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历代记下(2 Chronicles)第12章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Rehoboam had established the kingdom, and had strengthened himself, he forsook the law of the LORD, and all Israel with him. |
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in the fifth year of king Rehoboam Shishak king of Egypt came up against Jerusalem, because they had transgressed against the LORD, |
With twelve hundred chariots, and threescore thousand horsemen: and the people were without number that came with him out of Egypt; the Lubims, the Sukkiims, and the Ethiopians. |
And he took the fenced cities which pertained to Judah, and came to Jerusalem. |
Then came Shemaiah the prophet to Rehoboam, and to the princes of Judah, that were gathered together to Jerusalem because of Shishak, and said unto them, Thus saith the LORD, Ye have forsaken me, and therefore have I also left you in the hand of Shishak. |
Whereupon the princes of Israel and the king humbled themselves; and they said, The LORD is righteous. |
And when the LORD saw that they humbled themselves,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Shemaiah, saying, They have humbled themselves; therefore I will not destroy them, but I will grant them some deliverance; and my wrath shall not be poured out upon Jerusalem by the hand of Shishak. |
Nevertheless they shall be his servants; that they may know my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of the kingdoms of the countries. |
So Shishak king of Egypt came up against Jerusalem, and took away the treasures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and the treasures of the king's house; he took all: he carried away also the shields of gold which Solomon had made. |
Instead of which king Rehoboam made shields of brass, and committed them to the hands of the chief of the guard, that kept the entrance of the king's house. |
And when the king entered into the house of the LORD, the guard came and fetched them, and brought them again into the guard chamber. |
And when he humbled himself, the wrath of the LORD turned from him, that he would not destroy him altogether: and also in Judah things went well. |
So king Rehoboam strengthened himself in Jerusalem, and reigned: for Rehoboam was one and forty years old when he began to reign, and he reigned seventeen years in Jerusalem, the city which the LORD had chosen out of all the tribes of Israel, to put his name there. And his mother's name was Naamah an Ammonitess. |
And he did evil, because he prepared not his heart to seek the LORD. |
Now the acts of Rehoboam, first and last, are they not written in the book of Shemaiah the prophet, and of Iddo the seer concerning genealogies? And there were wars between Rehoboam and Jeroboam continually. |
And Rehoboam slept with his fathers, and was buried in the city of David: and Abijah his son reigned in his stead. |
历代志下第十二章
第 12 章
代下 12:1-2> 风雨之时我知道以信心仰望神,但在安舒的日子里,也要有不懈的渴求?这……
12:1-2 这里所说的“以色列”,是指南国犹大。罗波安在位的头三年,尽心顺服神,犹大国便强盛,可惜,在他的声望与权势到巅峰的时候,却离弃了神,结果受到挫败,神容许埃及征服他们。为何神会如此行呢?基督徒能处艰难,却不易处安逸,在患难之日我们寻求神,安逸却使我们感到自负自满。当你凡事顺利的时候,要留心持守你的信仰。
代下 12:2> 示撒入侵犹大的记载也见列王纪上 14 章,出兵的历史背景是──
12:2 在埃及的碑文之中,有示撒军队侵略以色列的记载,说他们向北边直打到北国加利利海。埃及以前是世界强国,此时已经雄风不再,但示撒想重振国家过去的威荣,所以出兵。他的兵力虽然不足以征服犹大与以色列两国,却能摧毁犹大的主要城市,占据贸易通道,并造成犹大与以色列人民之间的不和。
代下 12:6-8> 只要悔悟,人总有得拯救的机会,只怕把罪深藏在心底,影响与神的关系而不自觉……
12:6-8 以色列的首领谦卑、认罪,承认神的处罚是公义的,神就减轻对他们的责罚。只要肯悔改,永远不会太迟,即使你受神惩罚才悔改,神仍会怜悯。不管我们以前做过什么,神都愿意与我们相交。你现在是否因犯罪而挣扎不安?认罪、谦卑,神的怜悯之门就必向你敞开!
代下 12:8> 离弃神使人落入了浪子的飘泊中,付上多少冤枉的代价……
12:8 犹大人不顺服神的代价就是要服事外邦人的君王。首领以为凭自己的力量足以成功,其实大错特错。我们悖逆神,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生活之中若不理会神,我们属灵上的损失,必定大过经济上的收获。
代下 12:10-11> 浮夸的外观若没有丰富的内涵配合,则仅是虚荣而已;我们的生活……
12:10-11 所罗门放在圣殿之中的纯金盾牌,竟换成价廉的铜盾牌,这是何等的荒唐。罗波安想保持昔日光荣的装饰外貌,可惜铜毕竟比不上金。我们生活不再以神为中心,却要维持基督徒生活的外表,实属肤浅;外表的美丽须是发自于内心的圣洁。
代下 12:14> “不立定心意寻求神”成了罗波安一生的注脚,我会期望神对我一生的评语是什么?
