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三章
第 3 章
可 3:2> 名利生出妒忌,妒忌生出荒谬来,这是法利赛人的悲剧。你也是这种悲剧的主角吗?
3:2 法利赛人已与耶稣敌对了,他们妒忌祂有好名声,行神迹,说话有权威。他们看重社会地位和个人利益到一个地步,居然连自己的身分也忘了。他们身为宗教领袖,就要把人带到神那里去,本来应该比百姓更认识弥赛亚,可惜,竟然因为地位权势而拒绝祂。耶稣揭露他们的真面目,对他们来说,祂再不是救主而是敌人,所以要设法拉人反对祂。
可 3:5> 耶稣发怒竟可医好一个人,我的怒气是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的?
3:5 耶稣恼怒法利赛人的冷漠态度。愤怒本身并没有对与错,对与错只在于发怒的原因和处理怒气的方法。我们通常是以损人利己的方法处理怒气;耶稣却恰好相反,藉着纠正问题──治好那人的手,来表达祂的愤怒。我们也要运用怒气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而不要让怒气伤害别人。
可 3:6> 3:6 关于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请参 2 章附表。
可 3:6> 法利赛人只会说人,不会说自己,我也是如此吗?
3:6 法利赛人规定除非是生死攸关,否则绝不可在安息日行医治病,所以,虽然耶稣做了善事,他们仍指责祂犯了律法。法利赛人一方面指责耶稣治病违反了律法,一方面却谋划杀害耶稣,显然违反不可杀人的诫命,实在讽刺得很。
可 3:7-8> 看这些人跟随耶稣,他们的动机可不大一样。你又是为了什么信主的呢?
3:7-8 宗教领袖对耶稣的嫉妒越来越深,但拥戴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有些人是出于好奇,有些人是为了得医治;有些人是为要找把柄攻击祂,有些人希望知道祂真的是弥赛亚不是……他们大多数只能模糊地猜想在他们中间所发生的事的真正意义。今天人们跟随耶稣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可 3:11> 鬼喊着耶稣是神的儿子,它们也信主么?
3:11 鬼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可是它们不肯转离邪恶。认识耶稣,知道祂是神的儿子不足使我们有得救的保证,我们必须愿意跟随和顺服耶稣,这才显出真正的信心(参雅 2:17 )。
可 3:12> 耶稣来不是要人明白祂的身分吗?为何祂又不让鬼说呢?
3:12 耶稣警告鬼不可揭露祂的身分,祂不想加深群众对祂的误解。群众以为先知预言的弥赛亚是一位政治军事领袖,他们正寻找这个领袖把他们从罗马政权中解放出来。耶稣要他们知道弥赛亚的真正身分跟他们的期望是迥然不同的。基督的国度是属灵的,不是从推翻政府开始,而是从推翻人们内心的罪开始。
可 3:14> 这十二个人真棒,他们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我怎样才有资格蒙选上呢?
3:14 耶稣在数以百计的跟随者中拣选了十二个作使徒。使徒的意思是使者或奉派作代表的人。耶稣选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信心,他们的信心常常摇动不定;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能力,他们也都没有出众的才华。他们各有不同的背景和人生经验,但作领袖的潜质不见得超过落选的人。只是他们都愿意顺服和跟随耶稣。耶稣升天后,圣灵充满他们,他们在初期教会的增长中负起特殊的责任。不要因为自己学历不高、能力不足而认为自己没有资格事奉基督。只要甘心乐意跟随耶稣,就可以作个好门徒。
可 3:14-15> 十二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呢?为什么要拣选十二门徒?
3:14-15 耶稣为什么要拣选十二个人呢?十二这个数目与以色列支派的数目相呼应(参太 19:28 )。耶稣的信息显示出旧约和新约的连贯性。有许多人跟随耶稣,但是这十二个人所接受的是最密集的训练。在新约其他经卷中,他们的影响力到处可见。
可 3:18> 3:18 关于奋锐党,请参 2 章附表。
十二使徒简介
可 3:21> 耶稣热爱工作,连亲属也说祂疯了。你曾否因事奉而被人误解?
3:21 耶稣给群众包围着,甚至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祂的朋友和家人认为祂已疯了,变成宗教狂热者,就从拿撒勒来找祂( 3:31-32 )。他们关心耶稣,可惜看不到祂工作的目的。即使是祂最亲密的人,也很迟才明白祂的身分和工作。
可 3:22-26> 法利赛人和文士毁谤耶稣是因为祂比他们强,这种心态也曾驱使我诬赖别人吗?
3:22-26 别西卜是撒但的别名,意为鬼王。法利赛人和文士不能否认耶稣行了神迹和祂有超自然的能力,就否定祂的能力来自神,否则他们就得接受祂弥赛亚的身分,但骄傲的他们怎么也不肯这样做。他们为要破坏耶稣在群众中的声望,就说祂的能力来自撒但。耶稣的回答显出了他们的争论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可 3:27> 要捆住壮士,能力一定要比他强。神也能捆住撒但……
3:27 虽然神容许撒但在世上作恶,但掌管一切的仍然是神。耶稣是神的儿子,有能力胜过撒但。祂能够赶鬼,终止鬼在人生命中做可怕的事。有一天撒但要永远被捆绑,再不能在世上作恶(参启 20:10 )。
可 3:28-29> 亵渎圣灵,可不是开玩笑,我有没有犯了这种不得赦免的罪?
3:28-29 亵渎圣灵就是故意不断地拒绝圣灵的工作,即是拒绝神。基督徒有时候会担心自己犯了亵渎圣灵的罪,其实不用担心,因为这种罪显露不信和不悔改的心态,是属于魔鬼的。这些宗教领袖控告耶稣亵渎神,但他们称耶稣为撒但,才是真正犯亵渎罪的人!
可 3:31-35> 原来,耶稣在地上也有家人,有兄弟的……
3:31-35 耶稣的母亲是马利亚(参路 1:30-31 ),祂的弟兄大概就是马利亚和约瑟在耶稣以后所生的孩子( 6:3 )。耶稣的家人尚未完全了解祂的使命( 3:21 )。我们属灵的家庭关系至终比属世的家庭关系更加重要,更为长久。
可 3:33-35> 耶稣看所有遵行神旨意的人都是祂的家人,我怎样看待神家的人呢?
3:33-35 神的家欢迎所有的人。耶稣关心祂的母亲和兄弟,也关心所有爱祂的人,祂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顺服神和成为祂的家人,从不偏心。在这个日趋冷漠的世界里,神家中各成员间温馨的关怀显得特别有意义。教会给人的爱心和个别关怀是别的地方找不着的。──《灵修版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三章
安息日的主(二 23 ~三 6 )
法利赛人遵守仪文、谨守律法太过于矫枉过正,以致他们订下了一些自我困囿的规条仍不自知。这些规例成了法利赛人的主人,他们藉这些规条来评定别人的是与非(二 24 ,三 2 ),而自己却在这些规条下沦为奴隶。
耶稣来了,祂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作为全律法的主,自不受律法所限制,可以清楚把律法的精意表明出来;祂亦深知什么是“主动”,什么是“被动”,祂表明律法是为人而设立的(二 27 )。神先造人,后颁布律法;安息日的设立是为人,而人若受安息日辖制,则安息日便成为人的主人了。法利赛人墨守成规,沦为律法的奴隶,被安息日所辖制而不得真自由。主耶稣来了,把人从律法中释放出来,因为祂是主,也是安息日的主(二 28 )。
安息日的主能在安息日行善救命,完成神的工作(三 5 ),祂行神迹医病,是遵行天父的旨意。法利赛人却因仪文而心里刚硬,难怪耶稣心里忧愁(三 5 )。
祈祷 主啊,求使我做一个从心底里遵行父神旨意的人。
跟随耶稣(三 7 ~ 19 )
因耶稣的大作为,许多人来到耶稣那里( 7 ~ 8 ),他们有需要被医治的,耶稣便医好他们( 10 )。这许多人来到耶稣那里是为要得好处,但主也要求凡跟随祂的人要为祂工作。
祂按自己的意思叫人来( 13 ),设立十二个人为祂的门徒( 14 ),这十二个人被挑选成为耶稣的跟随者,他们须要:
1. 常和主在一起( 14 ):作为门徒必须与主形影不离,我们是否愿意做主的跟随者,先要看我们是否愿意常与主在一起。许多基督徒愿意在欢乐时与主在一起,但患难时又如何?
2. 接受主的差派去传道:愿意做主的门徒,必须甘心情愿接受传福音的使命。许多基督徒愿意享受荣誉,但却害怕艰巨的福音工作,常常托辞没有权柄,没有能力作工。
3. 接纳主所赐的权柄和能力作工,因为祂是工作的主。
祈祷 主啊,我愿意跟随,常在的里面,常与一起生活。
反对与跟从(三 20 ~ 35 )
当众人都看见主的工作的时候,他们中间却有两类不同反应的人:
.不明白神旨意的人:
1. 这类人因不明白神的工作,以致他们会出于肉体的情感而行事( 21 ),拦阻神的工作,甚至出言批评,因为他们不能体会主的心情。
2. 因不能了解神的旨意,所以他们便会变本加厉地恶言攻击;面对真理,却是蓄意地破坏,无非是为要标榜自己,这类人实在需要小心主耶稣的警告( 29 ),求主教导我们小心自己的言语。
.明白神旨意的人
这些人常围绕主耶稣( 32 ),并常把主放在他们的核心,在生活中以祂为他们的中心,他们不但明白而且遵行神的旨意,因此,这些人不单与主有普通的关系,更与主有亲密的关系,被主认为是有“血缘”关系的( 35 )。
祈祷 主啊,我感谢,因为遵行天父旨意的人能成为的亲属。──《新旧约辅读》
马可福音 第3章 注释
3:1-6 耶稣治好枯手之人
1 「枯乾」:指肌肉萎缩。
2 时人安息日治病的看法:见路13:14; 约5:16注。
4 「行善 ...... 害命」:见太12:11-12; 路6:9注。
6 「希律一党」:是亲罗马政府,支持希律安提帕政权的人士。
法利赛人本来憎恶他们,但为了除灭耶稣,甘愿与他们携手合
作。
3:7-12 在海边医治群众
7 「海边」:指加利利海旁。
8 「以士买」即以东,在犹太的南部,当时为罗马总督所统治。
「推罗、西顿」:见太15:21注。
12 「嘱咐 ...... 出来」:见可1:25注。
3:13-19 设立十二门徒
14 「十二」:是以色列支派的总数。(参附注:十二门徒)
耶稣设立十二门徒,表示 重建神的百姓──真以色列。
(参太19:28)
17 「半尼其」(雷子):十分配合他们刚烈的性格。
(参路9:49, 54)
18 「巴多罗买」、「达太」、「奋锐党」:见路6:15注。
19 「加略人」:见太10:3-4注。
3:20-30 被人多方诬捏
21 「癫狂」:即失了常性和自制。
22 「别西卜」:见太12:24注。
23-26 耶稣是靠鬼王赶鬼这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27 耶稣的能力远超撒但之上(见太12:28-29注)。
29 「亵渎圣灵」的罪,就是故意,持久且恶意地拒绝圣灵对耶稣
的神性和救赎能力所作的见证(另见太12:31-32注)。
3:31-35 耶稣的母亲和弟兄
「弟兄」:见可6:3。
思想问题(第3章)
1 十诫中第四诫吩咐以色列民恪守安息日,按2:23-28及3:1-5的记
载,耶稣是否破坏了这诫命?参可1:21; 路4:16。
法利赛人对第四诫的解释(见太12:1-8注; 约5:16注)与耶稣的看
法如何不同?
这反映他们有怎样不同的价值观呢?
2 神要人守安息日有何目的?参出31:13-17。
今日信徒守主日和昔日以色列民守安息日有何不同?
你如何使用每一个主日呢?
3 试从这三章分析法利赛人与文士反对仇视耶稣的各种原因。
今天非信徒反对和敌视基督徒的原因又是什麽?
我们抱什麽态度与他们相处?
4 污鬼为何见到耶稣便俯伏在 面前并称 为神的儿子?
为什麽耶稣不许污鬼将 的身分宣扬出来?
本段有否加增你对魔鬼认识,参雅2:19。
5 耶稣为什麽需要设立十二个门徒?
耶稣对这十二个门徒有什麽要求?
今日教会如何激励和帮助平信徒成为爱主的门徒?
你信主至今是否已成为一位主所满意的好门徒?
6 「亵渎圣灵」是什麽意思?
後果会怎样?
为什麽耶稣会说这话?(28-29)
7 耶稣的亲属为什麽以为 是癫狂了?
他们的出发点是爱耶稣抑有别的原因?
耶稣如何处理从家人来的反对压力?
这给你什麽教训?
3 根据31-35节一段,你认为耶稣是不是一位不顾亲情甚至不孝的
人?
为什麽?
你是否配称为神家中的一位成员 ── 遵行父神旨意的人?
