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基书第三章
第 3 章
玛 3:1> 为神预备道路的是──
3:1 这节提到两位使者。一般人认为第一位是指施洗约翰(参太 11:10 ;路 7:27 ),第二位就是弥赛亚耶稣。玛拉基和施洗约翰都是为祂预备道路的。
玛 3:2-3> 烈火炼真金。我愿神净炼我,可是又怕烈火……
3:2-3 提炼金银时必须把金银用火加热熔化,才能使杂质浮到表面并被撇去,留下高纯度的金银。没有加热熔化的过程,金银就不纯。金银内的杂质一经除去,即时变得光亮照人,甚至可以反照冶金之人的面貌。同样,我们的生命经神净炼后,亦会把神的荣光反照得更清楚,让周围的人也可以看到。因此,神吩咐作领袖的(这里指利未人)要特别开放自己,让神炼净他们的生命。碱是用来漂布的,在此表示净化的过程。
玛 3:7> 偏离了神还不承认,我可别作这种人……
3:7 历代以来,人不断违抗神的命令,甚至辱骂祂,但神却始终忍耐,总是乐意接受罪人悔改。然而,在这里百姓竟敢暗示从未叛逆过神!很多人不接受赦免、与神和好,也是因为他们拒绝承认自己有罪。千万不要学这些人,只要我们愿意回转归向神,祂必乐意接受我们。
玛 3:8-12> 夺取神的东西?我没有吧?且慢──
3:8-12 玛拉基催促百姓不要停止十一奉献,要把当归给神的献上。其实早在摩西时代,已经订下十一奉献的制度(参利 27:30-34 ;申 14:22 )。利未人会获得部分十一奉献之物,因为他们并无产业(参民 18:20-21 )。不过在玛拉基时代,百姓并未献上当献的十分之一来支持神的仆人,以致利未人要出来工作维生,这使他们不再重视神赐给他们料理圣殿和安排敬拜的职责。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神而来的,如果我们拒绝把部分归还给祂,就等于抢夺了祂的财产。你是自私地把神赐你的一切留给自己,还是愿意把部分归还给神来建立祂的国度呢?
玛 3:8-12> 神的家要有“粮”,我们每个人都要送“粮”入“库”,我送的够不够?
3:8-12 玛拉基时代的百姓并没有按神要求,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存入圣殿里,他们也许舍不得劳苦得来的收成,但是他们误解神了。耶稣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路 6:38 )当我们付出时,必须知道神所应许的福气并非全是物质方面的,而且未必在世上时享有,不过,日后当我们与祂在一起时,就一定会完全得着。
玛 3:10> 这仓库是……
3:10 仓库是圣殿中用以储存十一奉献的谷物或其他食物的地方,祭司们就是依赖这些捐献维生。
玛 3:13-15> “无利不起早”,人真的是只为利而活吗?
3:13-15 这几节主要是指百姓对神的傲慢态度。当我们问:“事奉神有什么好处”时,其实就是问:“事奉神对‘我’有什么好处?”人实在太以自我为中心了。这个问题其实应改为:“事奉对‘神’有什么好处?”我们要服事祂,只因为祂是神,配得我们事奉。
玛 3:16> 我是不是神记念册上有名的人?
3:16 神记念那些信靠祂、敬爱祂、敬拜祂和敬畏祂的人。
玛 3:17> 特特归神!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特权呢?
3:17 “特特归我”是指神珍惜看重那些信靠祂的人。这句话应验了神跟祂的子民立约之应许(参出 19:5 )。新约的信徒也是特特归神的(参彼前 2:9 )。你是否已将自己的一生交托给神,让祂掌管保守呢?──《灵修版圣经注释》
玛拉基书第三章
神的信实和可靠(二 17 ~三 12 )
.回到信心的生活中(二 17 ~三 6 )──当神的子民远离祂,不明白神和祂的作为时,便会对神产生不信任,在生活中看不见祂的作为。当他们看见恶人亨通,好人遭难时,便怀疑神的公义,甚至神的存在(二 17 )。神看他们的不满为对祂的烦琐。
神对这种心态的回应,乃是要求他们回到对祂的信任中。弥赛亚必要来临,在全地上施行公义(三 1 ~ 6 )。预备道路的使者是施洗(浸)约翰,但基督第二次来世是突然的,祂来要作炼净的工作,不是毁灭(三 2 ~ 4 );而这熬炼的目的,是叫他们信靠神、敬拜神(向神献供物)。基督再来又要作审判的工作(三 5 ~ 6 ),祂的审判是根掳祂的律法和不变的慈爱。
.回到神的丰盛和赏赐中(三 7 ~ 12 )──在这段经文中,神责备祂的子民偏离祂的律法,又没有献上当纳的十分之一。神所要的,乃是人转向祂、爱祂、守祂的律法。先爱祂,才肯真心献上供物,没有献上十分之一的是强抢神的物,因十分之一是属于神的,故此是“当纳”的,而不是“奉献”,超过十分之一的才是奉献,而这“十一”要全然送入圣殿的库房(仓库)里。盗取神的“十一”带来咒诅,而奉上神的“十一”是丰盛恩典的源头,仇敌要被除去(三 11 ),产业蒙保守(三 11 ~ 12 )。神是一位乐意施恩给我们的神,但我们必须先爱祂,再用物质奉献表达我们的爱。
默想 神期望我们信任祂,并且真诚奉献,以表达对祂的爱。
慈爱而公义的神(三 13 ~四 6 )
在这卷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看见神的子民落在属灵的低潮中,心灵已远离神,将自己与外邦人比较,觉得不属神的人也一样亨通,有枉作好人之感(三 13 ~ 15 )。神的回应是指出有一群敬虔的时代见证人(三 16 ~ 18 ),又指出在末后的日子神将纠正一切的不义(四 1 ~ 3 )。
.回到完全的顺服中(三 13 ~ 15 )──神的子民并非公然在言语上顶撞神,而是在他们的言谈和行为上不当。他们离开了事奉,以为是没有效用的(三 14 )。一切属灵的操练,都以为没有益处(三 14 )。敌挡神的人也没有遭罚,为何人还要坚守神的原则做人呢(三 14 )?当神的子民存这样的心态,他们必须回到完全的顺服中,才能得复兴。
.回到敬虔的榜样中(三 16 ~ 18 )──神用当时一群时代见证人鼓励这群在灵性上灰心失望的人。他们是一班敬虔的人(三 16 ),又有美好的团契生活,并肩作战(彼此谈论),又是思念神的名、跟随祂的人。这些人有神的同在和亲近(三 16 ),神也向他们施恩(三 17 )。 ──《新旧约辅读》
玛拉基书 玛拉基书 第三章 注释
1
「我的使者」:即以赛亚预言要为主预备道路的那一位。
(赛40:3),这显然是指基督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
太3:1-3; 11:10; 可1:2-3; 路7:27; 约1:23-24)。
「立约的使者」:即下句「你们所仰慕的」,就是以色列人盼
望等候的弥赛亚。
「约」:就是新约(参耶31:31; 结37:26)。这位弥赛亚必忽然
进入圣殿施行炼净的工作(2-3; 参太21:12-17)。
2
「炼金之人 ...... 的硷」:工匠用火将金属融化,然後除掉浮在
金属溶液上的渣滓,完成炼净的过程;硷是古时用某种植物制
成的肥皂,可除去衣服上的污渍,使布漂白。先知用这两种洁
净的方法比喻主到来洁净利未人,因他们(尤其当中的祭司)
掌管圣殿里的崇拜。
4
「那时」:指弥赛亚的时代。
「犹大 ...... 所献的供物」:并不表示这时代仍需献上祭牲,先
知乃是以当代人能明白的情况,表明人若真心、凭公义事奉神
,必蒙悦纳。
「古时之日上古之年」:可以指摩西时代、大卫时代或所罗门
为王第一年献祭蒙耶和华悦纳的时候。
6
神对人的熬炼和审判彰显出 的公,但 不是要毁灭百姓,
的慈爱永不改变,敬畏神的以色列民必存留。
「雅各之子」:指蒙拣选和救赎的百姓。
7-12 什一奉献上的亏欠
百姓因歉收(参 11)而不尽责奉献,但神不接纳这理由,反指出百姓
田产歉收是因为他们在基本的什一奉献上亏欠了神,招来神的惩罚。
8
十诫明言人不可偷盗,但百姓竟夺取原应归还给耶和华的物(
参串),实是大罪。
9
「咒诅」:大概是指当时临到他们的天灾。
10
「窗户」:原指水闸,这里是代表神赐福的源头(参王下7:2)。
12
若百姓切实遵行奉献的条例,神必使他们丰收,外邦便知道他
们是因遵从耶和华而得福。
3:13-4:3 事奉上倒退
百姓埋怨说即使他们诚心事奉神也是徒然,得不到 的祝福,相反地
,恶人兴旺不衰,没有受到应得的刑罚。先知於是预言说:神要施行
彻底的审判,恶人必完全被灭。义人则至终蒙神记念和得胜。
14
「苦苦斋戒」:通指以禁食向神表示痛悔或诚意。
16
「那时」:即17节的「我所定的日子」、4:1的「那日」和4:5
「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是神分别善人恶人,施予奖赏或
惩罚的时候。本节指神知道百姓的困境,纵使 没有立刻帮助
他们,但在审判的日子, 必眷顾和记念那些仍然事奉 、敬
畏 的人。
17
「定」:原文为「作」,大概是指神施行审判。
思想问题(第 2, 3章)
1 百姓在婚姻方面犯了什麽罪?
