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十五篇
第 15 篇
诗 15 篇 > 得居圣山者的品行有这样那样,在现今世代,还要这样作?
15 篇 神呼吁祂的子民过圣洁的生活,在这篇诗里,告诉我们十个原则,使我们知道当如何去行。我们生活在那些道德败坏的恶人之中,我们的道德标准不是从这个罪恶的社会而来,乃是从神而来的。(其他有关行为的标准可参考赛 33:15 ; 56:1 ;弥 6:8 ;哈 2:4 和可 12:29-31 。)
诗 15:1> 旧约中常出现帐幕这词,是别有所指?
15:1 帐幕和圣山是两个交替运用的字,都代表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点──神居住的地方。希伯来人的诗歌中,意念上的重复比声音或韵律的重复为多。
诗 15:3-4> 要如他一样控制舌头?我……
15:3-4 话语是带有能量的,它反映了我们自己,及我们和神的关系。当基督徒能够控制自己不说诽谤的话,不传舌,敢于抨击罪恶,在言语中带出忠诚,可能比任何东西更能显出我们的身分,因此,警惕你所说的话啊!(参雅 3:1-12 ,可以更多了解控制舌头的重要。)
诗 15:5> 在金钱挂帅的今天,竟还高呼不取利,换了是我……
15:5 有些人热切追求金钱,为了得着它宁愿改变神赐给他们的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假若金钱已成为你生命的一种控制力量,你就非要好好约束它不可,否则它将会伤害别人,还会破坏你与神的关系。
诗人为何毫不保留地表达困扰和抑怨?──《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十五篇
谁配与神同住?(十五 1 ~ 5 )
你有想过谁才有资格与神同住吗?与神同住的人应有的特质及操守又如何?诗人开始就以问题带出整篇诗的主题,并以神对义人的应许作结,回应了最初的问题。
.问题( 1 )──诗人认定了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世能与神同在,事奉敬拜祂,离世能永远与祂同住。我们只不过在世上作客,寄居在神的地方,因为祂才是真正的主人。我们的盼望是一个永远的家乡。“帐幕”是指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会幕的含意,即是神住在人中间为主为王,接受信徒的敬拜。但究竟谁可与神同住呢?
.答案 ( 2 ~ 5 ) ──诗人知道只有纯全的人才能与神永远同住。
① 道德纯全的人 ( 2 ) 能分辨是非、善恶(正直),没有过错,无可指摘,只作对神及对人都合理的事,没有奸诈,事事出于真诚的人。
② 言语纯全,对人纯全的人( 3 )。
③ 向神纯全,肯付代价,心志坚定的人( 4 )。
这样的人才能经得起内在及外在的引诱逼迫,他是罪浪冲击的中流砥柱。就是这样的义人,才配与神同住,与神同行,永不动摇。
现在再想一想,你和我配与神同住吗?
祈祷 我知道我仍有缺点和不完美之处,求我主使我有力量不断向上,成为一个配与神同行的人。 ──《新旧约辅读》
诗 篇 诗篇 第十五篇 注释
15:1-5 这是一篇朝圣的礼仪诗,
是选民进入圣殿时所唱的
1 朝圣者的问题
谁能住在神的圣山(锡安山)?
