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第三章
第 3 章
鸿 3:4> 美丽的外表常能迷惑人,我有没有一双慧眼……
3:4 尼尼微利用自己的繁华、尊荣和势力引诱列邦,其手段就像妓女一样。她假意与列国建立邦交,让他们疏于防范,把她看为真盟友,但时机一到,便大举抢掠和毁坏。尼尼微外表虽然美丽吸引,内里却充满奸恶谎诈。美丽的面纱背后往往隐藏着引诱和杀机。无论是政府机构、团体或个人,切勿因其外表有吸引力,就被他们引诱而降低个人的道德标准,或作出妥协。
鸿 3:8-10>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3:8-10 “挪亚们”是埃及的名城。昔日,埃及也属强国,曾阻挡了亚述势力向南伸展;但在此预言发出前五十一年,挪亚们已被亚述攻陷。犹大也被亚述南北围绕,看来已绝望了。然而,神说发生在挪亚们的种种惨剧,也必重现于尼尼微。
鸿 3:8-10> 国家的保障在哪里?个人的呢?
3:8-10 世上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可保护人免受神的审判,或代替神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挪亚们及亚述把他们的信心寄托在和约及军事势力上,但历史证明,这一切并不足以发生效力。所以,切勿单凭个人的经验行事,反而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把信心建基于神过于一切,蒙保护之路只此一条。
鸿 3:19> 巴结权势,信徒当中有没有……
3:19 列国都憎恨亚述残暴的统治,可是,心里却又渴望能像亚述般强盛、富有和尊贵。所以他们表面仍然追求和亚述建立良好关系。同样,我们不喜欢严厉的统治,然而心底里却渴想得到那分无上的权力,故此我们往往极力跟有权有势的人拉关系。高高在上的感觉会使人飘飘然,权力的诱惑性极大,因此切勿尝试追求权势。贪求权力的,至终只会被权力毁掉,正如亚述帝国一样。──《灵修版圣经注释》
那鸿书第三章
亡不足惜(三 1 ~ 19 )
.血腥之城受罚蒙羞( 1 ~ 7 )
先知在这里描述尼尼微是一个充满血腥、谎诈、强暴、抢夺的城市。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全无公义、真理、仁爱的地方。先知又称它为妓女,因它的行为可耻,只求满足私欲,不择手段。这样一个城市,当然难逃神的惩罚,神再次的说:“我与你为敌。”( 5 )可见神对它的憎厌。这城市将受到极厉害的军队蹂躏,死人无数。神必使它在列国面前蒙羞,无人会怜惜它、安慰它。
这血腥之城正是这邪恶世界的缩影,将来神必使更严重的刑罚临到这世界。
.尼尼微的遭遇( 8 ~ 19 )
先知以埃及的京城挪亚们的遭遇作为警告,挪亚们虽有理想的天然保障,并有忠信的盟邦支持,结果仍虽免国破人亡。尼尼微必也难逃厄运,无可抗拒,注定灭亡。他们将要遭受围城之苦,他们虽有众多的人口,商业发达,王子、军长无数,仍无法挽救。他们终必像其他国家一样灭亡,他们的仇敌也必为他们的遭遇称庆。
尼尼微遭遇的一切,非人力能够挽回,因这是出于神的计划,神亲自对付刑罚他们。
祈祷 求主教导我们存敬畏的心,度世上寄居的日子,并尽力拯救亡灵,使更多人得免将来凄惨的刑罚。 ──《新旧约辅读》
那鸿书 那鸿书 第三章 注释
3:1-7 恶贯满盈
尼尼微的罪是她倾覆的主要原因。
1-4
此处所记亚述的暴行,与圣经以外史籍所载完全吻合。
1
「流人血的城」:指亚述人嗜杀成性,残暴地对待战俘。
「谎诈」:指贸易或战事上的诡诈,事例见王下18:19-35。
2-3
形容亚述人好战成性,到处征伐,杀人成堆。
4 指出亚述在宗教上的罪行。
「美貌的妓女」:指尼尼微城内所敬拜的偶像。这些偶像崇拜
往往与淫乱和行邪术有关。亚述国用武力征服列国之後,必定
引诱列邦敬拜他们的偶像。
5-7 再次宣告神对尼尼微城的判决
「我与你为敌」:尼尼微城必在列邦中展露丑态,公开地被侮
辱及奚落。这全是她恶贯满盈的结果。
3:8-10 史有前例
先知为了表明神宣判的真实及临近,引用了挪亚们败亡的史实为证。
8
「挪亚们」:又名底比斯城,是上埃及的首都,座落在尼罗河
的两岸,筑有运河,贯穿城内,故先知描写此城周围有水,形
成一天然保障。
9
除此以外,挪亚们还有埃及人、古实(即今苏丹)人、弗人及