先知如何斥责他们?
积极方面,神在人的婚姻上扮演什麽角色?
有何期望?
这对我们有什麽警惕?
2 2:17;
3:13-15记载百姓对神两次的质疑,二者有何异同?
信徒应如何处理心中对神的疑惑?参诗 77篇; 哈2:1。
3 3:8-9里有什麽字眼重复出现?
有何含意?
玛拉基书第三至四章
公义和审判(二 17- 三 5 )
先知代表上帝以另一段讲话继续争辩,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的反应。‘你们用言语烦琐耶和华。’先知说道。‘我们在何事上烦琐他呢?’听众回答道,意思是我们说了什么话去引起这种回应呢?因此先知用两个例子作回答( 17 节下半),这些例子不是直接的引句,而是表达人民典型态度及行为的语句。他们表现出以为上帝把行恶的当作行善,或者以为在上帝的世界里没有公义。从他们的态度和行动,可见他们已经变成彻底的无神主义者,他们不费神去否认上帝的存在,但却毁坏了所有在上帝与公义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毁坏了至高者与善恶之间的联系。
先知的信息关系到公义和审判;却并无涉及认罪和悔改,纵使这样的行动可以是一种对他所宣告的适当回应。上帝宣布祂正差遣一位使者去为祂自己的来临豫备道路。根据新约,这位使者是指施洗的约翰(可一 2 ),虽然这句话原来的意思很可能是更加广泛的,而只有后来增添细节时才明确起来(进一步请看后记:以利亚的来临 ,四 4-6 )。但这里也包含一个文字游戏,因为 玛拉基 意思是 我的使者 。先知看来不会把他自己与这位上帝的先驱显着地等同起来,虽然他的信息本身也是豫先宣告上帝的来临。要来的这一位是‘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这句话包含讽刺,因为虽然玛拉基的听众渴慕立约的祝福,但他们所听到的却是立约的审判。任何百姓可以领受的盼望,在‘上帝来到祂的圣殿’的这宣布下,突然停止了:‘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祂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 2 节)
接描述上帝坐在那里施行审判( 2 节下半至 4 节),这就推翻了那些说上帝混淆善恶和不再按公义行事的谎言。这个比喻混合了两个景象。在一方面,上帝是一位漂布之人,祂的碱性‘肥皂’使衣裳清洁发白。在另一方面,上帝是炼净珍贵金属的人,祂的火焰将从银子和金子中不纯之物除净。这个比喻说明上帝来临的双重目的。祂来为使信的人纯净,也除去不信的人。受到纯净以后,选民的敬拜将再一次被上帝所接纳,但是描写上帝的审判的篇幅则较长( 5 节)。行邪术的、犯奸淫的、压迫人的、和所有在他们生活和职业上不敬畏上帝的人,将落入祂的审判而成为遭难者。他们不属于被提炼的银子和金子,却属乎被除掉的渣滓。
玛拉基这个上帝再来的可伯异象,正像在其他先知经常出现的,结合现在的关联和将来的识见:
(一) 当下的适切性 。虽然他没有明确呼召悔改,但是玛拉基的确是专向第五节所画分的恶人而说。行邪术的把弄迷信和欲望,犯奸淫的过放荡生活而嘲笑忠诚的信仰,那些压迫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剥削弱者和穷人:所有这些人在以色列社会中都是受嫌恶及咒诅的。凡他们所触及的都腐败,他们熄灭了那受压迫者满怀渴慕地仰望公义的火炬,他们的价值观是那样的错误,以致再不能在社会中区分善恶。即使当这种猖狂的邪恶不能再获容纳时,它也必须受到指责,而玛拉基正要高声指责它。但是先知这样的宣告行动改变了社会的模式:当很少人再知道区别善与恶的时候,有一个人坚持行善,并宣告行恶的最后结局。虽然当一个社会已经堕落得这么深重,使改革看来不可能,但是还仍然有声音独力带鼓励去宣告何谓善和何谓恶,这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先知有关现在的信息。
(二) 将来的识见 。玛拉基也有关系到上帝在将来世界中的信息。他的语言虽然没有撒迦利亚那么生动活泼。但是他的异象无论如何是可畏的一类。上帝将不会放弃祂的百姓;有些人将要被提炼和洁净,而且他们将继续恰当地敬拜上帝。但那作恶的,就像碎渣一样,必将在审判的日子被除去。对于那些公开讲述他们的罪恶,相信上帝不会有行动的,玛拉基的话以这种方式,用来戮穿这种自信:‘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审判的火将不被消灭,这信息回响在日后耶稣的宣讲之中,祂的来临是施洗者所期待的(太三 1-12 )。公义和审判手共进;而公义和审判的信息可以给受压迫者带来希望,但对有勇气去听这信息的压迫者,它是一种警告和恐惧之声。
偷盗上帝之物(三 6-12 )
争辩再一次以上帝带对百姓批判的声明开始:‘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但是这个批评,尽管伴随悔改的呼召,还是不很明确,所以百姓问道:‘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上帝在第二部分的宣告中,控告被陈述得更加清楚:‘你们竟偷盗我的供物!’但是听众抗议,并且要求进一步澄清:‘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接经文仔细描述人民生活的某一特殊方面,在这方面他们的行动是同等于偷盗上帝之物。
被偷盗的是什一奉献和供物。古代的律法和传统都要求希伯来人把上帝所赐给他们的一部分,再归还给赐予者。什一代表纳所有所得的十分之一。但是这方面的失败不仅在宗教信仰失责,而且成为一种偷盗的形式:本来应该属于某人的却被别人所夺走。这个国家偷盗的结果是经历了上帝的咒诅:如果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献上,他们所接受的也会愈来愈少。先知然后命令百姓去把他们足量的供物带到圣殿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我家有粮’( 10 节,因为要支持圣殿职员的食用),而且也将试验上帝能否更加丰富地供应。在这个信息中附带一个应许,它同时是一种挑战和呼召悔改。如果百姓肯施予,他们将发现上帝的丰饶;祂将控制那些毁坏粮食的灾害,而葡萄园将出产更丰盛的收成。在这地的祝福将会是这样的:周围的万国都将看见,并称赞选民的蒙福。
先知的信息带出某些关于奉献方面的基本观点:
(一) 对财富的态度 。先知使用一个希伯来文较少见的动词偷盗来描写百姓的行为。因为保留他们的十分一作为己用,他们这样做是把所有的当作自己的。他们不以一个管家的态度对待财富,亦不把他们所拥有的看作从上帝而来的神圣托负,而当作是自己的。对于属于他们的一切;要由他们去决定那一部分要奉献给上帝。面对这种情形有一个讽刺:他们实际得到的,比他们可以得到的少许多,部分因为他们对财富的自私和吝啬态度,已经减少了他们财富增长的能力。
先知敦促他们去考虑他们应如何使用 上帝 的财富,而百姓却想应怎样处理 他们自己 的财富。这样,他们所想的基本上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结果破坏他们与上帝的关系。以为财富完全属于自己,就是假定我们是藉自己的努力而赢得我们所拥有的。这种观点因为部分是真实的,很容易被接受,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假象。我们工作去赚得我们所有的,而且从我们的劳动中得到报酬;但是工作所需的健康和力量,以及工作的机会,都是上帝在生活中赐给我们的恩典。这样,无论我们如何艰苦工作,也无论我们得报酬是多么正确,但是如果没有上帝,这一切将不会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在建立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时,要经常意识到上帝在我们赚取时所扮演的角色,而这种意识到头来将令我们不再死命的紧握财富不肯放手。这种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财富观,和因财富累积而引起的自我骄傲,是导致吝啬的因素。慷慨生于适当地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我们在接受财富时应认识到上帝的祝福和供应。
(二) 对上帝的态度 。对财富吝啬的人拒绝奉献给上帝或者其他人,这表示他们极之缺乏信心。这种人并不真正相信上帝──如果有一位上帝──有分于制造和赐予他们所成就和拥有的。自私和骄傲的人,归根结蒂是小信。小信的人不以为需要慷慨地奉献给圣殿和支持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更重大的工作。
