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雅书第三章
第 3 章
番 3 章 > 虚假地敬拜神的百姓照样受罚,神欺骗不得的,我有没有想欺骗神的时候?
3 章 先知西番雅在预言周围国家要被毁灭之后,便回到了当前的问题:在耶路撒冷中的罪行。神的城成了污秽的城,神的百姓已成了悖逆的民族,同异族邻邦一样的有罪。百姓假装敬拜神和事奉神,但心中却拒绝祂,犯罪而乐此不疲,不再介意背弃神会带来什么后果。
番 3:2> 神的话我听,人的意见嘛,好像总不如我高明……
3:2 你曾否认识一些人,当别人的看法与他们不同时,他们就会拒绝听别人的意见?这些人实质上是骄傲、自我膨胀。神的百姓变得如此骄傲,已听不进去也不愿接受神的纠正。你自己是否也难于听取别人的属灵辅导,不肯接受圣经中神话语的劝导呢?不要让骄傲使你不能或不肯让神在你的生命中工作。如果你晓得跟神相比自己是多么的软弱和有罪,你便会乐意听神的话了。
番 3:3-4> 权力──责任,作领袖的如何看待──
3:3-4 带领神的百姓既是特权,也是责任。神通过西番雅驳斥了耶路撒冷的各类领袖──官长、统治者、先知和祭司,因为他们不顺服神,心肠刚硬,不负责任且犯罪。如果你是一个教会领袖,你要明白自己是身处于一个有特权的位置上,千万要小心谨慎。神要求你的是行为纯正,以身作则,里外一致,诚实无伪。
番 3:5> “每早晨显明祂的公义”,每天早上我都看新闻,有没有看到神显明的公义?
3:5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全体百姓实在罪有应得,难辞其咎。耶路撒冷是圣殿所在之地,是举国的宗教中心。尽管百姓不再敬奉神,可是神仍在城中,仍在腐败、迫害和不信的环境中。这世界不管在灵性上变得多么荒凉,神仍在这里,祂仍在工作。问问自己:“祂现在正做什么,我怎样可以成为祂工作的一部分?”
番 3:7> “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以色列人怎么成了这样……
3:7 我们也许奇怪,为什么以色列人领受了如此清楚的警告,却仍不肯回转归向神。问题是他们让罪使他们刚硬,已不再在乎是否跟随神了。他们拒绝神的警告,也不肯认罪。神越惩罚他们,他们就越犯罪。事实上,他们热衷于犯罪。如果你现在不顺从神,你的心也会趋向刚硬,失去对神的渴慕。
番 3:8> 以色列人热衷犯罪,怪不得神发烈怒……
3:8 在末日里,神要根据百姓的所作所为施行审判(参启 20:12 ),正义必得伸张,犯罪的必将受惩罚,忠诚的必会蒙祝福。所以不要自己申冤,只管耐心等候,因为神的公义将要来临。
番 3:9> 不清洁的言语,我能不能一句不说,有时,还真难……
3:9 神要洁净人的口,统一语言,这样祂在列国的百姓才可以和谐地敬拜祂。在新天新地里,众圣徒将讲同一种语言。过去因建巴别塔混乱了的语言要反正过来(参创 11 章)。神净化我们的心,也要清洁我们口中的言语。
番 3:10> 犹大人犯罪,在列国中被抛来抛去,但只要他们回转──
3:10 “分散的民”是指散居于古实河以外的犹太人。这象征所有的犹太人无论分散得有多远,终必归回敬拜神。
番 3:11-12> 骄傲的人向来受神咒诅,我有没有以为这只是一般缺点……
3:11-12 神要除去骄傲的人,留下温柔谦卑的人。历世历代神都敌挡骄傲和自大的人,但那些在肉体和灵性上自感软弱和谦卑的人,却因信靠神而得着赏赐。只靠自己和趾高气扬的人,在神的百姓和神的国里,都是毫无地位的。
番 3:14-18> 神为人喜乐而欢呼,这令我羡慕向往!
3:14-18 主自己将会收回审判的手,除灭以色列的敌人。祂更要来往于祂的百姓中间,赐他们喜乐。我们若苦心追求快乐,却停止与神的交通,就犯罪了。要知道神是惟一能使我们真正快乐的。西番雅指出让神与我们同在,我们便有快乐。我们要忠心地跟随祂,服从祂的命令,这样,神就会为我们欢呼歌唱。如果你想快乐,那就服从神,靠近那喜乐的泉源吧。
番 3:20> 神的应许终会实现,只是……
3:20 不少译本在这节中有“在你们眼前”一句,但这也不一定是意味这个应许会在西番雅那一代实现。这里所指的是,回归明显是神的工作。
番 3:20> 这是希望之音──
3:20 本书开头的灭亡信息到最后成了希望的信息。当神赐福百姓的时候,日子就会焕然一新。今天教会的领袖假如也从神的先知听到信息,内容多半会与西番雅书相似。在约西亚的宗教改革下,百姓的确转向了神,可惜只是外在的转变,他们的内心仍然离神甚远。西番雅鼓励全国上下同心聚集,为得着救赎祈祷。我们也应问问自己:今天我们的改变是虚有其表,还是生命和心灵都更新了?我们也要聚集祷告,谦卑地与神同行,秉公行义,并聆听关于将来新世界的希望信息。──《灵修版圣经注释》
西番雅书第三章
自食恶果(三 1 ~ 8 )
先知一开始已痛斥犹太人的罪恶,现再次严厉地指控他们,他们必因罪而亲尝恶果。
有关他们的罪,先知很清楚地指出;但值得我们留意的,是整个“城”都犯罪,而首领,审判官、先知、祭司等也是同谋。整个耶路撒冷没有一个善良的人,怎不叫人叹息。神拣选、栽植祂的选民,但他们却偏离正道,神怎会不伤心难过呢?同样,我们得蒙神的恩典,在主耶稣里承受救恩,我们又是否过一个讨神喜悦的生活呢?当神要给我们评语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分数呢?犹大人的不忠不义,只招致神的震怒。
“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祭司亵渎圣所,强解法律”,这是多么可怕的形容,他们本应为圣洁的神仆,但竟然所行出来的却是相反,实在看到罪恶的势力何等大。但亲爱的弟兄姊妹,别怕罪恶的力量,只要在神里面,我们必可安然居住,这是我们可确信的。
第 6 节先知以第一身的方式代神发言。神以列国因罪已遭惩罚提醒百姓,期望他们从罪中回转,免去同样的结局( 7 )。神的心意绝不愿选民遭灾,不论何时,只要人愿意回转归向神,远离罪恶,神必施恩。
祈祷 神啊,是至公义的主,但却向人忍耐,期望人脱离罪。现在求察看我的行为与内心,看看有没有罪恶潜存,若有,求光照我,使我知罪悔罪,并且得赦罪的喜乐。
神默然的爱(三 9 ~ 20 )
这一段经文与前面的经文有很明显的分别,好像阴霾全消、阳光普照。因此,先知所见的,应是末后的景像,世界得以更新,神的爱广赐万民。
.罪恶不再存在( 9 ~ 13 ):“万民、以色列”一同弃恶归善,谦卑的事奉神。当世人一同敬拜、颂赞神的时候,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末后的乐境( 14 ~ 20 ):那时: ① 刑罚除去,仇敌赶散; ② 灾祸不再; ③ 恶人受罚; ④ 疾病痛苦尽除; ⑤ 被掳者得释放。这一切,正好为在困苦中的百姓带来曙光,故此有解经家认为比段乃被掳后期所作,被加插于先知言论之后。然而,我们相信先知在神感动之下,预见末后复兴的景象,以为百姓的安慰。这一切的实现,有待主耶稣再来作王之日,但这成为基督徒过得胜生活的动力与盼望,使我们勇敢地为神而活。
“为无大会愁烦”( 18 ),原指大会中止不能再守,而生发愁情,因为再无法守节聚会。有这情感的人是有福的;相反,我们看到太多人聚会时愁烦,因无聚会而雀跃,实在与我们应有的态度大相迳庭,深深值得我们反省检讨,从而寻求神的赦免,再警醒己心,因聚集敬拜而欢乐。
西番雅书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章,然而却将神的性情刻划得淋漓尽致,笔者期望每一读者在这个罪恶横行的世代中,坚定自己的信心,远离恶事,以事奉神为最大的福乐。
祈祷 求使我省察对的亏负,从今立志以荣耀为生命的方向。 ──《新旧约辅读》
西番雅书 西番雅书 第三章 注释
3:1-7 对耶京的指控
神责备京城的领袖,因为他们违背律法及不受教诲。
1 「这悖逆 ......