路比(可能是今天的吕彼亚)人为亲密战友,互结同盟。虽然
如此,她竟然在主前六六三年被亚述王亚述班尼帕一举歼灭,
而尼尼微的命运,注定要步挪亚们的後尘。
3:11-17 劫运难逃
11 「喝醉」:代表失去抗拒的能力。
「被埋藏」:指躲藏起来。
12
虽然她有坚固的保障(参写作背景),但也无济於事,必被攻
下,正如人摇撼无花果树,收取熟透的无花果一般的容易。
13
城中居民虽多,都如妇女般没有战斗能力。城门大开,让敌人
长驱直进。
「门闩」:指用来锁紧城门的横闩,这里代表全城的防御。
14
讽刺的警告。纵然进行一切防卫修补措施,也难逃劫运。
15-17
蝻子、蝗虫、蚂蚱等是东方人十分熟悉的小昆虫(参珥 1:4注)
, 它
们的群体性很强,往往以盈千累万的姿态出现。那鸿先知以这些小昆
虫形容亚述的军兵( 15)、商贾(16)、首领、军事首领(17),他
们虽然众多,也是无用,当劫运临头之时,他们都远走高飞,各散东
西了。
16
「去」:原文作「飞」,指亚述人如蝻子一般,吃光田里的土
产後便飞走。
3:18-19 万劫不复
18 「牧人」:指首领(参串17)。
「睡觉」、「安歇」:指死亡(参串28)。由於首领死亡,人
民四散流离,呈现一幅国破家亡的凄惨图画。
19 「损伤无法 ......
极其重大」:尼尼微的覆亡,并非短暂的惩戒
行动,像神对犹大国倾覆一般,乃是彻底的毁灭,永无复兴的
希望(参串30)。对那些受欺压、受迫害的国家(例如犹大国
)而言,尼尼微的灭亡着实是极大的喜讯,值得拍手称庆。
「你所行 ......
遭遇呢?」或作「谁没有受过你不断带来的伤害
呢?」
思想问题
1 按 1:3-5的描述,耶和华是大自然的主宰,这对人类的历史有何意
义?
2 1:2与1:7所描述的耶和华有何不同?
试举一些历史事件或个人例子来说明神这两方面的特性。
3 试根据 1:9-2:2将尼尼微与犹大的命运作一比较。
是谁令他们有如此不同的下场?
为什麽?
4 试根据第 2章及3:11-19,想像尼尼微遭报受刑的景况。
你对此有什麽感受?
5 尼尼微所犯的罪与你今日生活的社会有何相同之处?
基督徒在社会中能产生什麽效用?
试举一、二项你可以做到的事。
6 3:8-10中,先知用一史实来证明神审判的真实性。
同样,尼尼微城的倾覆带给我们什麽监戒?
那鸿书第三章
尼尼微和提比斯(三 1-9 )
在第二章戏剧性的战 诗之后,现在接 的是一首歌,将侮辱和嘲笑交织在更大的冲突景象中。那鸿不仅描写尼尼微即将结束;他同时表达他自己和上帝对尼尼微毁灭的感受。这个‘流人血的城’( 1 节)将散布 成堆的尸首,所以许多骑兵在这些被杀的尸体上绊倒。因此在第二章中可怕的重复句子又出现在这里:‘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 5 节)上帝鄙视尼尼微,将使它变成世界各国中的耻辱和笑柄。
在八至十节中,那鸿把尼尼微即将来临的命运,与提比斯已经成事实的命运相比较。提比斯已经失败,故此尼尼微也要失败,因为它并不比这座埃及的大城市更好。提比斯(或称挪亚扪 No-Amon )是古代埃及最华丽的城市之一;它的伟大建筑,仍可以在它的遗址见到,座落于现代的开罗城以南三百里。好像尼尼微一样,它也是建造在河边上。尼罗河东岸的嘉娜克和卢索耳( Karnak
and Luxor )是这座城的一部分,伟大的宫殿和庙宇就建在那里,虽然部分已成废墟,仍然可从中看出人类一些永久的成就。在尼罗河西岸,那里沿 尼罗河谷的悬崖峭壁和斜坡,排列 许多世纪以前法老的宏伟庙宇。更往西去,穿过峭壁和小丘,在列王的山谷( Valley
of the Kings )中,那里有受精心保 的新王国的皇冢。
作为南埃及的首都,提比斯的荣耀和实力,仅次于摩弗城。而它座落在尼罗河河谷上,两岸的峭壁靠近尼罗河畔,加上它位于埃及边界与西亚细亚连结处,因而向它的居民带来一种战无不胜的气势。但是那战无不胜的提比斯已被打败,而且正是亚述人战胜了这座古城。亚述的帝王亚萨班尼布( Ashurbanipal ),带 他的军队进入南埃及,并在公元前六六三年攻取提比斯。他们夺取了埃及人曾经从他们实行帝国扩张中所获得的大量财富,把它们当作战利品。
那鸿把尼尼微和提比斯作比较,是意义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简单地说明了他提出的坚固的城市也可以攻破的主题;与此同时他也带出一个更深的信息,凡是作恶的必将最终受审判。对于这深一层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考古学的发现来加以说明。从古代亚述存留下来的文献中,有一种刻上字的圆筒(俗称为拉森圆筒 Rassam