马可福音第三章
意见上的冲突(三 1-6 )
这是耶稣生命上关系重大的一个遭遇。祂和正统犹太人宗教领袖的对立形势已很明显的摆了出来。这时耶稣重返会堂,必须具有很大的勇气才敢这样做的。祂的行动,不顾及自己的安危,面对凶险的环境,竟然若无其事挺身而出。另一方面,犹太人的‘公会’也派出了代表,侦查耶稣的行动,他们 身在会堂的时候 ,总是坐在首席第一行,所以没有人不会不注意到他们的。公会的职责是 护他们的正统宗教思想和习惯,对付一些可能煽动人民在思想上走入歧路的反动者;现在公会的代表到来,就是要注视查察耶稣的举动,他们不是来崇拜和学习。
在会堂里,有一个人患了手臂瘫痪症,这个病症的希腊字是指一种非与生俱来的病,通常患者是会手足无力的,根据一本已经失传的福音书,希伯来福音,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存留的几片残页,这个人原来是一个石匠;苦苦央求耶稣医治他的双手,因为他必须用手操劳谋生,而不想向人求乞。当时倘若耶稣是个审慎小心的人,祂也应设法避免见这个人的,因为在这日施行医治,必会招致麻烦。
当天是安息日;一切日常工作,包括医治在内,都禁止不准做的。同时这点,犹太人的律法已把禁例清楚的列明,除人的生命处于非常危险的情况当中,否则医病是触犯条例的。我们现在可以看看这些例子──妇人在安息日临盆,则可以援手帮助;喉部的传染病可以医治;倘若遇到墙塌下来,只可以清除泥堆,查究有没有死伤;遇有生还机会者可以施救,死者则留待翌日才动手去料理。手足折断的意外,则不能处理;不能用冷水浇在扭伤的人的手脚上面;手指割伤的只可以用普通的硼带扎裹而不准搽上药油,它的主要原则就是可以防止病情恶化;改善病情的救治则不可。
这些古怪的条例在我们的思想中,是很难明白的。但当我们看见那些严谨的犹太人,曾经在安息日,为遵守定下的规则,而不肯去保 自己的生命时,我们也许明白他们那种墨守成规的刚愎态度了。在马克比的革命时代当中,犹大起来反抗而逃入山中的洞穴里,叙利亚军不断的跟踪搜索,根据约瑟夫( Josephus )的历史记载。‘本来他们有机会投降的,但是他们坚决持守 信仰的立场,仍躲藏在洞中,叙军特别在安息日的一天向他们进攻,活活的把他们烧死,因为他们在安息日绝不会采用任何反抗的行动;他们遵守安 息日的规则,虽在苦难当中,也一字不易的依足去做。’此外当庞培大将军( Pompey )攻打耶路撒冷时,犹太人的防 军,退守在圣殿的境域内,于是庞培在周围筑了一个土墩,居高临下而攻击他们。庞培知道他们守安息日的习惯便定了在安息日行事,命令士兵堆筑那个土墩,犹太人明知这是攻击他们的战术步骤,但竟然不予还击,任由敌人摆布,犹如替自己写下了一张死亡状。本来罗马人规定所有平民必须服兵役的,后来却因为犹太人守安息日的缘故,于是也免他们服兵役的义务了。由是观之犹太人守安息日的精神是不屈不挠的。
耶稣清楚犹太人的观点,同时也清楚当时那个病人不会有生命的危险。若果留待翌日去医治,他的病情也不会恶化。耶稣知道要面临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于是堂堂皇皇的依循自己的意志去做,祂命令那个病人站起来,行前让人看过清楚。这个做法可能存 两个用意的。第一,祂希望别人看见这个人的可怜情况而引起怜悯心的共鸣;第二,祂可能希望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能看见这次医治的经过。
现在耶稣问那些专家两个律法上的问题: 在安息日可以行善,抑或行恶 ?其实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他们照理应该回答行善的,若是行善的话,耶稣便可以照原意去做,把那病人治好。他们应该否定行恶,这就是不能看见这个可怜的病人处于困境而不加援手。跟 耶稣问第二个问题: 可以救生命抑或杀害生命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了。 祂 实在想救回这人的生命,让他脱离患病的痛苦; 他们 的立场实在是见死不救,犹如出尽办法去杀死他。但从这个问题去看,任何人都应该回答,救生命是必需的。所以这班专家对这两个问题,不能作答,唯有默默无言的注视 耶稣。
那时,耶稣说了一句有力的话,把这人医好了;那些法利赛人立即跑了出去,和那些‘希律一党的人’商量杀害耶稣。这就是法利赛人当时尽其所能而行的事。他们对不守律法的外邦人,和不洁净的人,是无可奈何的!希律一党的人就是指当时希律王的侍从;他们经常和罗马人接触的。在平时来说,法利赛人也视他们是不洁净的人;但现在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被迫与他们联手,这是一个非神圣的联盟,但他们存心置耶稣于死地而后甘心。
这段经文基本上可以看见两个宗教上冲突的意见:
(一)在法利赛人的立场来看,宗教就是 仪式和礼节 ;叫人遵照一定的规则和条文去做。耶稣触犯了律法,所以是一个坏人,这样的态度,正如一些外表热心的信徒,以为宗教只是包括守礼拜,读圣经,饭前祈祷,举行家庭礼拜,做出外表上看来十分神圣的行为;而自己永远不替别人服务,全无同情心,不肯作自我牺牲,以为自己思想纯正,洁身自爱,企求能获得心境的宁静,对别人的需要掩耳不闻,对世人的凄惨流泪,掩目不看。
(二)在耶稣的立场来看,宗教就是 事奉 ,就是叫人爱上帝和爱全人类。宗教的礼仪比起爱心的行动,只是一条毛发而已。
‘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弟兄,和我们的主;
你的事奉到底是什么?
不是为名,不是形式,当然也不是礼仪;
而是要尽忠的跟从你。’
耶稣认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事不是依足宗教的礼仪去做,而是对人类的需要立刻作出醒觉的回应。
在众当中(三 7-12 )
除非耶稣当时立心要和当权的宗教领袖火拼,否则他必须远离会堂了。祂的离开并不是意味 祂的懦弱和胆怯;或者畏惧可能产生的后果。祂知道那个时刻尚未临到;祂仍有许多事务必须先去完成,然后能够和他们作最后的对垒。
耶稣离开会堂之后,望 海阔天空处行走,也在湖边教训人。当时慕名而涌来的众,有些从百多哩以外的,从加利利全省来的,犹大的耶路撒冷来看祂和听祂讲道的,真是多得很。以土买( ldumaea )是旧时‘以东’( Edom )的领域,位于南端,介乎阿拉伯与巴勒斯坦的交界处; 众东面来自约但;甚至有些来自外国边境的腓尼基郡的推罗( Tyre )和西顿( Sidon ),这两个海港是位于加利利西北角的。
当时的 众数目很多,挤迫的情况随时会引起危险的,所以门徒在湖边放置一艘小艇,可以让耶稣作歇脚和避免产生人堆压过来的危险。要求祂医治的人也会带来很大的危险,因为他们急不及待让耶稣去触摸他们,或者希望可以亲手触摸到耶稣而得痊愈。
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困难情况。那些被污鬼附 的人,也一齐走来见耶稣。我们还记得,虽然我们对魔鬼的见解可能不相同,但当时的人深信患病的人,是有一种外来的力量,把病人完全控制的,而这种邪恶的力量是从体外走进来的。他们呼叫耶稣是 上帝的儿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决不会是一个哲学或神学的名词。在古时候 上帝的儿子 是一个很普通的词语,例如埃及的皇帝可以称为‘拉’──( Ra )的儿子(‘拉’是他们崇拜的神),从奥古士督以来,所有罗马皇帝都是用上帝的儿子,刻在碑石上去尊称他们的。
当我们查考旧约时代亦可以发现这个词语有四个不同的用法。(一) 天使 可称上帝的儿子,例如创世记六章二节描写上帝的儿子看见人的女儿而 迷。约伯记一章六节讲述当上帝的众子排列在上帝的面前,这个名称是经常用来称呼天使的。(二) 以色列族 也可称为上帝的儿子。上帝呼召祂的儿子离开埃及(何十一 1 ),上帝对他们说:‘以色列……是我的长子。’(出四 22 )。(三) 以色列民的王 也可称为上帝的儿子。上帝应允以色列民的王:‘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撒下七 14 )。(四)后来在‘次经’里, 义人 也可称为上帝的儿子。在便西拉智训( Sirach )四章十节中,上帝答允那些善待失去父亲的孩子的人:‘你们必称为至高上帝的儿子,祂必爱你,尤胜过你的亲生母亲。’
在这些例子当中, 儿子 是对那些与上帝亲近的人而说的。同样我们在新约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称呼,譬如保罗称呼提摩太是他的 儿子 (提前一 2 ;一 18 )。提摩太虽然和保罗没有血统的关系,保罗称他为儿子,因为没有人能像提摩太如此了解他的心(腓二 19-22 )。彼得也称呼马可是他的 儿子 (彼前五 13 ),因为马可晓得彼得的心思意念。所以当我们在福音书中读到这个名称时,可不必要当它是一个哲学或神学,或教义中的‘三位一体’论去解释;当耶稣被称呼为上帝的儿子时,这只是说耶稣与上帝的关系十分密切,除了用 儿子 去表达外,很难再找另外的称呼了。这些被污鬼附 的人,自己知道有一种从体外而来的邪灵控制自己的;他们也知道耶稣与上帝非常亲近;他们同时又感觉到,站在一位能与上帝如此亲近的人的面前,污鬼是不能存活的,所以他们非常害 怕。
现在,我们必须问:‘为什么耶稣要严厉的命令他们保持缄默呢!’这个理由是十分简单的,而且也是十分迫切的。耶稣是上帝差来的弥赛亚,也就是上帝所膏立的君主;但是耶稣想像中的弥赛亚观念是代表 事奉,牺牲和爱;至终还要在十字架上受苦而成全弥赛亚的使命。然而当时的流行弥赛亚观念是代表一个战无不胜的君王,拥有千军万马,带领犹太人推翻罗马政府,管治整个世界的。所以倘若他们把这个错误的弥赛亚观念讹传出外时,很可能立刻引起一场暴乱,因为当时特别在加利利境内,犹太人的民族意识已达到高潮,他们时刻盼望有一位民族领袖在他们当中 出现。
耶稣心中所想的是一位充满 爱心的弥赛亚;人们所想的是一个民族英雄的弥赛亚,所以在耶稣未揭露自己是一位弥赛亚之前,祂必须教育民众把正确的弥赛亚观念灌输给他们。若果现在立即宣告这个信息时,严重的伤害后果可以想像得到的,而它的结局必会注定是血腥大屠杀作收场的。耶稣当前的急务,是带领民众认识上帝的真正弥赛亚观念;时机尚未成熟而传扬出去时,则会把耶稣在地上的使命完全毁灭的。
拣选的友伴(三 13-19 )
耶稣现在到了祂的生命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了。当祂首先出现时,带来一个福音的信息;祂又选定了使命的方针;然后祂走遍了加利利境内传道和医病。到了这个地步,在 众中间已建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祂现在必须解决两个现实的问题。第一,倘若有些什么不测的事发生在祂身上时,祂希望仍能找到一个方法把祂的信息延续流传下去;而事实上祂知道在很快的将来,这事必定会发生在祂的身上的。第二,祂必须建立起一个传扬祂的信息的工具,当时未有印刷书籍和报章的发明,而把信息传递出去,必须靠赖人作媒介,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耶稣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拣选适当的人,把信息写在他们的生活言行上;而当他们出外工作时,能够展示祂的信息。耶稣于是选召门 徒了。
基督教的 生长是先从一小撮人开始的 ,这点是十分重要的。基督教的信仰是希望人去发掘它出来,并且能够实践在生活当中。这就是一个团契的生活了。法利赛人的特征是要与人分隔,‘法利赛’的定义就是 隔离的人 ;基督教的特征是叫人能结合而生活,是一个彼此分享的团契。
我们又看见基督教的开始,是由一 不同背景的人结合而成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看,马太是一个税吏;他是一个不受众欢迎的人物,犹太人视之为叛徒和卖国贼;另外有迦南人西门,路加正确的介绍他是奋锐党人的西门──奋锐党人是一爱国热血的民族主义者,为达成解放以色列族 ,愿意担当谋杀或刺杀的特务,甚至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由此可见,一些曾经是没有骨气的人,和一班热血的义士,彼此混在一起而共同生活作主的门徒。他们的背景和意见有看很大的分歧,但基督教的信仰竟然能使他们聚集在一处,这就是因为他们有耶稣同在;祂能结合一切不同思想的人,互相友爱而生活的。
倘若我们从世俗的标准来看,耶稣所拣选的人根本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格的。他们不是富家子弟;没有社会声誉和地位;没有丰富的学识;不是受过训练的神学家;不是教会的高层领导人士;他们只是十二个很平凡的人。但我们却找出他们每人都具有两样很重要的资格。第一,他们都曾感受到耶稣像磁力般的吸引,耶稣展示的人格和言行,他们能够领会而且顺服,愿意接受耶稣作他们的老师。第二,他们具有勇气,肯跟随耶稣,站在耶稣的一边。我们不要轻看这点,他们必定要提起最刚强的信念,才可以跟从耶稣的。当时的耶稣已经和那些当权派势不两立,耶稣已经明目张胆触犯了他们的律法条文;甘愿降低自己的身份和罪人相处,而被视为一个异端份子;但这十二个人竟肯公开前来跟从耶稣。这班加利利人能够这样坚决的委身跟随一个似乎注定绝望的运动,真是举世无双的。这十二个人自然有他们人性的软弱,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批评的呢?他们肯爱耶稣,而且不畏任何艰险,肯向世人宣告,决志作祂的门徒,和爱祂──这就是做基督徒的本份了。
耶稣呼召他们是有两个目的的。首先,耶稣要 他们与祂同在 ,希望他们作祂坚定不渝的友伴。别的人跑来见耶稣,但很快的又跑开去;人们只愿作暂时的依附者,很快又忘了祂。但这十二个人能委身事奉,把整个生命,时刻连于主耶稣。第二,耶稣 差遣他们出外工作 。祂希望他们能够作祂的代表;要他们把祂的信息传扬出去。他们被耶稣俘掳作“得人”的渔夫。
为了达成他们的使命,耶稣替他们作了两种装备。第一,是给他们一个 信息 ,他们于是作了耶稣的使者。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真正的教师,自己必须有一套教训,可祂自己的判词以去传授给别人;或者他肯热忱的传授自己的教训,或把自己所识、出自别人的教导转授。人们是很喜欢听从那些有真正信息传达的人的。现在耶稣把自己的信息告诉了他们,而他们亦可以把所得的信息传扬出去。第二,祂把 权柄 赐与他们。他们要像耶稣,把魔鬼赶出去,因为他们与耶稣成为密友,在他们的生活当中亦可以展示出耶稣的权能。
我们若想知道作门徒的本分是什么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究一下这些首批门徒的生活了。
祂自己的判词(三 20 , 21 )
有些时候,人的评语是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得来的。那么别人是很难去理解。耶稣有一次列举多项条件,若人想跟从祂,必须遵守的,祂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十 36 )不错,祂的亲友到了现在,以为耶稣已经失去了常性,希望把祂带回家里去。让我们看看为什么他们会对耶稣产生这么样的思想呢?