微小的施予和小信手拉手并肩前进,而前者其实可能是后者的表征。但是先知把某些事情讲得更清楚:微小的施予和小信是微薄收获的根由。那些不肯慷慨施予的人,没有装备好自己去接受慷慨的施予。先知所指出的正面要点是很微妙的,容易被误解。慷慨奉献给上帝的人可以从上帝那里丰盛地领取收获。但这不能被引用为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公式,正像有时会发生的那样:如果你付出这些,保证你的利润能够非凡地逐年增长!这个原则是更加根源于个人与上帝关系的健全。它存于一种丰盛的关系中,其中一位伙伴乐意给予对方自己所拥有的。但是另一人却是吝啬的,那种自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关系的素质,影响到另一位伙伴给予的容量。从一颗满足的心发出对上帝的慷慨给予,自然结果得到那位与我们有关系的上帝的祝福。这种祝福可以是物质的或者是属灵的形式,但绝不会落空。
(三) 对别人的态度 。一个不肯奉献给上帝的国家,不仅表现出它的属灵状况,也表露出它的社会态度。这种由信仰反映出的吝啬,不可避免地变成居民彼此相待的特征。而这是一个社会真理;也是神学上的真理:具有这种自私吝啬的国家,是不会兴旺的。慷慨最终能影响整个国家的气魄。白白给予的喜乐和实践,不论是对上帝而言抑或供应人民的需要,将会增进人类社会的健康,使财富的分配更平均。
玛拉基向一个心中吝啬的体说话,而它在奉献给上帝和圣殿方面的失败,变成这国家整个国格的枯萎。但是可悲地,先知并非按一个稀有或唯一的社会情况而发言。几个世纪以来,教会已经重现玛拉基时代的景况,使他的信息更具永恒的意义。
善与恶(三 13- 四 3 )
在这最后的争论中,先知指出他所属社会中满布不信的态度。先知宣告说,百姓的话曾经顶撞上帝。当他们问在什么地方说话顶撞上帝时,他再一次以文字的方式回答他们,可从他们行动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态度得知。他们的价值观清楚显示无人认为事奉上帝是值得的或重要的。普通人已经放弃古时候多凭经验接近上帝的原则;由于傲慢和邪恶的人看来兴旺,而上帝已没有反应,为什么不参加他们呢?这样社会的价值观已完全被倒转过来:使人佩服的是那些看来兴旺而漠视信仰的人,而正义的穷人因为无知和愚昧,只有受到轻蔑。这样的态度是对上帝的侮辱,它混淆了善与恶,放弃良善而一味去追求邪恶。
回应这种价值观乃从现今这时刻移向末世论的范围。一个社会可以决定放弃善恶之区别,但是上帝永远不会放弃它。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时间的界线之后会有审判,在审判中的好与坏、善与恶,是根据上帝判断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标准。正义的人在生活中表现出尊敬上帝,他们的名字记录在上帝的名册中,在审判的日子,要从中找到证明。然而无论上帝看来多么像在社会中消失,他是实际存在的,且正在观察人们怎样生活,并注意那些行善的,和那些作恶的人。
接,景象从上帝记录人类的行为,转到上帝要来审判世界。这一天充满对比。那些接纳恶事的,将要如碎烧尽,在考验的日子可见他们生前的成就一点也不能持久。在另外一方面,那些行善的人,在他们生前是如此被遗弃和厌烦,但面对审判的日子,就像迎接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他们的上帝发出光来如同太阳照耀大地,使那没有上帝的黑暗世界重见光明。好像田园里的肥犊,在夏季的清晨充满喜乐,照样上帝的百姓也要因祂的同在而欢愉。正义的人长期被恶人压制,在那日将要作为上帝的使者,去处置那些早先作恶的压迫者。
玛拉基从广义理解善与恶,藉此结束他的争辩,而这也是所有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生活必须在信念和实践的层次都跟从善恶知识的引导,因为对上帝的认识在人类的理解力之内衍生出这种两极性。但是当放弃了对上帝的信心,善恶之间的区别就变得逐渐迷糊起来。当道德的绝对性因为一系列伦理上的妥协而被放弃时,这时个人的成功和利益成为决定的主要原则;而当追求邪恶似乎带来它的直接的和丰盛的回报时,早先放弃善恶区别的行为,就被视为一种解放:这样的辨别对小孩子还可以,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成人,我们不再需要这种简化了的道德概念!而当这种观念的改变横扫一个社会时,首先受苦的将是那些依附旧观念的人;他们在一个新世界中,自然地要变成那些作恶者的牺牲品。
对这种在人类社会中发生的广泛蔓延的改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而可悲的是,这种善恶观念的混淆和曲解,在我们的世纪就像玛拉基当时一样普通。先知的回应采取一种提醒和警告的形式。他提醒人类,虽然他们发觉去忘记善恶之间的区别是很容易的,但上帝不会忘记。大规模的社会改变,并不能改变上帝的本性。而且祂警告人类,作恶达到顶点总是招来对自己的审判。无论一个人在一种内在的属灵意义上,把这样的审判视为一个恶人意识到他所有成就都成为无价值的残渣之时;抑或将它与将来审判联系起来,上帝日子的来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先知异常敏锐地觉察到,那个使许多人绝望的降临日子,也是许多谦卑人庆祝‘公义的太阳’升起来的日子。
后记:以利亚的来临(四 4-6 )
简短的玛拉基书以回顾和展望来作结束,这两方面都介入先知当时的时代。因为这不单关于玛拉基,而且也是整卷十二先知书的最后几节,所以它们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不是没有理由的。它们也可能反映出这些是由十二先知书的编者所加进去的附篇。但是这几节结合律法和豫言的方式,是一种玛拉基式的典型风格,因此它们也可能是真实的。这样,玛拉基书之所以被放在十二先知文集的最后,是因为它的结论语不但适切地概括了它本身的内容,而且也总结了整个先知传统的信息。
在回顾之中,百姓被命令去记念摩西的律法,这个律法虽然已经存在这许多世纪,但是一直在建立上帝与以色列的关系所需的基本要素。这个在何烈(西乃山)赐给的诫命是永不会成为一种重担,而是引导到丰盛生命的恩赐。
在展望中,以利亚被宣告要再来,他的到来将作为‘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的先遣和豫备。这个展望警告说上帝的审判日子必将来到,但是当它来到时并不是没有豫兆和警告。在一个已经演变到一个世代比另一个世代更败坏的社会中,上帝的先知要在上主实际来临之前,先回来把事情修正妥当。
摩西和以利亚在这里代表旧约的两大基础:律法和先知豫言。律法建立起与上帝关系中的生活常轨;先知作为以色列的良心,时常把上帝的百姓从错误道路上呼唤回转,回到他们起初的真实关系中。因此在变容的山上,耶稣和摩西、以利亚谈话(可九 2-8 ),并非巧合。因为对于旧约的外邦人读者,耶稣成全了它信息的内容。好像摩西一样,耶稣带给我们与上帝在一种立约的关系中生活的可能性;又好像以利亚,祂把我们从所转向的错误道路上呼唤回归。这样,律法的应许和先知的信息,在耶稣基督个人和祂的工作中,为外邦人带来崭新和恒久的意义。──《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玛拉基书
六.插曲:弥赛亚在审判中来临(三 1 ~ 6 )
三 1 神随即答复前一节提出的不恭的挑战。祂将差遣祂的使者,这应许随着施洗约翰的出现而应验了一部分,但直到以利亚(四 5 )出现时才完全应验,他要预备主(就是他们所寻求的立约的使者)的道路。
这里的讽刺是,当使者稍後来到时(祂首次降临),以色列国却不仰慕祂,相反却把祂钉在十字架上。
三 2 ~ 4 他来的日子将是第二次的降临。耶和华要来审判罪,到时谁能立得住呢?从基督洁净圣殿一事中描绘出来的洁净的事工,要等到祂第二次来临时,才得到最後完全的成就。利未人之子(祭司)将被洁净,以致他们能献上圣洁公义的供物,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上古之年。
三 5 耶和华也将惩罚行邪术的、犯奸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神的人。
三 6 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雅各之子得蒙保守,免於灭亡。
七.百姓的堕落退步(三 7 )
耶和华邀请百姓转向祂,但他们却否认曾偏离祂,还假惺惺地问:“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
八.偷取给神的什一奉献和供物(三 8 ~ 12 )
在摩西的律法下,以色列人需向神呈献所有物产和牲畜的十分一(或者他们可以用金钱代赎,并加上五分一)。什一奉献以外还要加上许多供物,以承认所有东西都属於神,祂是所有财产的赐予者。
新约教导信徒要有系统地奉献,要自由地奉献,也要捐得乐意,并且照耶和华令他们富裕的状况,即按比例来奉献。但却没有提及什一奉献。反而有人建议说,如果一个犹太人在律法下也给予什一奉献,那麽基督徒在恩典下所奉献的,就应该更多了!
