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第七章
第 7 章
士 7:2> 有时我们的力量被剥夺得所剩无几,是不是完全的坏事呢?
7:2 我们相信,只需靠自己的力量必能成就大事,这种自满就是我们的仇敌。神为了使基甸的兵士除去这种心态,所以将他们的人数由三万二千减至三百人。以这少数人打败仇敌,胜利当然是出于神,他们便不能自夸。我们像基甸一样,必须明白若靠自己力量争战是极危险的,只有倚靠神,不倚靠自己,才能有胜利的把握。
士 7:10-11> 神以不同的方式坚定人的信心,有时甚至使用人的仇敌……
7:10-11 基甸面对敌军压倒性的优势,心中甚为惧怕。神明白他的恐惧,不过祂并没有让基甸卸责,反而让他潜入敌营去窃听敌人的谈话,使他产生勇气( 7:12-15 )。你是否面对争战?神能赐你力量,足以应付一切的情势。不要因为神帮助你的方式特别就心生惊恐,你必须像基甸一样听从神,随时踏出第一步。只有开始顺服神之后,才会有勇气前进。
士 7:12> 米甸人?从何而来?
7: 12 米 甸是亚伯拉罕第二个妻子基土拉所生的儿子,他的后裔有五个家族,都是骑骆驼的劫掠者,住在死海与红海中间的旷野。
士 7:13> 基甸梦中的大麦饼寓意什么?
7:13 敌军一名兵士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他们的帐幕之中,将帐幕撞倒。大麦只值小麦的一半价钱,用它做的饼被看为下等货。以色列一小队的军队和米甸与亚玛力人的大军比起来,也是这样。但是神会使被人看不起的以色列人,成为难以匹敌的大能大力者。
士 7:19> 三更是……
7:19 一夜均分为三个轮班的更次,三更之初,大约在夜晚十点,营中有许多人仍然醒着。
士 7:21> 米甸军队真的不堪一击吗?神在这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
7:21 基甸的军队只须呐喊观看米甸军仓皇溃退,并不须要拔刀杀敌。他们一小队军队靠自己的力量,绝对不能如此大胜。神要向以色列人显示,得胜不在于人多或力大,乃在于顺服祂。
基甸与米甸人争战──《灵修版圣经注释》
士师记第七章
神的算术(七 1 ~ 8 )
但凡争战,尤其是古代的战事,兵力众多才是制胜敌人之道。但是神的计算方法与人不同。属灵的争战,得胜要诀又在哪里呢?
.第一次挑选( 1 ~ 3 )──在基甸号召之下,有三万二千人跟随他,要与米甸人、亚玛力人、东方人争战(参六 33 )。三万多人,浩浩荡荡的到了哈律泉旁扎起军营,敌人就在山后安营。耶和华洞悉人心,知道人的骄傲自大,所以不要太多人参战。当基甸宣告说:凡惧怕的、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立时就有二万二千人收拾兵器行囊回家去!你能想像当时的情景吗?三分之二人承认自己惧怕、胆怯。临阵退缩,是多么可耻啊!战争还没有开始哩!弟兄姊妹,倘若我们要跟随主走人生的道路,就要定睛在主的身上,不要因为有人跌倒而害怕。
.第二次挑选( 4 ~ 8 )──耶和华说,一万人还是太多。神要再在其中挑选出忠勇的战士。基甸把一万军兵带到水旁,让他们喝水。有些人跪下,把头埋在水中尽情鲸饮;有些人则用双手捧水来喝。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人,神从这一万人中只挑选三百人,是百分之三!是三万二千人的百分之一还不到。
.从两次挑选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功课呢?
