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卅二章
第 32 章
申 32 章 > 以歌唱出以色列的历史,其意乃在──
32 章 摩西不但是伟大的先知,也善于教百姓唱歌。他作过三次晓谕(讲道)以后,将信息改为歌唱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传达某一信息,有时会令人更容易记忆。摩西的这首歌,是以色列人的简短历史,使他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错误,免蹈覆辙,并使他们知道,只有信靠神才有盼望。
申 32:10> 祂也像保护瞳仁般地怜爱我吗?
32:10 以色列人断无离弃神的藉口。祂像慈爱的牧人,环绕眷顾他们,在他们的周围保护他们,又好像人保护自己眼中的瞳仁、大鹰保护雏鹰一样。惟独耶和华曾经引导他们,也惟有祂领导我们。所以我们当切记信靠祂。
申 32:46-47> 除了在教会,你有自己读圣经的时间吗?
32:46-47 摩西劝以色列人思想神的话语,将它教导给自己的儿女。你是把圣经放在书架上终日不看,让它蒙上灰尘,还是每天定出时间来查考,使它成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当你从神的信息中得到智慧,就会想要把它应用在生活里,并且告诉亲友。圣经不但是一部宜于阅读的好书,更是属灵生命的实用指引。──《灵修版圣经注释》
申命记第卅二章
摩西的歌(上)(三十一 30 ~三十二 22 )
希伯来诗歌是可以唱诵的,但摩西这首歌则是说出来的(三十一 30 ),其重点是强调诗歌的教导性质。
这首歌并非申命记的附录,而是申命记的一部分,作为“约”重申的见证,当以色列人传诵时,代表他们在重温神的约,明白及同意里面所记载的一切。
三十二 1 ~ 3 是诗歌的引言,三十二 1 以同义平行体呼唤天地作证,“教训”、“言语”(三十二 2 )均指诗歌本身的内容而言。三十二 3 直接引介出下一小段有关神的讲述。
三十二 4 ~ 9 的主旨是以信实的神与不信的人作一对比,自以色列人的先祖开始,神已显出祂的可信,祂也拣选了以色列作为祂的子民(产业之意);但以色列人却被称为“愚昧无知的民”,与神的呼召全不相称。
三十二 10 ~ 14 继续描写神的美善,特别是对以色列人的怜爱,祂保护他们(三十二 10 );训练他们──鹰搅动巢窝,为要使幼鹰勇于学习飞翔,得以成长、独立(三十二 11 );神又将田地的丰富出产、牲畜的丰富供应他们(三十二 13 ~ 14 )。
三十二 15 ~ 18 描写以色列人因丰富而忘记神,“耶书仑”原意是“正直的人”,在此指以色列。摩西以讽刺的笔调,指出以色列的伪善,自称为神的选民,却在一切生活上,均看不出为神的选民。
三十二 19 ~ 22 为以色列人偏向邪淫(拜偶像)的结果,他们被那些非受拣选者欺压(三十二 21 ),而三十二 22 则是神要除去他们以为可以倚靠的物质丰富,回应前面有关“耶书仑”的讽语(三十二 15 )。
当人处于丰富之中的时候,应当更小心谨慎,免得因物质生活的丰裕,忘记了赐一切的神,将生活本末倒置,偏向世界而远离神,对生活在物质丰厚社会中的基督徒,此警告尤见真确。
思想 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乃在灵魂安息于神的手中。
摩西的歌(下)(三十二 23 ~ 52 )
上一段以神的惩罚结束, 23 ~ 27 继续描写神的审判与刑罚。“祸患”是刑罚的泛称,而“箭”则常指一种对生命具威胁的攻击,神的惩罚,是不可轻看的。“我们手的能力”原为“高举的手”,指一种战争得胜时所用的手势。
28 ~ 33 节是描述以色列人缺乏分辨的能力,“心中没有聪明”是指他们无力分辨, 29 节是神盼望他们在困苦中得益处。我们在痛苦困难中,会否只埋怨神的严酷,而不能体会在当中神要我们认识和学习的功课呢?所多玛与蛾摩拉是罪恶的代名词(参二十九 23 ;又创十八 20 ),这里所形容的是一座邪恶之城,却尚较以色列更可为神所用,神的说话可谓极尽讥笑的能事,蒙神拣选、赐福的国竟然为罪恶所践踏,以色列却无力分辨,多可悲啊!
34 ~ 38 节将笔锋从灾祸的临近转向拯救的盼望,就好像父亲管教儿子的心肠一般,虽然以严厉的手段惩治儿子,却仍怜惜、爱顾;当他承受不了时,父亲也必加以救护。神以相同的心情对以色列的叛逆加以清洗,像割去毒瘤一样,毫不留情,只因盼望他们重得清洁的心。
39 ~ 43 节一段,在结束此歌的时候,神要表明祂是报应的神,无论谁都必因他所犯的罪受报。那些成为神的器皿,惩治以色列的列国,并非因他们伤害以色列而受灾,而是神按祂的公义加以审判的结果。
摩西在讲述诗歌之后,再三嘱咐以色列人遵守神所立的约,他堪称神极忠心的仆人,整个生命为他所受托的群众献上,我们看见他虽面对不得进入应许地的惩罚,却丝毫没有埋怨的说话,他真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忠心仆人啊!
