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七章
第 7 章
约 7:2> 住棚节,住帐棚?教人想起去露营。什么?我说得对?
7:2 住棚节(参利 23:33-43 )约在阳历十月,恰在逾越节( 6:2-5 )六个月之后,为记念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居住于帐棚中。
约 7:3-5> 耶稣我不是想怀疑你,只是每当困阻试炼来到,每当别人攻击来到,我就……
7:3-5 耶稣的弟弟经过好一段日子才相信耶稣,祂几个弟弟中的雅各后来成为了教会的领袖,这时他们仍怀疑耶稣,直到祂从死里复活以后才相信。今天,有各样理由叫我们相信祂:有耶稣的神迹、死亡和复活的整个记录,也有无数的证据,证实近两千年来福音怎样改变人的生命。不要错过相信神儿子的这个机会。
约 7:7> 安逸生活人偷懒,信主经历也相似,不信?你可看看你在平顺的日子,你对神……
7:7 正因世人憎恨耶稣,我们跟随祂,可以预料很多人也会憎恨我们。如果周围环境太顺利,就要反问自己究竟是否紧紧跟随祂。生活顺利,我们应当感谢,但不能因生活安逸而马马虎虎地跟随耶稣。
约 7:10> 事情纵只可在暗中行,耶稣没有放弃;今天我们可光明正大传福音,却……
7:10 耶稣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极大恩典,但为什么祂时常隐藏自己?宗教领袖憎恨祂,不管祂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拒绝祂。耶稣越公开教导,这些领袖也就越为祂和信徒带来麻烦,所以耶稣需要尽量静静地传道和工作。今天很多信徒有幸能公开教导、传道、敬拜神,而不必受迫害;应当感谢神,尽量运用这些机会去传福音。
约 7:12-43>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意见,耶稣是谁?耶稣不就是……
7:12-43 这里我们可见到群众对耶稣的各种不同反应,有些称祂为好人( 7:12 ),有些认为祂是骗子( 7:12 ),也有些认为祂被鬼附着( 7:20 ),亦有些称祂为基督( 7:26 )和先知( 7:40 )。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耶稣是谁,我们的决定对自己的生命有极深远的影响。
约 7:13> 百姓都怕议论耶稣,谁叫他们那么害怕?
7:13 宗教领袖对百姓的影响甚大,他们显然不能在这时对耶稣做些什么,却能威胁那些公开支持祂的人。相信耶稣就可能会被革除教籍( 9:22 ),这对犹太人来说,是个极严厉的处分。
约 7:13> 人怕讲论耶稣,只偷偷地议论祂;你也只在偷偷议论,谁为耶稣挺身而出?
7:13 每个人都在讲论耶稣!但到要公开为祂辩白时,竟没有人敢挺身而出为祂说一句话。“恐惧”可以拦阻我们作见证。有很多人在教会里可以大讲基督,但要公开宣称他们的信仰时,居然觉得尴尬。耶稣说,凡公开承认祂的人,祂必定在天父面前承认他们(参太 10:32 )。挺起胸膛,为基督作见证吧!
约 7:16-18>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许多关于神的教导,有时我也会怀疑,那些是真理吗?
7:16-18 牧师传道讲道时,你心底是否怀疑过他们说的是真理?可以凭以下两点来衡量一下:( 1 )这些话是否符合圣经;( 2 )这些话是指向基督,还是指向他自己。真正寻求并愿意遵行神旨意的人,都要察验所听的教导。
约 7:19> 法利赛人穷其一生勉行律法,竟被耶稣责难,耶稣所要求的究竟是什么?
7:19 法利赛人花上毕生的时间,遵守自己加在神律法上的条例,追求圣洁。耶稣指控他们不守摩西的律法,实在深深地刺了他们一剑。纵然他们多么自豪,以自己所订的条例为荣,却也不能在律法上满足宗教的要求,生活远远达不到摩西律法的标准。耶稣的跟从者要超越道德上的标准和要求,并非要在其上加添什么,而是要深入了解和行出律法所包含的精神。
约 7:20> 7:20 很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人密谋要杀害耶稣( 5:18 )。有一小撮人正找寻机会杀害祂,但大部分人对是否相信祂犹豫不决。
约 7:21-23> 法利赛人常以一己的律法规限别人,你看他们如何对耶稣──有时我想我会否犯同样的……
7:21-23 根据摩西的律法,初生婴孩到第八天要行割礼(参创 17:9-14 ;利 12:3 ),所有犹太男婴都要遵行这个礼仪,为要显明他们作为神立约选民的身分。纵然行割礼也被视为工作,但如果男婴出生后第八日是安息日,割礼仍会举行。在守安息日的规条中,宗教领袖容许有若干例外,却没有给耶稣任何空间去向需要医治的人表示怜悯。
约 7:38> 信的人就有活水,这活水所指何物?
7:38 耶稣曾用“活水”来比喻永生( 4:10 ),这里,祂用活水来比喻圣灵。永生和圣灵是互相联系的。人若接受圣灵,就有永生。耶稣将教导更多关于圣灵的工作(参 14-16 章)。圣灵在五旬节赐予信徒能力(参徒 2 章),自此,所有相信耶稣是救主的人都能得着圣灵。
约 7:40-44> 世事道理千千,众说往往纷纭,寻真理、断事情──来个快刀斩乱麻,省时又快捷……
7:40-44 群众在疑惑耶稣的身分,有人相信祂,有人厌恶祂,有人因祂是从拿撒勒而不是伯利恒出来的(参弥 5:2 ),认为祂不是弥赛亚。耶稣虽然在拿撒勒成长,却在伯利恒诞生(参路 2:1-7 )。倘若这些人更仔细地探求,便不会妄下结论了。你找寻真理时,切记要有通达的思想,翻查圣经,仔细思考,在未了解圣经的教导之前,别妄下结论。
约 7:44-46> 有人要捉拿耶稣,快告诉祂──其实不用怕,他们根本不可能拿到祂,因为……
7:44-46 当时,巴勒斯坦是由罗马统治,但罗马政府也给犹太宗教领袖处理一些民事和宗教事务的权力。宗教领袖督导圣殿的管理,并给予差役权力逮捕滋事分子或犯了任何他们所订的礼仪规条的人。由于这些领袖订了数以百计繁琐的规条,几乎没有人,甚至连这些领袖自己,能避免触犯或是忽略当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差役连一个逮捕耶稣的理由也找不到。
7:46-49 这些犹太领袖自以为高人一等,惟有他们才认识真理,他们抗拒有关基督的真理,因这真理并非他们一向所认识的。我们很容易以为自己得着了真理,而那些与我们意见不同的人则毫无真理可言。但神的真理是每个人都可以领受的,不要像法利赛人那样自以为是,胸襟狭隘。 %5
约 7:50-52> 尼哥德慕不怕死?竟替耶稣讲话;若是我就会……
7:50-52 这里让我们更深入了解那个夜访耶稣的法利赛人尼哥德慕(参 3 章),他显然已暗地里成为信徒,即使多数的法利赛人憎恨耶稣,并想杀害祂,但他仍不顾自己的声誉地位,冒险为耶稣说话。这段话大胆直接,使那群法利赛人顿起疑心。耶稣死后,他为耶稣带来香料( 19:39 ),那次是圣经最后一次提到他。
约 7:51> 为了面子的缘故而动杀机?人性真是如此可怕?我内心或不至于此,但……
7:51 差役因耶稣的话留下深刻印象( 7:46 ),竟没有捉拿祂;尼哥德慕也为耶稣辩护,抨击法利赛人不守自己的规条,暴露了他们虚伪的动机,使他们的声誉受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失去了理智,不管是非黑白,一心一意要杀害耶稣,好挽回自己的面子。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七章
神的时刻(七 1 ~ 13 )
住棚节是在九月至十月期间的,每一个犹太人都会守这节期,记念神昔日拯救他们脱离埃及的恩典。这期间也是丰收季节,犹太人便藉此献上感恩。这节期共有八天,是一个欢乐的时节。
耶稣的兄弟怂恿祂上耶路撒冷过节,他们希望主能藉此时刻向世人显示祂是弥赛亚。他们有很合理的理由:“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 4 )但是耶稣并没有接纳他们的好意,因为耶稣不会被虚伪的成功感所诱惑。世上不少人采取欺诈的手段以获取虚假的名声,但这并不是耶稣要作的,祂只作父神要祂作的事(参五 19 )。
希腊文有两个不同的字汇是用以指时间的,一个是 chronos ,指延续的时间;另一个是 kairos ,指一个特定的时刻或是一个机会。本段经文所用的便是后者,对耶稣而言,跟随祂的兄弟去过节并不是合适的时间,祂有自己所定的时间,祂的时间不是掌握在人的手里,而是在神的手中。后来耶稣自己上去过节( 10 ),这并不表示与前段经文有矛盾之处,乃是祂会在合适的时间,把握机会作合宜的事情而已。
主耶稣晓得祂上耶路撒冷过节,并不会得到他兄弟所期望的效果。反之,世人会恨祂( 7 ),因为耶稣来,是要审判世人的罪(参三 18 ~ 21 ),人当然不会接纳祂。事实上,当祂暗暗地上去过节时,已听到不少消极的判语( 12 )。不过,祂仍在适当之时作其该作的工,将永生和审判带到世上。
祈祷 主啊,我不按自己的意思选择个人的道路,乃是听从的心意,行主所喜悦的事。
权威与智慧(七 14 ~ 24 )
前段经文指出耶稣选择了在合适的时间上耶路撒冷过节,在这节期进行之间,耶稣忽然在圣殿里公开露面,且满有权威地教训众人,令众人感到惊奇:“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 15 )通常而言,只有在“拉比”学校学过的人,才有资格讲解圣经、讲论律法。他们的权威来自他们的师傅,或是他们师傅所着作的经典。因此,他们讲论圣经或是律法时,多会引证说“有古人教训说……”(参太五 21 ~ 48 ),但是耶稣教训的权威乃来自神,那位差祂来者( 16 )。耶稣又指出,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必明白神的旨意( 17 )。很多人认为要明白了才可以实践,但是世界上实在有很多事情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才能找到知识。正如一位外科医生,他要在外科手术的实践中才学到技巧。做基督徒也是如此,有不少道理是不易明白的,但是只要我们存谦卑的心,我们便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真理。
耶稣又继续与群众辩论一个律法上的问题:“在安息日可以治病吗?”( 19 ~ 24 )按照犹太人的律法,在安息日可以替孩子施行割礼,因为圣经记载“第八天要给婴孩行割礼”(利十二 3 ),第八天就是安息日。耶稣的辩论是:“割礼是在人的身体上割去一些东西,这既是容许的,为什么使人的身体健全却不可以呢?”耶稣曾指出:“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参可二 27 )祂又引用旧约圣经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参太十二 7 )在这事上,我们可知道神的心意,祂怜悯体恤人类;同时也看到耶稣智慧的辩论。
祈祷 主啊,惟有是我生命的权威,也是智慧之源。
可寻找时当寻找(七 25 ~ 36 )
耶稣在圣殿中向人讲道,群众中有人感到诧异,为什么官长们不将祂捉拿呢?难道祂是弥赛亚──神的受膏者(“基督”的意思; 26 )?但是这思想瞬即消逝,因为他们知道祂从那里来,祂是从拿撒勒而来。然而,犹太人相信弥赛亚来的日子,没有人知道( 27 )。
面对群众的疑惑,耶稣讲了两件事( 28 ~ 29 ):
① 表面上看来,祂来自人认识的地方,但是祂实在是来自神,就是差祂来的那一位;
② 祂认识这一位,但是他们却不认识这位神。
耶稣所讲的,令群众感到忿怒,因为祂指摘他们不认识神,这是一种侮辱。此外,祂宣称祂与神独一无二的关系,这是亵渎的罪(参十 33 ),于是他们要捉拿祂;然而没有人能捉拿祂,因为这“并不是时候”( 30 ;另参七 1 ~ 10 )。耶稣又说,祂只有很短的时间与人同在,以后人要找祂,也找不,祂的意思是说祂要回到父那里去( 33 ~ 34 )。但是他们不明白,以为祂要往散居在希腊的犹太人中,向希腊人讲道,然后消失在外邦人中,以致人不能找祂( 35 )。这句说话表明犹太人不明白耶稣,这也是一句嘲笑的说话:“我们怎会找不祂呢?”但是这句说话竟成了事实,基督的信息在外邦人中间传开了,而当他们要寻找祂时,“却找不”( 34 )。
以赛亚先知曾如此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赛五十五 6 )这句话提醒人要把握时间认识神,否则可能会太迟。
祈祷 主啊,帮助我带领他人认识,找。
活水泉源(七 37 ~ 52 )
住棚节是犹太人一个重要的节期,它提醒以色列民曾经有一个时期是在旷野中漂流,居住在帐棚之中。此外,这节期也有收成感恩的意义,在秋收的时候,人民将大麦、小麦、葡萄等收藏妥当,故此这节日亦称为收藏节(参出三十四 22 )。在收成时,人民欢欣快乐,并前往圣殿崇拜神。在节日的最后一天,祭司会带大约 两品脱 容量的金水壶,下到西罗亚池子取水,经过水门,带回圣殿,这项仪式乃记念神在旷野为以色列人预备用水。当仪式进行时,人民会读出以赛亚书十二 3 :“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他们唱出赞美的诗歌来感谢神。就在此时,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37 )耶稣这句说话,可以有两种解释:
1. 人为解决肉体干渴的水而感谢赞美神,他们更应为解决灵魂干渴的水,来到耶稣那里。主耶稣曾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38 ,四 14 )
2. 祂预言圣灵的降临( 39 ):在五旬节以后,圣灵浇灌在信徒身上,他们便得能力,但这是发生在耶稣复活之后。
耶稣的说话常常引起不同的反应( 40 ~ 52 )。有人接受祂是基督,有人怀疑祂的身分,有人仰慕祂说话的权柄,有人要捉拿祂,有人想为祂辩护。当我们听到耶稣的教训时,我们的反应如何?主耶稣应许凡接受祂的人,将得生命、喜乐和满足。正如以赛亚说:“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赛五十八 11 )
祈祷 主啊,求使我得生命的泉源与力量。──《新旧约辅读》
约翰福音 第七章 注释
7:1-9 与兄弟的对话
2
「住棚节」:是犹太人於阳历九、十月间举行的一连七天的节
期。期间,百姓居住在以树枝临时扎搭的棚内,记念他们祖先
四十年飘流旷野的经历,并感谢神厚赐一年丰收。
(利23:39-43;
申16:13-15)
3-4
在耶稣弟兄的心目中,犹太的耶路撒冷才是弥赛亚公开彰显自
己的地方。耶稣如果行异能并自认是弥赛亚,便应上耶路撒冷
守住棚节及大显身手。
「你的门徒」:指居於耶路撒冷和犹太的门徒,
见2:23; 3:26; 4:1。
6-9
耶稣因指责世人的恶行而遭人恨恶,所以必须选择适当时候才表明自
己弥赛亚的身分,但 的弟兄与世界的关系良好,时间先後对他们并
不重要。
8
「我现在不上去」:有古卷作「我不上去」,但意思相若,指
「我不会像你们所想的立刻上去。」
7:10-13 分歧的印象
「犹太人」:在此明显与众人有别(13),乃指宗教领袖,见
1:19注。
7:14-24 耶稣的教训和自辩
15
耶稣并无受过拉比正式的训练,所以 对圣经的解释令听众难
以置信。
21 「一件事」:指5:1-9所述的事。
22-23
摩西律法规定所有男婴必须於出生的第八天接受割礼(利12:3
)即使该日为安息日亦不例外。如此,叫人全然得医治的善举
(5:5-9),岂不更可以在安息日进行吗?