1. 神的意念,非同我们的意念。争战要得胜,就是照神的办法。
2. 蒙选召参与属灵争战的,必须要勇敢,靠生作刚强的人。
3. 生活态度要时刻警醒。
祈祷 天父啊,求赦免我,因为我常常跟随大伙儿去行事,明知道圣经的教训,却不敢去行。求今日使我刚强壮胆,走上十字架的窄路,为作美好的见证。阿门。
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七 9 ~ 25 )
从基甸的事迹中,我们看见神的工作,是何等完美周详。祂呼召基甸作拯救者。他不但差遣,而且更与基甸同行,又预早安排一切得胜的条件和环境。
.基甸得鼓励( 9 ~ 14 )──基甸并非职业军人,面对米甸人的军营当然心中害怕,所以才把仆人普拉也带去。其实他们将要遇见的事,神早已知道( 11 )。米甸军队在值勤时,两人闲谈,把梦和梦的解释都说了出来,可能他们是用来开玩笑的说,但是神却把梦的解释叫基甸听见,使他得胆量。神使万事互相效力,好成就祂的美意。
.消灭米甸人( 15 ~ 25 )──基甸听见敌人军队的说话,心中十分兴奋,于是回到营中鼓励这三百个人,证实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给他们。这话神早已应许了(参六 16 ,七 7 、 9 ),只是人的信心软弱,迟钝罢了!
他们达致的方法就是必须行动一致,绝对遵从基甸的命令去做,无论拿瓦瓶、火把的方法、喊叫的说话、吹角的时间等,都要完全配合。在黑夜中,敌人疏于防范的时候,三百人的呐喊、突然火光熊熊、号角之声齐鸣,使到米甸人慌张逃走,忙乱中自相残杀,其他以色列人都众人一心追杀米甸逃兵,把他们两个首领都杀了,但是那三百个勇士始终没有动过刀,只是口中有刀,手中无刀,这种战胜敌人的方法,更显出信心的得胜( 30 ~ 31 )。你能否说出另一场战役,以色列人只用“诗歌班”大合唱便能战胜敌人呢?
思想 感谢和颂赞神是得胜恶劣环境的方法,你在生活中,有否以此法战胜一切的难处呢?──《新旧约辅读》
士师记 第七章 注释
1 「哈律」:位於以萨迦境内基利波山向北山麓。
「摩利冈」:位於他泊山与基利波山之间。
监於以往七年以色列人的衰弱,且现在其军队人数有限,虽然
两军营地极接近,但米甸人认为以军不会构成威胁。
3 「基列山」:在约但河以东,距离战场甚远,所以有学者认为
这里应该是指基利波山。
5-7 只有用舌头 水的被拣选与米甸人作战。他们喝水时可能是站
着的,显示他们比跪着喝水的较为儆醒,能随机应变。
14 米甸军已风闻以军首领是基甸。
16 藏在空瓶里的火把是燃着的(参20)。
19-8:21 剿灭敌军
19 夜晚分作三更,每更约四小时长。
「三更之初」:或译作「半夜更之初」(吕振中译本),即开
始第二更,约晚上十时。
基甸突袭米甸人采用「制造混乱」和「引起恐慌」的策略,包
括吹号、打破瓶子和狂叫。火把除了发出火光,可作心理攻势
之外,也可用来烧毁米甸人的营幕。
21下  ; 应译作「全营的人都惊醒跳起来;他们呐喊和逃跑」。
22 「西利拉」:即代下4:17的撒利但,在雅博渡口以北约十六公
里(十英里)。
「伯哈示他」:地点不详。
「他巴」:在基列雅比和疏割之间。
「亚伯米何拉」:可能是在基列之高原。
这些地方均在约但河以东,可见米甸军面向其原居地逃去。
23-8:3
增援部队从拿弗他利、亚设、玛拿西和以法莲赶来追杀米甸军。
24 「伯巴拉」:地点不详。
25 「俄立磐石」、「西伊伯酒 」:这两地方可能因该两名首领在
那里被诛而得名。那时基甸已过约但河追杀敌军,所以以法莲
人要到河东将首级交给基甸。
思想问题(第 7章)
1 面对米甸人的入侵,耶和华为什麽要逐步削减基甸的作战力量?
从这片段我们可以学到什麽原则,明白神抗敌的方法呢?
2 神拣选三百人是决定於什麽因素?
教会或团契选举职员又应根据什麽原则?