在旧约中,忠心奉献的回报是物质上的财富,而现在作忠心管家的回报就是属灵的财富。
所以祂提醒他们,没有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奉上,等如偷取神的物,结果招致咒诅。如果他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上忠心,祂便祝福他们,赐他们无尽的财富, 多得无处可容。祂将要救他们脱离旱灾、瘟疫、敌人和蝗虫,又使他们在地上成为别人的祝福。
九. 针对神的虚假指控( 三 1
3 ~ 15 )
耶和华再次指责他们用话顶撞祂,说事奉神或遵从神是徒然的。他们说,那些狂傲的、行恶的和那些试探神的人不单生活无忧,还得脱灾难。
贰.给余民的祝福和给恶人的审判(三 16 ~四 6 )
一.忠心余民的复兴(三 16 ~ 18 )
但有一班余下的百姓是忠於耶和华的。
他们将获宽恕、蒙祝福,被称为神自己的产业,成为祂特特的珍宝。
凯理评论说:
玛拉基书简介 3:1
我 要 差 遣 我 的 使 者: 为 答 复 人 们 因 怀 疑 而 提 出 的 问 题, 玛 拉 基 强 调 了 弥 赛 亚 降 临 的 必 然 性。 但 在 弥 赛 亚 到 来 之 前, 他
将 差 遣 一 位 使 者 预 备 道 路。 后 来, 当 耶 稣 基 督 的 先 锋 施 洗 约 翰 来 到 时,这 一 预 言 就 应 验 了 ( 参 太 11:10 ;可 1:2 ;路 1:76 ; 7:27) 。
3:1~5 立 约 的 使 者: 这
位 使 者 便 是 弥 赛 亚 耶 稣。 这 一 段 信 息 预 言 了 基 督 的 两 次 降 临。
3:2
他 来 的 日 子: 这 一 节 预 言 最 终 将 在 基 督 第 二 次 降 临 时 应 验, 那 时 他 将 洁 净 以 色 列 (3 节 ) 并 对 他 们 施 行 审 判 (5 节 ) 。
他 将 从 地 上 剪 除 所 有 邪 恶, 只 有 义 人 才 能 存 留 ( 比 较 赛 1:25 ;
结 22:17~22) 。
3:8
人 岂 可 夺 取 神 之 物
呢: 人 们
不 向 神 奉 献 他 们 收 入 的 十 分 之 一 即 是 夺 取 神 之 物。 摩 西 律 法 中 明 确 规 定, 选 民 们 应 向 神 奉 献 他
们 所 得 的 十 分 之 一 ( 利 27:30) 。
1. 神 警 告 说, 他 要 诅 咒
那 些 自 私 不 肯 奉 献 之 人 (8~9 节 ) ,
但 要 赐 福 那 些 不 断 为 神 的 事 工 奉 献 的 人 (10~12 节;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2. 新 约 时 代 的 信 徒 们 有
责 任 在 钱 财 上 帮 助 本 国 的 和 世 界 各 地 宣 教 工 场 上 神 的 事 工 ( 参 林
后 8:2 注 ) 。
3:10
倾 福 与 你 们: 如 果 选 民 们 能 悔
改, 重 新 归 向 神, 并 且 有 悔 改 的 行 为, 借 着 奉 献 支 持 神 的 工 作 和 事 奉 的 人, 神 就 将 丰 丰 富 富 地 赐
福 给 他 们。 神 期 望 选 民 们 能 通 过 行 奉 献, 推 进 神 的 国 度, 表 明 他 们 对 神 和 神 的 工 作 的 忠 心 和 爱 慕 ( 参 “ 奉 献 ” 一 文 ) 。
我 们 若 因 信 而 奉 献 钱 财, 就 必 在 今 生 和 来 世 都 得 着 丰 富 的 赐 福。
专题论文 35 :奉献
玛 3:10 “ 万 军 之 耶 和 华 说:你 们 要 将 当 纳 的 十 分 之 一, 全 然 送 入 仓 库, 使 我 家 有 粮, 以 此 试
试 我, 是 否 为 你 们 敞 开 天 上 的 窗 户, 倾 福 与 你 们, 甚 至 无 处 可 容。 ”
奉 献 的 含 义
希 伯
来 文 的 “ 什 一 奉 献 (maser) ” 一 词
的 字 面 意 思 是 “ 十 分 之 一 的 部 分 ” 。
1. 按 照 神 的 律 法 的 规
定, 以 色 列 人 应 当 把 牲 畜、 田 地 的 出 产 以 及 收 入 的 十 分 之 一 献 上, 以 此 显 明 他 们 拥 有 的 一 切 都 是
出 自 于 神 的 赐 福 ( 参 利 27:30~32 ;民 18:21, 26 ;申 14:22~29 ;参 利 27:30 注 ) 。 什 一 奉 献 主 要 用 于 圣 殿 敬 拜 的 花 费 以 及 供 应
祭 司 的 生 活。 神 把 妥 善 管 理 应 许 之 地 的 丰 富 资 源 的 责 任 托 付 给 他 的 子 民 ( 比 较 太 25:15 注;路 19:13 注 ) 。
2. 实 施 什 一 奉 献 的中 心
意 义 在 于 帮 助 人 明 白 神 拥 有 万 物 ( 出 19:5 ;
诗 24:1 ; 50:10~12 ; 该 2:8) 。 全 人 类 都 是 神 所 造 的, 生 命 气 息 的 存 留 都 在 乎 他 ( 创 1:26~27 ; 徒 17:28) , 因 此, 我 们 所 有 的 一 切 都 是 从 神 而
来 的 ( 伯 1:21 ; 约 3:27 ; 林 前 4:7) 。 从 什 一 奉 献 的 律 法 中, 我 们 看 到 神 只
是 要 求 人 把 从 神 所 领 受 的 赏 赐 又 重 新 奉 献 给 他。
3. 除 了 什 一 奉 献 以 外,
以 色 列 人 还 要 向 神 献 上 许 多 供 物, 其 中 绝 大 多 数 都 以 献 祭 的 方 式 献 上。 利 未 记 中 叙 述 了 各 种 不
同 的 祭 礼: 燔 祭 ( 利 1 章; 6:8~13) , 素 祭 ( 利 2 章; 6:14~23) , 平 安 祭 ( 利 3 章; 7:11~21) , 赎 罪 祭 ( 利 4:1~5:13 ; 6:24~30) 及 赎 愆 祭 ( 利 5:14~6:7 ; 7:1~10) 。
4. 除 了 以 上 这 些 献 祭 以
外, 以 色 列 人 还 可 以 向 神 献 上 甘 心 祭。 有 些 是 重 复 不 断 献 上 的 ( 参
利 22:18~23 ; 民 15:3 ; 申 12:6, 17) , 有 些 只 献 一 次。 例 如, 以 色 列 人 在 西 乃 山 奉 命 建 造 会 幕 时, 都 甘 心 乐 意 地 向
神 奉 献 礼 物 和 各 种 装 饰 物 ( 参 出 35:20~29) , 他 们 大 大 欢 喜, 奉 献 的 礼 物 甚 多, 富 富 有 余, 最 后 摩 西 只 好 传 命 制 止 他 们 再
来 献 礼 ( 出 36:3~7) 。 犹 大 王 约 阿
施 在 位 时, 大 祭 司 耶 和 耶 大 曾 经 取 了 一 个 柜 子, 用 以 装 存 百 姓 为 修 葺 圣 殿 所 奉 上 的 甘 心 祭, 百 姓
为 此 奉 献 了 许 多 银 子 ( 王 下 12:9~10) 。同
样, 以 色 列 王 希 西 家 在 位 时, 百 姓 也 曾 为 着 圣 殿 事 奉 的 人 员 甘 心 献 礼 ( 代
下 31:5~19) 。
5. 旧 约 圣 经 中 还 多 次 记