Cylinder ),上面细述了某些亚萨班尼布军队征战的记录。亚述的编年史包含了以下的一页,这里曾将它意译,用亚萨班尼布自己的话表达:
我向南挺进远至提比斯,我完全征服了这座城市。我带走城中的财富,多得无法可数,主要的有:银子、金子、宝石、和类似的东西。
当任何人继续去研读亚萨班尼布的军事出征历史时,并且从亚述的艺术作品得到说明补充,那么他一定对亚述人军事力量的残暴留下印象。他们不但行为凶恶,而且根据描写他们似乎还为此感到喜悦和骄傲。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屠杀,用连枷敲打和用大钉刺穿人的身体,战败的王套上一种狗穿戴的项圈,被当作野兽一般处置而毫无怜悯。亚述人不仅以军队而自豪;他们的兵士和军官都乐意成为暴力的奴隶,喜欢残害人类的生命,称赞贬低自己人性的各种行动。这样我们看见尼尼微和提比斯何只是匹对!亚述穷凶极恶地掠夺提比斯和无数的其他城市,不能不受到惩罚;正如他们向别人所行的恶,别人也照样向他们行恶。与其说那鸿为报复而发出呼喊,不如说他为公平而呼喊,因为亚述的猖獗邪恶是对人类的嘲讽。
当我们领悟那些贯穿在那鸿书中的审判和刑罚的主题时,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他的着作没有以一篇愉快的后记作结;而是以一句反问语作结束:‘你所行的恶,谁没有时常遭遇呢?’( 19 节下半)这个问题是对亚述讲的,但也是对所有实行和滥用他们的权力的国家讲的。那鸿所肯定的道理,在历史上无论古代或者现代来说向来是不明显的。一些国家对其他列国凶残无理的恶行,应该得到某些公义的处分;先知肯定最终的公平必将来到。他不能用使人高兴的话和美好的感觉,去掩饰审判天秤的公正无私。最终公义的执行必带来恐慌,而长时期曾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亦因而松一口气。
最后,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太过简化那鸿的信息。他不是一位政治科学家,而是有远见的神学家(或者说他是一位诗人会更贴切)。他没有介绍太多有关公义的教义,去把它们转化为政治理论或者解放神学;他只是肯定上帝的公义。他说话像一位相信上帝必将行动的人,而不像一个自称为上帝代言人的人,渴望 战争,好让自己也可以从事自己所提及的厮杀。如果我们已真正掌握那鸿的信息,我们就不会自愿加入攻击尼尼微的行列;反之,我们会尝试改变我们的国家内部的邪恶。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那鸿书
三 1 ~ 3 第三章继续描绘尼尼微的倾覆,并且解释其原因:这是个流人血的城, 并充满谎诈和强暴,经常抢夺他人的财物。
这时巴比伦的马兵以发光的刀剑来攻击,街上堆满无数的屍体。
三 4 ~ 7 这国因妓女和邪术,借淫行诱惑列国,用邪术诱惑多族,所以被审判。
耶和华将揭露这些罪恶,以丑陋作衣来覆盖她。这些惩罚最适合那美貌的妓女。
三 8 ~ 10 她无法逃脱,象挪亚们(底比斯) 3 一样;挪亚们这大城象征古实和埃及
所凝聚的强盛。
作为联盟或帮手,底比斯也倚靠弗人和路比族为她提供防护。这些地区通常都与利比亚 4 有关系,但我们不能太武断。弗可能在比较远的南方,乃现在的索马里地。
三 11 ~ 13 尼尼微也要喝神忿怒的杯, 且要喝醉。象初熟的无花果一样,尼尼微已准备好接受审判。他们国中的关口向仇敌大开时,防卫是徒劳无功的。
三 14 ~ 17 虽然尼尼微对受困已有最佳的防卫,取得比平时更多的水,以新的泥砖巩固保障,但也无补於事,仍被倾覆。虽然他们的商贾、军长和首领多如天上的星,但他们也如成群的蚂蚱在日出时离去,使城中荒凉。
三 18,19 亚述的牧人(领袖)现已在死亡的睡梦中。这国已受到致死的一击,损伤无法医治。它败亡的信息带来盛大的欢呼,因为很多国家曾受到它的迫害。尼尼微於主前六一二年陷落。
那鸿的预言应验得相当彻底,後来塞诺芬和亚历山大的军队经过时,竟毫不察觉, 他们是这麽接近或踏在这大城尼尼微的废墟上。
直至十九世纪,尼尼微的古址才被重新确定。
评注
1 (简介)夏理森( R.