3 耶和华为何及如何在最後一刻坚固基甸的信心?
基督徒若信心不足,会否被神使用呢?
4 基甸用什麽战术战胜了米甸人?
耶和华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什麽角色?
士师记第七至八章
‘米甸人的日子’(七 1- 八 3 )
像耶利哥城墙倒塌的故事一样,本章也记录了一次大击溃的现场。许多读者在童年时便已耳熟能详,这种按两种不同表现去挑选三百人的小队伍,并使用吹角,打破瓶子,高举火把的计谋。这件事看来几乎达到谚语所表明的状况:以赛亚两次用简短的几个字谈到‘在米甸的日子’(九 4 ),‘杀戮米甸人’(十 26 )。但是熟悉与了解的步调并不一致,许多圣经故事有这种情形,这是其中之一。我们越仔细读它,便越觉其中有些部分令人大惑不解。我们很难期望用以下很少几段解释去解答这些难题。但至少我们要对部分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
(一)
本章最先应提及的是以色列人的领袖,避免对他的身分有所怀疑,给他取了两个名字──基甸与耶路巴力。第七章及第八章的大部分,都用基甸的名字。耶路巴力只用在他儿子亚比米勒的故事里(第九章)及两处旧约圣经参考(撒上十二 11 ;撒下十一 21 ,后者用耶路比设以取代巴力一词),而在希伯来书十一章卅二节中,基甸的名字实际上被列在雄之首,即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和撒母耳。
首先提及是‘劈砍者’,但决定性的动力来自上帝:‘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 2 节)。战绩将属于耶和华,不是以色列人所有;对基甸则干脆一字不提。这一点在第七节得到加强,那里说耶和华才是以色列的拯救者。基甸用以下的口号去训练他的军队──‘为耶和华!为基甸!’( 18 节,中文和合本译为:‘耶和华和基甸的刀’──译注)。
(二)
本章最大使人困惑的可能是挑选过程的性质和根据。第一次人数从三万二千减为一万,基于承认是胆怯,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若以此为选择准则,第六章的基甸就可能落选了,因他在应该向前时非常落后(六 15 ),又要求上帝提出证据(六 36-40 )。即使在备战出击的当时,上帝还要连哄带劝的(七 10-11 ),让他在米甸营里听到有人在说梦话及它的解释。
饮水的场面自古以来一直是令读者感到莫名其妙的,可能这是第一次提及。不仅是场面的各细节含糊,解释也不清楚,因为四至六节乃来自各不同的译本。我怀疑两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即是细节的正确意义与控制试验的性质有密切联系。我们甚至不容易将其中的不同加以具体化;要了解人类蹲在水边喝水,就必须假定那是类似四脚动物的动作。
只是将难以解答的问题支开,当它根本不存在,这是有危险的。总之,在这件事上,我是不得不小题大作了。一切有关好兵士在河边以什么方式喝水,以避免遇袭的争论,均没有抓住要点。上帝在第四节确实提及这种‘试验’。这个希伯来字一向与金属的锻炼过程有关。这不是考试及格与不及格的问题,而是全面加以甄别的过程,也是为了从废料多而可用的金属少的情况下,提炼有用金属的一种过程。
正如在廿二节清楚指出的,上帝保持控制权直到一场出奇制胜的突击取得最后结果。他们依照所吩咐的大喊‘为耶和华!为基甸!’( 18 节)在吹角、手拿火把和打破瓶子的杂声中,三百人事实上是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这决不是说明他们手上持有什么武器。无论那是不是一种恳求或是信心的表现,结果是上帝‘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一场大乱,战事告捷。整个故事可以当做矫正经常占有我们的、到底自己能做什么可以挽救局面的思想,并要求上帝也这样选择去作一个特别的工作。