的城」:指耶路撒冷。
3
「咆哮的狮子」:形容首领不爱护百姓,欺压弱小。
「晚上的豺狼」:形容审判官贪赃枉法。
4
「虚浮诡诈」:指假先知的教导不是出自神,所言不实,为人
不正。
「亵渎圣所,强解律法」:祭司竟圣俗不分,谬解神的律法。
5 神的公义与人的不义成一强烈对比。
「显明他的公义」:指神好像审判官一样施行公正。
6 引神在列邦中的审判为百姓的监戒。
7 百姓不独不领受神的教诲,更热心行恶。
「从早起来」:可译作「不断地」。
3:8-10 审判列国的结果
选民教而不悔,仍不断作恶,因此神的审判要临到(也包括列国在内
),好炼净他们,使他们归向神。
8
「你们要等候我」:「你们」是指那些守立诫命的犹太人,他
们要仰望神,等候 审判恶人。
「掳掠」:古译本作「作证」,即指证列国的罪行。
10
「我所分散的民」:大概指散住各处的犹太人。但从上节看来
,也可能指各地归向神的外邦人。
「古实河」:原文是复数,这些河流是当代所知最南面的外邦
世界。
3:11-20 剩余的百姓将安居欢乐
11-13
将来耶路撒冷的居民必是卑微、正直、一心投靠神的余民 ( 即 2:3的
「谦卑人」)。他们必安然居住,因导致国家沦亡的骄傲人已被铲除
。
12
「困苦贫寒的民」:指专心倚靠神的人(参串)。
14-20
预言神要将悔改的子民从分散之处招聚引回,并且与他们同在,除去
他们的羞辱,使他们欢喜快乐。
15-16
余民毋须畏惧敌人,因神与他们同在,为他们除掉仇敌。
17
「默然爱你」:可能显示神对百姓深切的爱,包括不追究他们
过往的罪。另一解释是「以 的爱使你安静」。
18
本节原文相当隐晦,可有不同的翻译。按和合本的译法,意思
是:虽然属神的犹太人受罚,被弃於异邦,不能在耶路撒冷的
圣殿(已毁)守节,因而哀哭(参哀1:4) , 但神必聚集他们
归回。另一译法是:「我要从你中间除去因大会而有的悲伤(
即无人守节),这些是你的重担和羞辱」。
19
「瘸腿的」、「被赶出的」:描绘百姓分散在异邦的可怜境况。
「在全地受羞辱」:犹太人在异邦受人侮辱。
20 「我使你们被掳之人 ......
」:原文为「我在你们眼前使你们被
掳之人 ......
」,显示神应许的确凿。
「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原文或作「使你们从苦境转回」(
参伯42:10)。
思想问题
1 「耶和华的日子」( 1:7)是指什麽?
当这日子来到时,什麽人将受罚?
他们因何罪而受罚呢?参简介「主题特色」。
2 本书经常用「忿怒」、「耶和华发怒」等词句来形容耶和华的日
子,意义何在?
神的恼怒与 的慈爱如何协调?参 3:11-13, 17。
3 金银财宝一向以来是世人所追求的,就是基督徒往往也不例外;
1:13, 18给予你什麽提醒?
4 在你生活的国家中,有那些罪是昔日先知所斥责的?
参 2:8, 10, 15。
先知对列国所宣判的结局,对今日的各国是否同样合适?
5 试数列耶路撒冷人的诸罪( 3:1-7)。
这些罪之中,有那一些是你经常犯的?
试反省你与神之间的关系。
6 试就 3:8-13看神对 子民的心意是什麽?
你是否明白神的心意并按着遵行?
7 我们所相信的神是一位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 3:17),你曾
为此而欢喜快乐吗?
神爱你,但你是否也爱 ,以 的喜乐为你的喜乐?
思想神在你身上所行的拯救,并赞美 。
西番雅书第三章
耶路撒冷的腐败(三 1-7 )
耶路撒冷城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世界和平的一种象征,却被西番雅宣布为‘悖逆污秽欺压的城!’( 1 节)。它悖逆上帝,个性是污秽的,而欺压那些在它城里寻求和平及正义生活的居民。这座城市的傲慢自大是在它不听劝告,和不接受改错的劝告。它的存在,本是要在这破碎的地球上,成为代表上帝同在的一个据点;但是它已经放弃信靠那位赋与这城市存在价值的上帝。这就是西番雅所描绘的所谓圣城的阴郁画像,当时这个城市的失败,只能使世上的居民悲伤,和现时没有两样。但是先知不仅描述在他那个时代这城的令人痛心状况,他更进一步提出这城失败的原因。
(一) 领导的失败 ( 1-5 节)。一座城市,好像一艘船,容易被掌舵的左右其方向。西番雅没有说及王,因为约西亚据推测此时还年幼,不能对在耶路撒冷当时的国事负责,但是先知提出其他重要人物,他们必须因这座城市的崩溃而受谴责。
(甲) 政府官员 :官员们不是为百姓工作,而是把大众仅仅当作有利可图的牺牲品。他们的行为好像‘咆哮的狮子’,比喻其力量和凶猛的形像,但是基本上它指出公民的忠仆已经变成在攫食的野兽。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去取得所要得到的结果,左右政府机构去满足他们对财富和权势无休止的渴求。
历代的政府官员均面对过滥用势力和权柄的试探。没有势力和权柄的分配,城市不能适当地发挥功用;但是若果权柄落在错误的人手中,会变成使城市解体的工具。耶路撒冷的官员已经忘记他们是上帝的忠实公仆,而应该忠实地运用交托给他们的势力和权柄。他们对上帝的责任,应该建立在服务人民的基础上;失去了为人民服务,而寻求服务自己,他们就已经使得圣城腐败了。
(乙) 法官 :他们好像晚上的豺狼,沉迷于饱喂他们的胃口,犹如经过白天而没有食物的残暴邪恶的野兽,他们的饥饿永无休止;法律都是他们滥用于达成贪婪目标的工具。
任何社会中正义的维持,都是依靠持守执行法律官员的正直。而当法律界的高级官员 ── 法官已经腐败,整个正义的体系都将濒于崩溃。在耶路撒冷,由于追求少数人的利益,所有争取公义的理想都已经被放弃了。法官的唯一兴趣,是藉 法律带给他们的利益。而且为了个人有所得 就出卖他们的灵魂,法官更进一步造成圣城的衰退。
(丙) 先知 也背弃他们的呼召。西番雅在这里指那些职业先知,他们应是一支圣职队伍,专门在圣殿中事奉,并且负责对参加聚会敬拜的人宣告上帝的话语。这些人已经变成‘虚浮诡诈’( 4 节),他们放弃他们的神圣责任,使它屈服在他们个人的目的下。先知虚假的服务(但外表上看来是真实的)可以售卖;上主甜蜜的话,可用一个价格向那些渴望指导或祝福的顾客宣告。到了没有什么再保持神圣的时候,为何圣职人员不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位营取厚利呢?在西番雅的时代,正像在我们现代一样,有些从事‘宣道事工’的人,为了个人有所得益,一旦发现赚钱机会便尽可能的剥削。
(丁) 祭司 也一样滥用他们的职权。他们承担 两方面的责任:他们负责圣殿里的敬拜和献祭的礼仪,并且向百姓提供上帝律法的教导。虽然作为圣职人员,他们应该因他们的工作而得到酬报,但是他们将圣工转化为资本主义式的牟利事业,便无法自圆其说了。但是在西番雅的时代,他们正曾那样作过;因而亵渎了神圣的事业,并且违反律法。
这样,耶路撒冷城的腐败,可以说部分是她的领导人造成的;而平信徒和圣职人员,都已经把奉献和事奉上帝的心志放在一边,而去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这样做他们就导致整个城市的腐败。虽然人们已不记得这些卑劣人物的名字,但先知西番雅的话令他们的行径仍然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超过两千年。
(二) 无法从历史和当前事件中学习的失败 ( 6-7 节)。耶路撒冷第二个失败的根源,是基于她的市民,没有一个能从过去的历史或者当前的事件中,去分辨上帝在这个世界上行动的性质。这城有一种独有的愚钝,他们顽固地拒绝从发生在耶路撒冷四周的事情中吸取教训,不明白她的命运也将如此。
其他防御森严的城市,同样自信他们在当时不可攻破,但却都已经被攻破和在城垛上留下废墟。一度曾经拥挤喧嚷,活跃而商业发达的城市街道,现在残破不堪,犹如鬼域;那些人口众多的城市,现在已经荒废;一度令都会生气勃勃的居民,已经烟消云散。但是耶路撒冷没有从别人的命运中学到什么。他们以为:其他城市会被毁灭,我们却不会;只有外邦人的城市才被上帝审判,而圣城不会;我们是安全的,在这个神圣的城中我们能继续活到永远,而绝没有什么能伤害我们。
但西番雅的神谕戮穿了这种狂妄自欺。在其他城市所发生的,并不单是命运的结果;它一方面是审判,另一方面是给予那些有智慧辨别其中意义的人的记号。西番雅热切要把圣城从她愚昧的道路上转变过来。但是这个城市的居民‘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 7 节下半,英文直译为‘他们更加急切去使他们的所有行为腐败。’)这位先知的信息,对于这个城市总是很切题的,而我们现在能够和当时一样,从其他城市的命运学习。我们不必想像上帝的审判好像遥远蓝天那边的一声响亮霹雳;先知描述的那种 审判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腐败自然累积的状况。在任何人类社会中,如果极尽能事地追随邪恶,还要顽梗地拒绝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中学习的话,就必带来灾难。
审判和存留(三 8-13 )
在先知继续传给耶路撒冷的信息中,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先知虽然刚刚宣布的这城遭受毁灭,但那将不是最终的结局;在审判以后,仍有复兴的日子和新的生活摆在前头。但坏消息则是毁灭不可避免要来临;西番雅没有谈及悔改和改革。他认为事态已经去得太远,并且看见结局好像一道洪流,不能够转变过来。