(一)耶稣已离开了家庭,也放弃了在拿撒勒的木匠生涯。当祂还操旧业时,入息是很可观的,而且亦足以维持家计,但现在突然失去一份正常的职业,以周游讲道为生。而且是全无入息的。他们从正常的眼光去判断,只有失去理智的人才肯抛弃正业,过 一个流浪汉的生活,甚至自己连安枕的地方也没有。
(二)当时耶稣已和当权派的宗教领袖们闹翻了,这些人当中经常会陷害别人的,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敢去触怒他们。耶稣的亲友当然想过,一个有思想的人,断不会无端惹是生非的,而且和这班权势作对,吃亏的总是自己。从来没有人敢在律法上和文士、法利赛人以及宗教领袖硬碰的。
(三)耶稣又组成了一个新的队伍──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组织啊!他们当中有渔夫、税吏和热血的极端爱国份子。这些人似乎并不是有心立大志的。对一个建立事业的人来说,他们的帮助实在极其有限。耶稣的亲友也曾想过,有见识的人一定不会去组织这一班乌合之众;一个小心审慎的人,决不会如此鲁莽选择这些朋友的。
从耶稣的行为来看,人生的三个办事大原则,对祂完全起不了作用。
(一)祂放弃了生活的 保障 。世人做什么事,都先想清楚这点,然后肯放心去做的;人要求的往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职业和巩固的地位,尽量避免物质上和金钱上的损失。
(二)祂放弃了生活的 安全 ,世人办事常常以“安全第一”作为座右铭,他们较少关心道德问题,对与不对。大多关心整件事是否安全,若果认为有某些地方会行差踏错时,则决不会冒险去尝试的。
(三)祂毫不理会 社会舆论 。祂不理会别人的批评意见而去行事。事实上,一般人不是这样,威尔斯( H. G. Wells )也曾说过,许多人都认为‘邻居发出的声音往往比上帝的更加响亮。’人亦惯常反省自问:‘别人会怎样说呢?’
耶稣的朋友和家人感觉得最可惜的,就是祂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这些风险都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不敢和不会去做的。
当约翰本仁系在狱中的时候,心里非常害怕。他自忖道:‘我的禁锢可能会把自己送到断头台去的。’当然他怕自己会被吊死,但有一天,他以曾有畏惧的念头为耻,他感觉到虽然一定会走上行刑的梯级,但又何必畏死如此呢?他开始刚强壮胆:‘我不是已经想通了,甘愿和基督一齐为永生而向前冒险吗?安逸的生活是不足道的;虽然上帝在此时刻没有进来,我们愿意从信心的梯级跳跃出去,掩 双眼,跳进永生的领域去,我不计较自己是否浮沉,是否到了天堂抑或地狱;主耶稣若能抓住我那么让你抓住吧:若果你不能够,我也同样乐意为你的名而冒险。’这就是耶稣的人生真谛了。这才是基督徒的生活格言,也是基督徒生活的最好踏脚石──不是指望安全和保障,过安逸的生活。
结盟抑或征服(三 22-27 )
当时的宗教领袖没有质问过耶稣驱除污鬼的事,因为在东方的社会里,‘驱魔’是司空惯见的事,所以他们大可不必理会耶稣的。但他们想指出耶稣赶鬼的力量,是从魔王那里分取出来的,他们以为耶稣:‘用大魔鬼的法力,赶走小魔鬼。’当时的人也相信魔术的,他们所想证实的,就是耶稣用魔术去医病赶鬼。
耶稣很容易替自己作出辩护。驱魔的宗旨,自然是用一个较大的能力,驱逐较小的魔力。耶稣指出:‘试想想!一个王国内部分裂,那个王国怎能站立得稳呢?一个家庭内哄,这个家庭怎么可以支持下去呢?倘若撒但和他的魔鬼内哄,那么就是发生内战了,这件事怎么可以的呢?’耶稣于是再举一例去阐述祂的意思:‘假若你想向一个强壮的人下手抢掠的话,首先你要把他缚住才好,否则是很难的。’耶稣所要证明的,祂不是与魔鬼结盟;魔鬼的力量被祂击破了;比魔鬼更强而有力的名已经建立起来;祂已把魔鬼完全征服。但在这段经文中,我们还需要解释两件事。
(一)耶稣接纳生活是一种 争,是上帝的力量和魔鬼的力量常常是互相对垒的。对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耶稣从来没有花时间去思索的;耶稣从来没有解释过邪恶的力量从何而来;但祂却切切实实地应付它们。我们常常也会犯上这个毛病,花了许多时间去讨论邪恶的来源,但却没有用同样的时间去想出实际的办法去克制邪恶。有人设一比喻来引述──假如一个 人睡醒,发现自己的屋子起了火,他一定不会安详的坐在椅子上,阅读一篇“室内起火的缘故”的论文。他一定立刻想尽办法先去救火。耶稣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善恶的争战;祂没有详细揣测这些缘故;但祂全力发动,把罪恶克服,并且赐给门徒权柄,医病赶鬼。
(二)耶稣认为除去病人的痛苦就是克服撒但的一部份工作。在耶稣的思想当中,祂渴望,并且能够做到,把人的身体和灵性同样医好。医生和科学家面对医病的挑战,可以说是分享教会宣教的事工,共同把撒但克制。所以医生和牧师传道人所做的工作是在同一阵线上,而不是对立的;他们不应各立门户,而应携手合作,参与上帝的阵营,对邪恶的力量争战。
不能饶恕的罪(三 28-30 )
我们若要明白这句话,必须先了解当时说话的环境,这是当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宣告耶稣用魔鬼的力量去赶鬼,而不是用上帝的力量,耶稣才说出这句话来。他们把上帝道成肉身的力量当作魔鬼的作为。
我们又必须记 ,耶稣所指的圣灵,并不是今天我们教义中所了解的意思,教义中的圣灵是当耶稣带荣耀再来的时候然后完全的临格;在五旬节的经验当中,人们才正式体验圣灵同在的力量。耶稣当时所指的圣灵,就是同时代犹太人所认识的。在犹太人的思想中,圣灵有两项功能。第一,圣灵把 上帝的真理启示给人;第二,当人看见真理时,祂便教导人明白真理。这两点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一)圣灵帮助人在生活当中,明白上帝的真理;但倘若人拒绝运用上帝所赐的才能时,便会失掉它。犹如人长久生活在黑暗当中,自然会失去视觉;长久睡在床上,自然会不良于行;拒绝作自修温习的人,自然会失去学习的能力。因此倘若人长久拒绝上帝圣灵的指引,当他看见真理时,也不会认得出来;那时人便善恶不分,把上帝的美善指为撒但的作为了。
(二)为什么这样的罪不能馋恕昵?遂特( H. B. Swete 1835-1917 ,英国神学家)说:‘当人善恶不分而心里蒙闭时,这就是道德的沦亡;而道成肉身也不能当作救药了。’罗林生( A. J. Rawlinson )说这是‘最可怕的沉沦’,正如我们常说‘万恶之首’了。班杰尔( Bengel )也说过,一切的罪行都是属于人类的作为,但这是撒但做出来的罪行啊!然则为什么会如此利害呢?
我们试看人对耶稣的态度和感受。通常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从耶稣可爱美善的人生中,反影出自己的卑劣和不配。彼得就是如此说过:‘离开我吧,我是一个罪人。’(路五 8 ),当一个杀人罪犯石井( Tokichi Ishii )第一次读到福音的故事时,他说:‘我停下不读。我心被刺痛,犹如把一根五寸长的鑯钉打进我的心房里!我能否说这是耶稣的爱吗?这是祂的怜悯吗?我真的不知怎样去叫它才好。但我深知,由于我相信了,我的铁石心肠也就改变了。’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心如刀割──这些自以为配不上耶稣,和刀割的感受是内在发出的痛悔,而痛悔是饶恕唯一的条件。但是当人硬了心,拒绝听圣灵的指引和责备,他便会看不见耶稣的美善,那么,耶稣的临格,不能帮助他看见自己的罪行;既然失去了知罪的感觉,自然不知‘悔改’为何物了,这样又从何而来馋恕呢?
另外有一个魔鬼路西非尔( Lucifer )的传说。有一天,一个教士在会众中看见一个极其俊美的青年。在崇拜后,这位青年走上前来认罪,当他说出自己所有的罪行时,那位教士听了也为之发指,说:‘你做了这么多的罪恶,年纪应该不小了吧!’那青年回答道:‘我就是路西非尔,从亘古时间开始的一刻,我便从天堕了下来。’那位教士道:‘不怕,只要你肯悔改,一样可以蒙赦免。’但那位青年,定睛望了教士片刻,便掉转头,大步走开了。他永远不会讲出悔改的话来;他仍继续作恶,而至沉沦,结果被定罪了。
真的,悔改就是饶恕的唯一条件。只要人能认出基督的美善,甚至当时未能脱离罪的魔爪,甚至依然泥足深陷,他仍然可以获得赦免的。相反,倘若人屡次拒绝上帝的指引,看见真理而不能把它认出来时,刻意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收藏起来,而至善恶不分;当自己做错了事,看见耶稣两不能体验到自己的过错;他就不会自己悔改,于是永远不能获得饶恕。这就是触犯了圣灵的罪了。
作亲属的条件(三 31-35 )
耶稣在这段经文指出,作真正亲属的条件是什么,这个条件并不是单以血统关系作标准的。许多时候,志同道合的人比自己的骨肉,关系更加亲密。那么真正亲属的条件是什么?
(一) 有共同的经验 。特别是两人曾经共同遭遇过的经历,使他们彼此连结在一起,人的友谊常常是从一句问话作开始的:‘你曾否记得当时……?’于是大家追忆旧事,共同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有一个人碰见一个黑人,刚好她的一位旧相识去世。他便说:‘你知道某人刚去世吗!’她答道:‘我知道。’但她好像无动于中似的。他便接 说:‘你们两人上星期不是大家有讲有笑的吗?你们不是很要好的朋友吗?’她说:‘我们是朋友,大家都常常讲笑;但真正的好朋友是能够大家一齐哭泣的。’这是一个十分真确的见解。真正的亲属是用共同的生活经验互相维系的,而基督徒之间的共同经验就是彼此都是获得饶恕的罪人。
(二) 共同的兴趣 。卓云( A. M. Chirgwin )在他所写的圣经在普世福音的使命一书中,讲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售经员和负责分派圣经的人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倾销圣经,而是怎样引起他们的注意去读经,他再讲出一个售经员在中国的经验,他经常逐户人家造访,但很失望的一件事,就是那些新读者懒得去读圣经,于是,他为他们建立起一个读经团契,后来相继组织成一间礼拜堂,他们的读经兴趣才培养出来。用共同的兴趣把分散的小组维系起来,他们便成为紧密的亲属了。基督徒是有一个共同的兴趣,因为大家都渴望更深的认识耶稣基督。
(三) 共同的服从 。门徒富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团契,他们的背景和信念都是不同的,马太是个税吏,而奋锐党人的西门是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两人曾经是势不两立的,但现在竟能互相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共同认耶稣基督是主。真的,在任何一排士兵里,当中的军人都是来自不同职业,不同背景和各持不同思想见解的;但他们却能够联合为效忠国家而结为同志,完全是因为他们有共同服从的心志。所以大家能够服从一个主人的话,互相成为要好的朋友,实在不是一件难事。当所有的人都能爱耶稣基督的时候,人就可以互相关心和互相敬爱了。
(四) 共同的目的 ,人有共同的目的,自然能够紧密的结合了。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教训献给教会的。卓云继续讲出教友对圣经感到兴趣的重要:“教会合一的事工若果能建立在圣经里面,多过放时间去讨论教会的体制,一定会收到预期的进展的。”教会若果经常辩论牧师的按立,教会的组织,圣餐礼的仪式和诸如此类问题时,很难会结合的。唯一能够真的把教会结合的讨论事项,就是怎样引人归主。倘若共同的目的能够产生真的亲属感时,那么基督徒彼此都存 一个秘密,就是大家渴望更深的认识基督,和引领更多人加入祂的国度里。我们的意见虽然分歧,但在这件事上,我们大家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基督徒的共同目的了。 ──《每日研经丛书》
第三章
十二·仆人在安息日治病(三1~6)
三1,2 在安息日有另一个试验。耶稣又进了会堂,在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这挑起了一个问题:“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不医治?”若他医治,法利赛人便(自以为)找着把柄。试想一想他们的假冒为善和虚伪,是帮不了这人的,他们甚至怨恨要帮助这人的人。他们寻找证据去控告生命的主。若祂在安息日治病,他们必像狼群蜂拥杀。
三3,4 主吩咐那人起来,站在当中,那时气氛充满期待。他又问法利赛人说:“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祂的发问揭穿了法利赛人的用心不良。他们以为祂在安息日行神迹医病是错的,却不以自己在安息日策划除灭耶稣为错的!