(三)
在这段经文中,半夜突袭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混淆不清。(甲)先是‘以色列人’从各地聚集来( 23 节),几乎是六章卅五节列出的同一组人(这里不提西布伦)。(乙)接下的简短经文(七 24- 八 3 )是对以法莲提出的特别要求,由这个玛拿西的以色列近邻负责把守约但河的渡口。他们很成功的完成任务,而且杀掉两个米甸首领,但他们抗议没有召他们同去。他们的怒气需要用基甸的外交手腕去缓和。(丙)最后在八章四节说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虽然疲乏,还在追赶。或者作为一个故事以后覆述时,不同的宗族会有不同的宣称,他们要分享这次古代军事行动的幸运。
少数支派怎样能代表‘全以色列’,这是容易理解的。没有许多高地的家族,参与斯图亚特的命运的加封的战争,这次战斗发生库鲁屯尔( Culloden
Moor ),之后一九四六年宣布对英皇的独立;这宣布的确是少数苏格兰人在当时乐于见到的成就。然而在苏格兰神话的观点和国家主义的眼光中,那次战斗现在是国家的灾难,因为在残忍的英国人手中损害了年轻的波尼王子查利( Bonnie
Prince Charlie )的生命──所有我们的祖先都在那里。
米甸与王权(八 4-35 )
(一)
基甸向东面追赶亡命的米甸人渡过约但河,无疑是很值得注意。首先,我们已留意到前一段的末了部分,这是自从那次半夜有计谋的行动以来的第三次追敌报告。其次,西巴与撒慕拿是第二对被追击的米甸首领。我们处理的好像是属于早期的另一传说,而两种传说都在士师记七至八章结束。以赛亚书显然知道有以法莲人的译本存在,因其中提及‘在俄立磐石那里杀戮米甸人。’(十 26 )。有关此传说的另一个圣经记载是诗篇八十三篇九至十二节。以下是有关的经文:
求你待他们如待米甸,
如在基顺河待西西拉和耶宾一样;
他们在隐多珥灭亡,成了地上的粪土。
求你叫他们的首领像俄立和西伊伯,
叫他们的王子都像西巴和撒慕拿。
他们说:‘我们要得上帝的住处
作为自己的产业。’
第十一节的希伯来文较长,文体较为繁缛,直译出来是‘叫他们的首领像俄立和西伊伯;叫他们的王子都像西巴和撒慕拿’。我们可以将原文简化如下:
叫他们的首领像俄立,
叫他们的王子都像西巴。
加进这些被划掉的字,目的是使诗篇的经文与士师记(我们所熟悉的形式)的资料配合。
我们应该留意到诗篇八十三篇确定他们灭亡的地方是隐多珥,我们在圣经的其他记载中见过这个名字。士师记七章的开头提及哈律泉。而哈律可能不是地名,是造出来加强效果的:它可能是七章三节的‘惧怕胆怯’的新措词。士师记的作者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在‘胆怯泉’。
(二)
约但河东城邑如割与毗努伊勒的居民,显然会比河西基甸的百姓更有理由惧怕受流浪的米甸人侵袭。他们没有心情去听任一个只有一次战绩,看来只是自命不凡的年轻人,而且他的军队是又饿又倦。在名称上说,割与毗努伊勒可能引起我们想像某些基督徒团体,将他们的房屋或住宅区取此名称。其实这两个名字在圣经中都很少见。几段有关经文间的连系只能算是巧合,且容易令人对圣经故事中特有的主题作推测。
王上十二章廿五节报导北国以色列的第一个国王耶罗波安在示剑与毗努伊勒大兴土木。这令笔者想起九与十七节所说的毗努伊勒楼,及九章四十七至四十九节所记的示剑楼。学者们常留意到耶罗波安与耶路巴力两个名字很接近。另一个发生于毗努伊勒的画面是雅各在雅博渡口与上帝较力(创卅二 22-32 )。雅各因面对面见了上帝而大起恐慌,像基甸一样(士六 22 )。这件事的发生使雅各与基甸一样(士六 32 )也得了一个新名字,叫‘以色列’。至于割的由来也是雅各的贡献(创卅三 17 ),他在那里‘盖造房屋、搭棚’,割就是‘棚’的意思。