先知的这一部分信息,有一种视觉上的特点;黑影和白影混合在一起,传递一种同时既使人恐怖又给人希望的形像。这些话的目的无疑是要给予少数还保持信心的人一些鼓励和希望,因为这里并没有呼召人改变内心。但即使对有信心的人,这位先知的信息仍必然使人惧怕,因为即使先知有积极的希望,它们都只会在灾难以后出现。
西番雅预见了一个日子,在那个日子里所有世界上的国家都要一起被审判。他没有说明这个理想日子的大概情况,但是它的审判性质,却是很清楚的:上帝累积的愤怒,必在毁灭那些作恶的国家时显露。但是异象的陈述中,有一点在开始时看来是矛盾的。‘万民’( 9 节)将要学习‘用洁净的言语’,这样他们将能够‘求告耶和华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祂)。’如果这里的 万民 指的是所有人类,那么看来西番雅在审判的日子以外所预见的,是巴别塔故事的倒转。人类的多种语言,会融合成为纯然共同敬拜和赞美上帝的语言。再一次,说及那些‘从古实河外来’( 10 节)的人,看来不是指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希伯来人,而是广布世界的整个人类;全人类都将联合在一起,重新向上帝奉献。
十一至十三节看来又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选民和耶路撒冷城。过去由于圣城悖逆所引起的耻辱,将不再被记 。那种骄傲和自大,将在审判的进行过程中,从这个城市除掉。那些余留下来的‘困苦贫寒的民’( 12 节),他们是信靠上帝和说清洁言语的。选民中余留下来的,在经过黑暗和不可避免的审判的日子以后,将要找到安详的新牧场。
西番雅在这里所用的语言和意象,是不容易理解的。但是我们开始觉察到为什么亚当.史密斯爵士要如此描写西番雅:‘他的书是最先溶合启示文字和先知宣讲的:那就是它在以色列宗教历史中所贡献的片段。’启示文学的语言,寻求打破人类语言的正常限制。它有一种信息要去传送,但是这信息的内容不能用正常的讲述去沟通,因为受到人类不足的理解力和经验所规限。阅读启示语言时,我们要尽可能捕捉字里行间的意思,从而领略先知异象的精粹。我们虽永不会尽得这种语言的丰富内容,但我们至少可以掌握它的一些基本主题。
(一) 万国之审判 。要用这个分题去概括先知设法解答的古老问题,似乎有点言不及义。简单来说,问题是这样:是否这个世界万国所犯的凶残和可怖的罪,要被放过而不受惩罚呢?是否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在内,所进行的大规模毁灭、种族灭绝行动、民族压迫,和战争的败坏,永不会受到审判所制止吗?如果我们简单地根据人类历史回答这问题,它的回应看来将是消极的。的确,尽管国家兴败,但是很少见到审判和所犯的罪相应。不过如果不进行审判,我们必然要问如何见到上帝的公义,或者上帝在这世界上的公义是什么样式的呢?先知的语言 ── 这里是指启示的语言,尝试肯定最终的审判。它不能以冷静和理性的讲话来表达,因为少有证据可以支持它的判断。但最重要的是,启示的语言和异象,深深地植根于公平审判的观念上。上帝眼睛是明亮的,犯罪不会不受刑罚就放过,而且世界万国最终都要被招集去按他们的行为作出回答。我们不能猜测和了解审判的样式是怎样,和将会是怎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感觉到先知对国际公义的渴求,就已经掌握了他信息的一部分。
(二) 上帝继续怜悯 。如果太过 重字面的理解,先知这种对公义的渴求,可能标志 人类在最后审判中终结。但是西番雅和他的跟随者,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上帝的怜悯。虽然他提及爱和怜悯的次数很少,但是他提及审判之后会有余留下来的生还者,显示他也明白上帝的慈爱是永恒的。上帝创造人类的目的,永不会失败;尽管人类的邪恶达到宇宙性的高 ,地球上仍然将会有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
因此,先知西番雅对将来的看法是:一方面没希望,但另一方面却有希望。他没有人类藉努力和教育而最终自我完美的乐观异象;人类的邪恶已经太过根深蒂固了。但是他对将来的异象也非只看见毁坏,认为满布黑暗的绝望,而丝毫没有一点希望的余地。正如邪恶和不可避免的审判经常存在,同样地,世界上的希望常在,尽管它的出现遥不可及。先知失望的原因,是在于了解人类的本性和人类的不同状况;而他的希望则来自上帝。
欢乐的后记(三 14-20 )
这本开始如此悲伤的书,却以宣告喜乐的赞美为结束。这种语调上的转变是这样明显和戏剧化,难免有人称它必然是由不同的人或者西番雅以后的人所写;这些人很可能是对的,尽管在这方面经常难以达成一个肯定的结论。然而,二十节所陈明的:‘我必领 …… 你们被掳之人归回’,和其他类似的表达,都指向以色列人被掳的结束。如果确实是这种情形的话,这段后记应表示后来的注释者鉴定西番雅所期望的审判,就是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沦陷以及选民随后被掳;这样,这段后记应是反映被掳结束的喜乐。
在另外一方面,本书结束的这一段带有诗歌或诗篇的特色,就是那种可能曾经用于以色列人的大节期的诗。而倘若正像我们前面曾经提出的,西番雅的豫言在耶路撒冷的大节期之中宣布,那么很可能是西番雅按自己所要表达的改编了一篇节期的诗歌。经改编后,这首在节期中用于赞美的典型诗歌仍可供咏唱,但是它已经变成有关重建圣城的未来之歌,对此先知在前面八至十三节中已经暗示了。
不论这一段的原意如何,它的内容很清楚地是赞美以色列人的上帝。西番雅在生的荒凉时代已不复再,而这赞美是向那位‘在你中间’的上帝。耶路撒冷再次发现她的正确地位。百姓的上帝,在先知早期的陈述中以其愤怒见称,现在却启示祂爱的面貌( 17 节);正如祂的百姓赞美祂,照样祂也在他们重新发现公义的角色时,因他们而乐。总之,对于这个败坏的国家,如今有一个从上帝而来的应许:‘我必领你们 …… 归回。’( 20 节)
本书的结论,不管它是否西番雅本人真实的作品,然而它使先知整体的话指向一个中心的主题。希伯来人的信仰,是集中在上帝与祂的百姓之间的关系上,先知所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不断提醒选民,是他们放弃了这种特殊恩典的关系,但是偶然地也有一段是有关庆祝重建的关系。这段便是一例,更新的以色列人因他们的上帝而庆祝;上帝也因祂的百姓而欢乐。这叙述满带热情,并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使我们这些局外的人也可以分享充满在那种关系中的喜乐。而且当我们看见那种境况和听见这些话语,我们也能为自己掌握到一些生存的意义。我们不会真正生活得有意义,除非我们的生活建立在与上帝的关系之上。而且,无论这是多么奥秘,上帝的生命和祂的喜乐,要等到祂与全人类的爱的关系都确定后方会完全。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西番雅书
肆.指控耶路撒冷的罪(三 1 ~ 7 )
一.不顺服,不领受训诲,不倚靠神,不悔改(三 1,2 )
耶路撒冷城比拟作妇人,被指控为悖逆,污秽和欺压人的。她不听从命令,不倚靠耶和华,也不亲近他的神。
二.首领和审判官贪婪无度 (三 3 )
他的 .. 首领象咆哮的狮子,而他的审判官象晚上的豺狼一样贪婪。
三.先知们虚浮诡诈,众祭司亵渎圣所(三 4 )
他的先知是不忠实的,祭司们又亵渎圣所。费恩伯评论说:
第 4 节是全书惟一谴责先知之处。他们被指为轻浮,轻看重要的事。他们的生命和教导并无半点分量和稳妥之处。他们行欺诈,因为他们虽声称代表神说话,却不鼓励百姓对神尽忠,自己也不向神尽忠。他们的行径不洁,亵渎了圣所;他们漠视律法,教导百姓时将律法的原意都曲解。
四.耶和华在审判中降临(三 5 ~ 7 )
虽然犹大犯罪腐败,但耶和华仍在他中间作公义的审判。祂已经惩罚了其它国的民,认为这样必使犹大敬畏祂,但百姓却变得越发腐败。
伍.对忠心的余民宣告安慰的信息(三 8 ~ 20 )
一.邪恶的外邦人要毁灭(三 8 )
先知劝勉犹大中间忠心的余民要等候神,直到祂的忿怒如火 .. 烧灭所有敌人为止。
二.其余各国要悔改回转(三 9 )
本节的清洁的言语,大概不是指全球性的语言,而是指未被偶像玷污的嘴唇,或纯粹赞颂耶和华的言语。万民将同心合意的事奉祂。
三.分散的以色列民要复兴(三 10 ~ 13 )
在那千禧年之日,列国将分散的犹太人带返本地,作为献给耶和华的供物。那些在矜夸高傲中欢呼的恶人将从犹大中除灭,不再令相信神的以色列所剩下的人惊吓。余下的人都困苦贫寒,投靠耶和华的名,可以正直公义地生活。
四.基督再来时要欢呼喜乐(三 14 ~ 17 )
第 14 至 20 节唱述复兴的以色列,歌颂耶和华显大能拯救百姓,庆贺祂对子民的爱。锡安的民(或作女儿)要歌唱、欢呼,快乐的事何其多!不但是她的敌人被除灭,而且弥赛亚王,就是耶和华自己就在她中间。她不用再软弱畏惧,因为大有能力的主必默然爱她。
五.神为祂的子民要做的事(三 18 ~ 20 )