思想 你曾站在神的角度审查自己的遭遇吗?当中是反映神的慈爱或是自己心里的苦毒呢?──《新旧约辅读》
申命记 第卅二章 注释
1-3 歌的序言
摩西以唤醒天地的口吻为始,要天和地侧耳听他的歌,表明天地就是此歌的无声见证人。
4-9 神的信实与百姓的不信
此段主要是将以色列人的败坏和神的完全、拣选作一对比。
4「磐石」:表明神是永恒的力量,是人的避难所。
8「以色列人的数目」:或作「天使的数目」:古人相信,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位保护的天使(参但10:13)。
10-14 神的慈爱
摩西用不同的譬喻让子民明白神的大爱。
10「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表示以色列是神眼中看为至宝的。
11「又如鹰」:母鹰教导雏鹰飞翔,往往搅动巢窝,鼓励小鹰展翅;神训导以色列民亦如此,表面上要他们单独面对艰难的环
境,却暗地里护着他们。
15-18 以色列的昌盛与变节
15「耶书仑」:是一种昵爱的称语、以色列的别号;这里用耶书仑来称呼以色列,乃针对并强调以色列的忘恩负义而言。
17「不畏惧」:这里指「不事奉」。
19-22 以色列变节的结果
神的愤恨( 21)常带有一种目的,就是叫百姓的心意回转。
21「不成子民」:与「不算为神」相应,乃指外邦人。
23-27 神刑罚的执行
26-27
若不是要避免选民的敌人高估自己杀伤之力、不归功於耶和华,神很可能会把以色列人消灭净尽。
28-33 哀叹以色列没有辨别好歹的能力
敌军并非人多势众,敌方的神祗也不是满有能力,敌人更基本上邪恶不堪,可见以色列人的溃败是神所使然。但是以色列人面对神的管教
仍执迷不悟,不晓得他们背逆神的罪行会招致悲惨的结局。
32「所多玛的葡萄树」:所多玛和蛾摩拉是罪恶之城,故说它们出产的葡萄是毒和苦的。
34-44 神对选民之敌的惩罚与报复
35「伸冤报应在我」:表明神的审判可畏, 必报应敌人,赦免与救赎自己的子民(参罗12:19; 来1:30)。
38「向 ......
酒」:当时的人在献祭时,往往把祭牲脂油烧在坛上,并在坛下奠酒。
45-52 摩西死期的临近
摩西知道自己的日子行将完毕,对百姓作最後的劝勉,也是向百姓告别。
49「亚巴琳」:死海东面山区的名称。
「尼波」:是亚巴琳山区其中的一座山。
51「米利巴」:意为「争闹」:此水因选民在加低斯与神争闹而得名(参民20:12-13; 27:14)。
「寻的旷野」:靠近以色列国南部的边界。
思想问题(第 32章)
1 无神论者常说:世界上有诸般苦难与不平之事,若神存在的话,怎会容许发生呢?
摩西的见证( 4-5)与这种论调有什麽迥异的地方?
2 摩西认为在乖僻弯曲的世代,神的儿女不应行事邪僻,像愚昧无知的民( 5-6)。
这话对基督徒有什麽警惕呢?
与福音对象认同(林前 9:20-22)是否表示与他们的言行认同,毫 无分别?
3 试从 9-14节看以色列人从无变为有的境况。
基督徒未信主时生活在罪恶过犯中,归向神後,如何从无变有呢?参弗 2:1-22。
神对以色列人的责备( 15-18),给你什麽功课呢?
4 以色列人在那方面显得无计谋、没有聪明( 28)呢?
这里的计谋、聪明与一般人所言的有何不同?
你看重那一种?参箴 1:7; 9:10。
5 当百姓受惩罚,落在无助的境况时,神是否坐视不理?
祂的公义怎样彰显於百姓的敌人身上呢?参 31-36节。
神的儿女遭患难、受逼迫时,神会无动於衷麽?参罗 12:19;
启6:9-11。
6 神再次拯救 的百姓时,要他们认定投靠 ( 38-39)。
你认为神惩治及管教信徒有什麽目的?
7 47节强调百姓要慎重遵行神的话,这给今日信徒什麽提醒?
信徒若轻视神的话,会产生什麽问题?
8 摩西因一次犯罪而不能进迦南地,这严厉的惩罚有何意义?