(三)
基甸与米甸的首领之间的结束场面,有类似古典作品的简洁、且有力量。事实上也只有从故事的结尾,我们知道基甸的行军计划中含有报私仇的成分。他问:‘你们在他泊山(而不问‘在别的地方?’)所杀的人是什么样式?’( 18 节)西巴和撒慕拿该已知道自己的命运,但他们说了极有技巧的恭维话。原来他们所杀有王子风度的牺牲者是基甸同母的兄弟。基甸有意将他的长子拖进报仇漩涡,好把世仇变为切身的家族仇恨,但是益帖没有能力去执行杀人的任务。西巴和撒慕拿再次有意讨好,说基甸才有力气杀他们。族间世仇不是龌龊的事,有它原始法典的荣誉准则。这些令我想起西西里黑手党家族的世仇,以及多次出现于土耳其着名影片的主题。
(四)
在士师记最后五章里,我们将发现王位或争取王位是一个重要主题。但是这主题最初出现在八至九章,正放在士师自己的传统中心。感恩的以色列人将王位,世袭的王位,交给基甸:‘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 22 节)。
基甸的话表现出对耶和华忠心,清楚地拒绝了:‘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 23 节)。但这些只是说出来与这主题有关的话;在这一章的字里行间,还有好些不同的记号:(甲)第五节,西巴和撒慕拿被指明是王(与俄立和西伊伯不同,被称为‘首领’,见七 25 );还有基甸的弟兄有王子的样式( 18 节)。(乙)基甸对他的长子益帖期望甚高( 20 节),拿他当做英勇的王子看待。(丙)他的许多妻子所生的七十个儿子( 30 节),几乎是一个王族的家庭。(丁)他自己给在示剑的妾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亚比米勒,意思是‘我父是王’!如果行动比说话更响亮的话,那么基甸是拒绝王位吗?
还有一个行动值得特别一提,基甸的另一个名字耶路巴力,令我们想起耶罗波安,这个基甸接受了出于自愿奉献(只限金子)的战利品,以此制成一个神像之物,使以色列人跌进背教的陷阱里( 27 节)。讨论第十八章时,我们进一步讨论关于‘以弗得’的事。这不仅暗示有耶罗波安王的进一步参与,事实上,神像的崇拜,一般的说也由国王负责,就像英国的国王也是英国教会的元首一样。──《每日研经丛书》
士师记注释 2.基甸的三百人(七)
七1~3 为要清楚显示对抗米甸人并得到胜利是出于神的,主首先削减基甸的军队,由三万二千人减至一万,方法是把惧怕胆怯的人遣回家,这是律法的规定(申二O8)。
七4~8 为了进一步削减军队,神在河边试验士兵。那些跪下喝水的被撤去。当日犹太人和亚拉伯人行路,是将行李背在背上。在路上喝水有两个方法:(1)将行李放下,用口对水而喝;(2)为赶路,并防备劫路的,就不放下行李,用手捧水而喝。那些用舌头舔水象狗,并行动迅速的,便保留在军队中,数目有三百人。
七9~14 然后耶和华指示基甸夜探米甸人的营地的外围。基甸与他的仆人普拉一同走到敌人扎营的外围。他听到一个米甸人告诉他的朋友说,他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将帐幕撞倒。那朋友明白这梦的意思是以色列会打败米甸。麦饼是一般农民的食物,大麦只值小麦的一半价钱,用它做的饼被看为下等货,以色列人在米甸人面前也是如此。在这里大麦代表以色列,那帐幕象征米甸人的军队。
七 15~20 也许基甸想起军队人数减少,心里再生惧怕,这也情有可原。神要求他以三百人对抗那十三万五千大军(八10)!但是当这话出自敌人口中,便增加了他的信心。于是,基甸先敬拜(15节),然后作战。
因胜利获得保证,基甸便回到以色列营中,召唤他的士兵作战。把军队分作三队。一百人一队,为每名士兵配备一个号角和一个陶造的瓶,瓶内藏着火把。他们进攻米甸人营地的四周。在得到指示后,他们一起吹角,打破陶造的瓶子,让火光显露出来,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哥林多后书四章7节就这事作属神的阐释。我们的身体是瓦器。惟有我们常为耶稣的缘故,被交在死地,才能让神显在耶稣基督面上的荣光,在人前照耀。