由於审判快要临到百姓,所以耶和华在预言的结尾发出坚定的应许,应许虔诚的余民必完全回转。被掳流亡的人不用再忧伤愁烦,挂念从前的大会,反而在从前受羞辱之地得称赞,有名声。
评注
1 (简介)英王钦定本( KJV )第一章 1 节中的 Hizkiah 一名,在希伯来文的拼字上, 与 Hezekiah (希西家)完全一样。
2 (简介)侯伟智( J
. B. Hewi t t ) ,
Outline Studies in the Minor Prophets ,页 45 。
3 (简介)同上,页 44 。
4 (一 14 ~ 18 )费恩伯( Charles
Lee Feinberg ) ,
Habakkuk, Zephaniah, Haggai, Malachi ,页 50 。
5 (二 12 )同上,页 59 。
6 (三 4 )同上,页 64 。
7 (三 8 )西番雅书三章 8 节是旧约原文中,惟一包含所有希伯来文字母的一节经文。
西番雅书 3:1
1~7 这 悖 逆 污
秽 欺 压 的 城 有 祸 了: 西
番 雅 在 斥 责 了 其 它 国 家 之 后, 转 而 再 次 斥 责 耶 路 撒 冷 和 神 选 民 们 的 过 犯。 选 民 此 时 已 蜕 变 为 与
神 和 神 的 律 法 为 敌 的 人。 道 德 败 坏 已 经 侵 蚀 了 社 会 的 各 个 阶 层, 各 地 的 民 众 都 拒 绝 听 从 神 的 真
先 知 们 所 传 达 的 话 语。
3:3
3~4 首 领 …… 审
判 官 …… 先 知 …… 祭 司: 这
是 犹 大 国 中 负 责 领 导 百 姓 的 四 种 人。 在 此, 神 宣 布 了 这 些 属 灵 领 袖 们 不 圣 洁、 不 公 义 的 罪。
1. 首 领 和 审 判 官 们 颠 倒
律 法, 不 行 公 义, 利 用 自 己 的 权 势 为 自 己 牟 取 钱 财。
2. 先 知 们 篡 改 神 的 信
息, 哗 众 取 宠。
3. 祭 司 们 则 违 反 神 的 诫
命, 生 活 败 坏, 玷 污 神 的 殿。
4. 我 们 必 须 坚 决 抵 制 那
些 妄 称 神 的 名, 容 忍 或 纵 容 属 世 之 道 和 败 坏 行 为 的 领 袖, 设 立 那 些 坚 持 遵 行 神 圣 洁 标 准 的 领 袖
和 信 徒 来 取 代 他 们。 我 们 绝 不 能 降 低 神 的 标 准, 为 某 些 牧 者 的 过 犯 开 脱 ( 参 “ 监 督 的 道 德 要 求 ” 一 文 ) 。
3:5
断 不 做 非 义 的 事: 虽
然 人 常 常 跌 倒, 陷 在 罪 里, 但 神 却 永 远 公 义, “ 断 不 做 非 义 的 事 ” ;
这 是 神 的 属 性 决 定 的 ( 参 “ 神 的 属
性 ” 一 文 ) 。
1. 耶 和 华 神 的 作 为 尽 都
诚 实、 公 义、 公 平 ( 比 较 申 32:4) 。 神
的 公 义 永 不 止 息, 对 此 我 们 必 须 坚 信 不 移。
2. 尽 管 我 们 会 遭 遇 一 些
无 法 理 解 的 事 情 ( 参 “ 义 人 的 患 难 ” 一 文 ) , 但 我 们 坚 信, 神 对 我 们 的 爱 永 不 止 息, 他 的 信 实
永 不 动 摇。 他 每 天 都 在 我 们 的 生 命 里 动 善 工, 绝 不 失 信。
3:9
9~20 万 民 …… 好
求 告 我 耶 和 华 的 名: 在 此, 西 番 雅 开 始 论 及 神 的 另 一 个 计 划: 在 神 借 着 刑 罚 洁 净 了 列 国 之 后, 神 将 对 他 们 施 行 救 赎。
总 有 一 天, 列 国 都 将 与 神 和 好, 求 告 他 的 名 并 事 奉 他。 这 些 应 许 都 要 在 基 督 统 治 全 地 的 千 禧 年 时
期 得 以 实 现 ( 参 启 20:4 注 ) 。
3:10
必 从 古 实 河 外 来: 古
实 是 当 时 人 们 所 知 最 为 遥 远 的 国 家 之 一。 这 句 话 告 诉 我 们, 列 国 都 将 带 供 物, 到 耶 路 撒 冷 敬 拜 耶
和 华 神 ( 比 较 赛 66:18,20) 。
3:11
当 那 日: 当
神 使 列 国 真 正 认 识 他 之 后, 他 将 恢 复 自 己 选 民 的名 声 (20 节 ) 。
3:14
14~17 应 当 满 心
欢 喜 快 乐: 神
的 选 民 必 因 救 恩 而 喜 乐。 发 自 内 心 的 欢 乐 并 不 是 某 种 自 然 的 反 应, 而 是 因 神 在 我 们 生 命 中 施 行
救 赎 而 引 发 的 超 自 然 的 回 应。 请 注 意, 我 们 有 充 足 的 原 因 欢 喜 快 乐:
1. 我 们 已 得 赦 免, 不 会
再 因 罪 而 受 到 刑 罚 (15 节 ) 。
2. 我 们 的 仇 敌 已 被 彻 底
击 败。 也 就 是 说, 我 们 已 经 脱 离 了 撒 但 和 罪 的 捆 绑 (15 节 ) 。
3. 神 与 我 们 同 在, 在 我
们 整 个 生 命 历 程 中, 他 都 与 我 们 相 交, 赐 给 我 们 恩 典 和 帮 助 (15~17 节;比 较 来 4:16) 。
4. 我 们 是 蒙 神 深 爱 和 喜
悦 的 人 (17 节 ) 。 如 今, 那 些 完 全 认
识 了 神 借 着 他 儿 子 耶 稣 基 督 为 我 们 所 成 就 之 事 的 人,理 所 当 然 地 欢 喜 快 乐 ( 参 弗 1:17~18 ; 3:16~20) 。
当 神 在 地 上 彰 显 他 全 部 的 荣 耀 和 威 严 时, 我 们 的 喜 乐 必 要 达 到 顶 峰 ( 比
西番亚书 注释
三 1-8 耶路撒冷
好像一个炮兵试炮以瞄准其目标一样,先知终于测准了他的射程,对准耶路撒冷发射。这是很有力的辩证方法:听众都完全同意异教邻邦──他们的世仇──理应受罚。作者用这方法引导听众进入审判的气氛,然后神把最硬心的恶人指出来,他们就是听众自己。祂指责他们的罪名( 1-4 节),他们的不知羞耻( 5 节),和不肯悔改( 6-7 节)。
作者没有把受指责的城指明出来,读者却可感到呼之欲出。由于上文是有关尼尼微城,所以听众会假设她仍是受斥责的对象。直到第 2 节,作者提及得罪耶和华──以色列国的神,那时以色列人才明白他们自己就是那恶人。
神审判的双重作用在此显明出来;那些不公义,敌对神子民者要受苦,而他们所得的刑罚却为被欺压者带来释放与医治。与神保持一个和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却切勿像犹大一样假设这关系存在,神就在下面的经文里这样提醒犹大。
第 1 节耶路撒冷这城是与神立约之国的首府,她本来被拣选出来,在列国中作圣洁、忠信的典范,但她的行径竟然比列邦更差。她违背盟约(参耶四 17 ,五 23 ),不但没有扶助别人,更欺压别人。她没有成为圣洁的子民,反而成为「污秽」的人,她的手被强暴流人血的罪染污(参赛五十九 3 ;哀四 14 )。
第 2 节耶路撒冷悖逆( 1 节)了她自己的神,她不听从先知的话(赛三十 8- (赛三十 8-12 ;摩二 12 )。神在他们国家的历史中显出大能的作为来管教他们时,他们不领受训诲(赛一 5-9 ;耶五 3 );他们不向赐下盟约的主求帮助,反而背弃祂,不「倚靠」守约的神。
第 3-4 节耶路撒冷的欺压和污秽来自她的首领,包括民间的官长( 3 节)和宗教领袖( 4 节)。前者吞吃在他们照料下的人,像咆哮的野兽捕猎一样;后者完全歪曲了他们的呼召,这些「先知」不以神的名说真理,反以虚谎的话来荣耀自己;「祭司」没有维持圣殿的圣洁,也不教导人顺从律法,他们亵渎圣殿,曲解律法(参结二十二 26 )。
第 5 节与耶路撒冷和她的首领对比的是「公义」的神,祂与奸恶的事情完全无份(参 13 节)。这样一位神本应可以引动很多人悔改,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与神那永恒的公义和公平的审判相对的是恶人无耻的不义,他们甚至不肯承认自己行为的错误。
第 6-7 节神定要施行审判时,祂心里忧伤,并向子民列举外邦在神震怒之下被「除灭」(参一 3-4 、 13 ,二 4 、 9 、 13 、 15 ,三 7 ),居民完全被驱逐的例子,可惜耶路撒冷听不进去。神不是反复无常,没有警告,不问因由就随意击打的。事实上,祂是长久忍耐,稍见悔改的心便愿意按捺自己的怒气(出三十四 6-7 ;民十四 18-19 ;摩四 6-11 ;罗九 22-24 )。祂的心意是希望子民生活在盟约之下,敬畏神,接受祂的训诲。他们不仅要对祂有合宜的态度,也要在圣约的亮光中行走。祂心底里渴望子民能免除外邦人所承受的惩罚,逃过等待着他们的审判,可惜这愿望没有实现。子民不但继续他们的败坏行径,并且更变本加厉,他们拒绝了神的恩典。
第 8 节「所以」(和合本没有把这字译出来)就是说综合上述外邦和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恶(一 14 至三 7 );在这前题下,神要向全地的人按盟约提出一个控诉。作为主控官,祂要「招聚」「列国」的人;祂自己要作证人,见证他们的不是(参耶二十九 23 ;弥一 2 );祂又是法官,要判断这案件;祂还要当执刑者,施行刑罚,以如「火」的「烈怒」和「愤怒」「烧灭全地」。
三 9-20 那日的希望