载 了 神 子 民 自 私 自 利, 不 愿 将 什 一 奉 献 和 其 它 奉 礼 甘 心 献 给 神 的 事 例。 在 第 2 次
修 建 圣 殿 时, 犹 太 人 对 此 反 应 冷 淡, 专 顾 建 造 自 己 的 家 业, 不 顾 圣 殿 的 荒 凉 破 败。 最 后 先 知 哈 该
宣 告, 他 们 当 中 的 许 多 人 都 要 在 经 济 上 大 大 受 损 ( 该 1:3~6) 。 先 知 玛 拉 基 的 时 代 也 出 现 过 类 似 的 情 形, 百 姓 由 于 拒 绝
将 当 纳 的 十 分 之 一 奉 上 而 遭 到 神 的 审 判 ( 玛 3:9~12) 。
妥 善 管 理 钱 财
从 旧
约 圣 经中 记 载 的 这 些 有 关 什 一 奉 献 和 其 它 奉 献 的 实 例 中, 我 们 得 到 一 些 能 够 帮 助 新 约 信 徒 妥 善
管 理 钱 财 的 重 要 原 则。
1. 我 们 必 须 记 住 我 们 所
拥 有 的 一 切 都 属 于 神, 不 是 我 们 的 私 有 财 产, 乃 是 神 托 付 给 我 们 的。 对 于 我 们 的 财 产, 我 们 并 不
具 备 合 法 的 所 有 权。
2. 我 们 必 须 立 定 心 志 事
奉 神, 而 不 是 事 奉 金 钱 ( 太 6:19~24 ;
比 较 林 后 8:1~5) 。 圣 经 明 确 指 出 任 何 形 式 的 贪 婪 都 是 拜 偶 像 ( 西 3:5) 。
3. 我 们 的 奉 献 应 当 是 为
着 扩 展 神 的 国 度 的 缘 故, 特 别 是 推 动 地 方 教 会 的 事 工 和 普 世 福 音 工 作 ( 林
前 9:4~14 ; 腓 4:15~18 ; 提 前 5:17~18) , 也 要 为 着 帮 助 穷 乏 之 人 ( 箴 19:17 ; 加 2:10 ; 林 后 8:14 ;
参 “ 看 顾 穷 乏 人 ” 一 文 ) ,
积 攒 财 宝 在 天 上 ( 太 6:20) , 以 及
学 习 敬 畏 神 ( 申 14:22~23) 而 行。
4. 我 们 必 须 按 着 我 们 的
收 入 奉 献。 旧 约 中 设 定 了 十 分 之 一 的 奉 献, 低 于 这 个 比 例 的 奉 献 都 违 背 了 神 的 律 法, 也 是 在 夺 取
神 的 供 物 ( 玛 3:8~10) 。 新 约 圣 经
也 同 样 教 导 我 们 应 当 按 照 收 入 的 比 例 奉 献 ( 林 前 16:2 ; 林 后 8:3, 12 ; 参 林 后 8:2 注 ) 。
5. 无 论 旧 约 圣 经 ( 参 出 25:1~2 ;代 下 24:8~11) 还 是 新 约 圣 经 ( 参 林 后 8:1~5,
11~12) 都 教 导 我 们 应 当 甘 心 乐 意、 主 动 慷 慨 地 奉 献。 面 对 奉 献, 我 们 不 应 当 踌 躇 不 定 ( 林 后 8:3) , 因 为 主 耶 稣 已 经 为 我 们 完 全 舍 去 他 自 己 ( 参 林 后 8:9 注 ) 。 神 看 重
我 们 奉 献 的 心 志 远 胜 于 所 献 之 物 的 实 际 价 值 ( 参 路 21:1~4 注 ) 。
6. 我 们 应 当 欢 喜 快 乐 地
奉 献 ( 林 后 9:7) 。 旧 约 中 的 以 色 列
人 ( 出 35:21~29 ;代 下 24:10) 以 及 新 约 中 的 马 其 顿 信 徒 ( 林 后 8:1~5) 都 在 这 方 面 为 我 们 树 立 了 美 好 的 榜 样。
7. 神 应 允 要 照 着 我 们 为
他 作 出 的 奉 献 回 报 我 们 ( 参 申 15:4 ;玛 3:10~12 ;太 19:21 ;提 前 6:18~19 ;参
林 后 9:6 注 ) 。
3:14
侍 奉 神 是 徒 然 的: 选
民 们 以 为 只 要 有 敬 拜 神 的 外 表 就 可 获 取 神 的 赐 福, 但 事 与 愿 违, 因 此 他 们 认 为 事 奉 神 是 徒 劳 的。
他 们 没 有 认 识 到 问 题 的 根 本 在 于 他 们 对 神 的 心 不 正 ( 参 “ 敬 拜 ” 一 文 ) 。
3:16
敬 畏 耶 和 华 的: 那 时, 与 大 多 数 人 不 同, 仍 有 少 数 人 对 神 心 存 敬 畏。
1. 神 应 许 要 在 天 国 里 记
念 那 些 敬 畏 他、 忠 心 行 在 他 面 前 的 人; 神 永 远 不 会 忘 记 这 样 的 人。
2. 这 段 经 文 使 我 们 确
信, 神 鉴 察 并 记 录 我 们 对 他 的 爱 心 和 忠 心。 当 我 们 在 天 国 里 面 对 神 的 时 候, 他 一 定 会 记 念 我 们 对
玛拉基书 注释
二 17 至三 5 耶和华指证奸淫与其它罪恶
先知首先斥责百姓以讥笑的怨言来烦扰耶和华(参三 13-15 )。现在百姓既已回到应许地,圣殿亦已建成,那么建立昌盛、富庶、知名大国的应许在哪里(例如该二;亚一 16-17 ,二,八,九章)?在现实里,以色列所经历的是不断发生的社会和政治逼迫,以及经济剥削(尼一 3 ,九 36-37 )。更糟糕的是,神不是曾应许要回到耶路撒冷和祂的殿中,以祂荣耀的临在与子民同住吗(亚一 16-17 ,二 4-5 、 10-13 ,八 3-13 )?摩西的会幕与所罗门的圣殿建成后,马上看到神的荣耀充满其中,故此以色列人自然期待(比较弥五 3 )同样的事情在重建的圣殿中发生(参出四十 34-35 ;王上八 10-11 ;结四十三 1-12 )。事实上,哈该书二章 9 节曾应许会有比所罗门圣殿更大的荣光充满此重建的殿。有哪种荣光比得上以西结书一章和十章生动而详尽地描写的荣光呢?到了时候满足,神便启示出来,只有神自己在耶稣基督身上所显出来的荣耀才可比拟(约一 14 )。但是玛拉基时代却缺乏这种可见的荣耀彰显,他们不能享受如此的荣耀。然而这境况却不一定永远如此;「万军耶和华说:『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三 1 )当西面在圣殿中见到婴孩耶稣,我们可以看到这预言的部分应验,西面说耶稣是那位要来作「 …… 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二 32 )。
三章 1 节
从三章 1 节所提及的「仰慕」看来,以色列人似乎又重复阿摩司时代(摩五 18 )先人的错误,以为耶和华临到的日子必然带来全然美好的消息。他们埋怨地问:「公义的神在哪里呢?」答案是神的公义已经在途中,马上要临到。只是当祂来临的时候,并不如他们想象那样都是祝福,其中也有审判──祂要来「作见证」(三 5 所用的这词与二 14 一样),针对所有行恶的人,包括这些讥讽和亵渎神的人!为了这可畏的临在,耶和华作了事先的准备,祂应许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三 1 )。
一章 1 节中提到「玛拉基」这名字,名意是「我的使者/天使」;同一个字在三章 1 节再出现,通常译作「我的使者」,加上在同一节经文中又出现「立约的使者」一词,这些词句的出现带来注释上一些困难。究竟 3 位使者是指同一个人?或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 3 个不同的人?