申命记第卅二章
诗歌里的讲章(卅一 30- 卅二 7 )
申命记结尾几章是非常关切如何防止后代的以色列人忘记或背弃上帝之律法。这里订了各种以期达成此一目的规定:妥当之领导,小心保存申命记,以及一个公开宣读该书之仪式,这些都记载在卅一章里。申命记的这首 诗歌 也有同样之目的。它是一首教诲之歌,即为教导听这歌及学习歌词的人而作的──我们可以肯定申命记之心意是想使它变成一首‘流行歌曲’,使每个人都能熟悉它。它也被归类为一首预言的诗歌。先知是以色列人伟大的道德及宗教教师,他们说的话始终在提醒国人罔顾上帝对他们之旨意所产生之危险。这首歌(如卅一 19 中已经指出的)不只有上帝的教导,同时也指出关于以色列人行为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实。的确,以色列人在历史上,包括在摩西时代,(据司提反在使徒行传七章中所说)表现了一种悖逆之习性;但是,一般认为这首歌是在许久之后才写成的,它反映了君主政体时期以色列人的所有罪过。若是这样,则摩西就是其权威之依据,而非其作者(卅一 30 )。
这首歌用了许多暗喻及象征性的用语。它以呼吁 诸天和地 要倾听作开始──这明显的不能就字面之意义加以解释。一和二节同时强调歌中之信息值得尽可能引起广大的听众的注意,而它也将对听众非常有益。
三和四节对上帝的赞美,类似典型的诗篇中许多常见之诗歌。但这首歌当中的话是带讽刺的。第四节对上帝之描述毫不奇怪或有异常,但第五节中紧接表示的,它是用来作为和以色列人的一个对照。上帝之 信实 和祂约下之子民的 刚愎 不忠相对。旧约在这里(一如概往)称上帝为‘磐石’,象征祂是完全信实及可靠的;然而,以色列人之性格是如何不同啊!五和六节之控诉尽管严厉,但决非非难的意思,而是作为随后第七节(实际是整首诗歌)的呼吁之根据。
在六和七节中的你的 父亲 这中心片语,对读者之情感发出一个双重呼吁。六节中提到上帝,且要人注意上帝和祂子民之间应有亲密及爱的关系;但像五节中说过,以色列人已经丧失被称为 祂儿子 之权利。圣约决非做为将两个无关之双方连合在一起的艺术(如一项法律契约常有的情形一样);它是实存的关系之结果,在别处是以夫妻的字眼加以形容的。
第七节中的 你的父亲 指的是早期之以色列人,他们可以证实从出埃及以来,上帝一直施慈爱。倘若读了或听了这歌的那时代的人,仍选择刚愎及走悖逆之道路,则他们是同时背弃了他们的天父及他们的祖先。两方面皆是他们破坏要孝敬父母的诫命(五 16 )。
上帝眷顾的证据(卅二 8-14 )
这首歌此时以高度生动的画面及象征性的语言,阐明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慈爱与眷顾,其中有些话对我们而言似乎很难理解。八节最难,部分是由于措辞上不肯定的缘故。倘若传统希伯来人的读法(见标准修定本注脚之翻译)是正确的话,则这节指的是世上国家之数目和以色列国民之人数相当;但看来不像是这样。‘上帝的众子’更可能是正确之读法,它的意思大略是说以色列人的上帝‘指定每个国家只有一位神’( GNB 的译意)。尽管这话乍听之下似乎令人震惊,但却指出一件事实,即古代世界的国家不仅拥有他们自己的国境(他们的 境界 ),同时也有他们本身的神只及崇拜制度。这歌实际上在攻击多神主义( 12 节),但八节试图肯定的无非是说以色列人的上帝超越全世界──超越了各国,也超越各国的神明。若是这样,祂就是无与伦比的,而崇拜其他神明实际上也是愚昧的。对以色列人而言,奇特的是,这位创造及赋予世界生机之至高而威严的上帝拣选了他们作祂的子民。(九节中的雅各并非创世记之雅各个人,而是以色列国另一个名称。)
八和九节接描述上帝很早以前就拣选以色列人作祂的子民,十至十四节则清楚说明了实际的结果:上帝在拣选后随即忠实地眷顾。十节描绘上帝 找到 了以色列人,好像他们迷失在沙漠中一样。除非是上帝监督和照顾,否则西乃半岛和纳吉( Negev )旷野之恶劣环境将使初期之以色列国灭亡。十一节之图画清楚描述了上帝对以色列人实际的爱,十三至十四节则以诗意般之语言说到一些关于应许之地的丰饶,这情形和旷野形成了对照:即使在今日,巴勒斯坦及其周遭仍是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十二节指出,国民以往经历上帝的眷顾,发生在以色列人未受迦南的偶像崇拜影响之前,至少大体上而言是如此。明显的,当在旷野孤立时,以色列人未曾对外邦之文化影响开放;侵占迦南后,他们却轻易即为他们新邻居之习俗及仪式所感染。因此,这段强有力地辩称,以色列人先前所得到的祝福只可能来自耶和华,而非来自他们现在崇拜的众神。这种论点对我们似乎陌生,主要是因我们对多神主义不熟悉的缘故。倘若说我们同代的人拒绝或忽略了为我们生活中之福气感谢上帝,他们今天更喜欢将福气归因于机遇或无人格之命运。今天的基督徒也很易受我们的文化环境影响,就像古代以色列人很易受邻舍迦南人之影响一样。
生活在危险之中(卅二 15-25 )