神的公义和圣洁使祂不得不惩罚子民和所有人的罪( 8 节),但祂也是一位仁爱和充满怜悯的神,故此全地不会完全被毁灭。惩罚将要成为洁净列邦( 9-10 节)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它是洁净神子民( 11-13 节)的方法。这恩惠是神送给人类的礼物,是我们所不配得,也是不劳而获的( 18-20 节);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欢呼了( 14-17 节)。
这一段在语气和期望上都有所改变。但这改变并不如某些人所说是来自后期另一位作者的手笔,他把其乐观虔诚的心态加插进这一本悲剧性的书卷中。其实这里是描写神的不同方面,祂并非在被掳以前是一个审判官,以后却成了一个救星。祂像一位父母(参何十一 1-4 ),在管教中仍带有爱。惩罚不光是带来痛苦,而是重建正常关系的一个途径。
三 9-10 列邦「那时」
就是指耶和华的日子,神重新建立那些曾经败落的人,洁净他们的污秽。他们的嘴唇(参赛六 5-7 )特别要受清洁,「好求告耶和华的名」,敬拜和事奉祂。这种事奉象征合一(「同心合意」;参耶三十二 39 )和普及,因为「万民」都要如此回应。人类原本统一的言语在巴别塔事件中被混乱了(创十一 1-9 ),此时终于被恢复,使整个创造可以一起敬拜神。
从远处回应的人群中包括尼罗河上游来的埃提阿伯人(即古实)。第 10 节的下半句经文有些令人费解的地方,不清楚所指的是神被掳的子民(新国际译本和和合本的译法)或是指新归信耶和华的人(参二 11 )。这些领受神恩的人要「献供物」来敬拜祂(参诗七十二 10 )。姑勿论这些人是谁,他们都被神接受,视为祂的子民。
三 11-13 耶路撒冷
神在此直接向耶路撒冷说话( 11 节「从你中间」一句,新国际译本作「此城」),祂要向坐落在圣山上的耶路撒冷带来希望。神亲自介入,惩罚和羞愧都离开这城。「高傲」和「矜夸」、目中无神、高抬自己的事都被除掉。相对之下,剩下来的就是卑微的人,也就是一章 4 节和二章 7 节所提及的余民。这些是仰赖神的供应,不靠自己方法的人。凡受环境逼迫(二 3 ;参太五 3 ),或困苦贫寒的人都可投靠耶和华,在祂大能的「名」下得保障( 9 节)。
第 13 节以负面的字眼(「不」)来形容这些剩下的余民,刚好与前面的恶人成对比;他们「不作罪孽」,「不说谎言」,「没有诡诈的舌头」,他们的口舌被神所洁净( 9 节)。恶人用自己的计谋寻求安全,结果没有找到;贫寒的人反而找到,并且得享安息(参二 7 、 14 ;诗二十三 2 ),不用惧怕。
三 14-17 欢乐
先知看到神赐下的福祉已经成就,不禁呼召子民一起欢乐。这独立的救恩小诗(参诗九十八;赛十二 1-6 ,五十二 7-10 )可能是西番雅自拟的,亦可能是从现成的敬拜仪文中借用过来的。它赞美神照戴维盟约的应许驾临锡安(撒下七;参诗二,八十九)。
第 14-15 节先知 3 次呼召犹大余民欢呼歌唱。值得庆祝的,不是因他们自己的作为,而是因为神的莅临。他们的「刑罚」( 8 节)已成过去,作神忿怒器皿的外邦「仇敌」已被赶出。在他们慈爱的主和以色列的王耶和华临现的福泽中,子民没有任何「惧怕」的理由(参约壹四 18 )。
第 16-17 节「那日」耶和华的日子,在前面的经文里描述其令人震栗的一面(参二 7 、 14 ),现在则看见其积极的一面。「惧怕」的表现就是没有力量(「手软」;参赛十三 7 ;耶六 24 ),这些迹象在以色列的神、她的王( 15 节)面前都要成为过去。祂是属天的战士,「万军之耶和华」(二 9 ),祂有足够的力量「拯救」他们,正如祂以前怎样为子民施展作为(申四 34 ),今日祂仍要如此行(诗二十四 8 ;林后十 4 )。能力与体贴融合在祂一身上(参赛四十 10-11 ),万军的耶和华又像父母,为祂失落重归的孩子高兴,安抚他的惊慌。战争的呐喊(一 14 )此时被慈母温柔的低吟所取代。
三 18-20 应许
虽然子民已经有很多值得欢乐的事情,神的赐福却还未完全显露。
第 18 节原文版本有点令人费解,显然这是神所赐的一种福分,容许那些以前因缺乏敬虔崇拜(「无大会」)而感到愁烦的人,进前来尽情向神表示他们的喜乐,不受宗教礼仪条文的限制。
以前的欺压,包括外在的威胁和内在的腐败(三 3-4 )都一律被挪去。那些身体上有残疾的(参弥四 6-7 ),和被抛弃于外地或社会以外的(「被赶出的」;参申三十 4 ),将要被「拯救」( 17 节),被「聚集」( 8 、 20 节);那些曾受羞辱的,甚至有「名声」和「称赞」为他们存留(参二 1 ,三 5 )。
耶和华亲自赐福,正如祂亲自施行审判一样(参一 3 )。在最后 3 节经文中,原文的「我」字出现 8 次之多。同时祂亦以「你」直接称呼以色列。虽然以色列曾因犯罪使他们与神的关系恶化,但他们毕竟仍是神的子民,祂仍是他们的神(出六 7 ),他们彼此仍以亲昵的名称相称。
神重申祂建立子民的计划,并以此总括全书。这计划不单使子民得益,也使「地上的万民」,就是在祂手下受罚的人(一 2 ,三 7-8 ),承认神是照顾祂子民的神。以前被视为笑柄的子民,现在成为称赞的对象。
西番雅书第三章
v. 耶路撒冷(三 1 ~ 7 )
先知用一种修辞法,逐渐进到他审判信息的核心,但已在前面先针对周围的民族。听众必然同意这些审判是列国应受的,所以他们可能没有料到先知会重述他们自己的过错(参∶摩一 3 ~二 16 )。修辞上而言,这是成熟的时机以对付神自己的百姓犹大,和他们的京城耶路撒冷,论到他们的罪( 1 ~ 4 节),不知羞耻( 5 节),和不知悔改( 6 ~ 7 节)。
a. 罪恶重重(三 1 ~ 5 )
这首挽歌并未明确指出哀悼的城巿(参二 5 )。前面的经文让人觉得这里所指的仍然是尼尼微,所以以色列人必定继续同意神审判这城巿的神谕。这种修辞法使听众同意信息的内容,藉此使他们心服。这种修辞法非常有力,因为听众很快就察觉到,正在被定罪的, 不 再是尼尼微,而是耶路撒冷──他们自己的京城,神正在审判的不是他们的仇敌,而是他们自己。没有向耶和华回应( 2 节),祂是以色列的神,不是亚述的神,而且祂又与受定罪的城巿有密切的关系( 5 节),就足以支持以耶路撒冷为这段经文所指的。阿摩司书一 3 ~二 16 类似的文学结构也可以支持这种看法。那里也是在一连串审判列国的神谕后,最后才针对定罪的主要目标──神自己的百姓,作为整段经文的高潮。
1. 耶路撒冷不再是神忠心、立约之城,与她信奉异教的邻国相反;事实上,她的罪和不忠(参∶赛一 21 )反倒和她们一样。因着她的悖逆(参∶耶四 17 ,五 23 ;何十四 1 )、污秽(参∶赛五十九 3 ,六十三 3 ;玛一 7 、 12 ),和她压迫别人的残暴行为(参∶耶二十五 38 ,四十六 16 ,五十 16 ),她成了哀歌的对象(参∶耶二十二 18 ,三十四 5 ),她的命运已经确定了。
2. 控诉继续进行,进一步列举整个城巿的罪恶,包括不顺服(字面意义是“听声音”,参吕译;参∶撒上八 7 ;耶三 13 )、不肯受管教( 7 节;耶二 30 ,五 3 ,七 28 )。耶和华神曾与祂的百姓立约,为要享受与他们独特的关系(参∶出十九 5 ~ 6 ;申四 7 、 31 ),现在反倒被祂的百姓弃绝。他们不倚靠祂(参∶王下十八 5 ;诗十三 5 ,二十五 2 ,二十六 1 ;赛二十六 4 ),不照着他们当做的去事奉祂、敬拜祂,使自己远离了祂(参∶结四十四 15 )。
3 ~ 4. 民间领袖和宗教领袖的行为与其地位相矛盾,也在此受了控诉。城内的两个领导阶层, 首领 (一 8 ;耶二 26 )和 审判官 被比拟成野兽∶ 狮子 (参∶士十四 5 ;箴二十八 15 ;摩三 8 ;鸿二 12 )和 晚上的豺狼 (参∶创四十九 27 ;赛十一 6 ;耶五 6 ;见哈一 8 注释 ),这两种动物都以其残暴不仁闻名(尤其参∶结二十二 25 、 27 )。领袖不保护、引导受托给他们的羊群,反倒为自己的利益将百姓当作猎物吞吃(参∶赛五十六 11 ;耶二十三 1 ;结三十四 2 )。他们吞吃得如此彻底,甚至连“一点啃骨肉”(吕译;参现中;民二十四 8 ;参∶创四十九 14 ;箴十七 22 ) 122 也不留到 早晨 ,早晨乃是与法律上的审判和公平有关的时间( 5 节;参∶撒下十五 2 ;诗一○一 8 ;耶二十一 12 )。
宗教领袖也好不到哪里。 先知 应是神和人之间的中间人,要准确而毫不畏缩地陈明神的旨意。但他们却不将自己的话语建立在神的启示这稳固、可靠的根基上,反倒说自己的话,其根基有若翻腾的海水,毫不稳固(创四十九 4 ;参∶士九 4 ;耶二十三 32 )。耶和华信实的话语,被说谎之人“危险的”( NIV ;和合本作 诡诈的 )话语取代(参∶赛二十四 16 ;耶三 20 )。另一方面, 祭司 本当负责献祭,藉以在神面前代表人民,并且要将神的律法教导百姓(参∶利一~七;申十七 8 ~ 13 ,二十一 5 ),他们却罪恶昭彰地颠倒这两项职责。他们非但不是藉着献祭礼仪使百姓成圣,反倒是 亵渎 “圣物”(思高、现中),或使之与圣洁的神不相配(参∶利十 10 ,十九 8 ;结二十 13 );他们亵渎的圣物,最有可能是指圣殿(今圣、 AV 、 NEB 、 NIV ;和合本作 圣所 ,参吕译;参∶代下二十九 7 ;赛四十三 28 ;但八 13 ;玛二 11 )。他们非但没有遵守神的 律法 或教训并教导其他人遵守,反倒干犯、曲解它(参∶结二十二 26 )。这些人本当领导神的百姓过公平、圣洁的生活,结果反倒使他们走入歧途。