七21~25 基甸和他的军队顺服神的结果,是神“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在混乱和惊慌中,米甸人开始互相攻击,然后逃跑。起初他们被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地支派的兵连击。但后来以法莲的众人被召唤联合攻取约但河的浅滩,乘敌人横过约但河觅道逃亡之时,毁灭敌人。以法莲人俘掳并杀了米甸的两个首领……俄立(乌鸦)和西伊伯(狼)。
我们可以从基甸领导的行动中学到一些教训。领袖在领导别人以前,必须全然确定他要作什么。他必须首先是个敬拜者,予神当得的位置(15节)。他必须以身作则,作跟随者的榜样(17节)。他必须小心,要知道荣耀属谁——先归与神,然后才是神拣选的器皿(18节)。
士师记 7:2
跟 随 你 的 人 过 多: 神
命 令 基 甸 将 士 兵的 人 数 从 32,000 人 减 至 300 人 (2~7 节 ) , 这 显 明 了 圣 经 中 的 四 个 真 理。
1. 只 有 在 神 的 同 在 和 帮
助 下, 选 民 才 能 得 胜, 并 且 只 需 少 量 忠 心 的 人 便 能 成 就 大 事。 “ 万
军 之 耶 和 华 说: ‘ 不 是 倚 靠 势 力, 不 是 倚 靠 才 能, 乃 是 倚 靠 我 的 灵,
方 能 成 事 ’ ” ( 亚 4:6) 。
2. 人 数 的 多 少 并 不 是 战
争 胜 败 的 关 键, 选 民 灵 里 的 警 醒 和 摆 上 在 神 眼 里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 比
较 启 3:4~5) 。
3. 面 对 生 活 中 所 有 的 挑
战, 只 有 神 才 是 我 们 最 终 的 力 量 和 惟 一 的 出 路 ( 腓 4:13) 。
4. 如 果 我 们 为 “ 自 己 ” 的 成 就 而 骄 傲 自 大, 那 么 这 必 然 会 拦 阻 我 们 完 全
地 领 受 神 的 能 力 和 帮 助 ( 箴 8:13) 。
7:11
你 就 有 胆 量: 在
这 里, 神 激 励 基 甸, 消 除 他 的 惧 怕,不 断 加 添 他 的 信 心 ( 比 较 10 节 ) 。 同 样, 那 些 遵 从 神 的 旨 意、 忠 心 事 奉 他 的 信 徒 们 也 时
常 需 要 神 的 激 励。 在 这 样 的 时 候, 我 们 应 该 向 神 祷 告, 祈 求 他 借 着 圣 灵, 把 信 心、 盼 望 和 勇 气 赐 给
士师记
注释
七 1-8 把基甸的军力减至三百
基甸的军力减至三百(其余的作后备军),于是以色列人不能夸口说,他们凭自己的实力解救自己( 2 节)。但是,神大大削减军力后,随即向基甸保证:「我要用这 …… 三百人拯救你们」( 7 节)。
附注
第 1 节「哈律泉」(意即「颤惊之泉」)位于耶斯列谷的南面(参一 29 的注释)。「摩利冈」(意即「教师之山冈」)正正对着耶斯列谷的狭道。第 3 节我们在旧约中得知基列山唯一的数据,就是它位于约但河东面的山区(参五 17 )。但是这数据跟上下文不符。可能这是另一个基列山,或如一些人的建议,它原本应读作「基利波山」(参撒上二十八 4 ),但抄本流传期间被人意外修改了。至于「万」,参五章 8 节之注释。第 5-6 节这两节经文流传期间,似乎被不少人误解。原本的分别应是跪下用手喝水的人,以及伏在水旁,像狗那样用舌头舔水的人(即那三百人)。因此,经文大概表明那最不可能的却被神选上,这更清楚表明战争的胜利不是出于人。
七 9-15 基甸夜里下到米甸营