7:25-31 基督的出身
27
按当代一些人的想法,弥赛亚虽然诞生在伯利恒 (42; 太2:5起
),但一直到他公然表露身分时,都是隐藏在某处的,身世不
详的(参太24:23-27),所以明显来自加利利(41, 52)的耶稣
,便不可能是弥赛亚。
28-29
犹太人虽知道耶稣肉身的出处,却不晓得 属天的来源。
7:32-36 耶稣预言自己离世归父(见33)
35
「散住希利尼人中的犹太人」:即侨居罗马帝国境内别处的犹
太人。
「希利尼人」:即希腊人。
7:37-39 预言信者受圣灵
37
按当时的习俗,住棚节期间,犹太人每天用金瓶从西罗亚池(
见9:7)汲水 ,
然後将水倒进圣殿祭坛旁的银盘,藉此记念摩
西击石取水的神迹(出17:6)。此外,并诵读有关活水的经文
(如亚14:8;
结47:1)。耶稣在此宣称自己是生命和恩典的泉源
,能满足人属灵的饥渴。
37-38 「人若 ......
信我的人」:亦可译做「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
里来;信我的人,请喝吧!」这样,下文「从他腹中」的「
他」指耶稣,整段强调耶稣为活水源头──赐圣灵者。若采
和合本现有的翻译,「流出活水的江河」则指圣灵居信徒心
中所引起的外在流露。
39 「还没有 ......
灵来」:参14:26; 15:26; 16:7。
「得荣耀」:约翰福音一贯以耶稣的死、复活、升天为 得荣
耀的途径,见串43。
7:40-44 群众的议论
42 「大卫後裔」:见串47。
「从 ......
伯利恒出来」:见弥5:2(太2:6)。
「耶稣为大卫後裔」这一点,是早期教会重要的宣称(见
太1:1注; 罗1:3;
提後2:8); 诞生於伯利恒这事实,记於
太2:1; 路2:1-7。
7:45-52 官府的不信
46
差役的使命显然是要趁适当的机会逮捕耶稣(参32),但他们
深受 话语震撼,无法下手。
48 「官长」:在此指祭司长之流。
49
「不明白律法」:百姓不像法利赛人般熟习律法并付诸实践。
「是被咒诅的」:参申28:15。
51
尼哥底母暗示法利赛人对耶稣的宣判不合律法规定。
52 加利利人操特别口音(参太26:73)
, 为犹太地居民所轻视。
严格来说,法利赛人的话并不准确,因旧约的约拿先知正出自
加利利。
思想问题(第七章)
1 耶稣不独遭遇犹太同胞的反对,且遭弟弟的不信与讥讽。
你可否想像一下 的处境和难处?
2 耶稣的言行对当时犹太人产生什麽影响?
他们中间为什麽会起了纷争?
有什麽拦阻犹太人相信 是基督?参 23, 27, 41,
48节。
3 人如何晓得一个信息是否来自神?参 17-18节。
4 赐生命的信仰与当时犹太人默守律法的信仰有何分别?
5 人当按什麽原则判断事情(参 24)?
这原则当如何应用於生活中?
6 尼哥底母在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面前所说的话( 51)表明他是怎样
的人?
你听到同伴糟践耶稣之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约翰福音第七章
不是人的时间乃是上帝的时间(七 1-9 )
住棚节是在九月底十月初,是犹太人必须守的节期。每一个住在耶路撒冷周围 十五英里 内的成年犹太男子都要照法律守节。有些住在 十五英里 以外的虔敬的犹太人都喜欢守这节。这节期共有八天,在本章较后时间我们会有机会再详细讨论。当节期临到时,耶稣的兄弟叫他到耶路撒冷去守节,但耶稣避免跟他们议论,而在适合他自己的时间才去。
我们要注意这段经文里独特之处,根据修正本(第 6 节)耶稣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时常谈到他的 时间 ,或他的 时刻 。在其他经文(约二 4 ;七 30 ;八 20 ;十二 27 )耶稣或约翰所用的字是 ho{ra 意思是 上帝命定的时刻 ,这样的时间或时刻是不可移动的,不可避免的,必须毫无异议毫无改变地接受,因为这时刻在上帝的计划中决定了有些事要发生。但在这段经文里所用的字是 kairos ,字义是指 机会 ,意即最适合的时间去做一些事,亦指最适合的环境,我们常把它说是 心理时刻 。耶稣在这里所讲的不是指上帝命定的时刻还没有到,而是指更简单的事情。他是说现他的机会还未曾来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耶稣稍后确实到耶路撒冷去。许多人感到烦恼,因为耶稣首先告诉他的兄弟不去,然后事实上自己又去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耶稣基督为了一个实在的目标果然口出假话。”另有些人说耶稣说他不要 公开 去过节,但这并不是说他不会 私底 下去。耶稣实际上是说:“如果我现在和你们同去,我不会得到我要等的机会。现在不是个好时机。”因此他延迟至节期的中间才去。因为到达时已有一 集合好的,期待的众,会比在一开始就去有更好的机会。为了要得到最好的效果,耶稣很小心地选择他的时间。
由这段经文我们学到两件事。
(一)不能强逼耶稣有所作为。耶稣的兄弟们想强逼他去耶路撒冷。我们也许称为激将法,从人的观点来看他们是对的。耶稣的伟大神迹是在加利利行的──变水为酒(约二 1 下文);医好大臣的儿子(约四 46 );给五千人吃饱(约六 1 下文)。他在耶路撒冷所行的唯一神迹是医好那在池子旁边的瘫子(约五 1 下文 ) 。叫耶稣到耶路撒冷去让他的支持者看看他能做什么,并不是一件不自然的事,故事讲得很清楚,医好瘫子的事被看作破坏安息日远多于看作神迹。再者,如果耶稣要争取人心,他不能躲在一个角落这样做,他一定要做到使每一个人都看见。并且,耶路撒冷才是关键所在地。加利利人素以热诚果敢见称。任何人想要人跟从他,可以毫无困难地在加利利激动的气氛中达到他的愿望。但耶路撒冷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耶路撒冷才是严厉的考验。
耶稣的兄弟们对他们的坚持找到了很好的理由,但耶稣是不能被强逼的,耶稣做事的时间不是掌握在人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中。人常常不够忍耐,一定要学习等候上帝智慧的决定。
(二)不理耶稣是不可能的。耶稣的兄弟们什么时候去耶路撒冷是没有分别的,任何一日都可以去,因为没有人会注意他们,没有事情要倚赖他们。但如果耶稣去就大不相同了,为什么呢?因为耶稣的兄弟们是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不会使世界不舒服。但耶稣一来,他就是世界生活方式的审判,是自私与冷漠的挑战。耶稣一定要选择他的时间,因为当他来到时事情就要发生了。
对耶稣的几种反应(七 10-13 )
耶稣终于选择适合他自己的时间到耶路撒冷去。在这段经文里我们见到人对耶稣的几种反应。这章书的最大兴趣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好几种的反应,现在试陈述如下。
(一)他弟兄的反应(第 1-5 节)这种反应实在是半带讥笑嘲弄的态度。他们实在并不相信他,只是想怂恿他,正如有些人怂恿少年老成的孩子去做一件事。我们现在仍然遇到对基督教讥讽藐视的态度。伯南诺斯( George Bernanos )在其所写“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中讲到那个乡村教士怎样常被邀请到他教区内的华贵住宅中去赴宴。那个贵族主人会鼓励他在宾客面前讲话、辩论,但主人这样做是一半带 寻开心,一半带藐视的态度,像叫一个小孩表演节目,或叫一只狗表演技巧一 般。至今仍有人忘记基督教信仰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
(二)法利赛人和大祭司的憎恨(第 7 , 19 节)。他们恨他不是因为同一的理由,因为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互不相容。法利赛人恨耶稣是因为耶稣公然破坏他们琐屑的法规。如果他是对的,他们就是错的。他们爱自己那个狭窄的制度多过爱上帝。撒都该人是一个政党,他们不守法利赛人的规则。几乎所有的祭司都是撒都该人。他们和他们的罗马主人勾结,过 十分舒适而奢侈的生活。撒都该人不需要一个弥赛亚,因为弥赛亚来时他们的政治生活就要完全崩溃,而他们的财富舒适都要归于无有。他们憎恨耶稣因为耶稣干涉 他们的利益,而那是他们看为比上帝更可爱的。
至今人仍然可能爱他自己狭窄的制度多于爱上帝,他宁可保有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接受冒险牺牲的挑战。
(三)这两种反应都集合成一股要消灭耶稣的势力(第 30 , 32 节)。当一个人的理想与基督的理想冲突时,这人要不是顺服投降,就是要设法消灭他。希特勒不容许基督徒存在,因为基督徒有比对国家更高的效忠对象。人若容许基督进入他生活的轨道上,他就只可能有一个很简单的选择,要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要就是做基督喜欢的事。如果他继续做他自己喜欢的事,他就必然设法除灭基督。
(四)犹太人的骄傲与藐视(第 15 , 47-49 节)。此人有什么权来写下律法?耶稣并没有文化背景;他没有在拉比学校受过训练。有学识的人当然不会听,他这就是学识上势利主义的反应。
许多伟大的诗人、作家、及布道家都没有正规的资历,这并不是说应该鄙视和放弃学习、文化和教育,这只是说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没有接受学校的正规训练,就撵他出去,将他归入没出息的一类人中。
(五) 众的反应有两方面,首先,是有 兴趣 的反应。当耶稣真正进入人的生命时,他不可能置之不理。别的不提,耶稣总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个人物。其次,有 讨论 的反应(第 12 , 43 节),他们谈论耶稣,讲出他们对耶稣的看法。他们因意见不一,彼此间起了分争,这有价值也有危险。有价值,是因为没有一件事能像将我们的意见与别人对立时那样清楚地辩明我们自己的意见。心智可以磨尖心智,像铁可以磨尖铁一样。危险的就是宗教很容易变成一种辩论的题材,变成一连串吸引人的问题,人可以花上一辈子去讨论,而什么事也不做。世界上有两种人有很大的分别,一种就是好辩的业余的神学家,他们喜欢日以继夜地辩论;一种是真正有宗教的人,他们的宗教已由谈论基督转移到认识基督,由讨论基督进到实行基督的教训。
对耶稣的议论(七 10-13 )(续)
在这章书里有对耶稣的各种议论。
(一)有说他是个 好人 (第 12 节)这是真的,但不是完整的真理。拿破仑有一句名言:“我了解人,但耶稣基督不只是人而已。”耶稣是真实的人,但在他里面有上帝的心思。他说话时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如果是那样,我们对他的命令就有争辩的余地;但当他说话时是上帝对人说话,基督教的意义不是要辩论基督的命令,而是要接受他的命令。
(二)有人说他是一位 先知 (第 40 节),这也是真的,先知是上帝旨意的宣讲者,他生活得如此接近上帝以致他知道上帝的心思和旨意。这在耶稣来说也是真的,但有这样的分别,先知说:“耶和华如此说。”他的权威是借来的,代表上帝的权威。他的信息不是他自己的。耶稣说:“我对你们说。”他有权说话,不是代表,而是他自己的权力。
(三)有人说他是被迷惑了的 疯子 (第 20 节)。事实上耶稣要就是世界上心智最健全的人,否则他就是疯了。他本应有权力,但他却选择了十字架。他本应是个征服的王者,但他却做受苦的仆人。他本应受人的跪拜,但他却去洗门徒的脚。他本应使世界臣服,但他却来服务人。耶稣的话给我们的不是常识,而是不寻常的知识。耶稣把世界的标准颠倒过来,因为他将上帝至高的明智带进一个疯狂的世界。
(四)有人说他是个 诱惑者 。犹太人当局说他引诱人离开真正的宗教。耶稣被控以每一项反对宗教的罪──破坏安息日,醉酒贪食,结交声名狼藉的朋友,破坏正统的宗教。很清楚地,如果我们的宗教意识跟他的一样,他自然会被视作诱惑者──而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承认自己是错的。
(五)有人说他是个 勇敢的人 (第 26 节)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耶稣的勇气。他有道德上的勇气拒绝随从习俗而众不同。他有肉体上的勇气忍受最可怕的痛楚。当他的家人离弃他,他的朋友摒绝他,他的门徒中的一个人出卖他之时他有勇气继续奋斗,他勇敢地进入耶路撒冷,如同进入狮子的巢穴。他“这样敬畏上帝以致他不畏惧任何人。”
(六)有人说庥具有 最坚强的人格 (第 46 节)。那些被派去捉他而空手回来的长官说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说话。杜吉特( Julian Duguid )讲到他怎样有一次与格林菲尔爵士同乘大西洋邮船的事。他说格林菲尔爵士进入一间房的时候,你虽然背向 他,你仍然会知道他在那里,因为有一种活力的波浪由他散发出来。我们想到这个加利利的木匠,怎样面对当地最高权力的人士反而支配了他们,以至受审问的不是他而是他们。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最低限度是历史上一个卓越的人物。从基督那里涌流出一股力量,使那些被派去捉 拿侚的人困惑地空手退回来。
(七)有人说他是 基督 ,是上帝的受膏者。任何微小于这个称号的位置都是不行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耶稣基督并不适合人类所有的类型,只有神圣的类型适合他。
在我们结束这章书的一般性的研究之前,还要注意另外三种对基督的反应。
(一) 众 惧怕 的反应(第 13 节)。他们谈论他但不敢高声谈论。约翰所用的字是个拟声字,那就是模拟物件的声音。希腊文 Goggusmos (希腊文中两个 g 字的发音是 ng ),意思是喃喃低语,是一种埋怨不满的声音。正是以色列人在旷野埋怨摩西时常用的字眼。他们虽埋怨但不敢声张。恐惧能够阻止人清楚响亮地说出他的信仰,使之变成模糊不清的低语声。基督徒应该永不惧怕大声告诉世界他相信基督。
(二) 众中有一部分人的反应是 相信 (第 31 节)。这些人不能否认他们眼见的证明。他们听过耶稣所讲的话,他们见过耶稣所做的事,他们面对过这大有能力的人,而他们相信了。如果一个人除去了偏见与恐惧,他终必相信。
(三)尼哥底母的反应是为 耶稣辩护 (第 50 节)。在犹太人的公会中,只有他一人敢于出声为耶稣基督辩护。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麦拉连( Ian Maclaren )经常对他的学生讲道时说,“为耶稣基督讲句好话。”我们今日活在一个从四面八方都对基督教怀有敌意的世界里,但奇怪的是这个世界从未试过像现在那样乐意讲到基督与讨论宗教的。我们生在这样的一个世代,我们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赢得“护教者”的荣誉称号。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恩宠,使我们大家都可以做耶稣的辩护者,以面对人们的批评或嘲笑。
至高的权威(七 15-18 )
我们在上文已经谈过约翰福音有些部分可能是放错了位置。也许他没有时间把它全部依次序排列;也许写好了的书页到最后收集时排错了次序。这段经文,和下面接 的一段都是排错了位置的最明显的例子。这两段经文加插在这里是难以找到 其意义的,因与上下文完全没有联系。可以肯定说,应放在五章四十七节以后。第五章记述在医治人的池子旁洽好那瘫子,这神迹是在安息日做的,因此犹太人当局认为是破坏了安息日。为了替自己辩护,耶稣引述了摩西的着作,并且说如果他们真的知道这些着作的意义,如果他们真的相信这些着作,他们也会相信他,这章书结束时说:“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 我写的话,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约五 47 )?如果我们从那里接 读约翰七章十五至廿四节那联系就很清楚了。耶稣引用摩西的书后,那些诧异的犹太领袖立即就接上去说:“ 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如果我们假定七章十五至廿四节的位置应跟 五章四十七节之后,我们就更容易于明白它的意义和联系得更好些了。
耶稣遇到的批评是他没有受过教育,这也正是彼得和约翰站在公会前所面对的控告(徒四 13 )。耶稣没有进过拉比的学校。当时的习惯是一个门徒唯有跟从有资格的教师学习过才有资格解释圣经,讲论律法。拉比从不用他自己的权威讲话,他总是说:“有教训说……”然后他就引经据典来支持他的每一言论。而这个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加利利木匠竟敢向他们引述和解释摩西的书。
耶稣很可能跌入他们的陷阱。他可能说:“我不需要老师,我是无师自通的,我的教训和我的智慧都是从我自己而来的。”事实上他是说:“你问谁是我的老师吗?你问我引述什么权威来支持我的言论和我的解经吗? 上帝就是我的权威 。”耶稣说是上帝教训他的,这是他再三的宣称。“因为我没有凭 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约十二 49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 自己说的”(约十四 10 )。
索尔兹巴立( Frank Salisbury )讲述他在画完“西敏寺的无名英雄葬礼”名画以后收到一封信。一个画家写信给他说:“我想祝贺你所画的名画──或者说上帝帮助你画成的名画。”所有人类心思灵魂的伟大杰作都是上帝所赐的。倘若我们自称是自学的,倘若我们宣称任何发现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就是夸耀自己的成就和荣耀自己。伟人都不敢想他的心思和双手的力量是他自己的,他时常都认为他所知道的事是上帝告诉他的,他所能做的事是上帝教他的。
更有进者,耶稣奠定了一个真理,他说唯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上帝的教训。这不是一个神学的真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 我们唯有在实践中学习 。一个医生可能从教科书里学到外科手术的技巧,他可以在理论上知道每一项外科手术,但这都不可能使他做一个外科医生,他只有在实践时才学到外科手术。一个人可能知道一架汽车的机器怎样操作,在理论上他可能知道每种修理和调整的方法,但这都不能使他做一个机械师,他一定要从做中学习。
基督徒生活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等到明白每一件事才去做,我们就永远不会开始。但如果我们知道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就开始做,上帝的真理就会对我们愈来愈明显,我们从做中去学习。如果一个人说:“我不能做基督徒,因为有许多基督教教义我都不明白,我一定要等到我明白一切才做基督徒。”答案就是:“你永远不会明白一切,但如果你就在此时此地开始过基督徒的生活,你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明白得更多。”基督教,正如其他的事,学习之道贵乎实行。
我们要记得这段经文实在应该排在医好瘫子的故事之后。耶稣被控告在安息日医好那人是破坏律法,他继续显明他只是寻求荣耀上帝,他并没有做了什么不对的事。
智慧的辩论(七 19-24 )
在我们开始详细看这段经文之前,我们必须注意一件事。我们一定要想像这是耶稣与犹太领袖间的一场辩论,周围站满了 众。当辩论进行时众都在倾听。耶稣想辩明他在安息日治好那瘫子是正当的,虽然他被控以技术上破坏了安息日的律法。他说摩西给他们安息日的律法,而他们当中没有一 个人是绝对遵守的(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很快就会见到)。如果他医治一个人就是破坏律法,为什么他们也破坏律法,想要杀他呢?