5. 耶和华也 在 耶路撒冷 中间 (参 3 节),但祂的属性和行动正和城内的领袖相反(参 1 ~ 4 节)。尤其是祂的公义,在此解释为断不作非义的事( 13 节;参∶弥三 10 ;哈二 12 ;玛二 6 ),更是与他们的恶行相反。祂的“公平”(吕译;和合本仍作 公义 )也继续不断地、可靠地显明出来(参∶哀三 22 ~ 23 ;何六 3 )。耶和华自己是没有错误、没有缺乏的(参∶撒下十七 22 ;赛四十 26 ),永不犯错或失败,与那些 不义的人 正好相反(参这一节前面“非义的事”;伯十八 21 ,二十七 7 ,三十一 3 ),他们永远 不知羞耻 ( 19 节;参∶赛三十 3 、 5 ;耶二 26 ;哈二 10 )。在这些方面,城内设立的领袖在品行、职责上都是不忠实的;但他们至高的主耶和华,无论在祂的属性或行动上都是信实的。虽然以色列人忽略了他们曾许诺∶只和神维持像夫妻般的关系(见一 4 ~ 6 ),耶和华仍然将自己托付给祂的百姓。甚至当他们不再承认祂时,祂仍在那里,就在他们的京城中间。
b. 忽略实例(三 6 ~ 7 )
耶和华的特性并非反覆无常或热切地要刑罚祂自己的百姓。祂攻击异教国家( 6 节;参二 4 ~ 15 ),作为给祂自己百姓和城巿的范例和警告。神这种属性──恒久忍耐,甘心延迟或抑制刑罚──在圣经中比比皆是(参∶出三十四 6 ~ 7 ;民十四 18 ~ 19 ;摩四 6 ~ 11 ,七 1 ~ 6 ;罗九 22 ~ 24 )。百姓却刻意忽略这警告。历史和当时的事件都证明神不喜悦罪恶,然而他们还是没有学到这些功课。
6. 耶和华亲自说话,细述祂对那些不承认祂是神的 列国 123 和 他们的城邑 所采的强烈行动。所用的动词非常有力,指的是极厉害的毁灭( 除灭 ,吕译作“剪灭”,一 3 ~ 4 ,三 7 ;参∶摩一 5 ;弥五 9 ;亚九 6 ; 毁坏 ,思高作“化为废墟”,一 13 ,二 4 、 9 、 13 、 15 ;参∶珥一 17 ;摩七 9 ; 荒凉 ,士十六 24 ;王下十九 17 ;赛四十二 15 ; 毁灭 , JB 作“劫掠” 124 )。毁灭的对象包括有生命的── 列国、过路的人 (现中;参吕译)、 居民 ,和无生命的── 城邑 、 街道 (参∶摩五 16 ;鸿三 10 ;亚十 5 ),及防御用的“城角楼”(吕译;和合本、现中作 城楼 ,思高作“堡垒”,一 16 ;参∶赛二十八 16 ;耶五十一 26 ;亚十 4 ),一切都要化为乌有。
7. 这城巿受呼召( 1 ~ 5 节)要以惧怕之心或敬畏祂的生活(二 11 ;参∶创二十二 12 ;诗五十五 19 ;赛二十五 3 ,五十九 19 ;玛二 5 ;见番三 15 ~ 16 ),来敬拜耶和华。这不应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更要接受 训诲 (吕译、现中作“管教”, 2 节;箴一 3 ,十五 33 )或重新顺服神(参∶诗一一一 10 ;箴一 7 ),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有正确的回应,这城巿就不致从自己的 住处 被 除灭 (参 6 节)。这显然与异教徒的命运正好相反,当神临到他们时,为的是要“惩罚”他们(思高;和合本以之为副词片语 照我所拟定的 ;参∶伯三十五 15 ;耶五 9 )。但这种可能却没有达成,因为甚至连邻近的以色列最近所遭的灾难,也不曾给犹大带来预期的冲击。
百姓背道而驰,非但没有如期望的,对耶和华作出迅速、积极的回应,反倒热切地继续 败坏自己 (参∶申四 16 ;诗十四 1 ;赛一 4 )。这可以从他们一切的“行为”(吕译、思高、 RSV ;和合本作 事 ; 11 节;参∶诗九十九 8 )显明出来。神预备了恩典,人却轻蔑地一脚踢开它,这正是大卫城令人反省的墓志铭。
122 这个描写领袖行为的子句,正确的意义不甚清楚,因为这动词字根( grm )太罕见了。虽然经文可能有讹误(见 W. L.
Holladay, A Concis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 Wm B.
Eerdmans, 1971 〕 , p. 64 ),却没有重要的抄本可作修正依据(参 BHS ,注脚 a ,由思高、 NIV 采用并修正为“什么也不留”;参和合本)。这字根出现的其他地方,其上下文都与骨头有关;故建议的诠释有其优点。
123 NEB 读作“骄傲”,是跟随七十士译本,将一个字母稍作改变。但原来的希伯来经文是完全可以解释得通的,而所作的假设修正却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124 这个字在旧约圣经中只有用在这里,所以它的意义只能从这里上下文的用法了解,故此只是推测的意义。
vi. 世人(三 8 )
在一个高潮的“神谕”中,耶和华应许地上所有居民要有一个大变动的结局。祂说∶“由此看来”(吕译;参思高、今圣),既然百姓已选择悖道( 7 节),就受命要 等候 耶和华。这动词通常含有正面的意义,指期待祝福临到(参∶诗三十三 20 ;赛八 17 ,三十 18 ;弥七 7 )。这虽是百姓可以预期的,却不是真正将要来的事。先知采用一个熟悉的片语,用有力的修辞法转变它的题目,打动听众的心。 日子 将到,耶和华将要在忿怒和审判中兴起(参∶诗七十六 9 ;赛二 19 、 21 ),为要 作证 指责所有子民(吕译、思高、 RSV ;现中、 NEB 、 JB 作“指控”; AV 作“掳掠” 125 ;参∶耶二十九 23 ,四十二 5 ;弥一 2 ;玛三 5 )。耶和华公平的 定意 (二 3 ,三 15 ,每节都用 mis%pat] ,意思是“合法的抉择”)是要 招聚 ( 18 ~ 20 节;赛六十六 18 ;珥三 2 ;弥四 12 ;太二十五 32 ) 列国 聚集在一起。目的是要把祂的“义怒”( AV 、 RSV 、 NEB ;和合本作 恼怒 ;参∶赛十 5 、 25 ,三十 27 ;哀二 6 )和 烈怒 (二 2 ;参∶哀四 11 )都 倾 (一 17 )在他们身上,好对他们施行审判。副歌响应描述耶和华日子时的结论(一 18 ),有 火烧灭全地 (见一 18 注释 ),结束了这些情景。在一般(一 8 ~ 18 )和特别的(二 4 ~三 8 )事例中,人的堕落只会面对神的忿怒,因为圣洁是祂属性中重要的部分,祂不能容忍罪恶。
125 AV 跟随马索拉经文 le`cad “掠夺”(参∶创四十九 27 ;赛三十三 23 )。这不适合这节经文的上下文,因为在这里,耶和华不是要掳掠,乃是要毁灭。注释中采用的读法,是跟随七十士译本,较适合上下文的法庭背景,而且只需修改一个希伯来文的母音。
E 那日子的性质──盼望(三 9 ~ 20 )
耶和华的属性虽然包括圣洁、公平、公义,和不能容忍罪恶(参 8 节),却也包括恩典、慈爱和赦免。如火的审判公正而均分地临到所有百姓,但不是要将他们全然灭绝( 8 节)。相反的,审判的目的是要洁净( 9 节)列国( 9 ~ 10 节)。在除去罪恶与背道的渣滓之后,神自己的百姓中公义的余民将会存留下来( 11 ~ 13 节)。先知吩咐百姓要因这恩典而欢欣( 14 ~ 17 节),这恩典是只有神自己才能赐下的( 18 ~ 20 节)。
i. 列邦归正(三 9 ~ 10 )
9. 耶和华不仅扮演审判官和执行吏的角色,执行命定的刑罚( 8 节);与此相反的,祂现在扮演的新角色乃是救主。 那时 ,依照祂 审判 之冶炼过程,其结果是∶祂将要“改变”(吕译、现中) 万民 (一 4 ,三 12 、 19 ~ 20 )的“嘴唇”(今圣;参思高;和合本、 RSV 作 言语 ),洁净他们(参∶伯三十三 3 ),像神的撒拉弗洁净以赛亚一样(赛六 5 ~ 7 )。这可以视为巴别事件的逆转(参∶创十一 1 、 6 ~ 7 、 9 ) 126 ,以共同的语言取代复杂的方言。上下文似乎更支持神学的解释多于人类学的解释。合一不只被描绘为一种形式,更是在于功能。就像以赛亚得洁净一样,洁净的目的是要配得对神说话。要 求告 耶和华 的名 (参∶创四 26 ;代上十六 8 ;诗一○五 1 ;赛十二 4 ),敬拜祂、事奉祂(参∶出十 26 ;民八 11 ;书二十四 14 ~ 15 、 18 ~ 19 、 21 ~ 22 )。这事奉不仅是同心合意的──“并肩”(吕译;参∶王上二十二 13 ;耶三十二 39 ,以身体上的不同部分表达的类似词句,但中文译本都采意译方式译出),这事奉也是普世的,因为 万 民都必有分。不只是犹大,也包括所有国家在内;刑罚的目的是复兴万民,使异教徒归向耶和华。争斗和敌意都要消失,结果则是和谐与平安,一同敬拜耶和华(参∶王上八 41 ~ \cs16 43 ;诗二十二 27 ,一○二 22 ;赛二 2 ~ 4 ,五十六 1 ~ 7 ;玛一 11 )。
10. 归向耶和华的民族( 9 节),在地理上涵盖范围极广,提及来自尼罗河上游( 古实河外 ;参∶赛十八 1 ;番二 12 )的族群,更强调了这一点。他们将要献 供物 (参∶创四 3 ;诗七十二 10 ;何十 6 )给神。这里也称这些人为向神祈祷的(吕译、 AV 、 RSV 、 NEB 、 JB 皆作“恳求”;参∶创二十五 21 ;出八 30 ;伯三十三 26 ),指他们归向神,以祂为主、为神。他们是被分散、被赶散的(参∶创十一 4 ;民十 35 ;亚十三 7 ),在地理位置上,他们曾一度远离神在应许地恩典作为的中心。甚至连衣索匹亚人也在祂主权的眷顾之下,而得祂称为“我的”(参∶赛十八 7 ,十九 18 ~ 25 ,四十五 14 ;徒八 26 ~ 39 )。
126 参 Craigie, p. 128.
