀之后”亦作“为要彰显荣耀”。“瞳人”是眼睛里头最易受损伤的部分,但也是最受到保护的地方。若遇外物,眼睑和睫毛会迅速作出反应加以保护。圣经用瞳孔比喻神的百姓,神极其爱护(看申32:10)。
全节是说,神要惩罚那些曾掠夺过祂所珍爱的以民的外邦,以彰显祂的荣耀。
2:10-11 “住在你中间”:看《启示录》21:3。这以后的几节为弥赛亚时代的描写。“那时”指耶和华的日子。
2:12 这是圣经中唯一称巴勒斯坦为“圣地”的地方。此地将因和平的君住在其中而成为圣地。
2:13 “兴起”:神要行动,审判列国(参诗44:23;赛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