十至十四节已描述上帝对以色列人显示之眷顾,现在十五至十八节则描写以色列人的忘恩负义。以色列甚少被称为耶书仑,十五节将这名字形容为像一只吃得太多的牲畜,偏行己路,丝毫未感激喂它且照顾它的主人。这是由繁荣导致藐视,由藐视导致不忠──虚假崇拜之不忠。十七节抱怨以色列人在迦南开始崇拜他们未曾认识的众神。换言之,他们无论如何也无理由感激这类神明。这类神只与鬼魔同类──邪恶且害人。今天我们是以理性的态度探讨这类问题,根本否认有大量神明存在。旧约通常喜欢采取实际之途径,对假信仰所能造成的伤害非常关心。十八节提醒读者,以色列人的真神决非鬼魔,非想像中不切实际之幻觉,而是使以色列得以生存之上帝。
以色列人代代刚愎地拜偶像是极度 惹上帝愤怒 的事( 19 节)。像先前的经文,十九至廿二节以图画加以表示,但上帝的忿怒是无庸置疑的事实。圣经──新旧两约虽然所论不同──一方面论到许多关于上帝的爱及怜悯,但另一方面则提及祂的忿怒和惩罚。其中并无真正冲突,只是一个对照而已。根本的形像是一位作父亲的拥有任性的儿子;主要的主题是他对儿子们的爱,故管教常是必须的。对我们而言,最重要之教训也许是应当注意上帝位格之特质。在科学时代,我们很容易将上帝加以限制,以无位格及机械式之观点来看待祂,好像祂在造好我们称为宇宙的这部机器且转紧发条后就离开了,任由它自行运转。这决非圣经中的上帝。
廿三至廿五节提醒我们世界可能出的差错:例如,饥饿对许多人而言并非陌生之经验,好像第三世界所深深体会的那样。这些经文的教训实际上并非以饥荒及其他社会灾祸来威胁以色列人,把它们看为直接来自上帝的惩罚,确切地说,它是提醒以色列人民他们的生存是朝不保夕的,进而提醒他们必须完全依赖上帝──即是创造我们所住这个危险及难以预料世界的那位上帝。人性就是这样,在苦难的时候我们更能醒悟要依靠上帝。处于似乎‘我们从未这样好’的时候,则较不易依靠上帝。可以肯定的是,苦难经常显示出人性最佳的特质,如勇气、忍耐及处处为人想等。
从毫无能力到辩明(卅二 26-52 )
摩西之歌中,上帝在许多地方作为说话者。在二十至廿五节中,我们听见上帝的一项宣告,表明祂对以色列人之愤怒,且威胁要降灾祸予他们。在廿六节里我们再次发觉好像上帝亲自说的话,但有些有趣的差别。在这里,我们看见的不是‘上帝说’了什么,而是 祂将会这样说 ──但却没有说!接下来的经文中上帝仍是说话者,直到卅五节为止。最后,卅七节至四十二节告诉读者 上帝将会说什么 。在这些纲领性的上帝将对祂顽固的子民说些什么的经文中,有个清楚的思想脉络。二十至十五节之威胁令人吃鹫,它是刻意的威胁,但威胁非至终的目的,如廿六和廿七节中清楚表明的,上帝无意将以色列人完全消灭。以色列人的确极端愚昧( 28-29 节),但这并非说其他民族比他们更聪明或更有道德( 32-33 节强调正好相反)。因此,将有一天,上帝将扭转以色列人所受军事上之灾难,并迅速将灾难倾倒在她的仇敌身上( 35 节)。然而,以色列人必须先走到一个毫无能力之极端地位( 36 节),而且认识到拜偶像毫无用处( 37-38 节)。这首歌以承认上帝能力之呼吁收尾,承认祂能降祸,也能赐福( 39 节),并且应许要救以色列人完全脱离如亚述和巴比伦等强敌之欺压( 40-42 节)。这歌以呼吁要 赞美 作为结果( 43 节)。
如果我们能透视生动意像背后,不难看出这首诗歌以上帝之名说出一段融合谴责、警告、呼吁及应许的话。这诗既是在不同的及重要的时期背诵和回顾的,它将激发人民不断去思索。
第卅五节开头的话并不陌生;圣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十九节引用它们,虽然两者的意义颇为不同。保罗看重的是防止他的读者实行个人的报复,因上帝曾说:‘伸冤在我’,基督徒必须让上帝作主。申命记卅二章确实的教训是:上帝眷顾其子民是可靠的。身为一个饱受屈辱、挫败及被掳之国家,以色列人迫切需要军事上的拯救,卅五节对此提出了保证。当玛代及波斯人在塞鲁士(旧译古列,编注)统率之下打败巴比伦人,且接管了他们的帝国时,卅五节的应许这时候才应验。波斯人对以色列人的政策完全不同,这事看成是上帝的护佑。然而,我们可以看出这应许是在以色列人既未指望又无盼望之情形底下应验的。这在某一方面也是保罗的论点所在:上帝至终要救治其子民之问题,祂并未罔顾他们受了不公平之待遇,但采取行动之模式则完全操在祂手中。
四十四至五十二节继续三十一章之叙述,再次说到摩西去世及约书亚之领导地位。这些经文强调申命记之功用及价值。申命记所包含上帝之律法并非无关紧要( 47 节);就两种意义而言,它们反而是以色列人的根本命脉:它们提供了每日生活完整的组织及内容,而且,它们不仅保证个人能享长寿,更保证国家能长远生存下去。──《每日研经丛书》
申命记注释 二.摩西之歌(三二)
三二1~3 摩西的这首歌,是以色列人的简短历史,使他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错误,免蹈覆辙,并使他们知道,只有信靠神才有盼望。这歌可概述如下:天地宇宙都被召唤来听耶和华的话。他的话是清新和滋润人心的,象雨、露、甘霖一样。在第3节(这节可作整首歌的主题),摩西将大德归与他们的神。这歌透过描述神昔日怎样对待他子民的背景,彰显他的大德。
三二4~9 尽管神是伟大、公正、信实和圣洁的,以色列民却离弃他,犯罪得罪他。这是在以色列弯曲邪恶的黑暗背景下,突显耶和华属性的荣耀。耶和华作为他们的父和创造主,只得着极小的感谢。当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外邦,将世人分开,他首先供应自己百姓的需要。神对他们的爱与关怀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