三5 怪不得他们哑口无言!尴尬一刻的寂静过去了,救主命令那人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有力,皮肉回复原有的大小,皱纹也没有了。
三6 这事叫法利赛人受不住了,他们出去,联络他们的传统敌人希律一党的人,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这日仍是安息日。希律曾杀死施洗约翰,或许他一党的人也有把握杀害耶稣。这是法利赛人的期望。
十三·人群拥挤仆人(三7~12)
三7~10 离了会堂,耶稣退到加利利海边去。这海在圣经中往往象征外邦人,所以此举可能描述祂从犹太人转向外邦人。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也有从远处来的人聚集。因为人多,耶稣就要求叫一只小船,好使祂能离开岸边,不致被求医的人拥挤。
三11,12 当污鬼在人群中呼喊祂是神的儿子的时候,耶稣就再三的嘱咐他们,禁止他们这样说。我们已看过,祂不会接受邪灵的见证。祂不否认是神的儿子,但祂要在适当的时候和方式才显露出来。耶稣有医病的能力,但医病的神迹只行在求医者身上;救恩也一样,祂拯救的能力足以拯救所有人,但只对信靠祂的人才生效。
从救主的工作上,我们晓得需要并不等同呼召。任何地方都有需要,耶稣只按照父神的指示来决定在何时、到何地去作事奉。我们的事奉也应如此。
叁·仆人呼召和训练门徒(三13~八38)
一·拣选十二门徒(三13~19)
三13~18 面对普世的福音工作,耶稣设立了十二个门徒。那些人没有甚么奇特,因着与耶稣的关系,他们才成为伟大的人。
他们都是青年人。司徒雅各对门徒的年少有为有以下卓越的评论:
基督信仰的起头,是一个青年人的运动……不幸地,这事实往往在基督教文艺和讲坛上表达得含糊不清。肯定的说,原先的门徒是一群青年。基督信仰以青年人运动进入世界不应是一件叫人惊讶的事。大部分使徒跟随耶稣的时候,都只是二十来岁‥…‥我们不会忘记耶稣自己开始地上的职事时,祂正是少年光辉“如清晨的甘露”(诗一一○3──这诗引用于耶稣身上,先是由祂自己,后是使徒时代的教会)。后来的基督徒在他们墓穴的墙壁上画上他们主的画像,并不是衰老、沧桑及痛苦破碎,却是一位青年的牧羊人,在清晨放牧于山丘上,这是他们的直觉观感。以撒华特一首伟大的诗歌,是忠于事实的:
我每思念十字宝架,
荣耀君王在上悬挂。
没有人这样深知道青年人的心,他的欢乐、勇敢、慷慨和盼望;他那忽然的寂寞和纠缠的梦、隐藏的争战和强烈的试探,没有人像耶稣深知道的。也没有人像耶稣更清楚知道少年的生命里,从前静止的奇异思想开始发动,全世界展现眼前,这时期是神向灵魂工作的良机。……我们读到十二门徒的故事,正是青年人的冒险故事。我们看见他们跟随他们的主到不识之地,不清楚认识祂是谁,他们为何这样做,或祂要领他们往何处;他们只是被祂吸引,在祂心灵里彷佛有些不能抗拒的东西令他们着迷,支配、占据他们。他们被朋友嘲笑、遭仇敌谋害;有时他们心中的疑惑起哄,以至他们差不多要走回头路;然而他们仍依附祂,度过盼望的幻灭,进到更忠诚,最后荣耀地得着赞美颂所给他们的伟大称号,“有荣耀的众使徒”。要用心注意他们,因为我们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感染,追随耶稣的脚踪4。
呼召使徒有三重目的:(1)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2)也要差他们去传道;(3)并给他们权柄赶鬼。
首先他们要受训练一段时间──在公开传道前暗中预备。这是事奉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花时间与祂同在,才出去作神的代表。
然后,他们被差遣去传道。他们传福音的基本方法是宣讲神的道,这是必然的中心,是不能被取代的。
最后,他们得着超然的权柄。赶鬼的行动会向人证明神要藉着使徒说话。当圣经还未完成,神迹是神使者的证书。今天,人已得到神完整的话语,他们有责任不用神迹的证明而相信神的话。
三19 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的名字在使徒中很突出。被拣选的使徒转而出卖主,当中是个奥秘。在基督徒的事奉中,最痛心就是看见原来活泼、诚挚而表现出有奉献心的人,后来背逆救主,回到那曾把祂钉十字架的世界里去。
那十一位后来证实忠心于主,祂藉他们搅乱了天下。他们的圈子不断扩展、繁衍;从某种意义看,我们也是他们事奉果子的延续。无人能估量我们为基督所生的影响会有多深远。
二·不得赦免的罪(三20~30)
三20,21 耶稣呼召了门徒就下山去,进了加利利地的一个房子。众人又聚集,使祂与门徒连吃饭也没有空。祂的亲属听见祂的事,以为他癫狂了,便要带祂走。无疑,他们因为家中这个宗教狂热者的热诚而感到尴尬。
梅勒评说:
他们面对祂那不可抑制的热心,只能说祂癫狂了。今天基督的忠心跟随者因着爱主全然舍己,我们便听到不少相同的批评。人们说:“他癫狂了!”他们以为、人若被宗教燃起了不平凡的热诚,或有人比一般基督徒长进得更热心事奉主,他就是癫狂的了……。
这样的癫狂是好的、只叹寥寥可数吧。若有更多这样癫狂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多失丧的灵魂在教会的影子旁濒临死亡:就不会缺乏宣教士和金钱把福音传到黑暗大陆:教会不会有这么多空座位;祷告会不会沈寂无生气;主日学不会缺少教师。若所有基督徒都像主或保罗一样癫狂,会是一件荣耀的事。有一种癫狂真的可怕,就是在这世界里的,从来不顾念另一个世界的人;活在失丧的人中,却不怜悯他们,不顾及他们失丧的光景,也不试图拯救他们。我们铁石心肠,冷漠无情不理会将要灭亡的灵魂,这种态度比比皆是。但我们是我们弟兄的守望者,不顾他们永远的得救问题,是极其可恶的5。
为神火热的人在同世的人中间,常被视作癫狂的。我们愈像基督,我们也要愈多经历被亲友误解之苦。我们若要发财,世人必为我们欢呼;我们若要为耶稣基督发热心,世人必要讥笑我们。
三22 文士不以为祂是癫狂。他们指摘祂是靠着鬼工别西卜的能力赶鬼。别西卜之名可解作“粪堆苍蝇之主”或“污秽之主”。这是个严重、卑鄙而亵渎的指控!
三23 耶稣首先作出反驳,接着宣告亵渎者的结局。若祂靠着别西卜赶鬼,就是撒但对抗撒但,把自己的目的挫败了。撒但的目的是藉污鬼支配人,并非要赶出污鬼叫人得自由。
三24~26 若一国、一家或一人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长存必须靠内部的合作,不是对抗。
三27 故此文士的指控是荒谬的。其实,主耶稣所作的正好与他们所说的相反。祂的神迹表明撒但的垮台,而不是显出他的本领。这正是救主所说:“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
撒但是那位壮士;他的家是他的领土,他是这世界的神,他的家具是在他支配下的人。耶稣是那捆绑撒但,掠夺他家的人。当基督第二次降临,撒但要被捆绑,扔在无底坑里一千年。救主在地上传道时赶逐污鬼,乃要预告祂最后要全面捆绑魔鬼。
三28~30 第28至30节,主宣告那犯了永不得赦免的罪的文士之结局。他们指摘耶稣靠鬼王的力量赶鬼,但事实上祂是靠圣灵的能力赶鬼,那么他们就把圣灵称为污鬼。这就是亵渎圣灵。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唯独这罪却不得赦免,直到永远。
今天人能犯这罪吗?似乎不可能。这罪是耶稣在地上行神迹时人所犯的,祂今日不以肉身在地上赶鬼,故并没有这样亵渎圣灵的可能性存在。有人担心犯上不得赦免的罪,其实却没有犯上。他们忧虑,正显出他们并没有犯亵渎圣灵的罪。
三·仆人真正的母亲和弟兄(三31~35)
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祂的弟兄来跟祂说话。但人群阻碍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就差人通传,说他们在外边找祂。当传话的人说祂的母亲和弟兄6要见祂,祂就四面观看并说,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祂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我们可从主的话学几个功课:
1·首先,主耶稣的话指斥人对马利亚的膜拜。祂没有不尊她为祂肉身的母亲,但却指出属灵的关系超越肉身的关系。马利亚遵行神的旨意,比作祂母亲更有尊荣。
2·第二,这话反驳马利亚终身为童女的教义。耶稣有几个弟妹。祂是马利亚头生的,她后来又生下祂的弟妹(参看太一三55;可六3;约二12;七3,5,10;徒一14;林前九5;加一19·也可参看诗六九8)。
3·耶稣把神的喜爱放于亲情关系之上。今天祂仍然向祂的跟随者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一四26)
4·经文提醒我们,基督徒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比与未得救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更密切。
5·最后,这话强调耶稣对遵行神旨意的重视。我达到这标准没有?我是祂的母亲或弟兄吗?──《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简介 3:5
怒 目 …… 看: 耶
稣 的 愤 怒 表 明 了 他 对 所 有 不 义 和 不 公 正 行 径 的 憎 恶 和 反 对 ( 参 来 1:9 注 ) 。 虽 然 圣 经 要 求 基 督 徒 必 须 遏 止 不 义 的 怒 气 ( 加 5:20 ;西 3:8) ,但 是 却
完 全 允 许 像 基 督 那 样 痛 恨 罪 恶 ( 出 32:19 ;
撒 上 11:6 ;撒 下 12:5 ; 尼 5:6) 。 信 徒 对 同 时 代 之 人 的 罪 所 产 生 的 深 恶 痛 绝 之 情, 正 是 他 们 站 在 神 的 立 场 上 反 对
罪 恶 的 明 证 ( 出 32:19 ;撒 上 11:6 ;诗 94:16 ;耶 6:11 ;徒 17:16) 。
3:10
他 治 好 了 许 多 人: 参 “ 神 的 医 治 ” 一 文。
3:27
必 先 捆 住 那 壮 士: 参 “ 胜 过 撒 但 和 鬼 魔 的 能 力 ” 一 文。
专题论文 40 :胜过撒但和鬼魔的能力
可 3:27 “ 没 有 人 能 进 壮 士 家 里, 抢 夺 他 的 家 具; 必 先 捆 住 那 壮 士, 才 可 以 抢 夺 他 的 家。 ”
马 可 福 音
突 出 的 一 点 就 是 耶 稣 极 其 注 重 制 伏 撒 但 并 胜 过 它 的 邪 恶 权 势; 在 3:27 中 耶 稣 把 这 一 点 描 述 为 “ 捆 住 那 壮 士 ” ( 就 是 撒 但 ) , “ 抢 夺 他
的 家 ” ( 就 是 释 放 那 些 被 撒 但 奴 役 的 人 ) 。
耶 稣 常 常 赶 鬼 ( 希 腊 文 daimonion) ,
这 充 分 证 明 了 他 有 胜 过 撒 但 的 大 能。
鬼 魔
1. 新
约 圣 经 常 常 提 到 那 些 被 污 鬼 附 身、 备 受 撒 但 压 制 苦 害 的 人, 同 时 描 述 了 耶 稣 与 鬼 魔 的 争 战。 马 可
福 音 就 描 述 了 许 多 这 样 的 交 战: 1:23~28 ; 32~34,
39 ; 3:10~12 ; 14~15 ; 5:1~20 ; 6:7,
13 ; 7:24~30 ; 9:14~29 ; 16:17 。
2. 鬼
魔 是 具 有 位 格 属 性 的、 有 智 慧 的 灵 体。 他 们 是 撒 但 王 国 的 成 员, 是 神 和 人 的 仇 敌 ( 太 12:43~45) ; 他 们 听 命 于 撒 但, 邪 恶 而 且 诡 诈 ( 参 太 4:10 注 ) 。
3. 一
切 偶 像、 假 神 背 后 的 黑 暗 权 势 都 是 鬼 魔, 拜 偶 像 实 际 上 就 是 拜 鬼 魔 ( 参
林 前 10:20 注;参 “ 拜 偶 像 的 实 质 ” 一 文 ) 。
4. 新
约 圣 经 指 出, 世 界 与 神 隔 绝, 且 卧 在 撒 但 的 手 下 ( 参 约 12:31 注;林 后 4:4 ;弗 6:10~12 ;参 “ 基 督 徒 与 世 界 的 关 系 ” 一 文 ) 。
所 以 鬼 魔 在 这 个 世 界 的 执 政 掌 权 体 系 中 有 它 们 的 地 位; 基 督 徒 必 须 与 它 们 展 开 持 久 的 争 战 ( 参 弗 6:12 注 ) 。
5. 鬼
魔 经 常 住 在 不 信 的 人 里 面 ( 参 可 5:15 ;路 4:41; 8:27~28; 徒 16:18) , 并 且 利 用 他 们 说 话。 它 们 捆