从这打仗前最后的一幕,我们知道基甸即使在夜里,也十分惧怕独自窥探敌方军营,所以神预先批准他带仆人普拉一同去窥探,精神上支持基甸(这幕令读者想起六 27-32 的事,也是在夜里发生)。基甸和普拉窥探敌方军营,得知那些惧怕的米甸人事实上差不多陷入惊慌的状态。耶和华用噩梦使米甸人混乱,令他们确信会打败仗( 13-14 节)。基甸因此胆壮,带兵下到平原,展开攻势,令敌军崩溃。不过,以色列人实际上没有跟米甸人交锋,神已把敌人交在基甸手中,这是明显的( 14-15 节)。
附注
第 13 节麦饼是巴勒斯坦最常见的谷类作物,而且是穷人主要的粮食。那梦肯定七章 1 至 7 节在水旁的测试:神会用最下等的材料带出极大的胜利。
七 16-25 米甸人溃败
正如圣经一贯的教导,这段经文明确表明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并驾齐驱,虽然胜利是神所赐,但精良的战术也是举足轻重。基甸部署他的小部队,令敌人觉得有很多军人围绕他们,这反映基甸十分精于战术。基甸的跟随者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20 节),令米甸人因 13 至 14 节提及的梦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渐渐发挥影响力。米甸人因为太惊慌及混乱,以致先互相残杀,接着落荒而逃,至约但河,但至终被基甸呼召的后备军拦截( 24-25 节)。米甸人的两个首领被捉且公开处死,表示米甸人输得落花流水( 25 节)。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反省,神借着祂的灵至今仍然作工,而且可以用最下等的材料去完成祂的心意。
附注
士师记
士师记第七章
7:1 “北边的平原”指耶斯列平原(6:33)。
7:3 “基列山”不是约旦河东面那个基列,可能是耶斯列平原上一座不著名的山;也可能就是基利波山。
7:4 根据《申命记》20:8的原则,惧怕胆怯的可以不参加作战。
7:5 狗通常站着舔水。象狗舔水的人大概是双脚仍旧站着,用手捧水来喝,随时提防敌人。耶和华靠祂的大能得胜,不靠人多;所以人数一减再减,减到最后的三百人,全属精锐。
7:9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神教导基甸行动之前应对全局作了解(9-11节)。约书亚入迦南,先派探子(书2:1);参孙之败在敌人得窥其秘(16:5)。信息为无形之物,却能涣散人心。
7:13 大麦粗,价钱低,没有小麦值钱(参启6:6)。以色列人装备差,人数也少,象个大麦做的圆面包,却能把实力强大的敌营滚倒。
7:16 以色列人的武器很特别:吹的羊角和藏有火把的空瓦瓶;交在神手里,就能发挥大作用。参3:16注。这三百人分成三队,站在敌营的四周。
7:19 “三更之初”:按原文,“三更”应译为“中更”或“二更”。希伯来人分夜为三更,每更四小时:日落到晚上十时为一更;十时到次晨二时为二更;二时到日出为三更。这次夜袭是在敌人入睡,而才换更的哨兵尚未熟悉夜间情况之际,其时当为夜间十至十一时。
7:21-22 敌军有刀;基甸的三百人作战,只在敌营的四周,各站各的地方,用角声、火把的光和呐喊。敌人自相残杀,纷纷溃逃。使人想起约书亚当年攻取耶利哥城,也是吹角、呐喊、绕城而行,城虽坚固,应声而塌。
7:23 本来按兵不动、自固吾圉的以色列其他支派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闻风而起,参加追杀敌人。
7:24 基甸见米甸人向南逃,号召以法莲人在约旦河的渡口截断敌人的归路。伯拉巴的详细所在不详,当在约旦河下游,因为基甸曾渡河追击敌人到雅博河附近的疏割(8:4-5)。
7:25 “俄立”是“乌鸦”的意思。“西伊伯”是“狼”的意思。战斗中把敌人首领的头斩下来带到主将前,证明杀敌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