12:14 罗波安悲惨的一生,是因为“他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人若罔顾神的心意,真是危险。神要我们对祂专一、坚定不移,我们要完全信靠祂,否则就会与神隔绝。──《灵修版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第十二章
离弃神的收场(十二 1 ~ 16 )
罗波安因遵行大卫和所罗门的道,曾有三年时间蒙神悦纳;然三年过后,他却一反常态,走向叛逆的道路。
.离弃神招致国难( 1 ~ 5 )──有点成就后,罗波安就看不起神,反倒敬拜假神,不行律法的要求。结果,神对不忠的子民施行审判,而且就是王在位第五年之时速速的临到。示撒王大军临城,是因王和民得罪了耶和华,他们战败,也是这个缘故。
.自卑后略得拯救( 6 ~ 12 )──其后的觉悟与自卑,拯救了他们免遭完全的毁灭,但仍要接受若干程度的惩罚,就是耶路撒冷被攻,神的殿及王宫的宝物被抢掠。罗波安离弃神确是错了,故他不得不说耶和华是公义的。意思就是神是对的,他们却是错的。自卑、悔罪带来一点生机,这是历代志下七 14 神对所罗门应许的。这里谈及的善益事,并没有清楚说明是什么,可能是指国中仍存在一群忠心分子,他们在真理中站稳,没有腐败下去。
.王朝的结束( 13 ~ 16 )──罗波安首三年作王确是自强,但整体来说却只得“行恶”的评价。基本原因乃因他没有寻求神的面,一失足成千古恨,真叫人为王惋惜!
基督徒是指那一群愿意以神作为生命中心的人,理论上他们不会背道离弃神,但实际上却非如此。离弃神的试探经常出现,又冲击他们弱小的心灵。稍一不慎,便会落入忘记神的光景中。
面对这种试探,最佳之法莫如常存自卑、悔罪的态度,好叫我们不致自以为义,招致神的惩罚和管教。其实,我们更应积极寻求神的面,让我们行恶的心得减至最微。
思想 你肯定自己永远跟随主吗?你信不信自己有朝一日会“心易放荡,离弃所爱之真神”呢?──《新旧约辅读》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 第十二章 注释
1-12 示撒入侵使罗波安受管教
1
罗波安於在位第四年开始拜偶像离弃神(参王上14:22-24;
代下14:3),以致神要刑罚他,容许示撒翌年入侵(2)。
2 有关示撒的事迹,参王上14:25-28注。
他入侵以色列地,意图维持该区的控制,却成就了神管教罗波
安的目的。
3
「路比人」、「苏基人」、「古实人」:他们都是埃及的雇佣
兵。
苏基人史载不详,路比人是埃及西面的民族,古实人则为埃及
南面的民族。
7-8 这预显言示犹大虽受制於埃及,但不会长久。
9
示撒攻陷耶京,除了搜掠圣殿和王宫的宝物外,还取去放在军
械库的金盾牌(参王上10:16-17;
代下9:15-16)。
12 「善益的事」:即敬虔的事(参19:3)。
13-16 罗波安生平总结
总括罗波安的一生,虽然起初遵行神的道,但後来却拜偶像,不专心
事奉神,被作者评为「行恶」的君王。
13 「罗波安王自强」:有两种解释:
1 连接上文,指罗波安受挫於示撒後,使国家重新振作起
来;
2 属结语部分,指罗波安早年的善政。
思想问题(第 12章)
1 试从 10, 11, 12章中找出罗波安精明与愚笨之处。
人性中兼有软弱和刚强两方面,你如何去面对「真我」和接纳别
人呢?
2 罗波安强盛的时候就离弃神( 1;
王上14:21-24),你猜他当时的
心态如何?有何恃赖?参前章和其他经文。
丰裕的生活和自满自足的心态常使人离开神,你的生命中是否也
有这危机?
3 示撒是从那个方向来犯境?罗波安有否在该处设防?
你今天要面对的敌人是谁?
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
4 神要管教人时,可以使用任何人物和事物。
当人悔改後,人也必定经历到神的恩典。
你曾否经历神的管教和公义?
的慈爱对你又有何意义?
5 5-8节里有耶和华的两个信息,试比较他们的异同(作用、内容
、结果);这对神的本性有何提示?