K. Harris o n ) ,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页 930 。
2 (二 2 )梅尔( Walter
A. Maier ) ,
The Book of Nahum, A Commentary ,页 228 。
3 (三 8 ~ 1
0 )希伯来文圣经的亚兰文意译本(他尔根, Targum )和拉丁文译本(武加大, Vulgate )译作“人口稠密的亚历山太”。
4 (三 8 ~ 10 )我们所写的“利比亚人” 大概与“路比族”一语有关。
5 (三 8 ~ 10 )“弗”( Put )可能是埃及的“ Punt ”,乃红海海岸的国家,与索马里地一样靠近南方。参看梅尔( Maier )的 Nahum ,页 321,322 。
6 (三 18,19 )布达、赖耶德和史乔治( Paul
E. Botta, Austen H. Layard, George Smith )同是最早研究尼尼微废墟的考古学家( 1840 年至 1870 年代)。
那鸿书 3:1
这 流 人 血 的 城: 尼
尼 微 因 残 杀 过 大 批 他 们 所 征 服 的 民 众 而 被 称 做 “ 流 人 血 的 城 ” 。
3:4
都 因 那 美 貌 的 妓 女 多
有 淫 行, 惯 行 邪 术: 罪
恶 总 是 结 伴 而 行。 亚 述 人 不 但 暴 虐 残 忍, 而 且 道 德 也 极 度 败 坏。
1. 从 外 表 看, 尼 尼 微 颇
有 吸 引 人 之 处, 但 实 际 上 里 面 满 了 庙 妓 邪 淫、 道 德 败 坏 及 色 情 活 动, 城 中 也 充 斥 着 巫 术、 魔 法 和
招 魂 术 等 邪 术; 其 民 众 的 生 活 已 被 魔 鬼 和 邪 灵 所 辖 制。
2. 以 上 两 种 罪 恶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那 些 迷 恋 罪 和 败 坏 的 人 就 已 经 向 邪 灵 敞 开 了 自 己 的 生 命, 也 必 被 邪 灵 辖 制。
3:5
我 与 你 为 敌: 由
于 尼 尼 微 罪 大 恶 极, 神 必 亲 自 揭 露 其 民 众 的 堕 落, 除 灭 他 们。 若 神 定 意 要 毁 灭 一 个 国 家, 世 上 就
没 有 任 何 力 量 能 够 庇 护 它。 无 论 哪 个 社 会, 只 要 其 罪 孽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神 就 会 除 去 它 所 有 的 保
障, 使 其 民 众 蒙 受 羞 辱; 这 个 社 会 即 告 灭 亡。
3:8
你 岂 比 挪 亚 们 强 呢: 如 果 尼 尼 微 认 为 自 己 坚 不 可 摧, 那 它 应 该 记 得 神 如 何 毁 灭 其 它 一 些 强 大 的 城 邦, 如 埃 及 的 提 比
斯 城 就 是 亚 述 人 在 主 前 663 年 攻 陷 的。
3:19
你 的 损 伤 无 法 医 治: 尼
尼 微 将 被 毁 灭, 且 永 无 复 兴 之 日。 主 前 612 年 它 覆 灭 后, 变 成 了 野
那鸿书
注释
三 1-4 祸哉尼尼微
三 1
「祸哉」是先知常用的感叹词,是向神宣告审判的人而发的。它主要的作用很可能是对死者的哀叹,但也常藉此表示灾祸临头。「流人血的城」明显是指尼尼微城;此城曾造成很多流血事件。同时我们也可领略「强暴」和「抢夺」都是与战事和杀戮有关的,但为甚么在这里提到「谎诈」呢?很可能谎诈是那些敌对真理之神的人之特征,偶像则是虚假、欺骗和说谎的。这一点提醒我们尽管现今的社会并不把说谎看作一回事,但其实「谎诈」是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的罪。
三 2-4