于是 众 大声喊 说:“你疯了!”“谁想杀你?”众还未知道他们领袖的恶毒憎恨,不知道他们要除灭他的阴谋。他们以为耶稣有被逼害的狂燥,他的想像混乱,他的心智受到干扰了,他们这样想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实。实际上耶稣没有回合众的问题,那并不是一项问题,那是旁观者的感叹,所以耶稣继续他的辩论。
耶稣的辩论是这样的,律法规定孩子在出生第八天就要行割礼。“第八天要给婴孩行割礼”(十二 3 )。显然第八天往往是安息日,律法很清楚地写 :“割礼的事可在安息日去做。”所以耶稣的辩论是这样:“你们说你们完全遵守摩西的律法,不在安息日做任何工作,此工作项目包括每种非救命所必需的医疗工作。但你们却准许在安息日举行割礼。”
“割礼是医疗的工作施行在一个人的身上;人身有二百四十八个部分(那是犹太的计算法)。再者,割礼是一种割除,是将一些东西从身上割去。你们怎能责备我医好人的整个身体,而你们自己又在安息日割除它呢?”这是一项极其聪明的辩护。
所以耶稣结束时说他们应当深入看事物,要公平地判断。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就再不会控告他破坏律法。这样一段经文对我们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事实上当我们读这样一段经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见到耶稣运用他的机敏、锐利、清楚、合逻辑的心思,同时我们可以见到他怎样应付当日最聪明而又最阴险的人物,运用他们的武器,运用他们的措词,在这次辩论中战胜他们。
基督的宣称(七 14 、 25-30 )
我们晓得十五节至廿四节可能是在五章四十七节之后,而这段经文的开端是十四节,所以,为要取得联系,我们应从第十四节开始,然后接 第廿四节。
众发现耶稣在圣殿内讲道,都感到很诧异。沿外邦人的庭院旁边有两条大圆柱廊──就是王室廊和所罗 门廊,这就是人们行走,拉比讲话的地方,耶稣可能就是在这里教训人。人们都知道当局对耶稣的敌意,他们也很诧异耶稣有勇气不理当局;他们更感诧异的是他教训人而不受干涉。他们忽然产生一个思想:“到底是否这个人就是弥赛亚,上帝的受膏者,而当局又知道呢?”但这思想一产生就迅速幻灭。
他们反对就是因为知道耶稣从那里来。他们都知道他的家在拿撒勒。他们都知道他的父母是谁,兄弟姐妹又是谁;关于他的出身一点都没有奥秘。这和一般人的信仰相反,因为一般的信仰是弥赛亚会 出现 。就是说他会在隐藏中等待,有一天忽然临到世界,而没有人知道他从那里来。他们相信弥赛亚会在伯利恒出生,因为那是大 的城,但此外就再没有什么可以知道的了。拉比的谚语有云:“有三样东西会突如其来;弥赛亚,幸运和蝎子。”弥赛亚的 出现 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像人碰到一件幸运的事或踏 一只隐藏的蝎子一样。在较后的年代当游斯丁( Justin Martyr )和一个犹太人讲论他的信仰时,那犹太人谈到弥赛亚说:“纵然弥赛亚诞生了但没有人知道他,他也不知道自己就是弥赛亚,他更没有什么权能,直至以利亚来膏他使人人知道他。”所有流行的犹太人信仰都相信弥赛亚会神秘地突然出现,没有人知道他从那里来。至于耶稣,他完全没有达到这标准;照犹太人看来他的来历全无神秘可言。
这种信仰就是一种心理状态的特征,而这种心理状态是流行于犹太人之间的,至今仍然存在──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要从不平凡的事物中去寻见上帝。没有人能劝服他们从平凡的事物中去寻见上帝。一件事一定要不平凡,上帝才可以在它里面。基督教的教训刚刚与此相反。如果上帝要在不平凡的,例外的事物中进入世界,那就是说上帝很少会在世界中了。如果我们能从普通事物中寻见上帝,那末上帝就随时都与我们同在。基督教看这世界不会看为上帝很少临到的世界,而是看这世界为充满上帝同在的,他从不退出的世界。
为了回答这些人的反对,耶稣讲了两件事,都是使人们和当局震惊的。他说虽然他们知道他是谁和他从那里来的,其实追根究底他还是从上帝那儿来的。其次,他说他们不知道上帝,他却知道。对上帝的选民说他们不知道上帝无疑是莫大的侮辱。这是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宣称,说唯有耶稣才知道上帝,说他与上帝有独一无二的关系,所以他知道上帝是没有任何人可比的。
这就是耶稣生命中的重大转捩点。直到此时为止,当局看耶稣是一个反叛的革命者,是安息日的破坏者,那是已经够严重的控告了,但由此时开始,他不是犯了破坏安息日的罪,而是犯了最严重的罪,就是 亵渎 的罪。照他们的看法,他讲论以色列与上帝,那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去讲的。
事实上这仍然是我们面对的选择,要就是耶稣所说关于他自己的事都是假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就是犯了没有人敢说的亵渎的罪;要就是他所说关于他自己的事都是真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就是自己所宣称的,上帝的儿子。每一个人都要决定选择接受或拒绝接受耶稣基督。
可寻找时当寻找(七 31-36 )
在 众中难免有些人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受膏者。他们相信没有人能够做比他更伟大的事。这正是耶稣所用的辩护。当施洗约翰怀疑他是否要来的那位,抑或再要等待别人时 ,他派出他的使者去见耶稣,他的回答是:“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太十一 1-6 )。事实是那些在接纳耶稣的事上摇晃不定的人促使当局采取行动。他们派遗官员──很可能是圣殿的警 人员──去捉拿耶稣。耶稣说他只有很短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终有一天,他们要寻找他,不是为了捉拿他,而是要得到只有他才能给予的东西,但那时已经太迟了。他所去的地方是他们绝不能去的。
耶稣的意思是他回到的父那里去,而他们因不信服已经把他们自己和父隔绝了。但听耶稣说话的人并不明白。若干世纪以来犹太人散居世界地,有时人家视他们为流亡份子而强逼他们迁徙,有时他们的国家遭遇祸患他们便移居国外。这些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有一个综合的名词,人皆称之为 Diaspora ,即 四散之民 。学者至今仍沿用四散之民这个名词去描写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这节经文里所用的就是这个字:“耶稣是否要到 四散之民 中去?他是否要走一段很远的路程去向希腊人宣道,而消失在外邦世界的人 中?他是否去得这样远以致不能再找到他?”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嘲笑竟变成了预言。犹太人说这话的时候原来是要嘲笑耶稣的,但岁朋过去,预言不但成为事实,而且为世人带来祝福。复活的基督果然在外邦人中传扬开去。
这段经文使我们面对耶稣的 应许与警告 ,耶稣曾说:“寻找就寻见”(太七 7 )。现在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 ”(第卅四节)。很久以前的一位古代先知就将两件事很奥妙地放在一起:“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赛五十五 6 )。生命的特点就是时间有限,肉体力量的衰残,使一个人在三十岁能做的许多事在六十岁就不能做。精神的力量也会衰弱,如果一个人容许一些习惯主宰他,虽然在开始时他可以很容易地加以拒绝,但终有一天这习惯难以戒除。
我们与耶稣基督也如此,耶稣对这些人讲的就是:“你可能感到需要的时候却已经太迟了。”一个人可能拒绝基督太久,到末了他甚至不能见到基督的荣美,他会把邪恶看为善良,悔改变成不可能。只要罪恶仍然伤害我们,只要那看来似乎不能达到的善良仍然向我们招手,仍然呼唤我们,那么,去寻找而寻见的机会就仍然存在。但人一定要小心,免得他习惯了活在罪中就连自己正在犯罪也不知道;免得他将上帝忽视了这样久,以致他忘记了还有一位上帝存在。这时需要的感觉就会消灭,如果再没有需要的感觉,我们就不会去寻找;如果不去寻找,就永远不会找 。一个人永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对罪的感觉。
活水泉源(Ⅰ)(七 37-44 )
这章书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住棚节发生的,为了要适当地明白这段经文,我们必须知道这个节期的意义,至少也要知道它的一些仪节。
住棚节是犹太人第三个大节期,三个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所有住在耶路撒冷周围 十五英里 的成年犹太男子都必须守这三个节。住棚节是在第七个月的第十五日,约为阳历 十月十五日 。正如所有犹太的大节期,住棚节有双重的意义。
首先是 历史上的 意义。在整个节期之内人们都离开他们的房屋,住在小棚里因而得名。这期间,在房屋的天台上,在道街上,在城市的广场中的在花园内,甚至在圣殿的庭院里,到处都搭起小棚来。律法写明这些棚子不能是永久性的结构,而只是特为这节期而建筑起来的。棚的四壁用树枝树叶构成,要能抵御风雨而不遮蔽阳光,棚顶要铺稻草,但要铺得够阔够疏,让晚间能从棚顶看见天上的星。这一切的历史意义就是要提醒人民,使他们不忘记他们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是在旷野里过 无家可归的流浪的日子,头上没有片瓦(利廿三 40-43 )。目的是“好叫他们世世代代知道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本来一共有七天的,但到耶稣的时候又多加了一天,共八天。所以住棚节的历史意义就是提醒以色列的儿女们,在他们未抵达应许地过安定日子之前,他们曾在旷野流浪。
其次是 农业上的 意义。住棚节根本是收获感恩的节期。故此有时叫 收藏节 (出廿三 16 ;卅四 22 )。这是最受欢迎的节期,因此有时就简称为 这节期 (王上八 2 )。有时又叫做 耶和华的节 (利廿三 39 )。在其他各节期中是最特出的,人民叫它做“我们快乐的季节”,因为那正是收割一切庄稼的时候,这时大麦、小麦、葡萄都妥当地收藏了。正如律法所写的,要庆祝“所收的是你田间所种劳碌得来初熟之物,并在年底收藏”(出廿三 16 )。“你把禾场的榖,酒醡的酒,收藏以后”,就要守这节期(申十六 13 , 16 )。这不只是为一场收割的感恩,这是为大自然的丰收,使生命生生不息和使生活快乐的欢乐感恩。在撒迦利亚新世界的梦中这个期是被全世界所庆祝的(亚十四 16-18 )。约瑟夫叫它做“犹太人最神圣最伟大的节期”(见犹太人古代习俗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三;十 4 )这不只是富有人家的节期,律法写明仆人、寄居的、寡妇和穷人都要分享这普世的欢乐。
这节期有一个特别的仪节,崇拜者要拿 “美好树上的果子,和棕树上的枝子,和茂密的枝条,并河旁的柳枝”(利廿三 40 )。撒都该人说这是描写建棚用的材料,法利赛人说这是描写崇拜者到圣殿要带的物品。很自然地,人们接受了法利赛人的解释,因为这使他们可以参与这生动的仪节。
这项特别的仪节与这段经文和耶稣的话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肯定,他说话时心中想到这仪节,同时很可能用这仪节作为他说话时的背景。节期中的每一天人们都带 棕树枝和柳枝到圣殿,编织成幕形或屋顶形,环绕大祭坛而行。同时祭司拿个大约 两品脱 容量的金水壶,下到西罗亚池子去盛满了水,然后经过水门带回来,人们就宣读以赛亚书十二章三节:“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这水带到圣殿注在坛上作为向上帝的献祭,这样做的时候就唱赞美诗──即诗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有利未诗班的笛子伴奏。当他们唱到“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诗一一八 1 ),“求你拯救”(诗一一八 25 )和最后唱到“你们要称谢耶和华”(诗一一八 29 )时,崇拜者欢呼并向祭坛摇动他们的棕树枝。整个戏剧性的仪节都是生动的感恩,为上帝所赐的水而感谢。又为雨水作出有动作的祈祷。同时纪念他们在旷野流浪时从磐石中流出的水。最后一天仪式更加动人,他们环绕祭坛七次,以纪念当年环绕耶利哥城七次,使城墙倒塌而占领该城。
就在这背景之下,可能就是在那一刻,耶稣的声音响起:“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耶稣仿佛说:“你们为了得到可解肉体干渴的水而感谢赞美上帝;如果们得到能解灵魂干渴的水,你们就要到我这里来。”耶稣利用那戏剧性的时刻将人的思想转到人对上帝和对永恒事物的渴慕上去。
活水泉源(Ⅱ)(七 37-44 )(续)
我们看过了这段经文生动的背景以后,就要更详细地看看这段经文。
耶稣的应许使我们面对一个问题,耶稣说:“信我的人……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但他在这句中,“有就如经上所说”,没有人能确实指出这经文的出处,问题就是,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两个相当清楚的可能性:
(一)那是指到耶稣基督那里去又接受他的人。那人会在他里面有活水的江河。正如耶稣对撒玛利亚妇人的另一种讲法:“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 14 )。那也是以赛亚美丽的辞句的另一种讲法:“耶和华也必时常引导你,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赛五十八 11 )。意思是耶稣可以给人圣灵的滋润。
犹太人把人的思想、情绪放在身体不同的部分。 心 是理智的所在; 肾 和 肚腹 是最深的感情所在。正如箴言的作者所写的:“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箴二十 27 )。这意味 耶稣应许我们有清洁的,使人奋兴的,给人生命的圣灵的泉源,使我们的思想、感情、全被洁净振奋。仿佛耶稣 说:“到我这里来,接纳我,信靠我,我会藉 我的灵给你新生命,使你清洁和满足,这种生命是你一直渴望而没有得到的。”我们不论接纳那种解释,而这样子的解释总会是真的。
(二)“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耶稣自己。那可能是关于弥赛亚的描写,而是耶稣从某处引来的。我们无从知道其出处。基督徒通常都将耶稣当作在旷野给以色列人以活水的那块磐石(出十七 6 )。保罗把这形象应用到基督身上(林前十 4 )。约翰讲到兵士怎样用矛枪剌耶稣的肋旁使 水 和 血 流出来(约十九 34 )。水代表洗礼时的清洁,血代表十架上救赎的死亡。象征从上帝而来给人以生命的水常在旧约出现(诗一○五 41 ;结四十七 1 , 12 )。约珥书所绘的伟大图画是“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珥三 18 )。十分可能约翰所想的耶稣就是那股清泉。人无水不能活,人不能够没有基督而生存,更不能不为基督而死。再说,无论我们选择那一个解释,这样的解释总是十分真实的。
无论这是描写基督或描写接纳基督的人,其中的意思都是说从基督流出一股带有洁净能力的力量,唯独这力量能给我们有真实意义的生命。