绑 奴 役 这 些 人, 暗 中 左 右 他 们, 使 他 们 渐 渐 走 向 邪 恶、 败 坏 和 灭 亡。
6. 鬼
魔 能 使 人 生 病 ( 太 9:32~33 ; 12:22 ; 17:14~18 ;可 9:20~22 ;路 13:11,16) , 不 过 不 是 所 有 疾 病 都 是 污 鬼 造
成 的 ( 太 4:24 ;路 5:12~13) 。
7. 那
些 行 通 灵 术、 巫 术 ( 即 妖 术 ) 和 交 鬼
的 人 很 容 易 被 鬼 魔 辖 制 ( 比 较 徒 13:8~10 ; 19:19 ;加 5:20 ;启 9:20) 。
8. 在
这 个 末 后 的 时 代, 鬼 魔 的 活 动 极 其 猖 獗, 大 大 地 助 长 了 邪 术、 淫 乱、 腐 败 和 强 暴 之 风; 他 们 要 大 大
攻 击 神 的 道 和 圣 经 纯 正 的 教 训 ( 太 24:24 ;林
后 11:14~15 ;提 前 4:1) 。 随 着 敌 基
督 者 与 其 随 从 的 出 现, 鬼 魔 的 种 种 作 为 必 空 前 泛 滥 横 行 ( 帖 后 2:9 ;启 13:2~8 ; 16:13~14) 。
耶 稣 和 鬼 魔
1. 耶
稣 所 行 的 许 多 事 都 打 击 了 撒 但 和 鬼 魔 的 气 势 ( 如 可 1:26,34,39 ; 3:10~11 ; 5:1~20 ; 9:17~29 ;比
较 路 13:16) 。 耶 稣 清 楚 地 说, 他 来 世 上 的 目 的 之 一 就 是 要 捆 绑 撒
但, 并 释 放 那 些 被 他 奴 役 的 人 ( 太 12:29 ;可 1:27 ;路 4:18) 。
2. 耶
稣 不 仅 以 赶 鬼 来 败 坏 撒 但, 他 又 从 死 里 复 活, 彻 底 地 捆 绑 了 撒 但 ( 约 12:31) , 粉 碎 了 撒 但 王 国 的 势 力, 重 建 了 神 国 度 的 权 能 ( 参 “ 神 的 国 度 ” 一 文 ) 。
3. 地
狱 ( 希 腊 文 gehenna) 是 我 们 的 主
为 魔 鬼 及 其 一 切 随 从 预 备 的 永 刑 之 所 ( 太 8:29 ; 25:41) 。
信 徒 与 鬼 魔
1. 圣
经 教 导 我 们 说, 凡 有 圣 灵 居 住 在 他 里 面 的 真 信 徒 绝 不 会 被 鬼 附; 圣 灵 和 邪 灵 永 远 不 会 同 住 在 一
个 人 里 面 ( 林 后 6:15~16 注 ) 。
但 是, 基 督 徒 若 不 顺 从 圣 灵 的 引 导, 他 的 思 想、 情 感 和 行 为 就 容 易 受 鬼 魔 的 影 响 ( 太 16:23 ;林 后 11:3,14) 。
2. 耶
稣 已 应 许 赐 给 真 信 徒 胜 过 撒 但 及 其 党 羽 的 权 柄。 当 面 对 它 们 的 时 候, 我 们 必 须 靠 着 圣 灵 的 大 能
大 力 与 之 不 懈 地 争 战, 击 败 它 们 企 图 加 在 我 们 身 上、 用 以 压 制 我 们 的 一 切 权 势 ( 参 路 4:14~19) 。
3. 根
据 马 可 福 音 3:27 中 的 这 个 比 喻, 与 撒 但 的 属 灵 争 战 包 括 3 方 面:
(1) 照
着 神 的 旨 意 向 撒 但 宣 战 ( 参 路 4:14~19) 。
(2) 进
入 撒 但 的 家 ( 任 何 一 个 有 撒 但 势 力 的 所 在 ) ,
借 着 祷 告 和 宣 告 神 的 道 打 击 并 胜 过 撒 但, 且 要 毁 坏 他 用 以 欺 骗 和 试 探 人 的 邪 恶 兵 器 ( 比 较 路 11:20~22) 。
(3) 夺
走 他 的 家 产, 也 就 是 救 出 那 些 被 撒 但 掳 去 的 人, 把 他 们 交 给 神, 好 叫 他 们 因 信 基 督 而 蒙 赦 免, 得
成 圣 ( 路 11:22 ; 徒 26:18) 。
4. 下
面 列 出 了 在 这 场 争 战 中 我 们 当 行 的 事:
(1) 要
充 分 认 识 到 我 们 不 是 在 与 属 血 气 的 争 战, 而 是 在 与 属 灵 的 邪 恶 势 力 争 战 ( 弗 6:12) 。
(2) 要
活 在 神 面 前, 尽 心 竭 力 地 信 守 他 的 真 理 和 义 ( 罗 12:1~2; 弗 6:14) 。
(3) 要
相 信 撒 但 并 非 坚 不 可 摧, 他 国 中 的 任 何 一 处 都 可 以 被 攻 破 ( 徒 26:18 ;弗 6:16 ;帖 前 5:8) ,
并 且 还 要 知 道, 信 徒 有 神 所 赐 大 能 的 属 灵 兵 器, 足 以 摧 毁 撒 但 坚 固 的 营 垒 ( 林 后 10:4~5) 。
(4) 要
满 带 着 圣 灵 的 能 力 传 扬 天 国 的 福 音 ( 太 4:23; 路 1:15~17; 徒 1:8; 2:4;
8:12; 罗 1:16; 弗 6:15) 。
(5) 要
凭 着 相 信 耶 稣 的 名 ( 徒 16:16~18) 、
运 用 神 的 道 ( 弗 6:17) 及 在 圣 灵 里
的 祷 告 ( 徒 6:4 ;弗 6:18) 、 禁 食 ( 参 太 6:16 注 ) 和 赶 鬼 ( 参 太 10:1 注; 12:28 ; 17:17~21 ;可 16:17 ;路 10:17 ;徒 5:16 ; 8:7 ; 16:18 ; 19:12 ;参 “ 神 迹 ” 一 文 ) 直 接 向 撒
但 和 他 的 权 势 宣 战。
(6) 要
特 别 祈 求 圣 灵 做 工, 使 失 丧 的 人 为 罪、 为 义、 为 将 来 的 审 判 自 己 责 备 自 己 ( 约 16:7~11) 。
(7) 要
祈 求 借 着 医 病、 说 方 言、 行 神 迹 等 各 样 属 灵 的 恩 赐 彰 显 圣 灵 的 大 能 ( 徒 4:29~33 ; 10:38 ;林 前 12:7~11) 。
3:29
凡 亵 渎 圣 灵 的: 参
马可福音第三章
十二.仆人在安息日治病(三 1 ~ 6 )
三 1 , 2 在安息日有另一个试验。耶稣 又进了会堂 ,在那里 有一个人 , 枯干了一只手 。这挑起了一个问题:“耶稣 在安息日医治不医治? ”若他医治,法利赛人便(自以为)找把柄。试想一想他们的假冒为善和虚伪,是帮不了这人的,他们甚至怨恨要帮助这人的人。他们寻找证据去控告生命的主。若祂 在安息日 治病,他们必像狼群蜂拥杀。
三 3 , 4 主吩咐 那人 起来, 站在当中 ,那时气氛充满期待。他 又问 法利赛人说:“ 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 ”祂的发问揭穿了法利赛人的用心不良。他们以为祂在安息日行神迹医病是错的,却不以自己在安息日策划除灭耶稣为错的!
三 5 怪不得他们哑口无言!尴尬一刻的寂静过去了,救主命令那人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有力,皮肉回复原有的大小,皱纹也没有了。
三 6 这事叫 法利赛人 受不住了,他们 出去 ,联络他们的传统敌人 希律一党 的人, 商议 怎样可以 除灭 耶稣。这日仍是安息日。希律曾杀死施洗约翰,或许他一党的人也有把握杀害耶稣。这是法利赛人的期望。
十三.人群拥挤仆人(三 7 ~ 12 )
三 7 ~ 10 离了会堂, 耶稣退到 加利利 海边去 。这海在圣经中往往象征外邦人,所以此举可能描述祂从犹太人转向外邦人。 有许多人从加利利 ,也有从远处来的人聚集。因为人多,耶稣就要求叫 一只小船 ,好使祂能离开岸边,不致被求医的人拥挤。
三 11 , 12 当 污鬼 在人群中呼喊祂是 神的儿子 的时候,耶稣就 再三的嘱咐 他们,禁止他们这样说。我们已看过,祂不会接受邪灵的见证。祂不否认是神的儿子,但祂要在适当的时候和方式才显露出来。耶稣有医病的能力,但医病的神迹只行在求医者身上;救恩也一样,祂拯救的能力足以拯救所有人,但只对信靠祂的人才生效。
从救主的工作上,我们晓得需要并不等同呼召。任何地方都有需要,耶稣只按照父神的指示来决定在何时、到何地去作事奉。我们的事奉也应如此。
.仆人呼召和训练门徒(三 13 ~八 38 )
一.拣选十二门徒(三 13 ~ 19 )
三 13 ~ 18 面对普世的福音工作,耶稣设立了 十二 个门徒。那些人没有什么奇特,因与耶稣的关系,他们才成为伟大的人。
他们都是青年人。司徒雅各对门徒的年少有为有以下卓越的评论:
基督信仰的起头,是一个青年人的运动……不幸地,这事实往往在基督教文艺和讲坛上表达得含糊不清。肯定的说,原先的门徒是一群青年。基督信仰以青年人运动进入世界不应是一件叫人惊讶的事。大部分使徒跟随耶稣的时候,都只是二十来岁¨…¨我们不会忘记耶稣自己开始地上的职事时,祂正是少年光辉“如清晨的甘露”(诗一一○ 3 ──这诗引用于耶稣身上,先是由祂自己,后是使徒时代的教会)。后来的基督徒在他们墓穴的墙壁上画上他们主的画像,并不是衰老、沧桑及痛苦破碎,却是一位青年的牧羊人,在清晨放牧于山丘上,这是他们的直觉观感。以撒华特一首伟大的诗歌,是忠于事实的:
我每思念十字宝架,
荣耀 君王在上悬挂。
没有人这样深知道青年人的心,他的欢乐、勇敢、慷慨和盼望;他那忽然的寂寞和纠缠的梦、隐藏的争战和强烈的试探,没有人像耶稣深知道的。也没有人像耶稣更清楚知道少年的生命里,从前静止的奇异思想开始发动,全世界展现眼前,这时期是神向灵魂工作的良机。……我们读到十二门徒的故事,正是青年人的冒险故事。我们看见他们跟随他们的主到不识之地,不清楚认识祂是谁,他们为何这样做,或祂要领他们往何处;他们只是被祂吸引,在祂心灵里仿佛有些不能抗拒的东西令他们迷,支配、占据他们。他们被朋友嘲笑、遭仇敌谋害;有时他们心中的疑惑起哄,以至他们差不多要走回头路;然而他们仍依附祂,度过盼望的幻灭,进到更忠诚,最后荣耀地得赞美颂所给他们的伟大称号,“有荣耀的众使徒”。要用心注意他们,因为我们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感染,追随耶稣的脚踪 4 。
呼召使徒有三重目的: ( 1 )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 2 )也要差他们去传道;( 3 )并给他们权柄赶鬼。
首先他们要受训练一段时间──在公开传道前暗中预备。这是事奉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花时间与祂 同在 ,才出去作神的代表。
然后,他们被差遣 去传道 。他们传福音的基本方法是宣讲神的道,这是必然的中心,是不能被取代的。
最后,他们得超然的 权柄 。赶 鬼 的行动会向人证明神要藉使徒说话。当圣经还未完成,神迹是神使者的证书。今天,人已得到神完整的话语,他们有责任不用神迹的证明而相信神的话。
三 19 卖耶稣的 加略人犹大 的名字在使徒中很突出。被拣选的使徒转而出卖主,当中是个奥秘。在基督徒的事奉中,最痛心就是看见原来活泼、诚挚而表现出有奉献心的人,后来背逆救主,回到那曾把祂钉十字架的世界里去。
那十一位后来证实忠心于主,祂藉他们搅乱了天下。他们的圈子不断扩展、繁衍;从某种意义看,我们也是他们事奉果子的延续。无人能估量我们为基督所生的影响会有多深远。
二.不得赦免的罪(三 20 ~ 30 )
三 20 , 21 耶稣呼召了门徒就下山去,进了加利利地的一个房子。 众人 又聚集,使祂与门徒连吃饭也没有空。祂的 亲属 听见祂的事,以为 他癫狂了 ,便要带祂走。无疑,他们因为家中这个宗教狂热者的热诚而感到尴尬。
梅勒评说:
他们面对祂那不可抑制的热心,只能说祂癫狂了。今天基督的忠心跟随者因爱主全然舍己,我们便听到不少相同的批评。人们说:“他癫狂了!”他们以为、人若被宗教燃起了不平凡的热诚,或有人比一般基督徒长进得更热心事奉主,他就是癫狂的了……。
这样的癫狂是好的、只叹寥寥可数吧。若有更多这样癫狂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多失丧的灵魂在教会的影子旁濒临死亡:就不会缺乏宣教士和金钱把福音传到黑暗大陆:教会不会有这么多空座位;祷告会不会沉寂无生气;主日学不会缺少教师。若所有基督徒都像主或保罗一样癫狂,会是一件荣耀的事。有一种癫狂真的可怕,就是在这世界里的,从来不顾念另一个世界的人;活在失丧的人中,却不怜悯他们,不顾及他们失丧的光景,也不试图拯救他们。我们铁石心肠,冷漠无情不理会将要灭亡的灵魂,这种态度比比皆是。但我们是我们弟兄的守望者,不顾他们永远的得救问题,是极其可恶的 5 。
为神火热的人在同世的人中间,常被视作癫狂的。我们愈像基督,我们也要愈多经历被亲友误解之苦。我们若要发财,世人必为我们欢呼;我们若要为耶稣基督发热心,世人必要讥笑我们。
三 22 文士 不以为祂是癫狂。他们指摘祂是靠 鬼工别西卜 的能力赶鬼。 别西卜 之名可解作“粪堆苍蝇之主”或“污秽之主”。这是个严重、卑鄙而亵渎的指控!