先知接着用很生动却隐晦的言词来描写一场战事( 2-3 节)。它可以是描写亚述人攻击列邦,这是由于他的「淫欲」( 4 节)。另一个解释是指亚述人因其「淫行」而受审判,这里所描写的是亚述被攻打。姑勿论如何,第 5 节继续说明亚述被审判是因为这缘故。「淫行」或作娼妓这词曾多次用于以色列身上,描写她对耶和华不忠。有时用于描写他们政治上的联盟,指出她依靠别的势力,却不信靠神。这种外交政策经常带来外邦宗教的坏影响,人民被误导以为外邦的神更有权势,他们便被引诱跟从更吸引的外邦风俗。这里提到的「邪术」可能指实在的邪术,亦有可能是暗示政治上的外交政策,这些政策有如邪术一样向列邦降下咒诅。
三 5-19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
在二章 13 节中,我们已经留意到这令人惊悸的句子。在此它作了一段向尼尼微宣讲的长话的引句,在这段话中包括了审判的描写和审判的理由。
三 5-7
「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脸上,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这表示羞耻,是对骄傲最适当的惩罚;这正如妓女揭起衣襟,露出赤体(在利十八 6-23 这句子是指性交),从事她的交易一样。尼尼微所受的刑罚也包括露出她的赤体,这可能是根据一向处理妓女或行淫者的做法( 结十六 37-41 ;参赛二十 2-4 ;耶十三 22 、 26 )。「我必将可憎污秽之物抛在你身上,辱没你,为众目所观。」( 6 节)这是强调尼尼微一向不怜恤人,如今亦无人怜恤她。第 7 节的讥讽问句暗示无人会为尼尼微悲哀,也无人安慰她。
三 8-9
「挪亚们」是原文直译(意思是亚孟神之城),即埃及的着名古城底比斯,虽名震一时,却已湮没。阿扪神( Amon )是底比斯人敬拜的神明,此城是属于阿扪神的。「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意思是问:你有甚么理由可以要求更好的待遇?底比斯是主前 1580 至 1205 年埃及最着名的城市,城中宏伟建筑林立,现今虽只剩废墟,仍不失为一大奇观。在尼罗河以东是该城居民所住的地方,西边是一片大墓地,坟基和纪念碑林立。此城还有一个人工海港,尼罗河显然在此低洼之处分成 4 条河道,经文下句就直接与此有关:「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底比斯曾是一个强大帝国的中心,其影响力由北叙利亚直达努比亚( Nubia );但她已湮没( 10 节),尼尼微也要面临同样的厄运( 11 节)。
三 10-11
「她的婴孩在各市口上被摔死。」这野蛮残酷的习俗曾在列王纪下八章 12 节;以赛亚书十三章 16 节和何西阿书十三章 16 节中引述。婴孩的头胪被提摔在墙上或石头上,目的是要灭族,这也是剖开孕妇肚腹的理由(参摩一 13 )。「你也必喝醉」( 11 节),醉酒的人跚蹒而行,头脑混乱,无助亦无法自卫。尼尼微人既不能起来打仗,就只好找地方躲藏,四处寻觅避难所。
三 12-18
这几节经文绘画出好几幅图画;「保障必像无花果树」──结满无花果( 12 节),若一摇撼,树上的无花果就会掉下,正好「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尼尼微人也是如此的易受伤害。他们的兵士(和合本译作「地上的人民」)如同妇女( 13 节),并非指今日现代军队中的妇女,体力强壮又受过军事训练;这里指的是古代的妇女,毫无军事训练,不能自卫,亦无人会预期她们在战事上有份。「关口 …… 敞开」──他们不能再防御敌人。
在此作者把尼尼微与一个防卫紧严,但受围攻的城市相比( 14-15 节上);他们有足够的水源、坚强的保障,破口马上得到修补;但是火仍会把他们烧掉,刀剑仍会把他们杀戮。亚述人的「军长」和「首领」被形容为蝗虫( 15 下 -17 节),他们好像满布各地,但一阵子就失去影踪。这情形与亚伯拉罕的应许有些相似(创十五 5 ,二十二 17 ),虽然亚述人好像亚伯拉罕的后裔一样昌旺,但只有神的约可以保证永远成功。「牧人」被描绘成熟睡(意思是说:首领已死),故此他们不能招聚离散的亚述羊群。