在卅九节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钦定本和修正本都译为,“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但最好的希腊版本是:“那时还没有圣灵”。这是什么意思?试这样想想,一个强大的力量可能存在了若干年甚至若干世纪都没有人知道它。举一个确切的例子──地球上一直都有原子能,人并没有发明原子能,它一直都存在,只是在我们的时代,人开始发现它,应用它。圣灵根本是存在的,但人一直不曾真正享受圣灵全部的能力。直至五旬节以后,人对圣灵才有认识。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各各他就没有五旬节。”人只有在真正认识耶稣时才能真正认识圣灵。在这之前圣灵是一种能力,但现在圣灵是一个人,因为圣灵就是复活主与我们永远同在。在这个使人惊奇的句子中约翰不是说圣灵不 存在 ,但他是说需要耶稣的生与死才引到五旬节,才打开那闸门让圣灵对各人都显得真实和有力。
我们更要注意这段经文怎样结束。有些人以为耶稣就是摩西所应许的先知(申十八 15 ),有些人认为他是上帝的受膏者;继而就有受膏者是否出自伯利恒的争论。这是一个悲剧,伟大的宗教经验竟以枯燥的神学争辩结束。
这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的。我们不必辩论耶稣是谁,他是一个我们要认识,要爱戴,要享有的人。无论我和别人对他的看法怎样有差异也不成问题,要紧的是我们都承认他为救主,接受他为主宰。甚至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释我们的宗教经验,那也不会分隔我们,因为重要的是经验本身,而不是我们的解释。
当局的厌恶与尼哥底母怯懦的辩护(七 45-52 )
我们见到对耶稣的几种生动的反应。
(一)差役的反应是困惑与惊奇。他们出去要捉拿耶稣,但他们并没有把耶稣带回来。因为他们从来未曾听过耶稣那样有权能的言谈。真的,听耶稣讲话对任何人都确是个特殊的经验。
(二)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反应是藐视。法利赛人有一句话是用来描写那些简朴的平民,而他们是没有遵守那几千条法规的。叫他们做“ 当地的百姓 ”,对他们来说连藐视都不屑。法利赛人认为把女儿嫁给这样的百姓,就像把她捆绑起来无可奈何地送给一只野兽。“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诅的。”拉比的律法说:“有六件事是写下来对付当地的百姓的:不要将见证交给他们,不要向他们取任何见证,不要将秘密告诉他们,不要指派他们做孤儿的监护人,不要指派他们做善款的监督,不要陪他们一同旅行。”去做一个当地百姓做买卖。他们知识及灵性的骄傲与势利,使他们高高在上地藐视平民,他们的托词就是“凡是在灵性上或学问上有修养的任何人士都不会相信这个耶稣,只有无知的愚民会接纳他。”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太聪明好而不再需要耶稣时真是一件可怕的事──而直至现在这种情形还是没有改变。
(三)尼哥底母怯懦的反应。尼哥底母没有直接为耶稣辩护,他只敢引述某些有关的律法规则。律法写明每一个人都应得公平的待遇(出廿三 1 ;申一 16 )。这里所说的公平待遇是指受控一方有权为自己申辩,而不能只凭第二手的资料作出判断。法利赛人设法破坏这律法,尼哥底母显然没有再抗议下去。他的内心叫他去为耶稣辩护,但他的头脑却叫他不要冒这危险。法利赛人向他卖弄口舌;他们告诉他根本不会有先知出身于加利利,并嘲笑耶稣,说他与那些加利利乱民有关系,而尼哥底母就再也没话可说。
有些人常常发现自己在一种处境中,即想为耶稣辩护,并且应该表白自己的立场。因此他就作一种半带诚意的辩护,但后来又常常感到不舒服和害羞便缄默下来。在为耶稣辩护时我们宁可不顾一切的去用心灵去搏斗,而不应用头脑去作审慎的处置。为耶稣基督辩护可能带给我们的是嘲笑和排斥,甚至会带来困难与牺牲。但事实俱在,耶稣说在地上认他的人,他在他的父面前也认他,在地上不认他的人,他在父面前也不认他。对基督忠心可能在地上带来一个十字架,但在永恒里会带来一顶冠冕。──《每日研经丛书》
第七章 生命河水的江河
壹 住棚节
“ 住棚节近了 ” ( 约七 2) 。
住棚节是犹太人一年三个节期中的最后一个节期。它开始于七月十五日,为期七天,表征千年国度,享受完满的喜乐和安息。神拯救人的目的,不仅为个人,也为团体;不仅为信徒,也为神喜悦的旨意,为神自己有安息之所,使祂的帐幕能设立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 ( 启二十一 3) 。为此,不仅要有逾越节,脱离埃及,脱离黑暗的权势,更要有住棚节,进入美地,进入神爱子的国。
神要圣徒们享受祂作基业、居所和安息,同时神也要在圣徒中得基业、居所和安息。这样叫祂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 ( 弗一 11 , 18 , 12) 。
贰 不是显扬自己,乃是成全神旨意
一 显扬名声
“ 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 ” ( 约七 4) 。
耶稣肉身的弟兄所说的这句话,代表不信的恶心,也代表所有属肉体的工作。显扬自己的名声,是堕落人类的天性。洪水之后,人类曾经企图造巴别塔,为要传扬他们的名 ( 创十一 4) ,宣告要脱离神的治理,从神独立,这乃是一个背判神的行动。直到如今,显扬名声的劣根,未曾减退。假冒为善的犹太教祭司、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如何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 ( 太六 5 ;参照二十三 2~7) ,照样,连重生的基督徒、牧师和传道人都喜欢显扬自己的名声。许多人打着某某博士、名布道家、名神医的旗号、现代的领袖,独一的使徒等等招牌,满街、满天下的标榜自己。旁人只听到人的名,却很少听到主耶稣的名。人被高举了,主却得不着该有的荣耀。我们不该显扬自己,乃该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 彼前二 9) 。
反过来看主耶稣,“ 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 ” ( 太十二 19 ;赛四十二 2) 。当祂知道众人要来强迫祂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 约六 15) 。
二 喜欢出意见,作主的谋士
“ 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 ” ( 罗十一 34) 。
人喜欢出主意,喜欢作神的谋士,但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 赛五十五 8~9) 。听命胜于献祭 ( 撒上十五 22) 。神要我们绝对的顺服 ( 徒五 29 ;弗六 5 ;加五 7) ,不要我们替祂出主意。主的弟兄替祂出主意,是因他不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很可能那时他还没有成为耶稣的门徒 ( 约七 3~5 ;参照可三 31~32) 。
三 神的时候
“ 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 ” ( 约七 6 ,参照二 4) 。
“ 我的时候还没有满 ” ( 约七 8 ,参照七 30) 。
“ 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 ” ( 约十二 23 ,参照 27 ,十三 1 ,十六 21 , 25 , 32) 。
人的时候常是方便的,因为人常随心所欲行事,但是主没有祂自己的时候,只有神的时候。从祂降生一直到死在十字架上,都是照神所安排的时候。祂从来不凭自己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 ( 约五 19) ,因为祂来了为要照神的旨意行 ( 来十 7) 。祂虽然是太初的神,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 腓二 6~8 ;参照罗五 19) 。存心顺服是人子在地上一生的生活特征。
四 求神的荣耀
“ 人凭着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祂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祂心里没有不义 ” ( 约七 18) 。
我们若参照 约翰福音 第十二章 23 至 28 节,十四章 12 至 13 节,十七章 1 节等经节,就知道耶稣所求的荣耀,就是顺服父神的旨意,甘心死在十字架上,成功神的救赎计划。世人认为羞耻的事,反而是耶稣所求的父神的荣耀,也是祂所求的荣耀。因为祂所求的,不是世上的荣华富贵,乃是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 林后四 17) ,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 ( 来十二 2) 。祂也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 ( 来二 9) 。
参 启示死而复活,升天
“ 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 约七 33~34 ,参照十三 33 ,十四 2~4 ,十六 5~7 , 28 ,十七 13) 。
主耶稣的道成肉身,就是祂的来。然而祂的来,是为着祂的去,就是为要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升天,成功神的救赎。祂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 来十 7) 。祂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祭司长文士许多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 太十六 21) 。不过这件事在第七章里没有发生,因为祂的时候还没有到 ( 约七 30) 。父所豫定的时候,就是从亚达薛西王下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的那一年算起,经过七个七年和六十二个七年,就是经过四百八十三年之那一年,不能提早,也不能延后 ( 参照但九 25~26) 。又因为祂是逾越节的羔羊 ( 出十二 2~13 ;参照约一 29) ,所以必须死于逾越节那一天。到了那日,祂才说:“ 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 ( 太二十六 45) 。
肆 节期的末日
“ 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 ( 约七 37) 。
犹太人一年有三个节期,就是逾越节,五旬节和本章的住棚节。在住棚节时,他们各人都搭自己的帐棚。七天之久,大家聚集在一起,围绕在一起,欢喜快乐地庆祝那一年的成就。
过了七天,就是第八天,是一年众节的末日,第八日原不属住棚节,乃是结束一年节期的日子。当那日也有圣会,所以称为最大之日。
节期的末日表征人生的末日。人生有出生,如逾越节,脱离了埃及法老的辖制,开始过新生。在五旬节的时候,就是收割庄稼完的时候,人生正有成就登峰造极的时候。住棚节是卸下劳苦,不需再为生活奋斗,有家可享安乐,儿孙满堂,享受晚年之福的时候。但这都是短暂的光阴,都是草上的花。人生的欢乐总是要过去,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 彼前一 24) ,即使像所罗门王那样享尽人生一切的荣华富贵,但人生总有面临落幕的时候,所以很快会发现,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 传一 14) 。同样的,节期的末日就是人生一切欢乐消失的时候。感谢主,祂来到人生的尽头,欢乐的尽头。当我们已是山穷水尽,面临死亡的干渴时,祂向我们呼召说:“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祂会带给我们生命的活水,永远的生命,新的人生,以及无穷的喜乐。
伍 生命活水
“ 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 ( 约七 38 ;参照赛五十八 11 ;箴十八 4) 。
一 活水的泉源──信徒个人的救恩
当信徒因着信把基督接受到我们灵里时,祂在我们里面是生命的源头,生命的泉源 ( 诗三十六 9 ;约四 14) 。把神自己,就是永远的生命从灵里涌出来,充满我们魂生命,充满我们整个人生,解决我们自己里面的干渴。
二 活水的众江河──全人类的救恩
但是神拯救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为我们个人,更是为普世的人,为神永远的计划。神要浸透我们整个人,要我们完全享受祂,经历祂的丰富。并且祂要我们把祂活出来,彰显出来,表明出来。我们若肯完全降伏,完全被祂浸透,这一道河水会越流越多,越加澎湃,成为活水的江河往外涌流出去。正常的基督徒越多,活水的江河就越多。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一道活水的江河,叫世上所有干渴的人都得活水,满足他们的需要。开始时仅只是主自己涌流活水,现在连我们信徒也涌流活水;并且主说:“ 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 ” ( 约十四 12) 。不是基督徒比基督更大。乃是说,从前神只能在道成肉身的人子身上得着彰显,现在每一个重生的基督徒,就是每位有基督‘是’他们生命 ( 西三 4) 的人,都能活出基督,使基督在他们身上照常显大 ( 腓一 20~21) 。这就是教会。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者的丰满 ( 弗一 23) ,是活水的众江河。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人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 启二十二 17) 。因为福音传遍直到地极 ( 徒一 8) ,普天下都是涌流活水的江河。所以教会就和圣灵一同呼叫他们来喝神乐河的水 ( 诗三十六 8) 。
陆 那灵就是活水
“ 耶稣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 ( 约七 39) 。
马利亚从圣灵怀了孕 ( 太一 18) ,她所生下的耶稣,虽然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然而按圣善的灵 ( 就是圣灵 ) 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 罗一 3~4) 。圣灵是耶稣神性内涵,本质。父如何是自有永有,照样圣灵也是自有永有,从太初就有,太初与神同在,圣灵就是神。为什么说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呢?不是那时还没有圣灵,而是使圣灵得以进到信者里面,成为赐生命之灵的条件还没有成就。因为那时人罪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人的灵是死的,人的良心还没有蒙耶稣的血洗净 ( 来九 14) ,心中天良的亏欠还未得洒去之前,公义的神无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到人里面作生命。
再者,生命的种子——圣灵被捆紧在人子的肉身外壳里面。生命的种子,“那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 约十二 24) 。因此末后的亚当──耶稣要成为赐人生命之灵 ( 林前十五 45) ,就必须经过死而复活,升天的过程。为此主耶稣说:我有当受的洗 ( 指死亡的浸 ) ;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 ( 原文是被捆紧,被约束 ) 呢 ( 路十二 50) !