三二10~14 第10节描述以色列国的诞生与孩童时期。他们从埃及出来之后,神便以母鹰一般的爱,引导、教育和保护他们(11节)。他像慈爱的牧人,环绕眷顾他们,在他们的周围保护他们,又好像人保护自己眼中的瞳仁、大鹰保护雏鹰一样。在保护以色列的事情上,并无外邦神的参与。以色列人断无离弃神的藉口,以色列民何竟转向偶像,把耶和华的恩慈归给别的神呢?这歌从第13节开始,所说的都是预言。神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他的祝福里。
三二15~20 但耶书仑(以色列民在诗歌里的名字,意思是“正直的民”)背叛耶和华,转向诸偶像。他们宁可向鬼魔献祭,多次把自己的儿女献作祭物,他们愚蠢至敬拜新兴的神。这样,他们忽视了他们真正的磐石;他们忘记了真正的父亲。结果,耶和华向他们掩面,这掩面在他们被掳的时候应验了。
三二21~33 神把以色列弃置一旁之后,便以恩典对待外邦人,触动以色列的愤恨(象在现今的教会时代一样)。在另一方面,以色列要被分散和受逼迫。然而,这百姓不会全然被毁灭,因为耶和华不想以色列的仇敌曲解他们的衰败。这情况并不是由于以色列的磐石不如仇敌的磐石,而是由于他们行恶,于是以色列的磐石卖了他们,将他们交在杀戮者的手中。
三二34~43 这部分提到神报应那些被使用来惩罚以色列的列国。报应(35节)和伸冤(36节)都属于耶和华。他曾指着自己起誓(因为没有比他更大的),要对付他的敌人。留意这审判怎样彻底地执行(41,42节)。结果,神的子民和所有的外邦人都要欢呼。因为神已经为他自己报仇,并洁净他的地,救赎他的百姓。
三二44~47 这首歌就是这么概要地说出以色列民的历史和预言。摩西读完这首歌,便严肃地劝导百姓跟随耶和华,说:“因为这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的事,乃是你们的生命。”
三二48~52 其后耶和华吩咐摩西上尼波山的山顶,他在那里可以观看迦南地。由于摩西在加低斯的米利巴得罪了神,所以他不能进入迦南地,但却死在尼波山上,安葬在摩押的山谷里(比较三四6)。
申 命 记 32:15
渐 渐 肥 胖: 富 裕 昌 盛 是 以 色 列 人 忘 记 神 而 转 向 偶 像 崇 拜 的 主 要 原 因 ( 比 较 8:7~ 20) 。以 色 列 的 历 史 反 复 向 我 们 显 明, 当 神 的 子 民 生 活 舒 适 富 足 时, 他 们 最 容 易 忘 记 神, 也 不 再 寻 求 神 的 面。 然 而, 在 困 难 挫 折 的 环 境 中, 神 的 子 民 反 而 更 加 迫 切 地 靠 近 神, 寻 求 他 的 帮 助 ( 比 较 士 师 记 ) 。
32:17
申命记
注释
三十一 30 至三十二 43 摩西之歌与最后的劝勉
摩西跟着说出诗「歌」的话,那是神已告诉他的(三十一 19 ),目的是警告以色列不要违逆祂和祂的道。这歌跟本书其余部分的讲道风格颇不相同。它以诗体写成,而内容和风格则类似诗篇和先知书。
开首 3 节诗句( 1-3 节),是呼召人来敬拜神(比较诗二十九 1-2 ),作出赞美神的宣告。它们也显示这歌要用来见证已立下的圣约。这从摩西吁请诸天和大地来听他要说的话可见(比较三十 19 )。见证人在古代近东的盟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这些见证人一般是立约之国的诸神。由于以色列人信奉独一的神,不能以别的神作见证,于是摩西改而请诸天和大地作证。
下一部分( 4-14 节)转为赞美神。作为「盘石」,神是拯救人的那一位,人并可在祂里面得到荫庇(诗十八 2 )。祂的诚实无伪和正直公义,是主要的特质(诗二十五 8-10 ,三十三 4 ;约十四 6 ;启十五 3 ,十九 11 )。这些特质自神开始与以色列人交往时,便已在祂的慈爱中彰显出来( 6 下 -14 节),尽管他们只是忘恩负义的( 5-6 节上)。此处记念神是创造主,特别是创「造」以色列的主(比较赛四十三 15 ),是他们的「父」。父亲的称谓是一个较许多立约言语亲密的用词,是神爱其子民之故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比较一 31 ;出四 22 ;何十一 1 )。
这歌又谈到神创造世界,和掌管列邦,指出神拣选了以色列( 8 节);这事也在征服约但河东的故事中作出回响(二 5 、 9 、 19 )。(诗歌中并用「至高者」一名和「耶和华」这独特的称谓,只是作为写作上的多样化。「至高者」一名也用在创世记中,例如创十四 22 ,并且适合用以声明祂在宇宙万物中有最高超的地位。)然而,以色列(「雅各布」)在祂的计划中有特别的位置( 9 节)。神在旷野荒凉之地「遇见」以色列的说法( 10 节),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念旷野飘流的时期,而略过了那事迹里的许多细节,包括在埃及的日子。鹰与雏鹰这温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神的爱心关怀和训练子民求生(诗中描述母鹰训练雏鹰飞行)。这些观念,加上神的独一性( 12 节;比较六 4 ;赛四十三 10-12 )及祂给予子民丰富的供应( 13-14 节;比较八 7-10 ),在书中都是十分强调的。