6 示玛雅在两个场合( 11, 12)干涉国家大事,他成就了什麽?
为什麽他的话会被人接受?
历代志下第十二章
罗波安式微(十二 1-16 )
经过三年稳固局面之后,罗波安带领犹大背道。在这里与扫罗有可以发觉到的相似。第二节的‘不忠’(译按:中文本译作‘得罪’)与应用于以色列第一个王的是同一个词(代上十 13 。译按:中文本译作‘干犯’)。所以,罗波安已进入在他统治下可以称为‘扫罗’时代中;与他‘遵行大 和所罗门的道’的最初阶段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在后果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虽然顺服曾经得到繁荣和强盛,背道的结果便丧失那显示罗波安成功之坚固城邑,与大部分指定由他护的土地( 4 节)。在他的丧失方面也似扫罗,但是在他的获得方面则似所罗门。就历代志来说,那些原则并没有改变。
(甲)首先,罗波安的式微令我们不禁要问:他犯的罪是什么性质。列王纪上十四章廿二至廿四节,指明是卷入偶像崇拜。历代志作者可能假设这是他‘离弃耶和华的律法’( 1 节)的一个明显的含意。不过,他集中于个人对上帝不忠或叛上帝的概念上。抛弃个人的委身,便必然投向在这里陈述的罪的概念中。从第五节便清楚表明了──耶和华在一句不可忽视的片语中宣布,祂反过来也离弃了罗波安。这的确是旧约根棎蒂固之典型神学,它表明旧约怎样了解罪的性质。罪并不是什么抽象或理论的东西。罪就是干犯上帝。罪人,进一步讲,只能当他觉察到自己内心的这种情况,看见他应该与那完全有权要求他的上帝建立关系,这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可以把诗篇五十一篇四节的认罪拿来作比较。倘若如这篇诗的标题暗示的,所牵涉的罪是奸淫,似乎极可能还有别的人也牵涉在内。但是,罪之所以为罪,只由于罪干犯了上帝。因为现今的世代大部分人已抛弃个人应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信仰,在判断上的确已很难鉴定任何事情是与生俱来就是错误的。
(乙)罗波安因醒悟过来并且悔改,便作了某种程度的改过。他‘自卑’( 6 节),这是上帝已应许会用赦免来迎接(七 14 )。可能在王犯的罪中有极多是自恃。第一节表明他一强盛,便离弃耶和华。也许他已经学会了他的教训,知道没有强盛不是上帝赐的。这种教训已经充分指明过。罗波安必定具体地 记取 这要点。所以,在悔改时他承认‘耶和华是公义的’,或是‘拥有权利的’( 6 节)。在这里悔改的性质,可以视为与罪的性质相应。因罪是个人背叛上帝──荒谬而又极可憎的含有上帝没有权利作为个人生活的主──所以悔改包含肯定祂确实拥有那种权利,祂是上帝,因此没有理论上的难成的事;祂是上帝,所以有权作 我的 主。
(丙)罗波安悔改的结果,耶和华便使他‘略得拯救’( 7 节)。这拯救似乎等于宽宥了耶路撒冷;但也似乎是指罗波安在与示撒的关系上,保持附庸国家的地位。从埃及的历史知道这位示撒便是舒善一世( Shoshenq
I ),他留下他自己这次特别袭击巴勒斯坦的记录。历代志的记载,比列王纪上十四章廿五至廿八节的记载更加详尽,曾被人认为从历史来看是不可靠的,直到发现了一些有关的特细详情,特别是有关苏基人( 3 节)的记载,作为合理的埃及的背景。这样看来,这段经文表明历代志在关于早期的圣经资料方面,至少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史料事实。
比那些史实详情使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对罗波安部分地恢复其幸运的那些史实的解释。‘略得拯救’这片语,并不排除上帝现在向王显示恩宠是有所保留的事实。其他的详情则指出致使贫乏的事实。示撒掠去殿中的宝物,是三个世纪以后尼布甲尼撒最后的掠夺的先兆。金盾牌用铜盾牌来代替( 9-10 节),表明罗波安所陷入的困难。十二节‘在犹大的情况良好’(直译)这句话并不如标准修订英译本那样明显。较佳的译法应作‘在犹大中间也有(些)善益的事’(译按:与中文和合本同)──那就是有些补救的特色。这一切,从整体来看,祗是作为罗波安朝代在他对耶和华的忠诚上并无成就的婉转说法(请比较 14 节)。在一个朝代忠诚的程度有限度,所得的作为报赏的福气也是有限度的。第八节──‘好叫他们知道服事我,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这句颇难解的话,暗示有一种中途的安排,否认罗波安是不搀杂的单纯自由地服事上帝。也可能还含有比较的暗示。让罗波安统治下的犹大尝尝服事埃及的滋味,才能更好地感激和愿意真实与上帝建立主仆的关系。