感谢主,这是父神的美意,主为要成就父神旨意,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 腓二 8) 。
今天耶稣已经得着荣耀,父神已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因此我们这些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儿子的人,都能够因祂的名得生命 ( 约二十 31) ,有圣灵的内住,享受生命活水。 ── 黄共明 《 约翰福音要义 》
约翰福音 7:2
住 棚 节: “ 住 棚 节 ” 记 念 以 色 列 人 出 埃 及 后 的 行 程 以 及 他 们 在 神 的 看 顾 下 住 着 棚 子 在 旷 野 漂 流 的 时 期 ( 参 利 23:34~43 注;结 14:16~19 注 ) 。
7:7
恨 我: 耶 稣 为 这 个 世 界 所 恨, 因 为 他 宣 告 所 有 与 神 隔 离 的 人 都 是 堕 落、 罪 恶、 生 来 自 私 的 ( 比 较 2:14~16 ; 3:19~20 ; 5:30~47) 。 在 他 的 整 个 事 工 中, 耶 稣 不 折 不 扣 地 斥 责 了 不 公 正、 残 暴 和 败 坏 之 罪。 耶 稣
自 始 至 终 对 罪 毫 不 留 情 的 斥 责 与 那 些 自 以 为 义 地 传 所 谓 “ 积 极 福
音 ” 的 传 道 人 形 成 鲜 明 对 比, 因 为 他 们 删 改 神 的 吩 咐, 传 的 是 不 要
求 悔 改 和 公 义 的 假 福 音。
7:17
人 若 立 志 遵 着 他 的 旨
意 行: 只
有 当 人 愿 意 遵 行 神 的 旨 意 时, 才 能 实 实 在 在 地 领 悟 神 的 教 训, 并 得 到 使 人 得 救 的 真 信 心。 “ 信 ” 意 味 着 立 志 顺 服 ( 参 “ 信 心 与 恩 典 ” 一 文 ) 。
7:18
求 自 己 的 荣 耀: 耶 稣 强 调 了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标 准, 它 可 以 帮 助 检 验 传 道 人 所 讲 的 道 是 否 来 自 于 神 : 他 们 是 在 求
自 己 的 荣 耀 或 益 处 吗? 评 价 传 道 人 时, 要 问 一 问 他 们 讲 道 是 为 了 彰 显 自 己 还 是 主 耶 稣。
7:38
就 如 经 上 所 说: 耶 稣 提 到 “ 经 ” , 因 为 圣 经 确 实 是 天 父 的 道, 因 而 也 是 他 生 活 和 教 导 的 最 高 权 威。 圣 经 也 是 基 督 徒 的 权
威, 因 为 只 有 神 有 权 力 决 定 我 们 的 行 为 标 准。 如 今 神 正 是 通 过 圣 经 让 人 晓 得 真 理 并 认 识 他 的 权
柄。 圣 经 做 为 神 的 启 示 有 着 神 直 接 对 我 们 说 话 一 样 的 权 柄 ( 参 “ 圣 经 的 默 示 和 权 威 ” 一 文 ) 。
1. 神 默 示 而 来 的 圣 经 是
信 徒 的 最 高 权 威。 教 会 的 传 统、 预 言、 新 启 示、 教 义 和 人 的 观 点 都 应 接 受 圣 经 的 检 验, 并 且 永 远 不
能 提 高 到 与 圣 经 享 有 同 等 权 威 的 地 位 ( 比 较 可 7:13 ; 西 2:8 ; 彼 前 1:18~19) 。
2. 人 若 把 忠 于 别 的 任 何
权 威 等 同 于 忠 于 神 和 他 启 示 的 道, 或 者 更 忠 于 前 者, 就 是 自 行 离 开 圣 经 的 信 仰, 不 再 以 基 督 为
主。 认 为 任 何 个 人、 机 构、 纲 领 或 教 会 拥 有 与 神 的 启 示 同 等 甚 至 更 高 的 权 威, 就 相 当 于 拜 偶 像。 所
以, 人 若 不 愿 使 信 仰 服 从 于 新 约 圣 经 的 权 威, 就 等 于 把 自 己 置 于 基 督 信 仰 和 基 督 的 救 恩 之 外。
7:38 活 水 的 江
河: 当 圣
灵 的 恩 赐 临 到 信 徒 时, 他 们 将 经 历 圣 灵 丰 富 涌 流 的 生 命。 这 “ 活 水 ” 带 着 耶 稣 基 督 的 医 治 信 息 “ 流 向 ” 众 人 (10:10 ; 14:12 ; 15:5 ;另
参 诗 1:3 ; 46:4 ;赛 32:15 ; 44:3 ; 58:11 ; 耶 31:12 ;结 47:1~12 ;珥 3:18 ;亚 14:8) 。
7:39
耶 稣 尚 未 得 着 荣 耀: 这 是 指 耶 稣 在 十 字 架 上 的 荣 耀 ( 参 12:23~24) 。 等 到 罪 被 对 付, 圣 灵 才 能 被 完 全 地 赐 下 来。 此 处 的 “ 圣
约翰福音第七章
伍.神儿子第三年传道工作:耶路撒冷(七 1 ~一○ 39 )
一.耶稣斥责祂的弟兄(七 1 ~ 9 )
七 1 第六和七章中间相隔了数月。 耶稣 仍 在加利利,不愿在犹太 逗留,因为那里是 犹太人 的宗教中心,他们 想要杀他 。所说的犹太人 25 一般都认为是指犹太人的领袖或官员。他们最痛恨主耶稣,寻找机会 杀害他 。
七 2 住棚节 是犹太人节期中一个重要的节日。这是收割时分,庆祝当年犹太人离开埃及时,曾在临时的帐棚里住过。这是一个喜庆、欢欣的假期,众人都期望有一天弥赛亚来临统治、拯救犹太人民,领他们住在和平、繁华的乐土上。
七 3 第 3 节所述的主的 弟兄 大底是指马利亚在耶稣后所生的儿子(一些人则说他们是耶稣的表兄弟或其他的远亲)。但无论他们和主耶稣的亲戚关系如何亲密,他们不会因此关系而得救。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相信主耶稣。他们告诉祂应该要在住棚节到耶路撒冷,在那里行一些神迹,好 叫 祂的 门徒 能 看见 祂所行的事。所指的 门徒 并不是十二门徒,只是一些在犹太地口称跟从主耶稣的人。
虽然他们并不相信祂,也想祂当众的显明自己。也许他们想在耶稣成名后,作为祂的亲戚也能沾一点光采。但更可能的是他们妒忌耶稣的名声,催促祂到犹太地,希望祂在那里遭遇不测。
七 4 他们说话时,可能语带讽刺。祂的弟兄似乎以为主耶稣求名声。若祂不是为了名气,祂又为何在加利利行这些神迹呢?他们向主耶稣暗示:“现在就是你的黄金机会了。你一直希望能出名,在这节期好应当上耶路撒冷。那里有千百人,你有机会在他们面前行神迹。加利利是个僻静的地方,你在这里行神迹,没有人会知的。我们都知道你想有名气,还留在此干么?”然后,他们还加一句说:“ 你如果行这共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 ”他们的意思是:“如果你真是弥赛亚,可以行神迹来证明自己的话,那么你为何不在些更令人注目的地方,如犹太地,来行神迹证明自己呢?”
七 5 他的弟兄 并非真心真意的想祂得荣耀。他们根本 不信他 是弥赛亚。他们也不愿将自己交托给祂。他们所说的话是要讥讽祂。他们的心在主面前并不正直。当时主耶稣听到祂弟兄怀疑祂所说的话和所作的工,必定很伤心。多少次忠于神的人常会发现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都反对他们,他们为此感到伤心难过。
七 6 主的一生由此至终都安排好了,祂每日所过的一分一秒都是照原先所安排的去行。祂向世人公开彰显自己的适当 时候还没有到 。祂知道前面所走的路,知道祂现在上耶路撒冷,向众人彰显自己,是不合乎神旨意的。但祂提醒祂的弟兄,他们的 时候常是方便的 ,他们的一生都依他们的欲望,却违背神的旨意。他们能随意定下自己的计划,迹四处,因为他们行的都是自己的意愿。
七 7 世人不 \cs8 能 恨 主的兄弟,因为他们本属世界,与世界同一阵线,对抗基督。他们的一生与世界为伍。这里的世人就是人所建立的制度,里面没有神和祂的基督。这世界就是文化、艺术、教育或宗教的世界。真实,犹太地是特别的宗教世界,因为最恨基督的就是犹太人的领袖。
世人恨基督 因为 祂指证 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 。世人堕落败坏的本性是何等可悲。一个丝毫没半点罪污的人来到世界,世人竟要杀祂,基督完美的生命显出各人生命的瑕疵。正如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并划在一起时,直线便显出曲线的弯度。主来到世界也是一样,显出人的罪恶。人痛恨罪恶给别人揭发。人不单不悔改、求神怜悯,还要杀害那位显出他们恶行的主。
迈耳评道:
“世人不能恨你们。”啊,这真是那爱的化身者所发出最严厉的斥责之一,无论今时今日,还是祂昔日在世时,也是一样。一个基督徒不为世人所憎恨,反为世人所爱、所奉承、所爱抚,是他所处最恶劣的光景。古时的圣贤曾问:“到底我做了什么错事,这等人要如此的讨好我?”不为世界所憎恨,证明我们没有指证世人所做的事是恶的。世界对我们体贴爱护,证明我们属于世界。与世界为伍就是与神为敌。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约七 7 ;一五 19 ;雅四 4 ) 26 。
七 8 主叫祂的弟兄上 去过节 。事情实在非常令人难过。他们佯装虔诚,上去守住棚节;但基督站在他们当中,他们没有真的爱祂。人爱宗教礼仪,因为他能假心假意地守。但若人面对面在基督面前,便毫不自在了。耶稣说祂现在 27 不上去过这节,因为祂的 时候还没有满 。祂并不是存心不上去守节,我们在第 10 节知道,最后祂也去了。但基督的意思是不想与祂的兄弟同去,在众多人前彰显祂伟大的能力。时机还未到。基督要上去,祂会悄悄地、低调地上。
七 9 所以主在祂的兄弟上去守节后,仍旧住在加利利。祂的兄弟离开那位唯一能给他们住棚节所代表的喜乐、愉悦的人。
二.耶稣在殿里教训人(七 10 ~ 31 )
七 10 他弟兄上去 耶路撒冷后,过了一段日子,主耶稣也暗暗的上去。祂是虔敬的犹太人,希望在那里过 节 ,但身为神顺命的儿子,祂 不 能 明明 地上去, 似乎是暗去的 。
七 11 在节期寻找耶稣的犹太人 ,无疑是那些想要杀害祂的领袖。他们问:“ 他在哪里? ”他们不是想要敬拜祂,而是想除掉祂。
七 12 很明显,主的出现引起了 众人 的议论。耶稣所行的神迹逼使众人要弄清祂到底是谁。节期间,众人都私下议论,讨论祂是真先知、还是假先知。 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
七 13 犹太人领袖极力反对耶稣,吓得无人敢 明明 称赏 他 。很多平民百姓无疑是相信了主耶稣是以色列真正的弥赛亚,但又不敢出来表白,因为怕这些领袖会逼迫他们。
七 14 住棚 节 为 期 数天,约过了一半, 耶稣上了 圣 殿 的外院(那里称为所罗门的廊,可供众人聚集) 教训人 。
七 15 那些听到救主说话的人都 希奇 。教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是祂对旧约圣经的认识,和祂学识的广博和教训的能力。他们知道主耶稣并没有上过当时出名的宗教学院,但他们不明白祂从何有如此的学识。今天也有很多信徒没有受过正式的宗教训练,也能传讲圣经。世人虽为此感到惊奇,但也常提出抗议。
七 16 再一次,我们见到主耶稣不居功,谦让的表现。祂只想荣耀祂的父。 耶稣 只简单回答 说 ,祂的教训 不是 祂自己的, 乃是 从 那差 祂 来者 那里来的。耶稣所说并所教训人的每句话,都是祂父亲叫祂说,叫祂教训人的。祂行事并不脱离父神。
七 17 若犹太人真的希望知道耶稣的教训属真属伪,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人若立志遵 神的 旨意行 ,那么神便会向他启示基督的教训是出于神还是祂凭自己说的。这是给所有真诚寻求真理的人奇妙的应许。一个人若恳切,诚心想要知道真理,神便会向他启示。“顺服是属灵知识的钥匙。”
七 18 人凭 自己说 ,即凭一己的意思说话, 是求自己的荣耀 。主耶稣就不同。祂寻求 那差他来的 父的 荣耀 。因为祂的意向专一,教训也绝对是 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
只有耶稣一人才有资格说这种话。世上其他的教师在服侍工作上都有点私心。每一个主的仆人都应该求神的荣耀多于求自己的荣耀。
七 19 后来,主直接指证那些犹太人。祂提醒他们昔日 摩西 赐 律法 给他们,他们得律法,也得荣耀,但却忘记了单单拥有律法并算不得什么。律法要求人遵守诫条律例。他们因得到律法而感到自豪,但明显地并没有一人遵守律法,他们心里正谋算如何杀害主耶稣。律法明明禁止杀人。他们图谋对主耶稣基督不轨,正触犯了律法。
七 20 众人 听了主耶稣这番话后,如坐针毡,不但没有承认祂的话是对的,反而更诋毁祂。他们称祂是 被鬼附 ,并反问当中有 谁想要杀 祂。
七 21 耶稣 将话题转到当日在毕士大池治好那病人一事。这件神迹激起了犹太领袖对祂的仇恨,使他们开始密谋杀害耶稣。主提醒他们祂 作了一件事 ,他们 都 以为希奇。但他们不是欣赏耶稣,只不过是见祂在安息日行这样的事,感到震惊而已。
七 22 摩西 律法里写明,男婴在出生后第八天使要受割礼(真实割礼 不是 从 摩西 起的,乃是从 祖先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起的)。就算这第八天是 安息日 ,犹太人也会替婴孩 行割礼 ,不以为错。他们认为这是必要的工作,是神所允许的。
七 23 他们若 在安息日 替婴孩行割礼,遵从 摩西的律法 ,那么,他们为何要责难主耶稣?祂不过是 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 而已。律法若准人行必要的事,为何不准人行慈悲的事呢?