2-5 朝圣者得到的答覆
2
节指出住在神圣山的人应具备的资格,
而3-5节则用实例加以说明2节的含意。
5
「行这些事的人,必永不动摇」:是全篇的结论;这样的人不
诗篇第十五篇
另外的十诫(十五 1-3 )
诗篇的变化是何等多!这次我们有一套新的十诫!它们是以崇拜祷文的形式写下,在圣殿大门外颂唱用的。百姓从平原或高地的乡村来到耶路撒冷,参加每年三个大节期中的一个。一 祭司使他们停步,教导他们诵读或颂唱下列十句声明。作完这事后,朝圣者才准进入圣殿和崇拜上帝。
以色列的百姓常常是朝圣者。就算当他们已在自己的土地上定居,他们也常常朝 上帝的国前进。在旷野时,上帝在摩西为祂所搭的 会幕 中与祂的百姓同在。每一个早晨,百姓收起他们自己的营幕,然后作出一日的路程,步向应许之地。但是主的营幕也被收起,祂会与百姓同行当日的路程,正如传统记载的,日间用云柱,晚间用火柱。直至黄昏,祂与祂的百姓一同再次搭起营幕过夜(出四十 34-38 )。这是何等伟大的记号,帮助以色列明白内蕴的意思!但是现在以色列用一座石造的建筑物为祭坛,他们被提醒,正如希伯来书十三章十四节所写的:‘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因此,崇拜者仍视这座坚固石造的建筑物,只是反映会幕的记号,上帝仍然在他们每日的路程中,在他们中间。
在他们进入圣殿前,他们必能够背诵的是什么呢?这篇诗提供崇拜者十句声明,提醒他们在旷野所接受的十诫,就是我们在出埃及记廿章见到的。其他的先知也曾列出相类似的项目,帮助百姓明白他们的信仰。参看以亚赛书卅三章十五至十六节,以赛亚提供六个教训。在弥迦书六章八节,弥迦提供三个类似的教训。以赛亚书五十六章一节有两个;而阿摩司则集中在一个上(摩五 4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声明,在初期基督教的世纪中,拉比们宣告, 妥拉 中六百一十三条的教训,都在这几行中找到。所以现在当他们接近圣殿的门前,百姓便请这些‘祭祀的先知’。或者,我们可以如此说,当值的牧者,教导他们这些信仰的基础(参看亚七 3 )。这里就是他们受教一个例子。在第一节的问题后,第二节便开始回答了。
(一)他 行为正直 。如诗篇第一篇所指的,‘正直’一词的字根解作‘完全’,‘完整’。所以它描述一个诚实的人,不是‘三心两意’的人,而是好像耶稣所说‘清心的人’(太五 8 )。同样的字可在创世记六章九节中,用来描述挪亚。跟 这节经文之后,便是所有人类败坏的描述,然而在创世记中并没有说,挪亚不是一个罪人。
(二)行事 公义 。是指一个与上帝有良好关系的人,他作上帝所作的事,他的心转向上帝,而不是自己。
(三) 心里说诚实话 的人,就是心里想什么,便说什么的人,没有掩饰。在马太福音七章廿一节,耶稣说:‘凡称呼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
(四)狡猾、恶意诽谤是被禁止的,因为你不能同时爱你的邻舍,又说他的坏话。在同样情况下,耶稣警告说:若你说了一些有关于他的坏话,除非你首先请求他饶恕你,否则你不要进入祭坛中去崇拜。玛丽皇后二世曾举行一个宴会,有一些客人杂谈一些所谓的私奔、奸淫、追债等等的事,她问他们有否读过这一篇诗,藉此不觉间改变他们的话题,然后,她向他们诵读这节经文。
(五)诽谤的谈话会引致罪恶的行动,专爱对朋友做出邪恶的事!