(丁)历代志对人的功积与上帝赐福之间的关系的全面陈述中,在这里进入警告的阶段。罗波安的事例,已清楚显明历代志作者是多么关注顺服与福气、背逆与贫乏的密切连系。假如我们对罗波安的记载作冷静的观察,我们可以认为他很少有继续寻求,以使自己有可称赞之处。作者极力表明这一点也是他处理其他君王的模式。
这个问题是对人生经验的种陈述,对于现代读者听起来既不真实,也不是圣经整体所采取的观点。例如,约伯记的作者和诗篇七十三篇的作者都知道,在公义与福气之间并非时常都有直接的连系。而且耶稣自己不含糊支持后一种观点(约九 2-3 )。
这样,我们怎样才能把历代志作者的这个中心信息,应用在自己身上呢?他对圣经异口同声赞成的、强调信实与福气之间的连系,在那些方面是一致的?约伯记,诗篇七十三篇,新约(最后,甚至传道书,在传十二 14 的地方)都断言这一点。基督徒读者从新约知道的公义与福气,罪与刑罚的方程式,只在来世,在普世之大审判中,才有最后的解答。历代志作者并不知道这一点。(自各方面观之,旧约其他作者们也都不知道──因此约伯和诗篇七十三篇的作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就是为了这个理由,在他看来全部剧情说明都必须在每一个人今生的生活中上演。从我们现在的有利的地位上,能比他对这问题的狭窄观念看得更远,所以我们不致犯法利赛人的错误(约九 2 ),把每一样人生的不幸归咎于特别的罪。然而,我们不应设法规避历代志再三地述说的原则,就是上帝确实期望人要信实,而且最后的算账必然会来临的(请比较罗二 6 )──故需要牢记:这卷伟大书信的中心,即那唯一既为上帝接纳的义,乃是耶稣基督的义,见罗马书三章一至六节。──《每日研经丛书》
历代志下注释
一二1~4 罗波安在位的头三年,尽心顺服神,犹大国便强盛。可惜,在他的声望与权势到巅峰的时候,却离弃了神,结果受到挫败,神容许埃及征服他们。列王纪上十四章22至24节提到罗波安背离神的一些细节,但历代志只简单说他“离弃耶和华的律法”(1节),以及“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14节)。强盛的所罗门死后短短五年,埃及人便来到耶路撒冷掠夺财物。罗波安的坚固城一点用处也没有。犹大人不顺服神的代价就是要服事外邦人的君王。示撒可以制服犹大,不是因为兵强马壮,而是因为犹大对耶和华不忠。
一二5~8 先知示玛雅去见罗波安第二次(参看一一2),告诉他有关犹大结局的信息。王和犹大的首领都在耶和华面前自卑,承认他的审判是公义的。罗波安悔改的结果,耶和华便使他“略得拯救”(7节)。主的怜悯和恩典给犹大提供拯救,不过仍要让犹大经历痛苦的教训,叫他们知道服事耶和华与服事掳掠他们的人的分别。
一二9~12 虽然百姓得免被掳,但王城被搜掠。罗波安试图尽量调整。他用铜盾牌代替金盾牌,不自觉地喻明神的同在和悦纳(金),被他的审判(铜)取代了。
一二13~16 罗波安的一生可以用两句话作结:“罗波安行恶”(11节)和“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16节)。罗波安和他祖父大卫的分别,可以从第14节和诗篇二十七篇8节的比较中看出。大卫寻求耶和华,罗波安却没有。罗波安悲惨的一生,是因为“他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
历代志下 12:1
以 色 列 人: 在
此, 历 代 志 的 作 者 所 说 的 “ 以 色 列 人 ” 仅 指 南 国 犹 大 人 ( 比 较 4 节 ) 。 而 在 其 它 地 方, 这 一 说 法 或 指 北 国 人 (10:16) , 或 指 南 北 两 国 人 (9:30) 。 因 此, 这 种 说 法 的 实
际 意 思 必 须 根 据 上 下 文 来 确 定。
12:5
你 们 离 弃 了 我,所 以: 历
代 志 的 作 者 经 常 强 调, 只 有 顺 服 才 能 得 着 神 的 赐 福 (11:17) , 而
悖 逆 则 会 招 致 惩 罚 (12:1~6) 。 当 罗 波 安 王 不 忠 于 神 时, 神 便 撤 去