ii. 余民存留(三 11 ~ 13 )
耶和华再次特别提及耶路撒冷和她的居民( 1 ~ 7 节),虽然他们犯罪,祂仍然赐给他们盼望。这国家中不洁的成分将被除去(参 9 节),使公义的余民存留下来。
11. 那日 ,即耶和华的日子,将带来刑罚与耻辱,都是因着神百姓的罪恶(一 7 ~ 10 、 14 ~ 15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因为那日子也是盼望与帮助的时候。耶路撒冷虽然从前曾经“犯错”( JB ; 7 节)得罪神,却必不再 羞愧 (参 5 、 19 节;赛五十四 4 ;珥二 26 ~ 27 )。耶和华为要消除这一切罪恶,将亲自“驱逐”(思高;和合本作 除掉 ; 15 节;参∶撒上十七 26 ;王下十八 4 、 22 ;结十一 19 )惹是生非之人── 矜夸高傲之辈 (二 15 ;赛十三 11 ;耶四十八 29 )。这样,圣殿所在的 圣山 (参∶赛二 2 ;珥二 1 ;俄 16 )将会脱离耀武扬威与 狂傲 的光景(参∶赛三 16 ;结二十八 2 、 17 ),这是最大的罪恶之一,欲离开神而独立生活。
12. 神百姓中那些 留下 的余民(一 4 ,二 7 、 9 ,三 13 )不再傲慢自大( 11 节),乃要“谦逊”(思高、现中、 RSV 、 JB ;和合本作 困苦 ;二 3 ;太五 3 ;路六 20 )、“卑微”(现中、 RSV 、 JB ;和合本作 贫寒 ;摩二 7 ,八 4 )。这样,贫寒在此不是从神而来的审判,反倒显出耶和华特别的盟约之爱,以及对那些穷乏之人的眷顾。他们可以 投靠 (诗二 12 ,二十二 8 ,五十七 1 )祂大能的 名 ( 9 节;参∶诗二十 1 ;箴十八 10 ;何十二 5 ;徒二 21 ;腓二 9 ~ 10 )。祂将会继续扶持他们,尽管他们是住在有罪的人当中。
13. 这些 余民 \cs8 (思高、今圣作“遗民”;和合本作 所剩下的人 , 12 节)将要拥有耶和华自己的属性,正与他们犯罪的兄弟相反;在这属性中,他们 必不作罪孽 ( 5 节“不作非义的事”), 不说谎言 (参∶耶九 2 ~ 8 ;结十三 6 ~ 8 )。敬拜耶和华的洁净言语( 9 节),将会替代对异教神只的倚靠(一 5 )。不再说亵渎和 诡诈 的话(参∶诗一一九 118 ;耶八 5 ,十四 14 )。信心必定产生道德行为。他们因着谦卑与忠心,不再缺乏、争竞,而必有牧场(二 7 ;参∶弥七 14 ;亚十一 7 )与“安息”( JB ;和合本作 躺卧 ;二 7 、 14 ;诗二十三 2 ),脱离恐惧(参∶利二十六 6 ;耶三十 10 ;弥四 4 ;鸿二 11 )。当创造万物的主得着当得的敬拜与事奉,人就能复得乐园了。
iii. 喜乐之歌(三 14 ~ 17 )
作者仿若置身于余民蒙福的未来时刻,或者是在确信中预尝那祝福,因此劝勉神的百姓要欢乐。先知所用的方法和其他的救恩诗篇类似(参∶诗九十八;赛十二 1 ~ 6 ,五十二 7 ~ 10 ),吩咐读者要赞美( 14 节),不仅为着耶和华过去所做的( 15 节),也为着祂将来的拯救( 17 节),更因为祂现在就与这国家同在,如同那慈爱的君王一样,能够激发信靠之心( 15 ~ 17 节)。
这首内含式的小诗(见 100 ~ 102 页 ),可能是西番雅为了这预言而写的,也有可能是他采用神百姓礼拜所用的诗歌,因它正适合回应耶和华一再赐给祂百姓的恩典。它延续了神继续住在锡安──大卫的城──的主题,正如撒母耳记下第七章的盟约所应许的,并且也是以赛亚和其他诗篇所采纳的(如诗二、八十九) 127 。
14 ~ 15. 这个同义平行句可分三部分,用不同的字眼三次重复同一个理念,呼召神的百姓来 歌唱 (参 17 节;赛五十四 1 ;亚二 10 )、 欢呼 (参∶赛四十四 23 ;何五 8 ;亚九 9 )、 满心欢喜快乐 。这些举动不是因着他们自己的骄傲自大(参二 15 ,三 11 ),乃是因为耶和华拯救他们( 11 节),脱离他们未明确说明的 仇敌 \cs8 ,以及 刑罚 ( AV 、 RSV 作“审判”;二 3 ,三 8 ;参∶王上二十 40 ),这些刑罚本是他们应得的。这里用三个方法描写神的百姓,二个是地理上的,一个是种族上的。在地理上称之为 锡安 ──大卫的城( 16 节;参∶撒下五 7 ;赛一 8 ,十 32 ;见导论Ⅰ 的结尾, 96 页)及 耶路撒冷 128 ,这显然是早于大卫时期的名称。在种族上称他们为 以色列 ,这名字来自这民族的祖先(创二十八 10 ~ 15 ,三十二 28 )。每个名字都会唤起听众的回忆,想到神在祂百姓生活中作工的重要时期。
这里另外列举了欢喜的两个原因。头一个是∶ 以色列的王耶和华 在祂百姓( 5 、 17 节;参∶撒下七 9 ) 中间 ( AV 、 RSV 、 JB ,参 NEB ;现中、 NIV 作“跟你同在”)。耶和华不像一些人所说的不在,或无能(参一 12 ),祂乃是与以色列立约的、至高无上的神。祂是在他们当中的神。因着祂有福的同在,他们不再需要 惧怕 ( 7 、 16 节) 129 。先前令人关注的“邪恶”( AV 、 RSV 、 JB ;中文译本皆作 灾祸 ),现在在耶和华面前必显为软弱无力。仇敌(参∶撒下七 1 ;诗八十九 42 、 51 )必被逐退,神对百姓的刑罚也必 除去 (参∶撒下七 15 ,那节经文的原文用了同一个动词,其上下文是神与大卫和锡安所立的永远之约)。
16 ~ 17. 先知现在又把百姓带到 那日 ,即耶和华的日子;前面曾将这日子描绘成审判与毁灭的日子(参 11 节的注释 ,以及那里列举的经文)。现在,因着神所赐给那谦卑跟随祂之人( 12 节)的恩典,他们可以不再经历 惧怕 \cs8 ,及它对肉身的影响──软弱无能( 手软 ,字面意义是“无力的手”;参∶赛十三 7 ;耶六 24 ,五十 43 )。
之所以有如此不惧怕的信心,是因着耶和华的同在;此处将耶和华形容成以色列的 神 ,与她的王( 15 节)。祂大有能力地运行,有如英勇的救主(一 14 ,三 19 ;参∶出十四 30 ;赛九 6 )。神圣的战士过去如何引导以色列脱离捆绑、征服应许之地(参∶申四 34 ;书四 24 ;士六 12 ),现在以色列人有需要时仍然可以得力于祂同样的大能,对教会也是如此(参∶诗二十四 8 ;赛九 6 ,十 21 ;可九 1 ;林后十 4 )。耶和华的反应也像一个被遗弃的父母,或被抛弃的情人见到所爱之人回到身边一样。祂的反应是喜乐的(参∶赛六十二 5 ,六十五 19 ;路十五 11 ~ 32 )。这喜乐包括两方面∶高声欢呼( 14 节;参∶赛五十四 1 ,五十五 12 ),以及因着祂的 \cs9 爱 而安静、静默( 默然爱你 ,吕译注“祂必静默无声于祂爱中”,参现中注;参∶伯十一 3 )。审判大日争战的喊叫声(一 14 ),将要被两个相爱之人复和时深沉的静默所取代。
127 见 J. Bright, Covenant and Promise ( SCM Press
/ Westminster, 1977 ),尤其是 49 ~ 77 、 94 ~ 110 页。
128 见 NBD , pp. 566 ~ 572.