还有一些诫命(十五 4-5 )
(六)公义的人藐视那些被拒绝的人(他们被上帝拒绝,因此此刻在立约之外)。这并不表示他嘲笑他们,或者放弃他们,让他们迷失,因为上帝并没有这样作。正如上帝仍关怀他们,崇拜者也必定如此。但是他必定如此。但是他必须学习对上帝忠诚与不忠诚之间的分别。
(七)我们需要常常记 一点,在旧约中没有任何用来描写宗教或宗教性的字,因为圣经并不是有关宗教的书,而是有关:(甲)上帝,和有关(乙)生命的书,使用那 敬畏耶和华的人 这些字,我们的诗人所表达的,并不是宗教的观念,而是敬畏与惊讶中承认永生上帝的奥秘观念。
(八)一个人可以作出一个应许,而他不能预见它的结果;但这并不表示他应该背弃他的话。例如,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结婚,并且宣告说:‘我与你结婚……无论疾病或健康……直至死将我们分开。’后来,他(或她……)变成堕落、欺诈,和不忠诚,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另一方也要转过来而不忠。
(九)按照摩西的律法,金钱乃是上帝所赐的礼物,因此只用作买卖日用品。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所以它并不是用来赚取更多的金钱。人比金钱更重要。故此假若一位弟兄或朋友有困难时,人应该借给他足够的金钱,使他能应付难关。后来,当他有能力时,便要偿还所借数目(出廿二 25 ;利廿五 35-37 ;申廿三 19 )。但是你不能因此收取任何利息,原因乃是你已得到权利,去帮助贫穷的人,特别是假若他因不幸而变成如此时,这样你便是作上帝所作的事了(诗十四 6 )。还有,当你发现‘赚取利息’在希伯来文是‘咬痛’时,你就会认识到摩西的律法是如何考虑这整件事了!另一方面,借钱与外邦人作买卖交易则是另外一回事(申廿三 20 )。
(十)从古至今在东方,各种祸害之一是收取贿赂;更坏的是,无辜的人因此而被判罪。这样的一种行动,是一项严重的罪行,破坏爱与怜悯的一致。
很明显地,这十诫是从摩西诸诫命的律法中撮要出来一些例子。它们事实上不是‘命令’,正如在出埃及记廿章列出来的,并非命令,只是‘话语’而已。它们是十诫,上帝的‘十句话’。但是上述所选择的,已足够向普通人显示,真正的信仰并不只是‘遵守诫命’。真正的信仰结出果子来。这些果子来自一个慈爱、温和、慷慨的人。他是一个永远如此、彻底可靠、 永不动摇 的人。正如耶利米所说的,这个人有律法写在他心版上,他务必同时(甲)‘认识上帝’,并且发现(乙)他的罪已被赦免(耶卅一 34 )。
经过五年的任职,罗斯福总统(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在一个感恩崇拜中,引用了这最后一节经文,然后加上:‘因为国家仍将她的生命建基于道德原则下,这艘国家的旧船仍在同样的航线上。’──《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十五篇神所拣选的人
一五 1 诗篇第十五篇的主题是神所拣选作友伴的人。虽然诗篇中并没有这样说, 但进入神国度的基本条件是得着重生。若没有新生命,没有人能看见或进入神的国。这从上头来的生命是因着信,在恩典中经历到的,完全与人任何可称赞的行为无关。
但从本诗篇看,似乎说救恩多少与一个人公义的性情或高尚的行为有关。但从圣经整体来看,意思只能是说,得救的信心跟那带来圣洁生活的信心是相同的。象雅各在书信中所说的一样,大卫这里的意思是,在耶和华里真正的信心产生本诗篇所描述的善行。
然而,本诗篇并没有宣称要给予锡安子民之德行的完整编目。这里的描写是提示性的,但肯定不是彻底的描述。
一五 2 首先,锡安的居民行为正直。正直的人品行端正。他是完全、凡事慎密和平衡的一个人。
第二,锡安的居民作事公义。他小心保持一个没有犯罪的良心。他宁可存着无愧的心回天家,也不愿带着有亏的良心留在地上。
你可以绝对相信,他是心里说实话的人。他宁死也不肯说谎。他的话就是他的保证。他的原则是,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一五 3 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你不会看见他说别人的闲话。诽谤和揭发私隐的话不会出自他的嘴。他控制自己的舌头只说造就人的话,不说伤害人的话!