三 23 耶稣首先作出反驳,接宣告亵渎者的结局。若祂靠别西卜赶鬼,就是撒但对抗撒但,把自己的目的挫败了。撒但的目的是藉污鬼支配人,并非要赶出污鬼叫人得自由。
三 24 ~ 26 若一 国 、一 家 或一人 自相分争 ,必站立不住。长存必须靠内部的合作,不是对抗。
三 27 故此文士的指控是荒谬的。其实,主耶稣所作的正好与他们所说的相反。祂的神迹表明撒但的垮台,而不是显出他的本领。这正是救主所说:“ 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 ”
撒但是那位 壮士 ;他的 家 是他的领土,他是这世界的神, 他的家具 是在他支配下的人。耶稣是那捆绑撒但,掠夺他家的人。当基督第二次降临,撒但要被捆绑,扔在无底坑里一千年。救主在地上传道时赶逐污鬼,乃要预告祂最后要全面捆绑魔鬼。
三 28 ~ 30 第 28 至 30 节,主宣告那犯了永不得赦免的罪的文士之结局。他们指摘耶稣靠鬼王的力量赶鬼,但事实上祂是靠圣灵的能力赶鬼,那么他们就把圣灵称为污鬼。这就是 亵渎圣灵 。一切的罪都可 得赦免 ,唯独这罪却不得赦免,直到 永远 。
今天人能犯这罪吗?似乎不可能。这罪是耶稣在地上行神迹时人所犯的,祂今日不以肉身在地上赶鬼,故并没有这样亵渎圣灵的可能性存在。有人担心犯上不得赦免的罪,其实却没有犯上。他们忧虑,正显出他们并没有犯亵渎圣灵的罪。
三.仆人真正的母亲和弟兄(三 31 ~ 35 )
耶稣的 母亲 马利亚和祂的 弟兄 来跟祂说话。但人群阻碍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就差人通传,说他们在 外边 找祂。当传话的人说祂的 母亲和弟兄 6 要见祂,祂就 四面观看 并说,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 ,就是祂的 弟兄姐妹和母亲 了。
我们可从主的话学几个功课:
1 .首先,主耶稣的话指斥人对马利亚的膜拜。祂没有不尊她为祂肉身的母亲,但却指出属灵的关系超越肉身的关系。马利亚遵行神的旨意,比作祂母亲更有尊荣。
2 .第二,这话反驳马利亚终身为童女的教义。耶稣有几个弟妹。祂是马利亚头生的,她后来又生下祂的弟妹(参看太一三 55 ;可六 3 ;约二 12 ;七 3 , 5 , 10 ;徒一 14 ;林前九 5 ;加一 19 .也可参看诗六九 8 )。
3 .耶稣把神的喜爱放于亲情关系之上。今天祂仍然向祂的跟随者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一四 26 )
4 .经文提醒我们,基督徒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比与未得救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更密切。
5 .最后,这话强调耶稣对遵行神旨意的重视。我达到这标准没有?我是祂的母亲或弟兄吗?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三章
vi. 那枯干一只手的人(三 1 ~ 6 )
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知道这是特指哪一个 会堂 ,只知道是在加利利;但很可能是迦百农会堂,因为从耶路撒冷来的代表团显然还在进行它的观察任务。这个神迹是说到有一个人无力工作,直到他接受了耶稣医治的触摸。一个颇有趣的早期传统 29 ,说他是一个泥水匠;对这样的人而言,能够使用双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保存在这类正典外之文献中的这些细节或许有可能是真的;因为这些事情如果证实是没有神学真理的话,我们就很难明白为何要杜撰它们。在巴勒斯坦一定流传着许多有关耶稣的口头传说材料,历久不衰;至少一直到主后七十年的灾祸把传统的生活轨道给破坏掉为止(就像主前五九七年的被掳一样)。然而,这个细节比较像是后来一个“传道人”对经文的“详述”,过于是真实的回忆。
2. 法利赛人令人诟病之处,在于他们完全看不出这个人的需要,他们眼中所见的,就是有可能趁此机会控告耶稣──如果祂利用这个安息日的场合医病的话。甚至在他们还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就已经在这种道德的盲目上定了自己的罪了。
3. 如果这人真的想要得医治,他一定得愿意承认自己的需要,同时当在所有会众面前站立起来,说明他的需要,藉此显出他对耶稣的大能有信心。对于一个敏感的人而言,这样当众露出伤残的肢体诚然是极为羞耻的,有如难以下咽的苦杯一般,但耶稣却经常要求人付上这样的代价──承认自己的需要(参五 33 之“血漏”或出血不止的妇人)。在以色列,即使是一只动物,若是要奉献给主,都必须是完全、没有瑕疵的,瞎眼或有缺陷的都不蒙悦纳(利二十二 22 )。没有一个残废的以色利人可以担任耶和华的祭司(利二十一 18 )
4. 耶稣这一次的质问,就像十一 30 论到约翰洗礼的源头之问题一样,是法利赛人无法直接而诚实回答的问题之一,除非他们立刻放弃自己的神学立场。马太福音十二 11 那个家常的比喻──有只动物掉到坑里去,立刻就被它的主人救起来,不管当天是不是安息日──甚至更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加利利的农夫若听到这个比喻一定会会心的笑起来,它毕竟就像耶稣在此所提出的问题一样,是诉诸普通人的常识。闪族惯用语 行善行恶 的意思经常都只是“做任何事”,但这里的两个部分显然是形成强烈的对比,各自保持其原来的意思 30 ,就像 救命害命 一样。然而,每个人都承认耶稣的问题是很恰当公允的,所以也都承认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因为医治一个绝望无助的残障者无疑是 行善 。而且,若弃这无助之人于不顾,势必使他继续残障度日,这显然是 行恶 。无论采取哪一种行动方式,都必须在安息日做点什么;唯一可以自由选择的是行 善 或行 恶,救命 (较好的译法是“医治”)或 害命 。用他们自己的术语来说,恶行远比他们有所顾忌而不去行的善,更严重地“亵渎”了安息日。马可在此并没有记载马太福音十二 1 所说的结论:“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但无论有没有明言,这显然就是耶稣的意思。马可经常让他的读者自行引出这类的结论来。
5. 这是马可福音中头一次提及耶稣遭到有人 心刚硬 ,或“拒绝回应”;而且硬心的不只是本节与十 5 提到的法利赛人,也包括普通百姓(约十二 37 ~ 40 ),甚至祂自己的门徒(六 52 )。当祂发现祂的敌人“心里刚硬”时,令祂甚感愤怒;若是祂的门徒如此,则是令祂痛心、诧异。“硬心”对我们而言,通常意味着无情或残忍,但对希伯来人而言,它的意思是指顽梗敌挡神的旨意,正好与神所要求之柔和谦卑的受教心相反,它是骄傲的一种表现,而且就像不信一样,至少有部分是意志的态度;所以,如果故意维持这种态度,至终会变成得罪圣灵而不得赦免的罪(三 29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圣经来判断,神学家与笃信宗教人士比税吏和罪人更容易表现出这种罪来;我们当中若有人惧怕这个罪,这证明我们还没有犯此大错。希伯来文的“心”字,非常接近中文的“心思”,主要不是有关情感方面,而是关系到思想与意志。
6. 这人的信心与顺服(如果这两个观念可以截然区分),导致了完全的医治( 5 节)。在福音书作者中,只有马可告诉我们:从这一刻开始,法利赛人与希律党人 31 开始计划要置耶稣于死地。这同样也是这个神迹的结果,因为恩典可以柔软人心,也可以叫人心刚硬,却不容人不受它影响。
法利赛人认为耶稣显然是故意破坏律法,因而勃然大怒;但很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在杀害耶稣的计划上,竟然已经得着耶路撒冷之当权者──大祭司──的支持,耶稣此时尚未成为他们不容忽视的敌手。 希律一党的人 何以会卷入这个计谋里面,我们无法确知,无论他们是什么人(见前述之注解),他们绝不可能是为律法大发热心之人。从他们的名字来判断,他们的焦虑可能纯粹是政治上的。
29 耶柔米在太十二 13 注释中引用的“希伯来福书音”( The Gospel of the Hebrews )。所讨论的这节经文,见安德生的译文。
30 第二个子句“行恶”有可能只是一个典型之文体附加语,用来平衡第一个子句。那么,整个片语的意思就与简单句“行善”是相同的。但是注释中的诠解似乎比较自然、比较令人满意,因为它对子句的前后两半都有较恰当的处理。另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将“行善行恶”当作是一般的闪族惯用语,意思是泛指“行动”或“作任何事”。因为其中也包括了所有的可能意思。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属于语意学上的,过于是神学上的;所要教导的功课是一样的。
31 希律党人的正确身分仍有争议。马可在三 6 与十二 13 肯定是提到他们,八 15 可能也是一样(不同古抄本的读法)与法利赛人联手反对耶稣。除了太二十二 16 例外,其他福音书根本都没有提到他们,大部分时间反倒是将撒都该人与法利赛人并论。因为这样,有一些释经学者遂怀疑他们的存在,甚至认为他们就是撒都该人,但这纯属臆测。马可也知道有撒都该人(十二 18 ),而且将他们与希律党人、法利赛人相提并论。然而,在新约圣经,与根据新约圣经而写成的作品之外,没有提到希律党人。
这个名称可能指那些将以色列的希望寄托于希律安提帕,与其王朝的以色列人。安提帕虽是个血腥残虐的暴君,但至少是个本国人统治者,他并且令半边江山免于罗马直接管辖。这些人多数是皇族祭司,撒都该人亦属他们的阶层。希律人先前与希律家族誓不两立(参 Josephus ),现在已经好不容易有所共识:但法利赛人还是不能被称作希律党人。
Ⅲ 凡接待祂的:呼召并训练门徒(三 7 ~八 26 )
A 冲突渐增(三 7 ~ 35 )
i. 与宗教领袖决裂(三 7 ~ 12 )
这几节经文似乎标示出在耶稣与组织化犹太教之间首次决定性的决裂。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早在耶稣的服事开始不久就已发生了,在对观福音书与约翰福音中相当引人注目而具有决定性。耶稣现在刻意采取分离的行动,离开那些已经成为祂的敌人之人,而祂的门徒则接受这种分离的结果,跟随祂离去( 7 节)。不仅如此,还有大批群众蜂拥而至,他们如今不单是来自加利利,也有来自南方的以东、北方的推罗,与东方的约但河外(所以可能包括外邦人在内);他们聚集到祂这里来,渴望得着医治,耶稣在安息日于会堂中治病的行动,仿佛被普罗大众所拥护,虽然犹太教官方拒绝接受。圣经明确地强调:在属灵的事上,一颗简单的心浅显的判断是比有学识之人的争辩更为真实的指引。向聪明通达人隐藏的事,却向婴孩显明出来了(太十一 25 ~ 26 )。在马可福音中, ochlos (众人、群众)普遍喜爱耶稣,这种态度见米尼尔的解释。然而,至终在大祭司“挑唆”之下,而在耶路撒冷回过头来反对祂的,似乎同样是这批“众人”(十五 11 )。
9 ~ 10. 福音书另外还有几个地方记载着,耶稣坐在停在岸边不远的船上,向岸上的群众讲道,因为普通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么多群众的需要了。只有在这种场合之下,祂的门徒从前作渔夫时的生活与训练才证实是没有白费的,虽然他们已经抛下这个工作来跟从祂了。耶稣经常利用他们的技术与力量,乘船渡海;然而他们必须学习知道:甚至是在他们感到最为在行的领域里,耶稣仍然是主(参四 41 )。福音书中至少有一次记载:耶稣命令彼得去“钓鱼”(太十七 27 );在复活的故事中,也有一次看见门徒在耶稣的指导之下捕鱼,这一次用的是渔网(约二十一 3 )。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门徒们的技巧可能经常可以使他们饱餐一顿;神并不是永远都用超然的神迹来供应我们的需要,那乃是例外,而不是常例。这一次,坐在船上可是个好主意,但并不是一个神迹;这艘船本身也不是用神迹得来的,而是一个门徒以绝对“自然的”方式提供的。然而在上下文中的确记载了大量的神迹,耶稣医病赶鬼,因着这些神迹而吸引来的大批群众,导致耶稣需要用到这艘船。