在说出这些赞美话之前,诗歌已暗示以色列人有悖逆神的倾向,不管神对他们有多好( 5-6 节上)。以色列人的悖逆,是一种极不合自然的忘恩态度(比较赛一 2 )。这重点现于第 15-18 节详述。「耶书仑」( 15 节)是以色列一个诗体的名字。他们的悖逆尤其彰显在拜偶像之上。这在全卷申命记中,都被视为最大的罪(五 7 ,十三章)。此处对以色列人拜偶像的责备生动地表达了神的愤怒;正如众先知指出,他们的行为也有轻蔑神的成分,因为那些「神」实际上并不是神( 17 节;比较赛四十四 9-20 ;耶十 11 )。这些所谓神都是骗子,他们完全未曾与以色列同行;独一的真神跟他们多么不同,祂曾尽心地关怀和爱护祂的子民,在每个世代中,多次显出极大的忍耐。以色列的易变和不专在此可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
诗歌继而转为述说一个审判( 19-27 节)。因为以色列背弃神,所以神也会背弃他们。因为以色列触动了祂的「愤恨」(比较五 9 )和怒气,所以祂也会触动他们的愤恨和怒气( 21 节)。这审判是适切的。最坏的情况是祂从民中隐藏起来,虽然祂曾藉摩西的话把自己彰显出来。神的隐藏是诗人感到最难堪的事(诗十 1 ,十三 1 )。此外,神用来审判以色列的,是一群愚昧的国民,即他们并没有认识律法的权利;那些律法是耶和华向以色列人显明的(四 6-8 ,二十九 4 )── 这民所敬奉的,是不算为神的神。以色列竟被这样的民征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此中的刑罚( 23-26 节),使人想起约的咒诅(二十八 15-68 )。耶和华自己也认为以色列遭受一群没有神的国民打败,是一件极不协调的事( 27 节)。这样的事只会使祂自己的名在世上蒙羞。
诗歌进一步谈论这些仇敌( 28-33 节)。一个没有神的智慧(比较 21 节),也没有神应许与他们同行的民,竟能胜过神自己的子民──他们却有上述的权利──那是一件荒谬的事。这样的国民的成功和昌盛,最终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的根基是虚假的( 32-33 节)。因此,祂用来审判以色列的民最终会败落。这样的国民并非为神发热心,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执行审判的傀儡最终也受到审判;这是给以色列的确据,让他们知道,纵使神在审判他们,祂也是公正的;这也是先知预言中常见的主题(赛十 5-19 ;耶二十五 8-14 )。这是神在伸冤报复( 35 节)。为了公平公正,为了神子民最终的救恩,神要伸冤。所有的错误,最后都要改正过来(罗十二 19 )。只有这样的报复是有价值的;除此以外,任何复仇都只是一种自毁性的仇恨。
摩西之诗的最后一部分,也是神与其子民相交之故事的最后阶段──他们的复兴。审判到了最后,是有利于他们的审判( 36 节),是以色列中的虔诚人在受欺压时一直期待的审判(诗七 6-11 )。以色列到达了最低点后,这审判便临到了。在历史上,这就是他们被掳至巴比伦后。这审判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向众民显示,那些似是有大能又吸引的外邦诸神,实在是毫无能力的(比较赛四十六 1-2 )。惟有耶和华是神( 39 节;比较赛四十一 4 ,四十三 10 )。祂有极大的能力,祂把人「杀了」以后,也能使他「活过来」(比较何六 1 )。这是指祂在历史上使以色列人被掳以后,又叫他们得以归回故土(比较三十 3-5 )。在深远的意义上,那是指耶稣基督的复活,神借着祂,使所有得蒙救赎的人,从罪之死亡中活过来,与祂一同进入一个新纪元的生命之中(弗二 1-7 )。这首沉郁的诗歌以一个赞美的呼喊来结束,摩西赞美这位在最后也会拯救祂子民的神,而且是把子民从自己的罪中拯救过来。
三十二 44-52 摩西准备离世
1~4. 申命记其他地方(四26,三十一28)以及先知书(赛一2;弥六1、2)都提及过呼召天地,聆听神对以色列的控诉。被造之物中似乎最是恒久不变的天地,必须留心摩西的教训(这字衍生自动词 laqah「取」,可能表示这是从神取得的事物)。这教训如露,又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把生命和复原带给有需要的人。教训(leqah)和言语(imra)两字在智慧文学中十分普遍,圣经其他地方也有出现(诗十七6,七十八1、2;箴四2,十六21、23;赛二十八23,二十九24)。这几节所用3︰3的重音模式,定下了全诗的风格386这诗所宣告的主旨是︰宣告耶和华的名(本性),将大德归与我们的神。它又进一步形容神为磐石,有完全的作为、公平(mispat)之道;又是诚实(muna)无伪的神,公义(saddiq)而正直(yasar)。 5、6. 依照这种文学形式的正常次序,第5节首先直接谴责,第6节接着提出问题。开始提出谴责的诘问十分简洁,但却绝对有力。这些诘问在正常的里弗模式里,是由君王所派传达谴责之使者发出的。这人也要负责以呼召天地开始,并且回顾大君昔日的恩情。本段和这模式平行之处甚多。耶和华是君王,摩西是祂的使者。败坏的以色列被形容为乖僻弯曲的世代、愚昧无知的民,与耶和华的本性构成强烈的对比。耶和华是他们的父,创造建立他们的神。这愚昧(nabal)无知(直译「无智慧」)的百姓以此报答祂,实在是忘恩负义的可耻作为。