从三章 1 节的平行诗歌文体看到这位「立约的使者」是人所仰慕,也是要来的,显然与上述平行句众人寻求,又要来临进入圣殿的「主」相同。
第 2-3 节所描写的,更确定了这位「主」的神圣职事,这位「主」也就是「立约的使者」。
另一方面,第 1 节说「我的使者」,显然把这使者与说话的万军之耶和华分辨出来;这里的代名词:我、我的,也是指耶和华。这段经文明显是前瞻性的,加上本节经文与四章 4 至 6 节平行,显示「我的使者」并非指玛拉基(参四 4-6 的注释)。
新约看施洗约翰为这应许的「使者」,他是为主预备道路的(太十一 10-14 ;可一 2 ;路一 76 ,七 27 ;参赛四十 3 )。不过,从玛拉基这名字一语相关的性质看来,显然他也看自己的职事为将要来之使者的预表。
当主来的时候,祂要作两件相辅相成的工作:祂要洁净一些罪人( 2-4 节),并要审判其它人( 5 节)。进行洁净工作所用的象征描写:「炼金之人的火」和「漂布之人的碱」,强调它的彻底性和严重性。炼金之人的火需要很高的热度才能把镕解的纯金属从渣滓中分别出来(赛四十八 10 ;结二十二 18-22 ;彼前一 7 ,并参太三 11 )。同样,古时洗衣的人(和合本作「漂布者」)用很强力的碱灰洗衣服,洗濯之后又放在石上用棍打。如果现今的罪人选择上主的洁净而不愿受审判的话,他们也必须付上这代价(参来十二 7-11 )。
三 6-12 责备以色列吝啬祭物
先知再回到以色列吝啬祭物的主题上(参一 6 至二 9 )。前文所强调的是祭司们在这方面的失败,在现今这段经文中,玛拉基指摘的范围扩展到「通国的人」( 9 节)。
虽然第 6 节的翻译不能肯定,但玛拉基在此引述雅各布的例子,目的可能是要强调以色列民的罪。雅各布逃往巴旦亚兰之后,再回归(「转向」)应许地,同时也回归(「转向」)耶和华,那时他在伯特利建了一座坛,依照他在创世记二十八章 20 节(并参创三十五 1-7 )所许的愿,把十分之一献给耶和华。现在雅各布的子孙也同样从流放中回归,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祭坛,但他们却大大疏忽了什一奉献(比较尼十三 10-13 )。在农产失收、旱灾和虫祸( 10-11 节)之下,这疏忽似乎可以原谅,因为这些灾祸足以阻止如此自以为是的敬拜者。但神的启示却指出这些自然灾祸不能用作借口,因为它们是整个国家不服从的后果( 9 节;参该一 6 、 9-11 ,二 16-19 )。
在不忘祂对圣洁的要求下(参二 13 ,三 3-4 ),神在 10 至 12 节中应许说:当子民忠心地将当纳的十分之一献上时,那迫切渴望的雨水就会马上降下( 10 节),灾祸和农产失收的情况亦会马上停止( 11 节),以前应许亚伯拉罕的话:「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 12 节;创十二 2-3 ;参诗七十二 17 ;赛六十一 9 ;亚八 13 )也要应验。总言之,神应许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却不是满足他们一切的欲望。
第 10 节和合本和新国际译本都译作:「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原文直译是:「 …… 倾福与你们,直到再没有需要」。
三 13 至四 3 好人与狂傲的恶人:神的爱在审判中表明
第六个争议用以色列人大胆的顶撞来开始,他们埋怨说:「事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苦苦斋戒,有甚么益处呢?」( 14 节)。其实人若看玛拉基所揭露出来的罪恶过犯,不免都要问以色列人埋怨的究竟是甚么?原文显示「遵守神所吩咐」这句子和「苦苦齌戒」一句在文字结构上是平行对称的,暗示两者都是指礼仪上的要求而言,很可能与撒迦利亚书七章 1 至 6 节中,以色列所自夸的哀哭礼仪相似,这些都是虚伪的表面工夫而已(参二 13 ;赛五十八 3-9 )。
玛拉基当代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狂傲,随意怪责神的错。
第 16 节就提到另外一群人,作者说他们是「敬畏耶和华、思念他名的人
」。耶和华一边忆述当时顶撞神的一群,一边又侧耳听第二群人的对话。正如薛西王(即亚哈随鲁王)保存了一卷书册,内中记载末底改良久未得封赏的忠心事迹(斯六 1-3 ),同样,在神面前也有一本「记念册」,记载这些圣徒的忠信(比较诗一三九 16 ;但十二 1 )。
玛拉基书第三章
三 1.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隐含的挑战,耶和华亲自说话。 看哪 ,直译为“看我”,“我在这里,预备要差遣我的使者”。到了最后,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面对神,祂出于好意,警告人这件事。王家出巡必定要先作准备,同理,耶和华的来临也将有先锋开路(赛四十 3 ),并呼召百姓铺平车辙,移去石头(赛五十七 14 ,六十二 10 ),亦即 预备道路 。玛拉基让听众去揣摩这比喻的意思。 我的使者 ,身分没有说明。玛拉基既在推动百姓悔改,他应当明知自己正应验这角色;但所有的先知皆是如此,认为他是在讲自己的说法不可置信。那位使者的特殊任务是作先锋(参四 5 ),他和 立约的使者 是不同的人物。
预备工作完成后, 主 (希伯来文 ~a{d[o^n ) 必忽然进入他的殿 321 。由这个应许看来,尽管有哈该和撒迦利亚的鼓励(该二 7 ;亚二 10 等),百姓对第二座圣殿的失望挥之不去;其实想望神作出超过他们眼见的事,原本是健康的。等到主莅临时,以西结在异象中所见,荣耀回来充满这殿(结四十三 1 ~ 5 )的情形便会实现,这座重建的圣殿也就达到目标了。但 立约的使者 是指谁?这个头衔只在这里出现,因此除了上下文,别无其他帮助可作解释。他与耶和华同时来到──即使不认为他就是耶和华( AV 、 RV 却认为如此)的话;而按新约的亮光,从弥赛亚的角度来解释,他就是耶和华。不过,先知的想法或许为∶摩西之约是经耶和华的使者立定的(出三 2 ;参∶赛六十三 9 ),因此在立新约的时候,也有此需要(耶三十一 31 ;结三十七 26 )。犹太学者认为,他是被指派去报复违约者的使者,或是以利亚 322 。
你们所仰慕的 可能语带讽刺。过去阿摩司必须指出,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摩五 18 ),同样,立约的使者来到时,从他来的用意看,他们不见得会欢迎他。他会 忽然 来的事实,有不祥之感,因为突然常与灾难相连(如∶赛四十七 11 ,四十八 3 ;耶四 20 等)。
2. 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 这个问题意指将有严格的考验;第二个问题, 谁能立得住呢? 借自战争的意象(王下十 4 ;摩二 15 ),意为“谁能站在他的地上?”先知认为,没有一个人能通过耶和华将实施的严厉考验。不过, 炼金之人 的目的不是要毁灭,而是要炼净; 漂布之人的肥皂 ,或碱(我们所谓的肥皂,当时还未发明),是用来漂白布匹的。根据这些比喻,苦难为神计划中的一环,旨在除去个性中的渣滓。炼金者的描绘,许多先知都曾使用(赛一 25 ,四十八 10 ;耶六 29 、 30 ;结二十二 17 ~ 22 )。“当炼金之人从火炉口望进去,看见自己的影像清楚反映在融化的金属面上,他就知道已经大功告成,所有的渣滓都烧净了。这就是此比喻的美丽之处。” 323