割礼只是在男孩身上所行的小手术。手术使人痛苦,叫人得的益处算少。但主耶稣却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完全痊愈,犹太人却因此为难祂。
七 24 犹太人所犯的错误就是 按 外 貌 断定是非,而不凭事实的真相。他们的判断不公正;他们所做的事就合法,主耶稣做的就全然是错。人就是喜欢凭眼见的作出判断,而不按实情做决定。主耶稣根本就没有犯摩西的律法,犯的其实是他们,因他们无理的仇视耶稣。
七 25 当时,犹太领袖想要杀害耶稣的事在 耶路撒冷 众所周知。这里,一些平民查问这是否就是他们领袖想要杀的人。
七 26 他们不明白为何主耶稣仍能这样公开、 明明的 讲道。如果官长们真的如人民心想的那样敌视耶稣,那么他们为何仍准许祂继续这样做?他们是否已经查出祂正如自己所说的, 真 是弥赛亚吗?
七 27 那些不信主耶稣是弥赛亚的人以为自己知道祂是从那里来的。他们相信祂从拿撒勒来,认识祂的母亲马利亚,又以为约瑟是祂的父亲。当时,犹太人一般都认为基督来的时候,会是突然间,神神秘秘地出现。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祂会出生成为婴孩,然后长大成人。虽然他们应该从旧约中知道弥赛亚会降生在伯利恒,但他们对弥赛亚来到的细节似乎全不知晓。故此,他们说:“ 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那里来。 ”
七 28 有好些人在那里聚集,听到他们的说话。 耶稣 就在此时, 大声 向他们说,他们无疑是 知道 祂,也知道祂 从那里来 。但他们只知道祂是一个人,是拿撒勒人耶稣。他们不知道祂也是神,故耶稣在下文再加以解释。
耶稣是一个人,住在拿撒勒。但他们也应该知道祂 来 并不是由于自己,而是由父神差派来的,但这些百姓却不 认识 父。主耶稣藉此话表明自己与神同等。祂 来并不是由于 自己,不是由于自己的权柄,也不是来行自己的意愿。祂是由真神差派到世界来的,而这位神他们并 不认识 。
七 29 但耶稣认识神。祂在永恒中与神同在,与父神完全平等。主耶稣说祂是 从 神来的,祂不单只是神所差派来,且更常与祂同在,完全与祂同等。“ 他也是差了我来。 ”主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道出自己是基督,那位受膏者,由神差到世间来,完成救赎的工作。
七 30 犹太人知道耶稣说话的含义,知道祂称自己为弥赛亚。他们认为祂亵渎神,想要捉拿祂,但却没有人下 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神的大能阻止了人加害耶稣的诡计,直到神所定的时候到了,祂才会被献上,作为赎罪祭。
七 31 事实上 众人中间有好些 相 信 了主耶稣。我们看他们的信是真的。他们的推论是这样。耶稣还能做什么来证明祂是弥赛亚呢?若耶稣不是弥赛亚,那么 基督 来的时候,祂能比耶稣行 更多 、更奇妙的 神迹 吗?他们的问题明显说出他们因耶稣所行的神迹而相信祂真是弥赛亚。
三.法利赛人的敌意(七 32 ~ 36 )
七 32 法利赛人 穿插于人群中间, 听见 他们私下的议论。 众人 正为耶稣 纷纷议论 ,他们不是反对祂,而是偷偷的表示欣赏祂。法利赛人害怕情况会使愈来愈多的人接受耶稣,故 打发差役去 捉拿 他 。
七 33 本节的那番话当然是对来捉拿耶稣的差役说的,同时也是对法利赛人和其他百姓说的。
主耶稣并非作退让,祂不过是更坚持。祂告诉他们,祂和他们同在 还有不多的时候 ,然后祂会回到 差 祂 来的 父神那里。这番话无疑会更惹法利赛人的怒气。
七 34 终有一天,法利赛人要 找 祂,却 找不 。他们一生中迟早发觉需要一位救主,但那时已是太迟了。耶稣已回到天上,因为他们的不信和所作的恶事,他们不能到那里见祂。这句话非常严肃,提醒我们有错过机会这一回事。人们今天有机会得救,若拒绝了,可能永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七 35 犹太人 并不明白主耶稣说话的意思,不知所指的是祂将会回到天上去,以为祂可能会四处游历,传讲福音,要到散住 希利尼中的 犹太人那里传道,甚至连希利尼人也一并教训。
七 36 他们再表示他们希奇祂的话。到底他说“ 你们要找我,却找不 ” 这 句 话 有 什么意思呢 ?祂到底能到哪里去,是他们不能到的呢?这里说出犹太人的不信和瞎眼。他们拒绝接受主耶稣,再没有人的心比这更黑暗的了。今天我们会讲:“一个人不愿看,就没有比这更瞎眼的了。”这话正好说明此情此景。他们不想接纳主耶稣,所以他们不能。
四.应许赐下圣灵(七 37 ~ 39 )
七 37 虽然旧约没有记载,但犹太人却有一礼仪,就是在住棚节的头七天,每一天都从西罗亚池打水,倒在燔祭坛旁边一个银盆里,在第八天礼仪还未完成。故此,基督宣称赐人永生的活水这番话,在第八天就更引人注目。虽然犹太人民守足礼仪,但内心却仍未满足,因为他们并不真正明白节期背后的含意。 在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 ,当他们正准备归程的时候, 耶稣站 高声 对他们说话,祂邀请他们 到 祂那里,可得属灵的满足。请留意耶稣的用词,祂是邀请每一个人。祂的福音是普世的,人若到基督那里,没有一人不能得救。
但请留意头一句,圣经上写:“ 人若渴了。 ”渴是指心灵的需要。除非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个罪人,他总不想要得救;除非他知道走迷了路,否则永不想要人找到他;除非他意识到自己心灵非常贫乏,他永不想要到主那里求供应。救主邀请所有口渴的心灵到他那里。祂并不是叫人到教堂、见传道人、受浸礼、或到主的桌子那里,耶稣说:“ 可以到我这里来。 ”并不是到其他人或找其他东西。“ 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 喝 \cs8 就是亲自从基督支取,即是信靠祂,让祂作自己的主和救主。要喝就是让基督进入我们的生命,正如我们喝水进入我们的身体。
七 38 本节证明到基督那里喝就是相信祂。凡相信祂的人,他们的需要就得到满足。他们身上会 流出 属灵祝福的 \cs9 江河 ,直到别人那里(赛五五 1 )。“ 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这句话是指个人内在的生命会有改变,愿意帮助别人。司徒德指出我们喝水,只是小口小口地喝,但却增多集成滚滚的江河。谭普尔警告说:“人休想能够叫神的圣灵住在他里面,把圣灵留在自己里头。圣灵所在之处,也必涌流而出。那里若没有涌流,那里就没有圣灵。”
七 39 很明显活水指的就是 圣灵 。本节非常重要,因为教导各人,人接受主耶稣基督时,也受神的圣灵。换言之,有人称圣灵在人信主后一段日子才降下住在人身上的说法是错的。这节清楚的指明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要受圣灵。主耶稣说这番话时,还 没有赐下圣灵 ,要等到主 耶稣 返回天上, 得 荣耀 后,圣灵才在五旬节降下。从那时起,所有真正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都有圣灵住在他们身上。
五.有关主耶稣的纷论(七 40 ~ 53 )
七 40 , 41 众人 听见主耶稣的话,就相信祂就是摩西在申命记十八章 15 及 18 节里所提到的 那先知 。有的人更愿意承认耶稣是 基督 ,是弥赛亚。但有些人认为不可能。他们相信主耶稣是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出来的,但旧约中并没有预言说 基督 会 从加利利出来 。
七 42 这些犹太人信得没错, 基督 是 从伯利恒出来的 ,也是 大 的子孙。但他们若肯花时间去查考,就会发觉耶稣是在伯利恒出生的,且是大的直系子孙,由马利亚所生。
七 43 因为各人的意见不同和无知, 众人 就为基督 起了分争 。今天也是一样。人们会为耶稣基督而争论。有些说祂只是一个凡人,像我们一样。有些认祂是历史上最伟大杰出的人,但相信神的话的人就知道“基督……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罗九 5 )。
七 44 有些人仍想捉拿耶稣,但无人成功。只要一个人行神的旨意,世上并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他。“等到我们的工作完成,我们就可享永生。”主的时候还没有到,所以没有人能用任何方法伤害祂。
七 45 法利赛人和祭司长 也有派 差役 去捉拿耶稣。现在差役回来,两手空空,捉拿耶稣不成。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 非常恼怒,质问差役 为什么 不 带 耶稣回 来 。
七 46 差役虽是罪人,也不接受耶稣,但此刻也不得不为祂讲一番好说话。他们这番话,值得我们去记。“ 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 ”这些差役已往一定听过很多好人和伟人说话,但却没有一个说话时像耶稣一样有权柄、恩典和智慧。
七 47 , 48 法利赛人 想要威吓差役,指他们被耶稣 迷惑 了,提醒他们整个犹太民族的 官长 都没有 信他的 。这番话实是令人吃惊!若所有犹太民族的领袖,在弥赛亚来临时,都不认识祂,那真是他们的羞耻。
这些法利赛人自己不单不愿相信耶稣,更不想其他人信祂。今天也有这样的人。很多自己不愿得救的人,也会用尽所有办法来阻止他们的亲朋戚友信主。
七 49 法利赛人指责犹太的平民百姓无知, 是被咒诅的 。他们认为,若那些百姓知道一点圣经,就不会认为耶稣是弥赛亚。他们从没想过自己的判断可能是错的!
七 50 就在此时, 尼哥底母对他们说 话。他 从前 夜里 去见耶稣 ,知道自己必须要重生。似乎他已真的相信了主耶稣基督,得到救恩。这里,他在犹太的领袖当中,站出来为主辩护。
七 51 尼哥底母认为犹太人没有给主耶稣辩护的机会。根据犹太的 律法 ,若不是先有聆讯,律法并不会 定他的罪 。但犹太的领袖那时所做的,正正不合乎律法。他们是否害怕知道真相?答案很明显是的。
七 52 这时,犹太领袖的矛头直指向他们真中一名伙伴──尼哥底母。他们嘲弄他是否也是 出于加利利 ,跟从耶稣的人?难道他不知道旧约里并没有预告有任何 先知出于加利利 的吗?但事实上,这群领袖正自曝其短。他们不认识先知约拿吗?他是从加利利出来的。
七 53 终于过了住棚节,各人都归回本乡。有些人面对面见过救主,并且相信了祂。但大部分人都拒绝了祂,犹太人的领袖更加坚定心志,要干掉耶稣,认为祂对他们的宗教及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威胁。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K 耶稣前往耶路撒冷过住棚节(七1-52) 从七章1节-十章21节这一大段都是描述耶稣去耶路撒冷过住棚节时发生的事,七章分成五段,每段都与这节庆之前和之间所发生的事有关。
i 节庆前:耶稣的弟弟不信祂(七1-9)
1. 作者开头时说到在喂饱五千人和发表生命之粮的演说之后发生了何事:这事以后,耶稣在加利利游行,不愿在犹太游行。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耶稣知道“犹太人”在那里“想要杀他”(参五18),可是不久之后祂仍会去耶路撒冷过住棚节(10节),他们还会多次企图逮捕祂且置祂于死地(1、11、19、20、25、30、32、44,八28、37、40、59节)。
2. 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迹发生在三月或四月的逾越节期间(六4),记录在七章1节-十章21节的事件则发生在六个月之后的九月或十月之间,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根据利未记二十三33-36和39-43,住棚节的第一天会举行一个严肃会,最后在第八天也有个严肃会,民众需住在帐篷里七天,每天献上燔祭,手摇着棕榈叶、白杨枝和水果,在神面前欢喜快乐。住棚节是记念以色列人的祖先在旷野时,过的住帐篷飘流的生活(利二十三42-43:“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好叫你们世世代代知道,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根据申命记十六13-15,这节庆是在稻谷和葡萄秋收之后举行。人们为“耶和华你神在你一切的土产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要赐福与你,你就非常的欢乐”(申十六15)这应许而喜乐。这节庆具有双重目的:记念以色列人以前在旷野住帐篷时的日子,且在收成之后(特别是葡萄、橄榄和水果的收成),在神面前欢乐。它也涉及企盼一个新的出埃及记,亦即当神的国度和随之而来的福祉来临的时期,是每年三个朝圣节庆(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中最受欢迎和快乐的节日。在新约时代此节庆中还包括其他习俗:浇水和壮观的点腊烛仪式,而这些都构成耶稣在此节庆所做的事和教导的背景,这些礼仪将在接下来的注解中适当之处作些描述。
3-5. 住棚节近了,成千上万的人会涌向耶路撒冷,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耶稣在前面迦拿的婚宴中行第一个神迹时(二12),作者已提到耶稣的“弟弟们”,现在他们再度出现且催促祂在节庆中“公开露面”,让祂的“门徒”看到祂的神迹。此处的“门徒”并非指十二位门徒,而是来耶路撒冷过节且被祂吸引的人(参二23,四45)。祂弟弟与犹太群众拥有相同的信念,认为弥赛亚是以叫人惊叹的奇迹而得到人的信任,就对祂说,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祂的弟弟说:“你如果行这些事”,表示他们晓得祂行过神迹,现在鼓励祂“向世人”显明祂自己,“世人”在这段经文指去耶路撒冷过节的犹太人。也许弟弟们听到耶稣在作了生命之粮的演说后,许多“门徒”退去不再跟从祂,现在摇唇鼓舌地要祂去露几手,把这些人再吸引回来。在热闹的住棚节期间,有什么地方比耶路撒冷更能炫耀祂是谁的呢!作者加了一个评语说,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他们若不信祂,为何又要祂去耶路撒冷做点什么把祂的“门徒”吸引回来呢?敢情许多门徒最近的变节有损他们家的声誉,他们想要重振声名。
6-7. 耶稣回答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此处(和七8)的“时候”原文是kairos,只在第四卷福音书的这几节出现,通常是用另一字hōra,hōra带有很重的神学味道,主要是指耶稣钉十字架和被高举的时辰(参二4注释)。七章6和8节用kairos而不是hōra,暗示耶稣只是说还没到祂去过这节的时候。祂也许知道在节期的前几天,“犹太人”会等着祂(11节),且想找机会除掉祂(参七1)。祂的弟弟们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他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这解释法可用耶稣接下来所说的话证明: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世人”(此处指敌视耶稣的“犹太人”)没有理由恨祂的弟弟,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过节。耶稣就不同了,必须谨慎选择祂的时间,因为“世人”恨祂且打算杀了祂。恨祂的理由是什么呢?祂说,因为我指证他们所做的事是恶的。耶稣是以光的身分进入人间,祂本身和祂的教导都将世人的邪恶揭发出来(参三19-21,五37-38、41-45)。
8-9. 告诉弟弟他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之后,耶稣说,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NIV版本和AV版本是用“还不”(oupō)这字,可是其他版本(例:RSV、NRSV、REB)则只是用“不”(ouk)这字,表示源自不同的希腊文手抄本。若接受RSV、NRSV、REB版本,耶稣就是对弟弟说祂不会去过这节,这会引起麻烦,因为在祂弟弟上路后,耶稣也去过了节(10节)。认为应当是“不”(ouk)这字的原因,是根据经文批判的一项规则,较难懂的经文应当是原稿,因为文士通常会将经文改得容易了解一点,而不是难懂一点。有人头头是道地辩论道应该是“还不”(oupō)这字73,可是即使“不”(ouk)是原稿,这段经文也不是说,耶稣说祂绝对不去过节,而不是按着弟弟所说的时间去,或为了他们所说的目的去。祂说理由是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时间不对的原因,是祂知道在节庆开始时,有人等着祂的到来(11节),“犹太人”想要除掉祂(1节)。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留在那里从对手来的风险要少得多。
ii 节庆中:“犹太人”寻找耶稣(七10-13)
10-11. 七章10-36节所描述的事情都发生在住棚节期间,当作者告诉读者耶稣仍留在加利利后,现在却说,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祂的弟弟怂恿祂去向世人炫耀祂自己(4节),可是耶稣拒绝了这建议,选择“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理由很简单:正在节期,犹太人寻找耶稣说:“他在那里?”那些仇视耶稣的犹太首领正在四处寻找祂,他们的敌意从“他在那里?”这问话中充分显示。
12-13. 虽然耶稣的对头坚决反对祂,可是一般老百姓却分为两派:众人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那些见过祂的神迹,特别是看过祂医治病人的,会说:“祂是好人”,其他人则可能受到首领的影响,会说:“祂是迷惑众人的”,这确实是个严重的罪名(申十三1-5)。只是没有人明明的讲论他,因为怕犹太人。那些对耶稣有好感的人不敢公开说话,因为怕“犹太人”,这是有来由的,因为“犹太人”已决定将所有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人从会堂开除(九22,十二42,十六2)。惧怕“犹太人”的群众也是犹太人,这又再次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犹太人都敌视耶稣。
iii 节庆中:耶稣在圣殿教导(七14-24)
14-15. 作者描写完群众分成两派之后,又回去记录耶稣的动向:到了节期,耶稣上殿里去教训人。祂是暗地里去耶路撒冷的,直等到节期过了一半以后才在圣殿露面,一点都不怕对手,开始在全耶路撒冷最公开的地方,圣殿的前院,作教导的工作。民众听完后,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人们从未听说过耶稣是哪位知名拉比的门徒,可是祂的教导却充分显示祂有满腹经纶,真令听众大大刮目相看(45-46节)。群众虽然佩服耶稣的教诲,宗教领袖却不然,一个人若从未在一位饱读诗书的拉比门下作过门生,他的教导是不可信的,那只不过是他个人的看法而已。
16-17. 耶稣知道他们是指什么,就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在教导时若不引用博学多闻的拉比的话,就表示傲慢,仿佛是靠自己的权威作教导。但耶稣宣称祂不是靠自己的权威教导,祂的教导来自差祂到人间的父神。针对那些质疑这宣称的人,祂说,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耶稣说他们若定意照着神的旨意行,就会发现祂的教导来自神。这说明一个极重要的事实:不是靠智商、正规教育或真心探索真理,才能领悟耶稣所教导的真理,而是靠着愿意遵行神旨意的一颗心。没什么比道德问题(缺乏遵行神旨意的意愿)更能拦阻人明白神的真理了!在约翰福音中,神的旨意就是要人信祂的儿子(六28-29、40;参:约壹三23),意味着惟有信耶稣的人才能了解耶稣所教导的真理。相信就能明白!这一点都不令人惊奇,因为神何必向不愿信祂儿子的人启示真理呢!