7~14. 里弗模式一个常见的部分,是列出宗主以君王身分,为藩属所做的一切作为。同样,耶和华对祂子民的护佑,也可以从以色列史上古之日、历代之年无数施恩作为中显示出来;父亲和长者也可以作为见证(7节)。所列举的伟大史实有三︰以色列蒙拣选(8、9节);出埃及时蒙拯救(10~12节);耶和华对祂子民迦南地的赏赐(13、14节)。
8、9. 至高者(elyon)在历史肇始之时,把地分配给万国作为家业(创十),又依照以色列人的数目,为这些人民立定疆界。抄本的传统在此有不同的记录。七十士译本作照神众子的数目,而马索拉经文则作照以色列人的数目。昆兰第四洞中一个古卷的残片,和七十士译本相同。马索拉经文似乎修改了原文,把意思改成神所订的计划,是使万国的数目,和以色列众子的数目相符387。然而依照七十士译本的说法,便似乎表示有某种监督或守护天使的存在了。无论如何,以色列总是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因为耶和华为自己拣选她。祂的分就是祂的民,雅各──以色列──就是祂的产业。
10~12. 把以色列的产业安排在迦南之后,耶和华便着手把他们带进这地。这里也暗示了出埃及。旷野流浪时神的眷顾,以三个明喻描绘︰环绕保护她如同保护自己瞳仁的保卫者;催迫雏鹰飞翔,但又在初次试飞之时盘旋在牠们底下的母鹰;没有旁人帮忙他引导子民的仁爱牧者或领袖。特别强调的是耶和华独自引领以色列,祂身旁并没有外邦神只。因此以色列偏向他神,是加倍的可耻。
13、14. 以色列从约但河东,一直走到地的高处。在此享受最佳的农牧产品、蜜、(橄榄)油、奶油和奶、肥畜、最好的麦、上等的酒。
15~18. 以下是对以色列具体的指控。尽管耶和华以好处待他,耶书仑(以色列的别号,直译的意思是「正直者」;参三十三5、26;赛四十四2)的举止,却像在肥沃草场上养胖了、任性的牲畜一样。耶和华丰足的供应,使他长得肥胖、粗壮、光润,他便拒绝单单拥戴耶和华,惟独向祂效忠,反而像只倔强的牲畜,反抗主人,藐视救他的磐石(15节)。以色列在安乐之时,便离弃创造她的神,她得救的基础。马丁路德说︰「肚子饱足不能使人虔诚,人安稳便忽略神」。本章4、18、30、31,都把神形容为磐石(sur)。别国人民的神,31和37节也称之为磐石。同样的描绘,诗篇出现过好几次(十八2、31、46,三十一3,六十一2,六十二2,七十一3,八十九26,九十五1等),撒母耳记下二十二3也用过。它似乎代表神的不变和稳定,人在充满属世和属灵仇敌的世界,来到祂那里便得到庇护。「万古磐石为我开」、「比我更高的磐石」等基督教会的诗歌,也沿用了这个比喻。
以色列衰亡的下一步,是以崇拜外邦神只来激动神,藉可憎的作为触怒祂。他们祭祀的,是并非真神的鬼魔(sedim,此字在旧约极少用,只有本节和诗一○六37用过),是新近来到这地,列祖所不畏惧(即敬畏)的神只。第17节最后一句或可译作是你列祖所不知道的,如此便能够保持本节上下半的平行。以色列忘恩负义,以致她宁愿要这些新神,也不要生她的磐石,产她的神。本节把神形容为父(生你的,原文这动词专指为父)、为母(产你的)。
19~25. 判决在此宣告。本段谈论临到背约者身上的咒诅。耶和华看见以色列的悖逆(19节),便决定向她掩面──即止住恩宠,降下惩罚。
21. 不算为神(lo el)和不成子民(lo am)两个辞语带双关。我们立时便想起了何西阿(何一9,二23)。本节在形式上是工整的对句。
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
以虚无惹了我的怒气。
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
以愚昧的国民惹他们的怒气。
不成子民的和愚昧的国民指的是谁,并不清楚。若只停留在象征的阶段,对文意也没有损失。各解经家依照他们相信是申命记成书的时间,各自寻求不同的解释。
22. 神的怒火一发,无处可以逃避。这火会烧到极深的阴间,即死人所到之处;又会烧尽地和地的出产,并且烧着山的根基。
22. 这里所列的咒诅,令人回想二十八章︰饥饿、瘟疫、野兽、刀剑、被围、死亡。
26~28. 拯救的保证。本段以我说一句话开始。神心中起了重新考虑的思念。开首几个字可以译作然后我说或然后我想。以下几节表达了拯救和得赎的盼望。神把我们从历史动乱中提升,来聆听祂心中的独白。
26、27. 盼望虽然在26节出现,前面的话却不可或忘。以色列应得的报酬,是完全毁灭。她当被远远分散,以致不再有人记得她。但这审判却不会执行。神不分散祂的子民,免得他们的仇敌说是我们手的能力,并非耶和华所行的。这个论点在旧约其他地方,也有出现(九28;赛四十八9~11;结二十9、14、22,三十六21等)。