他不毁谤邻里。他只是全心帮助、鼓励和教导人。若听见别人绘影绘声地谈论有关他 .. 朋友的丑闻,他就会让丑闻在他那里止住。我们大可以相信他不会向任何人讲论该事。
一五 4 在他眼中,好坏之分是不会模糊的。他能分辨罪恶与公义、黑暗与光明、邪恶与良善。他藐视匪类,意思是他直言无讳地指出这人的恶行。另一方面,他公开赞赏每一个有信心的人,与他们同证。
他一旦作出承诺,就必遵守诺言,纵使那会导致他在财政上的损失。例如,一个信徒同意以八万五千元出售他的房子。但在他签署文件之前,他发觉可以把房子以九万元卖给一家发展公司。但他既已答应第一位买家,他就信守他的合约。
一五 5 神的朋友不放债取利,意思是不向神家里的成员放债。在摩西的律法下, 一个以色列人可以向外邦人放债,收取利息(申二三 19,20 ),但却不可以向犹太人同胞这样做(出二二 25 ;利二五 35 ~ 37 )。若活在律法之下的犹太人也受这原则的约束,何况是活在恩典之下的基督徒呢? 最後,义人不受贿赂以害无辜。他恨恶公平公义被颠倒,对於古老的俗语说“任何人都可以收买”,他会强加反驳。
诗 篇 15:1
谁 能 寄 居 你 的 帐
幕: 本 篇 回 答 了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何 人 才 能 经 历 到 神 亲 密 的 同 在 和 相 交? 它 向 我 们 说 明, 如 果 我 们
不 义、 欺 诈、 诽 谤 或 自 私, 神 就 会 从 我 们 的 生 命 中 收 回 他 的 同 在。 因 此, 我 们 应 当 日 日 省 察 自 己 的
言 行, 承 认 并 转 离 罪 恶, 不 断 地 寻 求 借 着 基 督 将 自 己 献 给 神, 做 蒙 神 喜 悦 的 人 ( 比 较 提 后 2:15) ; 并 且 认 识 到, 失 去 了 与 神 的 相 交, 就 意
诗篇
注释
第十五篇 主的入幕之宾:我可否和你同住
这首诗的场景好像一个准信徒询问如何加入神子民行列,而祭司给他回复,所以这诗经常被称为「入门诗」。诗中的重点是同住( 1 节,「寄居 …… 住在」):怎样的人才可寄居在祂的「帐幕」(不是圣所)和在祂的家获得贵宾式的款待?答案是圣洁,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 14 )。圣洁包括行为上、言语上和人际关系上的( 2-3 节),也包括价值观、品格及财富上的知足( 4-5 节)。
附注
第 1 节「寄居」:以宾客身分居住。第 2 节「行为」:指生活方式;「正直」:即完全 / 完整;「公义」:即神看为正的。第 5 节知足的人不以金钱作行事为人的动机,施予而不望回报(路六 35 ),拒绝不义之金钱。「动摇」:即被逐出主的帐幕。
诗篇第十五篇
第十五篇 合神心意的人
这篇问与答的模式,可能是仿效古代世界某些庙宇中的状况,崇拜者会询问,入内敬拜的条件为何,而祭司则给予答覆。不过,一般的回答总是列出仪式方面的要求(参,出十九 10 ~ 15 ;撒上二十一 4 、 5 ),但此处颇出人意料,耶和华的答覆是要鉴察人的内心。诗篇二十四 3 ~ 6 与以赛亚书三十三 14 ~ 17 ,也出现同样的情形,那两处所描述的高潮,进一步刻划出清心之人的福气;本篇则只作原则上的陈述。
神是接待人的主人(十五 1 )
帐幕 一字,令人想起两种情境:一种是正式的敬拜与献祭场合(出二十九 42 ), 圣山 强调这一点;另一种则指慷慨好客的帐棚生涯, 寄居 与 住 表明了这一点。诗篇常将这两个观察混合在一起,将崇拜者视为期盼得住处的客旅,将前来敬拜视为归家(如:二十三 6 ,二十七 4 、 5 ,八十四 1 以下)。如此一来, 谁能寄居……? 的问题,就显得更发人深省,因为每个人都将个别与主面对面,而“罪孽不能成为的宾客”(五 4 , NEB )。进一步的解释,见以下第 5c 节的注释。
人是神的宾客(十五 2 ~ 5 )
这里并没有列出所有状况;尚有其他情形,可从以上提到的诗篇第二十四篇,以赛亚书第三十三章两处的答覆,略窥一般,八福以及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也都可相提并论。这个人最重要的特色,是正直。