3. 炼金之人坐在那里,全神贯注于锅炉内的金属,刻画出耶和华对祂子民圣洁的关注。祂从圣殿开始(参∶结九 6 ),先熬炼 利未人之子,直到他们献上正确的祭 ,直译则为, 凭公义献祭 ( AV 、 RV )。两种意思都需要。品行若得到更新、洁净,祭物(希伯来文 minh]a^ )就有价值,且能配合正确的态度献上。
4. 到那时候,其余的百姓──他们也必定经过熬炼──所献的供物,才能够 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 ;最后一个片语为不定式,可用来指摩西之时(赛六十三 9 、 11 ;太七 14 )和大卫之日(摩九 11 )。几乎可以肯定玛拉基视摩西的时期为理想纪元(耶二 2 、 3 ),因当时以色列人直接倚靠神。
5. 灾难对一些人是熬炼,对另一些人则是 审判 。整个群体受到熬炼,正如金属一样,低劣的元素必被除掉。对那些拒绝改正,所以“在那日”遭审判的人,在法庭上,耶和华既是 见证 \cs8 人,也是审判官。不需要别的证人,因为没有人够资格(二 14 ;参∶耶二十九 23 )。 速速 一字,较好的翻译为“老练”,速度是由训练而来,参以斯拉记七 6 那里的“敏捷”出于同一字根。玛拉基是位忠心的牧者;尽管他的同胞可能会完全拒绝,但他仍一直盼望赢得他们的心。
行邪术的 ,是持续自古流传的迷信;除了这一项外,其余所列皆为社会性罪行。在以上论不忠诚的讲章中(二 10 ~ 16 ),玛拉基曾特别对付 起假誓的 人;而 休妻者 也被他算在 犯奸淫的 之内。玛拉基的时代,领工资的被“亏负”,或是少付工钱,或是迟迟不发(参∶利十九 13 ;申二十四 14 、 15 ); 寡妇孤儿 没有人保护,以致受到缺德者的欺压(参∶亚七 10 )。耶和华一直很注意这类事(出二十二 22 ~ 24 ;利十九 10 )。 寄居者 ,在当时应为外地迁入者,或移民。这种人也有权利,神会审判剥夺他们权利的人。这些用铁蹄践踏别人的人,显示他们 不敬畏 万军之耶和华,但当祂“临近,施行审判”时,“公义的神在哪里”(二 17 )的问题,就会得到答案。
321 a {d[o^n 与耶和华( Yahweh )可以互通,参∶亚四 14 ,六 5 ;‘全地的 ~a{d[o^n ’ .
322 R. Cashdan, Soncino Commentary ,
p. 349.
323 J. Neil, Everyday Life in the Holy Land (Church's Ministry among the Jews, 1913),
p. 163.
Ⅵ 耶和华渴望祝福(三 6 ~ 12 )
这几节和前一段有密切关系,二者形成一段括号,夹在两篇论神审判的讲章中间。思想的顺序为∶以色列所以有机会质问神是否公义,是因为祂没有改变,仍然在耐性地提供悔改的机会。先知建议用一个方法让百姓试试,看事实是否如此。他的作法会摸到他们的钱袋,让他们的悔改付出代价,才显出是真的。对这样的悔改,耶和华也会用可测量的物质来回应,等接下来几次的收成便见分晓;凡将自己的财物交给神来支配的人,必会发现有明证显示,祂已接纳,且祝福了奉献者。
6. 这一句的前后两半互相平衡。希伯来文读为∶“因为我耶和华不改变,而你们,雅各之子,才没有断绝。”英译本大半将最后一个动词译为 消灭殆尽 ,原因很简单,因这个字也有此意;而 NEB 的译文也可理解∶ 我是耶和华,不改变;而你们也没有停止作雅各的儿子 ;这是很自由的译法。事实上,神和以色列都没有改变。神待人的原则也贯彻始终。祂曾爱雅各(一 2 ),也继续爱他的儿子,虽然他们效法父亲欺骗、排挤的作风(创二十七 36 ;参∶玛三 5 )。这里对立的平行句,是要凸显神的美善。
7. 玛拉基并没有将过去的时代美化(参∶拉九 7 ;亚一 2 )。神的 典章 启示祂的旨意(申四 4 ~ 7 ),但所有的人都同样持背逆的态度。这里用撒迦利亚的词汇呼吁悔改(亚一 3 ),但却得不着回应,因为百姓不觉得自己有错。
8. 玛拉基用一个方法来唤醒良心,让人自觉有错。他指出一个大家公认为不好的态度。 人岂可抢夺神呢? 译为“抢”的动词(希伯来文 qa{b[a` ),旧约很少出现,不过犹太文学中可清楚查明其意为“用暴力夺得” 324 。现代学者多尝试调动子音,变为动词 ~a{qab[ ,“欺诈、狡猾地攻击”,即“雅各”一字的字根。 JB 译为∶ 人岂能欺骗神? NEB 译为 人可以诈欺神吗? 都是接受这种修改,七十士译本也支持。虽然这翻译以雅各的名字作双关语,相当具吸引力,但希伯来经文有武加大( Vulg. )译本支持,优点为直截了当,比较真实,应当保留。
英文字 tithes 译为“十分之一”。将十分之一的财物给在上者的作法,显然渊远流长,创世记中便有例证,亚伯兰把掳获之物的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创十四 20 ),雅各也在伯特利这样起誓(创二十八 22 )。律法规定,一切出产的十分之一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利二十七 30 ),为要给利未人(民十八 24 ),他们再将十分之一给祭司(民十八 28 )。从申命记的规定可以看出,受益者还有别人;每三年一次,在收十一奉献时,要办团体筵席,除了请利未人,还要请有需要的人(申十四 28 、 29 )。倘若不交纳十一,孤儿、寡妇、寄居者也会连带受苦(参 5 节)。
供物 是祭物中留下来给祭司的部分(出二十九 27 、 28 ;利七 32 ;民五 9 ),以及为特定目的献的甘心祭(出二十五 2 ~ 7 )。尼希米的任务之一,就是设法让支持圣殿事工的供物今后不至于匮乏,不再像他不在任期间所发生的状况(尼十三 10 ~ 13 )。如果没有供物,利未人就不得不放弃事奉,去耕田维生。
9. 有一则箴言教导∶愈施舍,愈有钱;愈吝啬,不肯付出该给的,愈会缺乏(箴十一 24 )。这便是对吝于给予之人的咒诅,因为无论个人、教会或国家,若不肯留给神,神也不能祝福。此外,神与祂的仆人认同,不给他们就是抢夺祂。
10. 凡是怀疑神存在的人,不妨从祂的要求开始来尝试,以货真价实的礼物尊荣祂(因为十一至少等于现代人薪水袋的十分之一), 使我家有粮 。倘若神的贮藏室空了,就要怪祂的百姓;这样,他们便是让祂的仆人失去可喜悦的权利,就是分享祂的分。而神会 倾福 ,大大超过人献上礼物的比例;不献上的人则无法经历到。 天上的窗户 曾打开,降雨成大洪水(创七 11 ),但在神的命令下,会将神丰厚的礼物浇灌下来。
11. 先知在传统上是以 土产 作为神祝福的应许(参∶该二 19 ;亚八 12 )。玛拉基补充说,不会有 吞吃者 侵害,也许属蝗虫类,不过“吞吃者”( devourer )这个字在希伯来文很常用。毁坏农作物的蝗虫有三种 \cs18 325 ,因为破坏力很强,所以令人惧怕(珥一 4 )。 田间的葡萄树 ──果树中的代表──也会结葡萄,不致掉落(参∶该二 16 )。
12. 然而,单有好收成,还不足以使一个国家成为 喜乐之地 。虽然先知是用物质方面来形容,但与土产相对,必有属灵方面的出产。这并不是要将物质的福分灵意化。神应许要赐福给乐意施舍者,是按字意而言的(路六 38 ;林后九 6 ~ 11 ),但是对给予者个性上带来的益处,则是无价之宝(箴十一 25 )。不仅个人如此,团体亦然。相形之下,获取的态度,就是想得到全部而分毫不给的心态,必会导致贫困(箴十一 24 )。
324 R. Cashdan, Soncino Commentary ,
p. 351.