18. 耶稣继续对别人批评祂是凭自己的权威说话这事作些回应,人凭着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祂的对头理当同意这话,他们在教导时都引用别人的权威——某某拉比如此说,若不如此行就是目中无人,也是抬高自己的证据。耶稣并没引用拉比的话做祂的权威,可是祂并不心高气傲,祂说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这段话是用在某一个人的代理人或代表身上,代理人若是“真诚的人”(新译本),就只会为他主人的名誉着想,也可以说“在他心里没有不义”。然而耶稣所说的“那差他来者”是指父神,祂只为父神的荣耀工作,因此祂是“真诚的人”,并且“在他心里没有不义”。后来当耶稣向“犹太人”挑战说:“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八46),就隐含此意。
19. 耶稣的对手自认熟悉摩西律法因而就明白神的旨意(参九28-29;罗二17-20),耶稣问他们说,摩西岂不是传律法给你们吗?你们却没有一个人守律法。为什么想要杀我呢?他们没兴趣遵行神所启示在摩西五经里的旨意,证据就是他们违反摩西律法想要杀掉耶稣。耶稣在住棚节提到摩西(19、22、23节)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因为在这节期犹太人会纪念神透过摩西在旷野供给他们祖先日用的饮食。
耶稣的对头或许认为杀掉耶稣是遵行神的旨意且遵守摩西的律例,也许下结论说,耶稣就是申命记十三1-5所抨击的那类人物,一个行神迹奇事的人若将人民带离永生之神,就当被处死。他们知道耶稣行过神迹,也相信祂鼓动人违犯安息日的规矩,因此,祂将人民带离神,理当被处死。更甚者,他们相信祂犯了亵渎罪,自称与神同等(五18)。问题是,耶稣的对头不明白耶稣的真正身分,且曲解了安息日的规条。稍后在七章21-24节时,耶稣会谈到此点。
20. 耶稣对“犹太人”说的话群众也听到了:众人回答说你是被鬼附着了!谁想要杀你?群众仿佛不知道他们领袖所定的一些阴谋(五18,七1),认为耶稣说别人要杀祂的话,显示祂患有被鬼附着之人的恐惧症。
21-22. 耶稣不理会这侮辱,反而说:“我做了一件事,你们都以为希奇。”祂是指在安息日在毕士大池旁医治一个长期病患的事(五1-18)。祂接着说,摩西传割礼给你们(其实不是从摩西起的,乃是从祖先起的),因此你们也在安息日给人行割礼。摩西所传下的割礼最早记载在摩西律法(利十二3),可是耶稣解释说,行割礼的命令在摩西之前就已赐下,最早的是神命令亚伯拉罕如此做(创十七10-13)74。耶稣提醒对手说,他们明明知道是犯了安息日的规条,可是仍在安息日替婴孩行割礼。
23-24. 耶稣将祂的立论说得更透彻: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吗?犹太男婴在生下后第八天应当受割礼(利十二3),这第八天若刚好碰上安息日,为了遵行摩西的律法就仍要行割礼。这显然违反了安息日的规矩,可是却不算违规,因为割礼的律例大过安息日的律例(Mishnah, Nedarim 3:11“割礼是伟大的,甚至凌驾在安息日的重要之上”)。耶稣问他们,若在安息日可以给婴儿行割礼,那么为何要因为祂在安息日治好一个人的病而对祂发怒呢(参五16-18)?犹太学者也运用同样的辩论方式,为保全一个人的性命而违反安息日的规条做辩解,生命垂危自然比割礼更为要紧,因为割礼只影响到身体的一个部分而已75。耶稣将他们的原则应用在更广泛的范围——虽然那人没有生命危险,可是祂是医治他的整个身体。
耶稣对祂的对手说,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他们听说耶稣在安息日医好了一个人的病,马上就下断语说,耶稣违犯了安息日,可是这样的判断是错的。割礼是让人完全,同样地耶稣也是让那人完全或痊愈。他们应当明白此点,才能学到“按公平断定是非”。
iv 节庆中:耶路撒冷人问道:“这是基督吗?”(七25-31)
25-26. 听了耶稣的教导,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有些耶路撒冷人知道他们领袖在想办法置耶稣于死地,所以很惊讶地说,你看他还明明的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什么。他们看到耶稣在大庭广众前教导群众,官长们却按兵不动,就问道,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耶稣最近的一些活动令他们纳闷,难道官府改变了对祂的想法吗?
27. 他们正思索这可能性时,又面对另一个难题: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那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那里来。耶路撒冷人所说的话需谨慎解释,表面看来他们似乎在说,弥赛亚的族谱和出生地没人知道。可是显然不是这意思,因为大家都知道弥赛亚是大卫的后裔且出生在伯利恒(42节;弥五2/太二4-6)。耶路撒冷人以为他们知道耶稣的来历,因为一般人认为祂是拿撒勒人(一45,十八5、7,十九19),但那是祂成长的地方,不是诞生地。
耶路撒冷人的资讯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晓得耶稣从哪里来,相信祂绝不是弥赛亚。他们相信一直要到弥赛亚荣耀地被显明时,祂的身分才被揭晓,这信仰可从次经以斯拉二书十三52(4 Ezra=2Esdras)反映出来:“一如无人能探测或知道海的深度,世上也无一人能看见我的儿子和与祂在一起的群众,除非祂的日子来到的那天”(NRSV版),另外也可从基督教卫道士游斯丁(Justin Martyr)与他的犹太对手特里弗(Trypho)的对话中看出,特里弗对游斯丁说:“即使弥赛亚现在已活在世上也不为人知,连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弥赛亚,他也没有任何能力。只有当以利亚来到且膏抹他时,才能将他公诸于世”(Dialogue with Trypho viii.4)。
28-29. 耶稣晓得耶路撒冷人心中的困惑,那时,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大声说:“你们也知道我,也知道我从那里来。”因为耶稣在此是作一个重要的公开声明,作者就用了“大声说”(krazō)这动词,在另外三处经节也是一样,都是作个重要的公开声明(一15,七37,十二44)。耶稣在此声明中表明祂知道人们的问题,其实是针对他们的“以为”而说:“你们以为认识我,以为自己知道我从哪里来,就认为我不可能是弥赛亚”。他们却不知道耶稣是从父神那里来。祂接着说,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真的”(alēthinos)这字在第四卷福音书有两种用法:(1)是正确或靠得住的意思(四37,八16,十九35);(2)“真正”的意思,例如指真光(一9)、真敬拜者(四23)、真粮(六32)、真葡萄树(十五1)和真神(十七3)。当耶稣在此处说那差我来的是“真的”时,就是指后面这意思。祂被“真神”差来,或如十七章3节所说,被“独一的真神”差来。然后耶稣对耶路撒冷人民说,你们不认识他,我却认识他;因为我是从他来的,他也是差了我来。他们自称认识神,可是耶稣却说他们完全不认识祂,又用祂从神那里来且是被祂差遣来的,证实祂所说祂认识神的话。
30. 耶稣的声明在他们眼中肯定被视为亵渎神,因为作者说,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这是在一连串有关耶稣“时辰/时候”的句子中的第二个(参二4,七30,八20,十二23、27,十三1,十六32,十七1),“时辰/时候”在本福音书是个极重要的概念,在这福音书的前半段,所有事件都朝着这“时辰/时候”发展,那就是耶稣受难受死和接下来的复活得荣耀(参二4注释)。耶稣的对头无论用任何想使耶稣的圣工胎死腹中的阴谋,都无法得逞,在祂的“时辰/时候”来到之前,祂不会将自己交在他们手中。诗篇作者祷告的情绪正符合耶稣的情景:
我终身的事(原文是“时候”)在你手中;
求你救我脱离仇敌的手
和那些逼迫我的人。(诗三十一15)
31. 耶路撒冷的人虽怀有这样负面的态度,但众人中间有好些信他的。这些人也许是从各地来耶路撒冷过节的,他们决定不顾一般人认为“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27)这看法,反而说:“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这些人认为他们亲眼看到的神迹远胜过一般人的信念,这正是作者希望读者能发出的回应(二十31),而七章25-31节清楚帮助作者达到他的目的。
v 节庆中:官员被派去捉拿耶稣(七32-36)
32. 许多民众愿意相信耶稣的事,没能逃过人的眼目,法利赛人听见众人为耶稣这样纷纷议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打发差役去捉拿他。早先他们就想逮捕祂且计划除去祂(五18,七1、19、20、25、30),现在又要做另一次尝试。被差去执行此任务的“圣殿差役”应当是利未人,他们平时的任务是维持圣殿地区的治安,可是在大祭司的命令下,他们也可在较广的地区做此事(参十八3、12)。
33-34. 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句话开头的“于是”(oun)这字,表示当圣殿差役来到后才促使耶稣说这些话,NIV版却省略了“于是”这字。住棚节之后,耶稣只再去了耶路撒冷两次,一次过修殿节(十22),一次过祂的最后一次逾越节(十一55,十二1、12-13),就在那次祂被交给罗马人钉十字架。耶稣必须经过钉十字架和接着的被高举之后,才回到差祂来的父那里去,群众将没有机会再看到祂,显然祂去的地方,他们不能去。
35-36. 群众被耶稣的话弄糊涂了,犹太人就彼此对问说:“这人要往哪里去,叫我们找不着呢?难道他要往散住希利尼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利尼人吗?”“散住希利尼中的犹太人:原文是tēn diasporan 76 tōn Hellēnōn,字面意思是‘the Diaspora of the Greeks’,意指住在希腊人当中的犹太人。群众怀疑耶稣会离开犹大地和加利利,去住在犹侨当中,并且教导希腊人/外邦人。果真如此的话,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就无法找到祂。但这不是耶稣的意思,本卷福音书的读者将会知道,当耶稣回到父神那里去之后,祂会差遣圣灵住在门徒心中,引领他们将祂的信息真正带去给犹侨和希腊人/外邦人听。
“犹太人”再度彼此问道(参七34),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还是不明白祂的意思。
vi 节庆最后一天:耶稣提供活水(七37-39)
住棚节的最后一天,耶稣许下诺言说,凡相信祂的人都会得到活水(37节)。若想领悟耶稣这应许的意思,就需先了解这节庆在一世纪时所举行的浇水礼。在这节期的前六天,他们用一个金水罐去西罗亚池取一罐水拿回耶路撒冷的圣殿,走到水门时,就会用公羊角做的号角吹响三声,抵达圣殿时,人们摇着手中的树枝(香橼捆着的桃金娘、棕树枝和杨柳枝),祭司也摇着他们的杨柳枝,一边绕着祭坛游行,一边唱赞美诗(诗一一三-一一八篇),然后将金水罐交给在祭坛当职的祭司,他将水倒在两个银质盆子里,一个为盛水用,一个则为盛酒用。当这两个盆子装满水后,就将水浇在祭坛上。第七天则绕着祭坛游行七次(Sukkah3:9;4:4-10,5:1-4)。犹太人相信当弥赛亚来临时会像摩西一样,将水供应给他们(一如提供吗哪一般):
前一位救赎者如何使水泉涌出,后一位救赎者也同样使
水涌出,如经上所记,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
滋润什亭谷(珥三18)。(Qohelet Rabbah 1:9.1)
从这段拉比经文看来,作者在六章记录了耶稣喂饱五千人的神迹和说了有关生命之粮的演讲后,在第七章记录耶稣提供活水的事就具有重大意义。
37-38. 作者先叙述耶稣在发出这应许/宣告时的场景: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如前所述,住棚节的头一日以一个严肃会掀开序幕,庆祝七天后,第八天再举行一个严肃会。当作者说“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很难确定是指哪一天。若是第八天,已没有浇水仪式也没有游行了,这些仪式都已结束。若指第七日,祭司和人们都绕着祭坛游行七次,一边唱赞美诗,一边手摇着树枝,当水倒在祭坛上时,大家都在耶和华神面前欢乐,那么耶稣宣告的应许中所蕴涵的象征符号就更显突出。在歌声与欢愉声中进行最后一次浇水礼时,耶稣邀请人们来到祂这位能供应活水江河的神面前。因此,“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似乎指第七天最为恰当,是住棚节的庆祝达到最巅峰的一天。
无论末日、最大之日是指第七或第八天,在那天,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一如作者在别处每当描写耶稣作重大的公开宣告时(一15,七28,十二44),都用krazō这字,是“大喊”或“大声说”的意思,此处也不例外。耶稣在四章10、13-14节向撒玛利亚妇人提供活水,此处则向自己的同胞提供同样的东西(参四10、13-14注释中讨论有关“活水”的意义)。
耶稣的这句话有两种放标点符号的方法,因而可有两种解释。一种如NIV版圣经所翻译的,活水江河会从来到耶稣那里喝水之人的腹中流出,即从信祂的人腹中流出。另一种放标点符号的方式是:“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即凡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如此翻译可让经文的前半部解释为,耶稣邀请凡信祂的人来喝活水,后半部则是作者的评语,解释旧约圣经应许说,将有活水从弥赛亚身上流出。
若喜欢第一种解释,就该注意到当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提供活水时,祂说在她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四13-14),与此处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没什么差别。第二种解释法乍看之下有些奇怪,可是有两件事对它有利。当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提供活水时,祂自己显然是活水的源头,七章39节也说活水是象征圣灵,在第四卷福音书中,耶稣与父神都是圣灵的源头,而信徒绝不是圣灵的源头。到头来到底选择哪种解释并不重要,因为圣灵这活水是由耶稣赐给门徒的,所以祂才是活水的源头,并非信徒。活水一旦赐下,就会在他们腹中直涌到永生,或像江河一般流出来,可是它的源头永远是耶稣。