三 19
最后一句说:损伤不会减少,亚述得不到同情。相反地,人们听到尼尼微沦陷的消息时,都欢呼拍掌,因为人们都曾受迫害(有关「拍掌」一词,参结二十五 6 ,是一种恶意的举动,与苦难中的欢乐相关)。邪恶最后被灭掉时,世上就再没有哀痛。神的审判被看为全然公平。祂没有后悔,也没有失败。我们不容易接受这情况,眼看许多人以地狱为归宿,竟无人为此哀伤?当然仍会有悲伤,正如启示录十八章所绘画为巴比伦哭泣的图画一样(启十九后来以欢乐取而代之),重要的是所有恶果都终于过去了。
故此,那鸿书用直接的方法告诉我们,恶必然要受惩罚。它一方面提醒我们提防自己的罪,另一方面又鼓励我们,叫我们在恶势力的压迫下,知道最后的审判在神的手里。压迫者「多如蝗虫」时,我们需要这信息;我们以为不荣耀神的行为可以逃过神的眼目时,我们亦需要这卷书的信息。这卷书讨论的范围或许狭窄,但其信息却是极之重要的。
那鸿书第三章
Ⅶ 祸哉尼尼微(三 1 ~ 19 )
尼尼微的败落从几个不同时间的观点来描绘∶前瞻敌对的局面( 5 ~ 12 节)、围城与战争的预备( 14 ~ 17 节)、实际战争的预示( 2 ~ 4 节)、挫败的回顾( 13 、 18 ~ 19 节)。
A 祸哉(三 1 )
祸哉! 这是用来哀悼死者的感叹词(王上十三 30 ;耶三十四 5 ;参∶摩五 16 ),在先知着作中是用在衍生的意义上,引介出一种可怕的灾祸(赛五;哈二),强调刑罚的威胁是如此确定,以致听众好像已死去一样。在希伯来文中,本节前半更用哀叹或 qi^na^ 之韵律格式( 3+2 )来强调。这里所用的是反讽语气,因为 暴 君的崩殂令人欢呼而非悲伤。尼尼微“这流人血的城”是举哀的对象,这座城充满了 谎诈 (何七 3 )、强暴与“抢夺的事”(这点是二 11 ~ 13 默示的回顾);如今会发现她的地位逆转,遭受她先前所施于人的毁灭。
B 战斗与死亡(三 2 ~ 3 )
用攻击者行动的景象与响声( 2 节),以及战争的余殃──无数的 尸首 ( 3 节),重述二章 3 ~ 10 节所描绘之生动的战争情景。
C 妓女的耻辱(三 4 ~ 7 )
亚述败亡的原因用另一个暗喻──妓女──形式来表达(参∶赛二十三 16 ;结十六、二十三;启十七~十八);这妓女曾使别人堕落,现在将得到自己的败落为报应。
4. 导致亚述败亡的不只是她无数的淫行,也是她的 邪术 (参∶王下九 22 ;代下三十三 6 ;弥五 12 ),这些秘术断言能决定神的旨意(参∶赛四十七 9 、 12 ~ 13 )。她使用这两种方法征服别的国家,现在这两件事也都要成为她自己的审判。
5 ~ 6. 在另一个默示形式的对质中,使用了与“二章 13 节神谕的开头”相同的字眼,驱使人明白神审判之确实。耶和华扭转了亚述的局势。因为她像妓女一样,曾热切地暴露她的 赤体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所以她也要在周围 列国 面前暴露出她的丑态(参∶赛四十七 3 ;耶十三 22 、 26 ;结十六 37 ~ 39 ;何二 3 、 9 )。他们要将 可憎污秽之物抛在 娼妓身上,藉以表示他们的憎恶(玛二 3 ;参∶王下十 27 );并要使她成为一场 戏景 ,被经过之人屈辱,与较近代所用之示众台和头手枷(译注∶将罪犯的头和两手挟住示众的古刑具)相近。
7. “凡看见的人”( ro{~ayik ,与 6 节的“为众目所观”, k#ro{~i^y 是字技游戏)必因憎嫌而转身离开她。有个人被问到有谁会悲伤,就像这类问句经常有的否定答案──“没有人”(参一 6 ,二 11 ,三 8 ,及 29 页“增注∶修辞疑问句 ”)∶没有人 悲伤 ,也没有人 安慰 。不怜悯人的也必得不着怜悯。
D 无敌的亚述?──讽刺诗(三 8 ~ 17 )
在此提出另一首都(埃及的挪亚们──英译作“底比斯”)的力量不能救自己免于毁灭的先例,以刺痛那已经堕落的亚述首都。与底比斯相比,尼尼微是软弱的。整个景象倒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实际的攻击之前(参二 3 ~ 10 ,三 2 ~ 3 ),而在准备这个攻击。