325 G . S. Cansdale, Animals
of Bible Lands (Paternoster Press, 1970), p. 240f .
Ⅶ 神的审判将成定局(三 13 ~四 3 ;希伯来经文三 13 ~ 21 )
先知现在转回来谈审判的题目,但这次比二章 17 节至三章 5 节更有深度。他指出,事奉神的人和不事奉祂的人,根本上有巨大差异,不仅现时如此,更重要的是,在神审判大日时,结局大不相同。要从那最后的审判来看一切不公平之事;那时善与恶要曝光,悔改的机会不再有。实际上玛拉基所说的是∶当活在那日的亮光中。
13. 玛拉基以同样的方法开始∶神指控那些对事奉失望的人,他们用 强硬 ( NEB ∶ 难听 ) 的话 顶撞祂;这些话,显然是无心之言。然而口无遮拦会导致士气低落。
14. 这里先知是在对“守道者”说话,还是对“背道者”──假定两者之间界线分明?注释家对此意见不同。这里所形容的态度,是神的仆人很容易会有的,尤其是局势艰难,而他们已失去年轻的冲劲之时。玛拉基心目中的这群人 遵守神所吩咐的 ,也就是照神的诫命生活。这个词汇用于约的一般规定(书二十二 2 、 3 ),不过有时特指祭司的责任(利八 35 ;亚三 7 )。如果这里的对象是因十一奉献不足而受苦的利未人,就更容易了解了(三 8 )。他们 在万军之耶和华面前好似在哀恸 ,惟恐自己犯罪而表悔改,仍然经历短缺。
“好似在哀恸”一词(希伯来文 q#d[o{ranni^t[ ),准确的意思没有把握,因为在旧约只出现这一次。翻译者通常将它与动词“黑暗”(希伯来文 qa{d[ar )相关,因此有哀恸之解;但另外有一个动词(希伯来文 qa{d[ad[ ),意思是“弯腰”,可能代表尊敬的姿态,不过这却需要修改经文,虽然只改一点。汤玛斯( D. Winton Thomas ) 326 则以阿拉伯文 qadara (“量过的”)为其字源;正如拉丁文 modeste 是来自 modus ,“衡量”意为“谦和地、节制地、谨慎地”;这个意思也与前一说类似。 NEB 所译 恭敬地行事 ,即采用此意; JB 的 哀恸地行走 \cs8 则保持一般的解释。这里既是“肯定德性”,应当选择措词较强的说法。
15. 那些蔑视神, 狂傲的人 ,似乎享有保障,实在令人气馁。诗人也曾面对同样的困难(诗七十三 2 ~ 14 ),他“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 3 节),这些人问道∶“‘神怎能晓得?’”( 11 节)。恶人大行其道,神似乎包容他们犯罪,令人愤慨。他们 试探神 ,看可以犯多少罪而没事。可与第 10 节对照,那里神邀请人试试祂会赐下多少祝福。
被掳前的先知确知被掳事件必会发生,因而苦口婆心传道,要人悔改。诗人对神公义的护理有把握而心得安慰,又以与祂沟通为乐(诗七十三 17 ~ 28 )。玛拉基则有他独特的方法,表明神给他的答案。
16. 简言之,他的把握便是∶神知道,祂在意。 敬畏耶和华的 不一定与发怨言的为两批人,乃是听进了责备之言,开始互相鼓励,更新信心之人。这种追求信心的努力, 耶和华侧耳而听 。 记念册 不是记好行为,如一位波斯王的编年大事记(斯六 1 、 2 ),而是记 那敬畏耶和华、思念祂名的人 的名字。他们像亚伯兰一样相信神(创十五 6 ),并发现因这样行,自己被称为义( 18 节)。
耶和华用册子记录祂子民之名字的观念,早在出埃及时便有(出三十二 32 、 33 ;参∶诗六十九 28 ,八十七 6 ;但十二 1 ),但惟有玛拉基称它为“记念册”。他的想法为∶凡相信的人,神一个也不会忘记。
17. 神要赏赐这些信徒的最高特权,就是成为属祂的人; 属我 在希伯来文为强调语, 特特归我 更进一步予以背书。这些话引自立约用语(出十九 5 ),后来也在相关场合提到(申七 6 ,十四 2 ,二十六 18 ;诗一三五 4 ),让人注意以色列原先蒙拣选的事实。这先知中的最后一位说明,神首先拣选一个民族的目的,即将实现了。父子之类比,强调神对这些不配仆人的怜恤(参一 6 )。
18. 这里的平行语,把 义人 与 事奉神的人 相等,而 恶人 则与 不事奉的人 等同。义人并非自己有何善行,而是“被宽恕的人”( 17 节)。审断最终极的关键,在人与神的关系,而这关系取决于他对神“转向”之邀请的回应(三 7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玛拉基书
玛拉基书第三章
3:1-2
“我的使者”通常指先知或祭司(看该1:13),此处应验在主耶稣的先锋施洗约翰身上,并为新约作者所直接引用(太11:10;可1:2;路7:27)。主来要洁净并审判人,但会先差派一位使者预备人心。下半句“立约的使者”指基督,祂是“万国所羡慕的”(看该2:7注),要来见证并坚立神与人立的约。基督“忽然进入他的殿”,施行审判。祂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但那日子一来到,无人当得起、立得住。
3:6 当时的人以为神已忘记了他们,非常失望灰心。神在这里强调:祂是不改变的,祂信实始终如一,必遵守与人立的约。“雅各之子”:指敬畏神的以色列民。
3:7-12 斥责百姓在奉献上的疏忽,必须悔改,才可得到神所应许的救赎。
3:8
以色列民有两种什一奉献,一是按年的什一奉献,供养利未人(利27:30;民18:21),一是在特别节期送到耶路撒冷作礼物的什一奉献(申14:22-28)。每隔三年送一次,用以周济本地贫民。
百姓因旱灾、虫灾而歉收(11节),以此为藉口而不奉献,应该给神的那一部分留了下来,成为“夺取神之物”,这种罪是歉收的造因,只要肯奉献,神能叫这些灾祸远离(11节),并且倾福给百姓,多到“无处可容”(10节)。
3:10
“仓库”:圣殿的府库(王上7:51)。自犹大国希西家王时代开始,圣殿里设有仓库,贮存百姓什一奉献的东西(代下31:11)。“天上的窗户”:指神乃万福之源,向乐意奉献的人敞开(诗78:23-24)。
3:13-4:3
本段先讲百姓的反驳(“顶撞”),说诚心侍奉(“苦苦斋戒”)没有益处,恶人兴旺,敬虔人得不到祝福。神的答复是:不对,恶人必被消灭,义人必得最后胜利(“必践踏恶人”),公义的日头要出现(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