129 “你必不看见”的译法(参吕译、思高)虽有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译本的支持,却不够说服力。如果修正这个字,下一节的马索拉经文动词“惧怕”,就会失去它在中心平行句(见 101 页 )中的意义。
iv. 神的应许(三 18 ~ 20 )
预言并非结束于神的百姓喜乐地回应神的良善( 14 ~ 17 节),而是神应许更进一步的祝福。他们将要得着释放,脱离压迫、隔离与苦难,这一切都要被归国、欢呼与丰富所取代。
18. 这节经文意义含混不清,这从各种不同的译文可以看得出来。头一句话与“节期”(吕译、思高、今圣、 RSV 、 JB ;和合本作 大会 )有关,这是希伯来人宗教历法中固定节期的特别日子(参∶创一 14 ;利二十三 2 、 4 ;结四十六 9 、 11 ;何二 11 ,九 5 ,十二 9 )。七十士译本将这词与第 17 节连在一起(参吕译、思高、现中、 RSV 、 JB 皆是如此,尤其注意标点符号),反映出经历神喜乐同在的礼仪场合。这种解法恢复了第 17 ~ 18 节希伯来经文每行分两部分的结构,和合本的分节将这结构破坏了〔如果第 14 ~ 17 节之交错或中心平行句(见 101 ~ 102 页 )的假设是正确的,这节经文就不是该单元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在这结构之外的〕。这解法似乎也忽略了这节经文的第一个字,这字显然是指为着这些节期而 愁烦 (参∶哀一 4 ) 130 。这种悲哀与第 17 节的喜乐气氛不调和,但在现存这节经文较阴郁的气氛中,却是适得其所。
这节经文最后两个名词是与“重担”( AV 、 NIV ;和合本作 担当 ;参∶摩五 11 , AV )有关,或指神的百姓所遭受之 羞辱 (所有中文译本、 AV 、 RSV 、 NEB 、 NIV ;参二章 8 节的注释 及所列举的经文)或“不名誉”( JB )所引起的种种艰难。这可能是因着前面提及忽略节期的条例而来的,就如刚刚提及的建立圣日习惯。
这节经文由两个动词分成两部分。头一个动词最可能的意义是∶神 聚集 ( AV 、 NASB ;参第 8 节注释 及列举之经文)那些愁烦之人,但是在这种欢欣处境中采取这种行动,其目的并无说明,所以也不清楚。有些译本的译法有另一个动词形式,意思是挪走(吕译、现中、今圣、 RSV 、 JB 、 NIV ;参一章 2 节的注释 及列举的经文)愁烦与羞辱。这译法将本节经文与在神里面的喜乐连接起来,因此它所牵涉的上下文范围就更广了(译注∶其上文必须上溯至第 14 节)。这里说神要使这些愁烦“离开你”(吕译、现中、今圣)──即离开神自己的百姓,因为这些话都是对他们说的( 15 、 17 、 19 ~ 20 节)。这鼓舞了那些忠诚、真实敬拜耶和华的人∶这些有意义的礼仪习惯将要得着恢复。(译注∶作者对本节经文的注释,与和合本的译法出入甚大,请读者务必参考其他译本,尤其是吕译、现中、今圣。)
19 ~ 20. 神恩典的干预极急切,副词“就在此时”( JB ;和合本作 那时 ;现中作“时候快到了”;参∶创六 17 ;出十 4 ;耶三十 10 )表达出这种即时性,神要对付〔参∶结二十二 14 ,二十三 25 ;弥五 15 (原文第 14 节)〕到那时为止一直在迫害(参∶创十六 6 ;士十六 \cs16 5 ;赛六十 14 )属神百姓的人。无论是国内反对神和祂百姓的人(参∶尼四 10 、 12 ,五 1 ~ 2 ),或是在国外的仇敌(参∶尼四 1 、 3 、 7 、 11 ,六 1 ~ 2 ),都要发现自己是在耶和华的掌握之中。
这里提及特别的福分,是 那时 要临到神立约之民的。那些处境不顺利的人,无论是身体上的软弱,如 瘸腿 的(弥四 6 ~ 7 ;参∶创三十二 32 ),或地理上及社会上遭放逐的政治难民,如 被赶出的 (现中作“流亡的人”;今圣作“被掳的人”;参∶申三十 4 ;耶四十 12 ,四十三 5 ;弥四 6 ),都要经历神的祝福∶祂主动地 拯救 ( 17 节),祂要聚集( 8 、 20 节;参∶弥四 6 )他们到祂面前,受祂眷顾。受排斥之人得以恢复地位,瘸腿的人得着眷顾。这些不幸之人在不同处境中都曾蒙羞( 5 节)受辱,他们的命运终于改变了。他们不再作人笑柄,反而成为 得称赞 的对象( 20 节)及 有名声 的人(一 4 ,三 9 、 12 、 20 ;参∶申二十六 19 ;耶十三 11 ,三十三 9 )。这不是因着他们自己的善行,而是因着神的作为。
结束预言的经文重复述说神召聚和赐尊荣给他们,并且延伸其祝福层面。在 那 同 时 ,耶和华要 领 祂的百姓进来,恢复他们先前的地位。这片语有时也用来指自被掳之地归回(参∶耶二十九 14 ),这也适合这段经文上下文的语句。(参 归回 ;今圣作“重回故国”)。但较适合这段经文的,可能是一般的概念“恢复你们的故业”(吕译;见二 7 ;参∶伯四十二 10 ;结十六 53 )。整段经文关切的是恢复产业,而不是被掳的得释放。
这些福分是确切的,这些应许能应验,并且也必要应验,因为那赐下祝福、发出应许的,是耶和华自己──守约的神。这样,悔改与盼望的信息于结束和开始时都一样,都以耶和华为其神圣的源头。
130 同一字根的不同形态可能出现在撒下二十 13 ,意义是“挪开,丢掉”,在此用来指那些丢弃或忽略这些节期的人。这个提议出自 R. L. Smith, p. 143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西番亚书
西番雅书第三章
3:1-7
本段为继1:4之后,宣布耶路撒冷的罪。先知责备犹大国的首领、审判官、先知和祭司。这些负有维持法纪、教导百姓责任的人,居然利用地位为非作歹亵渎神,象野兽一般贪得无厌(“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先知们说谎欺骗,祭司强解律法。
3:7 神在列国所施刑罚,目的在警告犹大,但没有一点作用,举国仍旧不断犯罪(“从早起来,就…败坏自己”)。
3:8
“等候”是神对作恶的人说的:“既然你们不把我的警告当一回事,那就不妨等着瞧吧”。本节是2:4-3:7宣布的刑罚的总结。“掳掠”有的译本作“指证”。“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亦作“直到我起来指证的日子”。神在祂所定的日子,要按祂所指证的罪状审判各国,烧灭全地。
3:9-10
神藉先知预言审判(或审判之后)会有的效果,本段是说列邦的民将产生灵性上的转变,开始说尊敬神的话语(“用清洁的言语”),归向神。10节“分散的民”在此指外邦归向神的人。“古实河外”指最遥远的地区,到那时,世界上远远近近的人,都要来敬拜神。
3:11-20 本段讲耶路撒冷会有的复兴景象,当日令神灭亡此城的犯罪作恶之辈已经清除,剩下的专心倚靠神,诚实且正直的人(13节),必可安居,得神看顾。
3:12 “困苦贫寒的民”:过去在没有正义的社会中受到欺压;现在,在灵性上肯谦卑顺服全心倚靠神的人。
3:14-17
本段描写先知从远处所见到的复兴后的耶路撒冷城和其居民的欢乐(看2:7注)。“不要手软”:不要灰心。“默然爱你”亦作“他的爱使你安静”。神始终爱祂的子民,不记念过去的罪孽,有若爱人寻找所爱的,找到了,携手欢歌(参诗32:1-2)。
3:18-20 神向一切属祂的人重申祂的保证,人只要倚靠祂便可以得着(参罗6:23)。
3:18 “大会”指节期的集会。希望来耶城欢庆节日的人,因耶路撒冷圣殿已毁,四散各地,心中悲戚,成为负担和羞辱。神答应聚集他们,除去他们的悲痛(20节)。
3:20 “被掳之人归回”亦作“从苦境转回”(参伯42:10;珥3:1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