11 ~ 12. 注意耶稣一直都坚定地拒绝接受鬼魔对祂的位格或工作所作的见证,虽然这一类的见证是无法反驳的。 32 马可并未说明耶稣之所以要拒绝的理由,但我们似乎可以合理地假设:耶稣希望别人是因为倾听祂的话语、观看祂的作为,而发现祂是谁。这一点清楚显明在祂给被囚禁之约翰那些困惑的门徒的答覆中(约翰打发他们来见耶稣,直率地问祂究竟是不是基督):“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路七 22 )。这里充满了弥赛亚的兆头,但却需要信心的眼睛来诠释它们。
文士与法利赛人是钻研旧约的人,因此弥赛亚来临,他们一定认得出来。但是他们看见耶稣大能的作为非但没有受到感动,事实上他们反倒把祂赶鬼的能力归诸于鬼魔的权势(三 22 );这是故意曲解了真理(或事实),使得耶稣必须慎重地警告人提防这类得罪圣灵的危险,因为这类的罪在本质上是不能赦免的(三 29 ),因为它已经预先拒绝了神所预备、通往赦罪的唯一途径。
32 就如安德生所解释的,鬼魔的宣传当然不是教条或教义式的告白。它乃是鬼魔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不得不说出的,因为它们当时正屈服在神更大的能力之下,这能力是在耶稣的工作中彰显出来的。
ii. 呼召十二门徒(三 13 ~ 19 )
紧接在与以色列神职人员决裂之后,耶稣开始设立祂自己的神职人员。祂从湖岸退到中央加利利的丘陵区去(这比较可能就是 oros 这个希腊文的意思,而不是指迦百农附近某座特殊的山) 33 ,花一整个晚上的时间祷告(路六 12 ),然后才从跟随祂的一般同伴中拣选出经过特别教导和训练的十二个人来 34 。江森敏锐地指出:马可并不特别看重教会的体制,或后来的使徒地位;对于马可而言,这十二个人是典型的门徒,要去传布好消息。
14 ~ 15. 设立十二个使徒的首要目的,是为要使他们可以继续与他们的“拉比”同在,祂同时是这一群人的教师与领袖。所以,他们将要接受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导,将祂随时所说的话珍藏在心,其态度就像家喻户晓的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的门生一样,也和耶稣的时代与后来之普通拉比的习惯一样。次要的目的是:祂要差遣他们出去,代表祂自己,为祂去宣道。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使命局限在传扬神的治权将要建立起来的消息。为了这个使命,他们也得着了权柄,就是耶稣所授与他们的,要把从前辖管人的魔鬼权势从他们的生活中赶出去( 15 节) 35 。
16 ~ 19. 马可所列举的使徒名单,比其他福音书包括了更多人的别名,这些自然是亚兰文名字 36 。如果就像我们在导论中所提议的,马可福音即使不是直接从彼得而来,也必定直接依据早期的巴勒斯坦传统,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西门 ( 16 节)就是 彼得 ,或亚兰文的 矶法 (磐石) 37 。 雅各 与 约翰 是一对性情刚烈的人,他们又被称为 半尼其 ,马可将它译作 雷子。达太 ( 18 节)可能就是其他门徒名录所说的利拜乌( Lebbaeus ),在一些古抄本中特别说明这两个名字是同一个人,无论是哪个名字,可能都可以译作“宽宏大量”,然而,如果这是一个别名,那么这个名字的正确意义(勇气?智力?)就无法确定了。然而,也有些人认为这位使徒就是“利未”,俄利根( Origen )似乎就这么认为,这大概是根据“利未”与“利拜乌”相近所致;但这可能只是想要确定第十二位使徒之身分的一个尝试。所有的使徒名单有十一个名字是一致的,虽然在启示文学作品与犹太资料中可以找到额外的名字( Schweizer )。 迦南人西门 ( 18 节)译作 奋锐党的西门 (如和合本,见 BAGD )或“活跃者”较佳,像路加福音六 15 一样。这也比较可能是个别名,而不是说他真的是稍后之奋锐党的成员;如果我们把这名字译作“热心份子”,就可以在字的含义之外再捕捉到原来的双关意韵。或许 迦南人 也未必就是假设之亚兰原文字形 qan~a{n 的误译,而像是刻意预防招惹叛逆罪之嫌。马可福音写成日期较早,难保它不会被人误用。我们在十三至十四章还会提到马可的用词中类似的谨慎作法。同样的, 加略人 ( iscariot , 19 节)至少有可能意味着“匕首人”(与现代之“枪手”同义),来自希腊─拉丁混合字 sikarios ;也可能是“来自加略( Qeriyo{th )的人”之意( Qeriyo{th 是泛指“乡村”,或一个特殊的地名)。即使我们将它译作“带刀的人”,它也可能纯粹是个别名,或是暗示着与在这个名义底下笼统归纳一处的不同极端团体有直接的政治关联。另一个提议是以这个名字为 sheqarya (欺骗者),见十四 10 的讨论 。多马(“双生子”,见约十一 16 )究竟是不是一个别名,我们无法确知,他很有可能是因着出生时的情形而得到这个名字的。
然而,即使我们将最后少数几个名字解释成别名,也没有直接证据证实它们乃是耶稣所取的,像“彼得”与“半尼其”,根据马可福音,当然是耶稣所取的了( 16 、 17 节)。但毫无疑问的,从这些名字后来在教会内为人熟知判断,起先也只是沿用于使徒之间。他勒目( Talmud )里面包括了许多的例子,是我们今天所谓之“别名”、“别号”,以兹区别名字相同的拉比。举例来说,“职业名”是很常见的(参六 3 ,“那木匠”,指耶稣),或“出生地”(十四 67 “拿撒勒”),或父母的名字(六 3 ,“马利亚的儿子”),而耶稣毕竟是广泛使用的一个名字(见十五 7 注释 ),即使是“约瑟的儿子耶稣”这个组合名字都不是不常见的,甚至在一座坟墓里都有发现。
在拣选门徒这件事上,有一点可能只会令现代人感到神秘。耶稣随自己主权的意思来拣选,而祂所拣选的那些人也回应祂的呼召( 13 节),这在马可福音中记载得非常清楚。但为什么特别拣选这十二个人呢?或是说: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应用在神主权的恩典时,是否有任何意义呢?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耶稣所拣选的那些人已经证明他们自己是对祂的教训最有反应的人,因为祂乃是从大批已经追随祂的人当中拣选十二个人,所以在某个程度上是已经经过筛选和考验的了。我们甚至可以谨慎地说:分银两的比喻有助于支持这个一般性的论证方法,但这样仍然无法透彻地了解其中的神秘性,因为神完全的预知(约二 24 ~ 25 ),仍然拣选犹大( 19 节)。或许这是因为耶稣认为甚至连犹大里面都具有回应神的真理之能力,也或许拣选犹大就像最后晚餐时将饼递给犹大一样,乃是爱的记号(虽然有些人反对这个意义,见 Morris, NICNT, John , p. 627, note 27 ),可以赢得他回转,或定罪他。然而,马可通常并不关心抽象的问题,他只是记载耶稣拣选这十二个人这件无争论余地的事实,虽然它在有些时候可能会给早期教会带来绊脚石。事实上,马可非但没有避开这个难题,反倒强调它,加略人犹大被形容为 卖耶稣的 。马可并没有记载耶稣在晚餐上将一块“饼”递给犹大这件事;然而他绝不可能不知道,这乃是他的作风:宁可保守陈述,不愿夸大其词。
33 对于圣经作者而言,“高地”若不是指中央加利利的丘陵区,就是指犹太的高山地区,和其他地方的“低地”──尤其是沿海岸或湖岸地区──相对。但是这个字或许只是反映出亚兰文的 tu{ra{ (“开阔的乡村”,安德生引用布莱克的说法),没有论及该地区的高度。
34 旧以色列如何有十二位“创立者”,新以色列也是如此;其中有些创立者的名字甚至是相同的。在新旧以色列中,都有西门(缅)、利未和犹大。此外可能也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关联,因为安得烈与腓力几乎可以确定在他们的希腊名字之外还有一个希伯来文的“宗教名字”(见 Cranfield )。旧以色列怎样有一个蒙爱的便雅悯支派,如今照样有一个蒙爱的门徒约翰。而且在新以色列中,所有人都是祭司与君王(启一 6 ),像旧以色列的理想一样(出十九 6 )。
35 现在出现一个问题是:赶鬼仍然是今天普通基督徒之呼召的一部分,但是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驱魔祛鬼显然是耶稣所赐给使徒的一个属灵的恩赐,在可十六 17 的“长结尾”中有所提及,虽然在十六 15 的“大使命”中并未提到;它也出现在徒五 16 等处。现在,“释放事工”之概念再次出现在教会内部,又再次成为最热烈的争论。虽然我们绝不应减低彼时或此时,人会被魔鬼完全或部分附身的事实或可能性,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福音书对赶鬼的观念与其相关词语的使用,远较使徒行传不拘,而新约书信虽提及撒但的反对,却根本没有提到赶鬼是个属灵的恩赐或工作,提示出这个问题是属语言学上的,过于是神学上的。在所有的福音书当中,马可最接近希伯来人的用法,将许多类的疾病直接归诸于魔鬼,丝毫没有提及任何“次要的原因”。这应该可以警告我们,切勿将“被鬼附”的概念太过于概而括之,并且除非有一些明显的个案外,我们要审慎界定对赶鬼需要的看法,并且小心实行。
36 耶稣与祂的门徒无论是在互相谈话之时,或是在与其他人谈话时,都习惯用亚兰文,至少在加利利是如此的,这一点大概没有太大的疑问。虽然学者对于正确的方言种类和发音仍有争议。布莱克的论述仍然是最可靠的指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持陶瑞( Torrey )的极端观点了,见奥伯莱( Albright )。除了在死海古卷中一些着作之外,这个时期几乎完全找不到亚兰文的作品看来,福音书有成文的亚兰文资料(与口头的亚兰文资料有别)大概愈来愈少了。然而,口语的亚兰文事实上仍然是方兴未艾,尤其可以从马可福音中看得出来;所以说,如果马可拥有一份或多份巴勒斯坦资料也是非常自然的。关于亚兰文的完全“老化之语词”,也见五 41 与七 34 。
37 倪恩瀚指出:从现开始,这卷福音书不再用老名字“西门”(十四 37 例外),而喜用“彼得”,就是“矶法”的希腊文。可比较在使徒行传,外邦宣教使命开始后,不再用旧名“扫罗”,而偏好用罗马名“保罗”(徒十三 9 )。
iii. 对立渐增:别西卜的争论(三 20 ~ 30 )
21. 连耶稣在地上至亲至近的人都误解祂是祂天父之儿子的地位;其结果:祂的 亲属 相信祂癫狂了,所以出来要拉住祂( 21 节)。当祂在地上服事的这段时间,祂自己的弟兄显然也不相信祂(约七 5 ),虽然使徒行传一 14 显示出其中至少有些人后来名列教会,而加拉太书一 19 更特别提到耶稣的兄弟雅各,说他在耶路撒冷占有重要地位。
在三 31 ,“耶稣的母亲和弟兄”似乎试着要利用他们“天赋的”家庭关系,却受到耶稣温和的责备 38 。当祂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见太十 36 )时,祂很可能是发自痛苦的经历而说的。祂的朋友或亲属为什么会说──无疑是带着不愉快的善意,尽管他们显然极为愤怒──祂 癫狂了 (即“神经错乱”)呢 39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那些最认识祂的人如此确信祂已经疯了,甚至准备在必要的时候,为了保护祂起见,要强力拘管祂?这显然不是因为祂讲道的内容,而是因为祂的讲道所造成之始料未及的结果:有那么多人来要听道,或得医治,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腾不出来( 20 节)。对于他们而言,这乃是忍受的极限;就像彼得在通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听见耶稣将要付的代价(八 32 )时候的反应一样,他们决定要拯救祂,免受祂工作的后果。他们也像彼得一样,认为自己所作的是身为朋友的分内事;但这样的朋友对祂来说可比敌人更为危险。就像在撒玛利亚井旁的那些门徒一样,他们对于耶稣赖以维生的真食物──时时刻刻顺服父的旨意──毫无概念(约四 32 ~ 34 )。