这里引用的经文很难在旧约找到,因为没有一处与这句一字不差地吻合,一个可能性是以赛亚书十二3:
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
欢然取水。
这段经文虽然与七章38节不完全一样,可是有证据显示它与住棚节的浇水礼和赐下圣灵之事有关。约书亚·班利未拉比(Joshua ben Levi)在犹太法典(Sukkah 5:1)中引用以赛亚书十二3时说:“它为何称为汲取之地呢?因为他们在那里汲取圣灵,与接下来的经节相符合:‘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十二3)”。作者所引用的典故也可能是以西结书四十七1-11或撒迦利亚书十四8。
39. 作者在此节解释耶稣所说的活水江河是指什么: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一如约书亚·班利未拉比将住棚节的浇水礼与圣灵连在一起(参七37-38注释),作者也同样将耶稣所说的活水江河与要赐下圣灵的事连在一起,当新时代来临时,人们期望神会将圣灵浇灌下来(结十一19,三十六26-27,三十九29;赛四十四3;珥二28)。
对当时听见耶稣说这话的群众而言,接受圣灵仍是未来之事。后来在本福音书中,耶稣对门徒解释说,在祂受死、复活、回到父神那里去之后,祂会差圣灵到他们当中取代祂的地位。但差遣圣灵来到世上的事,必须等到祂回到父神那里去之后才发生,作者就在此节解释此事: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第四卷福音书常提到耶稣得荣耀的事,几乎总是与祂的受死、复活和回到父神那里去有关(七39,十二16、23、28,十三31、32,十七1、5)。
vii 节庆最后一天:民众分成两派(七40-44)
40. 在住棚节期间,犹太人缅怀他们的祖先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和摩西奇迹似地从磐石流出水来给他们喝。他们也知道摩西预言神会为他们兴起一位像他一样的先知(申十八15),而耶稣在这节期的最后一天公开宣告,祂将把活水江河提供给口渴的人,这可说是卓越非凡的事,难怪众人听见这话,有的说:“这真是那先知。”他们认为耶稣就是像摩西的那位先知。
41-42. 这并非惟一的看法,有的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虽然有些人准备接受耶稣是被神膏抹将祂的国度带来的弥赛亚,可是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定祂来自加利利,于是争辩说,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弥赛亚应当是大卫的后裔,这是出自撒母耳记下七12和诗篇九十八3-4,而祂应当诞生在伯利恒则出自弥迦书五2(参:太二5-6)。讽刺的是,耶稣确实生在伯利恒,祂的出生地不是如这些人以为的加利利。比这更要紧的,当然是耶稣的真正起源是天堂,父神从那里将祂差下人间。
43-44. 此事的结果是,于是众人因着耶稣起了分争。有些人愿接受祂是弥赛亚,可是其中有人要捉拿他,但又一次只是无人下手(因为祂的时辰尚未到)。
viii 节庆最后一天:官员空手而回(七45-52)
当法利赛人听到民众对耶稣议论纷纷,且发现许多人相信祂是弥赛亚后,就与大祭司联手差派圣殿差役去捉拿祂(31-32节),这段经文则是说圣殿差役回来报告。
45-46. 观察完在圣殿发生的事情之后,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对差役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他们空手而回,差他们去的人要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些差役是利未人和信犹太教的人,对耶稣的教导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在回答法利赛人和大祭司的问话“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时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在对观福音书,群众对耶稣教导的方式刮目相看:“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太七29;可一22;路四32),并且还有神奇的作为伴随着祂的教导(可一27,二10-12;路四36),可是作者似乎要读者明白,圣殿差役所佩服的不是耶稣具权威的演讲,而是祂充满恩典的提供活水。在差派差役和他们回来禀报之间,第七章只记录了耶稣的一个教导,就是耶稣在住棚节最后一天的宣告,祂能将活水赐给所有口渴之人。
47-49. 差派圣殿差役出去的人立即怒火中烧,法利赛人说:“你们也受了迷惑吗?”在这些法利赛人眼中耶稣是个江湖骗子,而且这样的评价影响了一些群众(12节;参:太二十七62-63)。他们要差役想想自己这些宗教领导级的人物,就问道,官长或是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当作者继续述说这故事时,读者就会发现这话带有讽刺意味,因为在七章50-51节,在领导阶层当中,就有一人挺身而出勇敢地为耶稣辩护,也有一些别的领导相信祂但不敢公开承认而已(十二42)。审讯差役的法利赛人不知道这些事,就自问自答地说,没有!但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诅的。他们以为差役受到群众的影响,就说小老百姓对律法一无所知,并且“是被咒诅的”,因此差役不当听信他们的意见。
可悲的是,一般平民百姓因为不懂律法,就无法行出律法,法利赛人因而深信他们是被神咒诅的。法利赛人所用的“百姓”这字是个专门用语,是对不谨慎遵行摩西律法和法利赛人传统之犹太人的鄙视称呼。法利赛人绝不与小老百姓来往,因为他们的“不洁”会有损于他们礼仪上的洁净。
50-51. 虽然在前一节中法利赛人极端自信的说没有官长和法利赛人信耶稣,可是内中有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对他们说:“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这里说尼哥底母是“从前去见耶稣的”(三1-2),且是“他们当中”(新译本)的人,因为他是犹太的官长和法利赛人(三1)。目前为止,尼哥底母尚未表明他信耶稣,可是却在法庭程序当中仗义直言,并且质疑同僚们对耶稣草率下断语。申命记一16-17,十七2-5和十九15-19都命令以色列的法官(士师)说,必须先彻底调查清楚后才可下判决,需得到两三个证人的支持后才可定人有罪。拉比律法中还有关于该如何进行审讯更详细的指示,包括“甚至是被告说:‘我要为自己的脱罪作证’,他若真有具分量的话要说,法官也当聆听”(Sanhedrin 5:4)。整件事最大的讽刺是,法利赛人瞧不起不懂律法的群众,自己却做违反律法和他们自己传统的事,对耶稣妄下断语,而尼哥底母就在此提醒他们此事。
52. 然而,这些人没心情听尼哥底母的警惕之语,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尼哥底母质问他们的草率判决,就等于把自己与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的耶稣放在同一边。同僚们问他:“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完全是侮辱的口气,因为犹大人看不起加利利人。没有理由让人相信尼哥底母是加利利人。与尼哥底母同作公会委员之人所说的:“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这话很有问题,因为旧约圣经中的确有几位先知来自加利利(约拿、何西阿、那鸿,此外,以利亚、以利沙和阿摩司也可能是)。早期蒲草纸文献中有一卷(p66)的七章52节有不同的写法,不是写“一个先知”而是“那位先知”。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不是说没有先知来自加利利,因这明显是错的,而是说没证据显示“那位先知”(像摩西的那位,参:申十八15)出自加利利(但也没证据显示祂不是来自加利利)。作者已说过,群众中有些人说耶稣真是“那位先知”,也有人说祂是基督/弥赛亚(40-41),因此,尼哥底母的同僚也许是对他说,没证据显示那位先知或弥赛亚是来自加利利。果真如此的话,本福音书的读者就会发现这是个极大的讽刺,因为知道耶稣不是出生在加利利,而是犹大的伯利恒。
尼哥底母在本福音书中共出现三次,此处是第二次,第一次是三章1-15节,他晚上来见耶稣且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最后一次则在十九章38-42节,当亚利马太人约瑟向彼拉多求得耶稣的尸体后,尼哥底母带了一百斤重的香料来,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且埋葬在坟墓里。
约翰福音简介
约翰福音第七章
7:1
本章所记的事整理出来可以分为三大项:1,住棚节(1-9节)和耶稣在这节期最后一天以“活水”为题的讲道(37-44节);2,耶稣在圣殿里教训众人(28-29节)和关于耶稣是谁的种种猜测(10-13,25-27节),以及犹太人领袖捉拿祂(30-36,45-52节);3,继续讨论第五章(5:1-18)所记安息日医好瘫子的事(15-24节)。
本节的“犹太人”指耶路撒冷的犹太当局。耶稣来到希律治下的加利利地,让他们无法下手害祂。
7:2
住棚节是犹太人的三大节期之一(其他两个为逾越节和五旬节)。犹太男丁在这三个节期必须上耶路撒冷朝圣。住棚节自犹太历七月十五日开始,为期七天(利23:34),被掳归来后,添了一个第八天。节期相当阳历九至十月间。
7:3-4
耶稣的弟弟们不信且敌视的态度从这两节经文里可以充分看出。他们的话等于说:耶路撒冷城是宗教中心,耶稣若是弥赛亚,应在那里行祂在加利利所行的事,才能向世人证明祂是基督。祂的弟弟们分明记得耶稣说过的话,例如“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可4:22),“暗中告诉你们的,要在明处说出来。”(太10:26)他们现在反过来讽刺祂:“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
7:6 耶稣不愿意照祂弟弟们的话去行,因为公开显露祂为神子的时候还没有到。祂一生的言行都遵行天父的旨意,祂的弟弟们却没有这种限制。参2:4注。
7:7 世人不愿要耶稣,因为祂说的话和所行的事都指证出人类的罪恶。
7:10
耶稣还没有到公开祂弥赛亚身份的时候,只能“在暗处行事”,让祂所行的事来见证祂。可是祂在圣殿中出现,并且讲到祂的受死与复活(33-34节),是祂从“暗”进入“公开”的伊始,祂的光辉就要照耀。
7:11 “犹太人”指犹太当局,与下一节的“众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外地来朝圣的人)有别。当局寻找耶稣要捉拿祂。
7:13 犹太当局不但反对耶稣,也反对支持耶稣的人。大家有话都不敢说。
7:15-16
犹太人希奇的不是耶稣能读经卷;犹太人的儿童大多数在会堂里学过写读;而是祂的教训。耶稣不象保罗,没有在犹太人的拉比学院中接受正规教育(比较徒22:3),但祂的教训与讲道却象“有权柄的人,不象他们的文士”(太7:29)。耶稣告诉他们,祂的教训直接来自天父;不是沿袭拉比等人的解释。
“怎么明白书呢?”也可译为:“怎么会这样有学问呢?”
7:17 这句话的意思是:犹太人若能象耶稣一样遵行神的旨意,不求自己的益处,就能认识耶稣的教训的权威是出乎神(比较申29:29)。
7:18 “荣耀”指称赞和敬重。耶稣的出发点,不象拉比只求自己的荣耀,而是放下自己,只求荣耀神。这就证明祂是一个真诚的好教师。
7:19
犹太人虽然说遵守摩西的律法,但在实行时却把律法放在一边。耶稣在安息日医病,犹太人说祂不守诫命(5:18);现在犹太人想杀祂,岂不也是不守“不可杀人”的诫命吗?犹太人虽未真杀祂,但有了杀的意念也如同杀人(太5:21-22)。
7:21 这里说的“一件事”是指5:2-9所记的安息日医病的神迹。
7:22-23
“割礼”在亚伯拉罕时代已立下(创17:10;21:4)。在摩西律法中,割礼正式成为律例(利12:3),男婴出生后第八天施行,连安息日也不例外。参《路加》2:21注。
犹太人在安息日停止一切工作,可以行割礼;耶稣医治一个完全瘫痪了的人,岂不更十百倍应该吗?
7:27
犹太人依据旧约,知道弥赛亚(基督)会在犹大地的伯利恒出生(7:42;太2:5)。他们流行一个观念,说这位弥赛亚出生后会藏在一个找不到的地方,到适当的时候才出现。眼前的耶稣来自加利利,虽也是大卫的子孙,但其他都不符合预期中的基督的条件。
7:28 认识神的唯一途径是信心,人不肯信神,也就无法认识耶稣便是弥赛亚。人若认识神便会认识耶稣。
7:33 耶稣开始预言祂的受难,也就是神要祂来完成的工作,然后会回到天父那里。祂不能明说,因为时候还没有到。
7:34 耶稣要去的地方是在父的荣耀里(17:24)。犹太人的领袖不相信主,要死在罪中,不能去到天上和耶稣在一起。
7:35 当时有很多犹太人的社区散布在地中海四周的希腊文化城市中(比较彼前1:1)。犹太人听了耶稣的话,误以为祂要往这些城市去传道。
7:37-39
犹太人在住棚节庆祝一年的丰收,且展望次年有更好的收成。在耶稣时代,住棚节的仪式包括祈雨(亚14:16-19)、宣读经卷;祭司还从耶路撒冷的西罗亚池取水,每日一次浇奠在圣坛上,一共七天。到第八天,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节期的末日”,是住棚节最后也最严肃的一天,称为“最大之日”(民29:35-38),便停止浇奠。耶稣在这一天当众宣告祂会将“活水”(圣灵)赐给人,喝了的永远不渴。听见的人哪能不大大震动,幡然悔悟!
38节的经文出处不详,可能是《以赛亚书》55:1;58:11,或《箴言》10:11;18:4等,指出圣灵是人里面的泉源与活水,凡信靠祂的人,不单灵性的饥渴得到满足,还可以成为泉源,长流不息(参4:14)。圣灵从起初就在世上工作,但要到五旬节后,圣灵的时代才开始,住在人心,给信神的人从上头来的能力,(参本书14:26;15:26;16:7及徒2:1-4)。
7:40 “那先知”指弥赛亚。参1:21注。
7:50 尼哥底母属犹太人领袖中的开明派,和那些反对耶稣的死硬派比较,他可说无成见且相当理性。本书19:39记载他参加安葬耶稣,显然已是信徒。
7:52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不但抓不到耶稣,连去捉拿祂的人也有信服的,气愤已极、口不择言。其实加利利出过约拿(家乡为拿撒勒以北的迦特希弗,见《王下》14:25),还有别的先知。神有权从任何地方兴起先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