i. 坚城底比斯被毁(三 8 ~ 10 )
8 ~ 9. 底比斯 (中译 挪亚们 ,希伯来文是 no{~ ~a{mo^n ),虽有天然的河海 41 屏障,也与衣索匹亚( 古实 ,参∶番二 12 )、 弗 (创十 6 )和 路比族 (代下十二 3 )有军事联盟,却仍归于无有(见赛十一 11 ,十九~二十;亦见导论 , 16 页)。尼尼微再次被修辞疑问句问到∶她是否自认为比底比斯强呢?答案仍然是“不”(参一 6 ,二 11 ,三 7 )。
10. 描写底比斯最后结局的词句,令人想起米所波大米人带给别国的灾难∶ 被迁移 (王下十七 6 ,十八 11 ,二十四 15 ); 被掳去 〔代下三十 9 (参∶代下三十 6b );赛二十 4 ;耶四十一 10 ;俄 11 〕;婴孩遭屠杀(何十 14 ,十三 16 ;参∶王下八 12 ;诗一三七 9 ;赛十三 16 ); 人为他的尊贵人拈 ,为要决定究竟该将他们放逐到何处(珥三 3 ;俄 11 );和被 链子 锁着(参∶王下二十五 7 ;诗一四九 8 ;耶四十 1 、 4 )。底比斯的命运令亚述预期自己的毁灭也是如此。
41 底比斯座落在尼罗河运河间,水在底比斯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认为这城巿位于内陆,这里提及海为她屏障的一部分,因为希伯来文 ya{m 在别处常用在主要河川上,如尼罗河(如∶赛十八 1 ~ 2 ;结三十二 2 )和幼发拉底河(耶五十一 36 )。
ii. 亚述的不够格(三 11 ~ 13 )
前面提及尼尼微和底比斯的对比( 8 ~ 10 节),这里更明确的指出尼尼微将遭受类似的命运。
11. “也”( gam )这个平行语助词描绘了底比斯的命运;这字在第 10 节用了两次(中文未译),在本节又用了两次。亚述的光景被描写为从神忿怒的杯喝得酩酊大醉而摇晃蹒跚(耶二十五 15 ~ 17 ;俄 16 ;哈二 16 ),并因仇敌而退缩、惧怕。
12. 亚述受创的光景,在此很适切地用了成熟待采之果子的隐喻来描绘,这果子落入了那些摇晃果树之人张开的口中。这可能是回应贪婪之亚述狮子(二 12 )。
13. 亚述的强盛受到满眼鄙视。这强盛是基于她的 军队 42 ,其力量和残忍仅像 妇女 ,而在两性之中,妇女是较软弱的一方(参∶赛十九 16 ;耶五十 37 ,五十一 30 )。亚述的强盛也建立在虚假的保护上,因为国中的 关口 (英译“门”)是 向仇敌敞开 的,门闩也都被火烧毁(参∶申三 5 ;士十六 3 )。这些屏障都发挥不了保障的功用,安全已经消逝。
42 希伯来文 `am 首先是指一般的“人民”(中文即如此译),但在较限定的层面上,也用来指“军队”(民二十 20 ,二十一 23 )。
iii. 徒然的预备(三 14 ~ 17 )
14 ~ 16. 在此讽刺地命令亚述要储备军需、 坚固 保障,为围城作准备;但 火 (参∶赛一 7 ;耶四十九 27 ;摩七 4 )要烧灭她, 刀 (参∶伯一 15 ~ 17 ;结三十八 21 ~ 22 )也必杀戮她。全然的毁灭给比拟成蝗虫(见诗七十八 46 ;珥一 4 ),所经之处将一切全都吞尽。此处提及亚述的 商贾 (结十七 4 ,二十七;启十八 11 ~ 20 ),甚至远至小亚细亚的加帕多家 43 ,都有历史记载亚述的商贾多得利润。这里从反面来描绘这些商贾,将其贪欲与短暂比作成群的蝗虫。
17. 前一节提及蝗虫的特性──疾飞而去──在此也用来描写亚述的 首领 和 军长 44 ,因一些细微的藉口即消失不见。亚述依靠的经济( 16 节)和军事( 17 节)官僚制度,并不能提供预期的支持,这些官僚反倒在敌人入侵时惊慌逃逸。
43 见 J. D. Hawkins(ed.), Trade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British School of Archaeology in Iraq, 1977); E.