22. 亲属和密友可能会误解耶稣;甚至连跟随祂的人都对祂大惑不解。但是受委托前来询问的神学代表团却故意曲解祂 40 。他们的判断中含有刻意的恶毒,是连祂的朋友或亲属无礼的言语中也没有的; 祂癫狂了 ( 21 节),与 祂是被别西卜附着 〔原来的希伯来文字形 ba`alz#b[u^b[ (苍蝇之主)可能是 ba`alz#bu^l (意思是“巴力王”)另一个讽刺性的写法〕,两者意义极为悬殊。这个神学委员不关切说真话,只顾得说尖刻的话。我们可以比较“祂是被鬼附着,而且疯了”(约十 20 )。
在宗教复兴,或神的灵明显作工的任何时候,即有奇异的吊诡现象:最激烈反对神的工作的,经常都是宗教领袖,而且他们似乎尽其所能地刻意曲解。这是因为当人以自认的长处而骄纵,即有在属灵上“绊倒”之危。保罗说:神使智慧人陷在他们自己的智慧中(林前一 19 ~ 21 )。这节经文所记载的文士,就是这个真理活生生的例证:他们充满恶意的批评不是忽然爆发的怒气,而是一贯的态度。
这些犹太教会人士,无法否认耶稣的确把鬼赶出去了。然而,就如耶稣用一个简单的例证指出的( 23 ~ 25 节),他们与所有的常识背道而驰,竟然会将这个善工归诸于邪恶的力量。这种说法将邪恶截然分成两个部分,认为黑暗的国度本身里面发生内战;这不仅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神学上是极其荒谬可笑的( 26 节)。他们先入为主的判断产生了很深的偏见,使得他们连单纯的心灵以为明显不过的事也看不见。
23 ~ 26. 然而,耶稣却满有恩慈地对待他们,尽管他们是那么顽梗盲目。祂首先用比喻指出:他们认为在邪恶境界内部有了毁灭性的分裂,等于是撒但的自杀一样;这种立场显然是极其荒诞不经的 41 。另外两卷对观福音书补充说,祂也问了一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公认之正统犹太赶鬼者在施行类似的工作,也带来类似的结果时,究竟是用什么能力;难道那也是鬼魔的能力吗?(见太十二 27 ;路十一 19 )我们可能会注意到:马可福音不经意地提及有一个人奉耶稣的名赶鬼,却不是正式“跟随”祂的人(九 38 ),以及使徒行传十九 14 所记载之士基瓦的七个儿子赶鬼的故事,这些都证明赶鬼在第一世纪犹太教中本来就极为盛行。赶鬼在犹太教中绝对不是新兴的零星现象,以致文士们会如此误解它。若有新事,可能是耶稣赶鬼是普遍成功的;相对的,其他人赶鬼偶尔会有失败的时候,即使是祂自己的门徒(九 28 ) 42 ,以及使徒行传中士基瓦的儿子们。
27. 所以就只有一个可能的推论;如果耶稣的确赶逐了鬼魔,唯一的原因必然是祂拥有比撒但更强大的能力和权柄;对于任何犹太人而言,这能力如此之大,除了神的能力之外无他(路十一 20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撒但对于罪恶与死亡的权势已经结束,神已经开始执掌王权──在耶稣从撒但权势底下买赎出来之人的心中掌权。撒但绝对不能再次得胜而归;壮士已经被捆绑了,就如这些赶鬼的事迹所显示出来的。
28 ~ 30. 这引致了新约圣经中一个最严肃的宣告与警告,但也如时常见到的一样,伴随着一个最大的应许。所有的罪与亵渎都可以在神那里得着赦免,只有一个例外,这可能就是约翰在约翰壹书五 16 如此慎重提及,那至于死的罪。这就是故意视而不见的罪,持续不断地拒绝圣灵的光照,抵挡圣灵的工作,故意对祂作错误的陈述,藉此来证明他们自己为是。这样的人,是不能得着赦免的,因为他们已经拒绝了神所预备之唯一可得赦免的道路;事实上,他们已经重重将门关上了( 30 节)。安德生解释说:根据马可福音的记载,在耶稣的言论中极少用形容词“圣”来修饰“灵”,所以马可此处所用的是后期的字汇;但这并不就此证明耶稣不会偶尔使用它;不然的话,它在后来几乎广为所用就十分难以解释了。再者,这种用法已经见于旧约圣经中,见诗篇五十一 11 。这问题纯粹是语言学上的,而不是神学方面的。
38 世界上的非改革教会(译注:指天主教),由于高举马利亚,并不常体认到这个原则的重要性;与道成肉身之主有暂时的血肉之亲,并不能对祂有特殊的要求。林后五 16 甚至延伸得更大,应用在耶稣整个道成肉身的生命。
39 然而, elegon 非常可能应该像 RSV 一样译作语焉不详的“有人说”(参现中),或“据说”,那么主词就是泛指众人,而不是特别指耶稣的亲属。那么祂家人的举动,就是要回应那流传甚广,到达他们耳中的传闻而采取的,而不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相同的。
40 说耶稣是与鬼魔联盟的这种指控,在坦乃英仪式书 [Tannaitic formulation ;译注:坦乃英( Tannaim )指犹太教律法遗传集米示拏( Mishna )之作者,以主后头两个世纪最盛 ] 中反覆述说,这仪式书可能是出自公会的官方记录 [ 蓝恩引用史徒法( Stauffer )的说法 ] 。当然了,他勒目对于巫术是有所责备的。但即使是这样,值得注意的是:当耶稣受审时,却没有人以行巫术的罪名来指控祂( Lane ),除非是拙劣地指控祂应许要重建圣殿一事。经常有人注意到:对于耶稣的敌意,其核心乃是来自耶路撒冷的宗教当权者( Schweizer ),而这是另一个例子。
41 蓝恩认为 一家自相分争 这句话是侧面提及耶稣的家庭,这很可能是正确的。
42 那些在成立不久之教会中生活或作工的人,将会发现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基督徒经历与教会生活中从经历得着的事实,虽然有人或许会对其解释采取一种虔诚之不可知论的态度,即使是在玩世不恭的欧洲,两次世界大战已经将这种鬼魔的权势表露无遗了,以致西方基督教界如今比较容易接受鬼魔的权势乃是一个严肃的事实,即使外在形式大相径庭。心理学的解释只能解释心理的过程,而且到此为止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却无法穷尽其意涵,因为他们无法解决在这些事情之下与其背后之驱动力的本质。在这些事上,圣经从来都不鼓励人作无谓的揣测;我们的心思意念应该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而不是以鬼魔为中心的。当然了,在基督的时代,撒但的活动似乎大量涌现,而圣灵的大能也同样倾注下来,彰显在医病的神迹中。
这在今天究竟是否真实呢?在世界各处都有人见证之圣灵的浇灌,是否也伴随着逐渐增加之鬼魔的活动呢?这是另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个基督徒都对此有相同的答案,但是无论答案为何,现代基督徒对于鬼魔和被鬼附过度有兴趣,似乎不合圣经,也似乎是不健康的。然而,承认我们的确是在打属灵的仗,既合乎圣经,也于我们有益(弗六 12 )。
iv. 耶稣的真亲属(三 31 ~ 35 )
这里提到祂的母亲与弟兄到来,大概还是要放在 21 节的背景中来了解;祂的亲属在那里因为误解了祂的服事性质,已经准备强力捉住祂。彼得在八 32 对于弥赛亚的道路,包括受苦与受死在内这个消息所作的反应,也同样是出自于这种完全错误的理解,这两次的误解,理由是相同的,神的意念和计划与人的一切天生倾向正好相反(八 33 )。
仍然有群众来就近耶稣,而祂也依然在教导他们,而且从第 32 与 34 节的动词 坐着 看来,祂是以有系统的方式来教导他们,因为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 坐着 乃是暗示教导的关系。比较四 1 ,耶稣在那里有如拉比的作风,在一只船上坐着教训众人。另一方面,讲道通常似乎是站着进行,从旧约圣经中先知的模式可以看得出来,那乃是一个传信人的工作,其信息通常是比较简洁的。
32. 母亲 。那些穿过群众前来向耶稣报信的人,显然认为像母亲或弟兄这种外在的家庭关系对耶稣具有正当的优先要求权 43 。他们的言语中甚至带有轻微的责备口吻,非常有把握相信当耶稣知道事情的真相后,祂会承认这个要求合理,中断祂的教训而出来见他们。但这样的要求所根据的这种肉身的、天然的关系,耶稣在圣经中证明祂自己是完全不在意的。即使是马利亚,她的这个儿子对她而言都形同陌生人,直到她认识到必须有一个新的关系将她和祂连结在一起。因此,耶稣首先打破祂的母亲和弟兄恃以前来之错误凭藉,然后就指出:他们可以遵行神的旨意,凭着一个新的、更深入的关系前来,并且的确如他们所说,成为祂的母亲,祂的兄弟姐妹( 35 节)。然而,这个新关系是属灵的、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天赋的”,后者正是耶稣时代的以色列人通常所依恃的,他们认定弥赛亚当然是属于他们的。所以,马利亚与耶稣之弟兄的态度,只是举国人民典型的态度;他们满有把握地自称对于神的国度有优先权,因为他们乃是亚伯拉罕在肉身上的后裔(太三 9 ;约八 39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将会是福音的大绊脚石。
但是,像耶稣这样充满爱心的人,可不容易说出这么严厉的话来,这些话只能根据福音的严格要求来理解(十 29 ):这要求甚于所有天赋的人伦关系,无论它是多么的亲近。
35. 要得着这种与耶稣特别亲密的地位,就只有一个条件;在遵行 神(的)旨意 上,要像祂一样的去追求、参与。新约圣经一向强调:单单认识教义,甚至在理智上赞同并鉴定其真理,却不遵行它,乃是不够的(雅一 22 )。就着这一点而言,现代人常用的“实践神学”(而不是“研究神学”)包含了圣经上的一个真理:“好土”乃是那结出果子来的(四 8 )。只有在理性上赞同,至终只能导致我们的自欺与沦亡。
43 米 尼尔正确地指出:耶稣在此所传讲的教训多么具有革命性,尤其是在犹太背景中;对于犹太人而言,自己的家庭乃是一个人首要的义务,而孝敬父母更是律法强制要人遵守的(出二十 12 )。今天在第三世界任何一个“旧式”的社会中也同样是如此。然而,施维策说这个教训是计划要用来禁止后来耶路撒冷教会推选“哈里发”( Caliphate ,译注:原指回教国王哈里发的职位,而哈里发系穆罕默德的后嗣;故在此引伸指耶稣的血亲居教会要职),这一点可能失之太过了;事实上,主的弟兄雅各虽然是耶路撒冷教会早期的一位领袖(加一 19 ),而优西比乌则说耶稣的其他亲属则是后来的领袖( Schweizer ),但没有证据可以证实他们是众教会公认的领袖。 ──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
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第三章
3:1
从2:1到3:12一共记下了耶稣与法利赛人等五次“对话”,第一次在祂居住的迦百农城(2:1-12);第二次在税吏利未家(2:15-17);第三次未具体说明(2:18-22);第四次在麦地(2:23-28);现在是在会堂里。说明耶稣无处无时不在传道,急迫地要把福音传遍。
3:7 “海边”指加利利海北边一带地方。耶稣三年传道工作主要在加利利地。
3:8 众人从四方八面来到加利利见耶稣。以土买是旧约时代的以东地;推罗与西顿为巴勒斯坦西北部的海港。耶路撒冷是犹太省首邑,也是犹太人的宗教中心。
3:16-19 新约共有四个地方列出耶稣十二位使徒的名字。见《马太》10:1-4;《路加》6:13-16;《使徒行传》1:13。
3:17 耶稣给门徒取的名字很可能是他们性格的描写。“雷子”说明雅各、约翰两兄弟如火般的热心,有时不免急躁(可10:35-41;9:38;路9:49)。
3:18 马太又名利未(2:14);达太又名犹大(参约14:22)。
3:22
别西卜原为旧约非利士人的护卫神(王下1:2),意为“苍蝇之王”。犹太人用此名称呼撒但。这些文士是从耶路撒冷来观察耶稣布道工作的动静的(参7:1注)。
3:29
法利赛人明知耶稣是靠圣灵作工,却把圣灵的工作当作魔鬼的作为(3:22),并把自己的地位提高,可以有资格来论断神的事工。这种对圣灵的亵渎和一般因不认识神而拒绝神的罪不同,因此得不到神的怜悯。
3:33-34
人不能藉血缘关系取得作耶稣新的大家庭成员的权利。耶稣是为一切人而奉献,不问家世、背景、肤色和种族。耶稣邀请所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来共享神国的天伦。参《马太》12:46注。
3:35 在“弟兄”之外还有“姐妹”,耶稣的邀请没有性别上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