他 的 护 佑, 将 他 交 在 敌 人 手 里 (5 节 ) 。
如 果 我 们 背 弃 神 和 他 的 旨 意, 我 们 就 不 能 期 望 神 保 护 我 们 免 遇 险 恶 和 撒 但 的 攻 击。 神 保 护 的 能
力 只 有 借 着 我 们 向 基 督 所 存 的 活 泼 信 心, 才 会 临 到 我 们 ( 参 罗 8:28 注;彼 前 1:5 注 ) 。 “ 你 们 若 随 从 耶 和 华, 耶 和 华 必 与 你 们 同 在 ” (15:2) 。
12:7
他 们 既 自 卑: 如
果 我 们 犯 了 罪 并 因 此 受 到 惩 罚, 就 必 须 在 神 面 前 自 卑, 承 认 他 的 审 判 是 公 义 的 (6 节;比 较 7:14 注 ) 。 神 会
赦 免 我 们, 恢 复 他 的 恩 典 和 帮 助, 甚 至 会 减 免 我 们 所 应 受 的 惩 罚。
12:14
罗 波 安 行 恶,因 他 不 立 定 心
意 寻 求 耶 和 华: 孜
孜 不 倦 地 寻 求 神 和 他 的 能 力 与 抵 挡 邪 恶 有 直 接 的 关 系。 为 了 持 守 真 道, 我 们 必 须 坚 定 不 移 地 借
着 迫 切 的 祷 告 寻 求 神 的 面; 只 有 这 样, 我 们 才 能 抵 制 罪 恶, 轻 看 世 界, 顺 服 神 的 话 语, 并 跟 从 圣 灵
的 引 导, 直 到 见 主 面 的 日 子。 另 一 方 面, 如 果 我 们 心 中 没 有 这 种 坚 定 的 志 向, 我 们 很 快 便 会 离 弃
历代志下
注释
十二 1-16 罗波安执政的晚期
从第 1 节我们不难看见骄傲与自信(那是谦卑和信靠的反面),这态度引致第 1 节下的罪,继而是 2 至 4 节的惩罚。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的始创人示撒,把埃及重新团结起来(按罗波安在以色列所作的看来,这是讽刺),现在并且要向东北面扩展,无疑是与耶罗波安和以东王、亚兰王共谋(王上十一 14-40 )。入侵的详情并非来自列王纪( 3-8 节);历代志作者从数据所描述的军队十分庞大,纵然「六万」( 3 节)大概应作「六千」,而示撒本身有关此战役的记载,列出他夺取的城邑超过 150 座。耶路撒冷不在其中,因此第 7 节的预言得着了应验,而示撒从圣殿和王宫夺去宝物便离开了( 9 节)。
罗波安任内影响最深远的事,就是王国的分裂(十章)。历代志首先加上关乎罗波安的事件,以表明原则,就是「顺从带来祝福」(十一章),而现在再加上一些事实,表明那原则就是「不顺从带来惩罚」和「悔改带来复兴」。第十二章包含了许多经典的用词,历代志常使用这些用语来作出教训,例如:「得罪」( 2 节),第 5 节那报复性的「离弃」(并参 1 节),「自卑」( 6 、 7 、 12 节);而第 6 节下显出了真心认罪和悔改的意思──「耶和华是公义的」,也是「对的」,而「我们是错的」。奠定此教训基础的,是所罗门的祷告(六 24-25 )和神的答复(七 14 )。然而,事实仍然是,第十一章虽然有祝福,第十二章有复兴〔或许由于「犹大中间有善益的事」( 12 节,十一 13-17 ),并且由于王的悔改〕,但罗波安叫人想起的,仍是一个把王国分裂的王,并且是「行恶」的王( 14 节)。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第十二章
12:1
埃及王示撒入侵犹大的事见《王上》14:25-28。本节至12节虽记同一事,但材料较多,说明一个人只要肯悔悟(6节),总可得到神的拯救(7,12节)。
12:2-3
示撒为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的建立人,考古学家在尼罗河畔的亚孟神庙壁上发现示撒自己写的记功文,其军队不只攻取耶城,且远达北方一百五十多个城邑,包括米吉多。看《王上》14:25注。所载战车数目与同时代其他有战车的近东国家比较,1200辆这个数字是可以接纳的。但“马兵六万”则属过大,或为“六千”之误。
路比和苏基都是北非洲的地区。有人认为路比人即衣索比亚人,苏基人就是利比亚人,古实人来自尼罗河上游地区。这些都是埃及的雇佣兵。
12:9 看《王上》14:26注。
12:15 看《王上》14:30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