Lipinski, State and Temple Economy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Leuven University, 1979).
44 来自亚喀得文的“文士”,是一种军事阶级,通常担任募兵责任,参∶耶五十一 27 。
E 强者何竟败落(三 18 ~ 19 )
这篇结束的讲词直接指向亚述的君王,他缺乏领袖和人民支持的整个情况,显出国家局势已经无可挽回。
18. 这里告诉亚述王说,他的 牧人 ──那些肩负着引导和治理百姓任务的人(耶十七 16 ;亚十 2 ~ 3 ),和他的 贵胄 在工作时睡觉。他们对将临的侵略一无帮助,分散的百姓也不能提供帮助。招聚 散在山间 的百姓原是牧人的责任,但他们却未善尽职责。
19. 强盛的亚述因一无法医治的 损伤 而垂死。这都归咎于她自己 无尽的残酷行为 (中译“ 所行的恶 ”)和对别国的剥削。人不是带着同情来看她的困境,而是带着喜乐的心,那些听见这信息的都必拍 掌 欢腾(参∶诗四十七 1 ,九十八 8 ;赛五十五 12 ;结二十五 6 )。最欢喜的乃是犹大,因为这预言的鼓励和扶持是针对犹大人发出的。在本段上下文中,这欢欣并不是为了别人的不幸而幸灾乐祸地窃笑(参∶诗二十二 17 ;俄 12 ;启十一 10 ),这种态度是神的百姓不能接受的;它乃是为了神的伸张正义和应许得以成就而高兴。祂持守了祂的公义和圣洁,因为祂不仅施恩赐福给那些悔改归向祂的人,也以公义对待那些向祂和祂百姓犯罪悖逆的人(参∶启十一 16 ~ 18 ,十五 3 ~ 4 ,十六 4 ~ 7 )。个人或国家对神和祂旨意的反应,不论接受或拒绝,都包含祝福或审判的含义。──《丁道尔圣经注释》
那鸿书
那鸿书第三章
3:1-3
1至3节一段描写亚述人的残暴。先知形容为“流人血的城”,被掳到亚述的他国之民在此为奴为婢,或遭惨杀,或遭剥皮。“尸首成了大堆”:有位亚述王曾自夸杀人无数,把抗命不降的百姓杀尽,人头堆在城门口如山般高。
3:4 “美貌的妓女”大概指尼尼微爱情的女神伊斯塔,用以喻此城的物欲的放纵引诱许多人去那里犯罪,学他们拜偶像。
3:5-7 神要惩罚羞辱亚述,没有人为尼尼微的覆亡难过。
3:8 “挪亚们”又称底比斯,为埃及古国南部的首都,位于尼罗河上游,看〈参考资料〉“写作时期”条。先知预言,尼尼微城的命运将和挪亚们一样。
3:9-10
“古实”在埃及之南,即今苏丹。“弗”和“路比”都在非洲北部,与埃及在当日都为挪亚们的盟邦。但挪亚们遭亚述人进攻时,埃及人和这些盟友都救不了它。
3:11 “喝醉”:喝了神忿怒的杯。“埋藏”:找地方躲避神的刑罚。
3:12 描写此城虽坚固,敌人来攻如摇撼果子已熟的树,果子纷纷落下,垂手可得。
3:13 亚述人必软弱如妇女,无抵抗能力。“门闩”为城门的横闩,门闩被焚,敌军可以长驱直入。
3:14-15 先知笑尼尼微城的人,无论如何准备都大劫难逃,考古学家发现,城中宫殿、房舍都遭大火焚毁。
“蝻子”为蝗虫幼虫,增长甚速。
3:16 亚述商贾虽多,到末了会象蝗虫携着积储财宝远飏。
3:17 朝中官吏,军中首领,在大难来临之日,也会象商人一样,把财宝卷起,逃去无踪。
3:18-19
这一段预言亚述的彻底消失。“牧人”指国家的领袖。“睡觉”、“安歇”都指死亡。“损伤无法医治”:致命的伤。尼尼微被毁后从未重建,长埋黄土。亚述人的凶暴,当日大家身受其害,听到倒下的消息,万人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