2. 他的品格:真诚。 希伯来文 ta{mi^n 译为 无可指责 (和合本作 正直 ),似乎稍嫌消极;其含义为完整,或全心全意而扎实。第二个字, 公义 ,是旧约道德的根基;这绝非陈腔滥调,因为有一些伦理体系不以这一点为基础,而是建立于快乐或自我满足的追求之上。
最后一个词, 真诚 ,意指确实、可靠,不单是正确而已。这个人所说的话,能代表他自己(与十二 2 ,赛二十九 13 成对比)。
3. 他的言语:受约束。谗谤 一字的背景为“走来走去”,窥探各样事情,或到处散播流言(如:希伯来文的创四十二 9 以下;参另一种表达,利十九 16 )。其意义比较接近传播丑闻,而非造谣中伤。译作 朋友 的希伯来文,其含义随上下文而异,这里仅是指“另一个人”;这种公道的态度更合乎全文,而不是形容狭义的对友人忠诚。最后一句话中, 随伙毁谤 可以指“投以轻蔑之辞”(参,葛利纽),或指“鸡蛋里挑骨头”,不必要的挑剔(参,克巴确克)。箴言十 12 说:“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这整节正能伸张其意。
4. 他的同伴:划清界限。 第 4a 节看来颇累赘的句子,其实就是讲忠诚。这个人不是在将自己与别人比较,只是在表明他的立场:宣告他所爱慕、所秉持的原则是什么。创世记十四 17 ~ 24 所记,亚伯兰对两个王的态度,可以说明这点,以及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何。
4c 、 5. 他的处事:可敬。 前面两句( 4c 、 5a 节)需要其他经文来补充解释;第三句( 5b 节)则显而易见。最后一行( 5c 节)是此段的结尾,也是全篇的总结。
在匆促起誓方面( 4c 节),这里的要点是 自己吃亏 ,不是让别人遭损(与耶弗他或希律的困境成对比);虽然如此,箴言六 1 ~ 5 教导说,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是可以恳求对方开释的。所应许的事并没有推翻;对方仍然可以坚持;因此这条中庸之道还是可敬的,值得去尝试,以避免步入轻易放弃或愚侠式的耿直两种极端。在哥林多后书一 15 ~ 23 ,保罗有更进一步的解说,他不仅将优柔寡断与负责任的修正看法作一区分,而且也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持守诺言的字句,与达到真正的目的,二者也有区别。
放债取利 ( 5a 节)在圣经中遭定罪,不过并不是指一般的商业行为(参申二十三 20 ;太二十五 27 140 ),而是指在弟兄遭难的状况下,仍然藉他图利,这可由申命记二十三 19 与利未记二十五 35 ~ 38 的对比看出。后面这段经文同时禁止卖食物给他以取利。在家庭中,软弱者需由家人承担;在家庭之外,律法允许人随意处理,但禁止勒索,鼓励慷慨(参,出二十三 9 ;利十九 33 、 34 )。本篇看不出对弟兄与有需要的陌生人可作差别待遇。
5c . 他的地位:保证安全。 此处的思路超过了进门、受到欢迎;其实第 1 节的问题,是问可否住宿,而非可否进入,因为本篇所描写的品格,是神要塑造在人身上的,而不是祂可从人身上找到的。诗篇中常用 动摇 来描写安全受威胁(参,如:十 6 ,十三 4 ,原文);要得保障,不是投靠强者,乃是坚心信赖神,如:十六 8 ,四十六 5 ,六十二 2 、 6 。惟有如此,本篇的最后一个希伯来字的意义,才得充分发挥:“他将不动摇,永不。”
140 如果主人的回答明显指出他的错处,就成了这个比喻的弱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第十五篇
15篇
本篇为进殿诗,帮助来圣殿敬拜的人明白入殿的礼仪。进殿诗中列有十要,例如行为正直、作事公义,以至不放债取利、不受贿赂。这首诗后来应用到个人亲近神应有的品德上。
1节为朝圣者发问,2-5节为答复,5节下半为对遵行者的应许。
15:1 “帐幕”指圣殿。“圣山”指锡安山(看2:6)。
15:5 正直人事事顺利,又能与神相交,事业发达。“放债取利”:参《利未记》25:35-46;《申命记》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