28、29. 可叹的一点是,以色列是个毫无理解能力的国家。她的史实明证耶和华她磐石的大作为,将她交在仇敌手中。部分解经家认为这两节所指的,是以色列的敌人。他们不能明白神把自己子民交在他们手中的用意。照上文下理来看,这也是有可能的。
30. 这里提的论点是,如果军力微小的侵略者,竟能倾覆整个国家的话,便必然是以色列的磐石耶和华,把自己的子民交在仇敌手中了。
31. 本节是个插句,它消除了敌国神只能够帮助自己人民战胜的可能性,借以加强30节的说服力。无论如何,敌国自己作为审判官(palil,和合本作「自己断定」),也必须承认这是以色列之神的作为(参︰出十四25;民二十三,二十四;书二9、10;撒上四8,五7及下;王上二十23~30;但四34及下)。
32、33. 这里用生动的图像,形容敌人的性情。他们的国家深深扎根于邪恶之中(可以和所多玛、蛾摩拉相提并论),他们所生产的都毒如蛇蝎。
34、35. 以色列仇敌的结局,就是神的审判。神知道他们邪恶生命所结的恶果,也将之积蓄在祂府库之中。神在适当的时候,将要施行报复。报仇(naqam,和合本作「伸冤」)一语表示神秉公行义的热心。对于悔过的人,神热心于赦免和救恩。对于全无悔意和顽梗悖逆的人,祂却热心于施行审判。以赛亚书六十一2的 naqam 一字,也许应当译作「拯救」(此句和合本作「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因为它兼容了审判和恩典(同样,「公义」sedeq 或 sdaqa 一辞有时也当译成「救恩」或「拯救」;英文 RSV 译本在赛四十六13,五十一5、6,五十四17,五十六1等章节,都是这样翻译;和合本及大部分译本,则依字面作「公义」)。罗马书十二19和希伯来书十30,都引用35节。保罗在罗马书引用申命记,是要支持基督徒当与所有人和平共处,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得寻求报复的论点。神的愤怒虽然有时可以藉人成就(罗十三4),这些人也是由神命定的(罗十三1)。没有人可以把他的复仇心态,视为执行神的判语。希伯来书十30引用申命记三十二35,并没有断章取义;它只是将申命记的原则,在别的情况下应用而已。在申命记里,神的报仇(审判)是向以色列的敌人而发的,他们是自食其果。然而神的子民,却也不能从这律法中得着豁免;他们如果「将那使祂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便必然会受到审判。
36~38. 反之,神对以色列邪恶仇敌公义的审判,将要为神子民得蒙赦免开路。
36. 本节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对句例子。动词伸冤(din)和怜悯(naham,和合本作「为……后悔」)相对。法律上的作为带来了拯救,而这拯救却是怜悯的彰显。
37、38. 耶和华虽然回转恩待祂的百姓,祂却要暴露他们昔日信靠偶像、向之献祭奠酒,是何等的愚昧。
39~42. 诗人的话从耶和华的言语中得到了印证。耶和华以第一人称说话,宣告祂是独一的真神︰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假神没有能力。只有耶和华能使人死、使人活,损伤、医治,天上地下都没有谁有能力从祂手中把人救出来。
40. 举手是起誓的动作。可能是诉诸神以为见证的意思。起誓的常用公式是「正如耶和华是活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话就像耶和华是活的那么真实」;和合本一贯译作「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但耶和华却指着自己的名起誓︰正如我是永活的(和合本作「我凭我的永生起誓」)。
41、42. 神热心的可惧之处,在此鲜明地表现出来。我闪亮的刀直译是「我刀的电光」,又可译作「我光亮的锋刃」(参︰鸿三3;哈三11;结二十一9、10),把耶和华形容为预备上阵的战士(出十五3;赛四十二13,五十九17)。祂把审判(和合本作「审判之权」)当作是武器一般抓住,用以对付敌人。箭饮血饮醉、刀要吃肉等比喻,显示的是大屠杀的场面(参︰赛三十四5及下,四十九26,六十三3~6;耶十二12,二十五30~33,四十六10,五十25~32)。第42节最后一句原文直译作「乃是仇敌长发之头」(RSV、NASB)。这可能是诗人借长发(如︰参孙)比喻仇敌极之强壮的词藻,又有可能这些是分别出来归于作战的人。然而原文 pera 一字,有「长发」和「首领」两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也有可能是乃是仇敌中首领之头(和合本、NIV)。
43. 诗人最后的劝诫,针对世界各国而发。他们当赞美以色列的神,因为祂为自己仆人报流血之仇,审判祂的敌人,「覆盖」祂的地和百姓。动词「覆盖」(kipper)通常译作「赎罪」,这是个祭礼崇拜的字眼,指神借以达成赎罪的作为。这个字描绘神清除及覆盖祂人民和土地的罪愆。祂不只饶恕祂百姓的过犯,更遮盖他们的罪咎。敌人的不洁和以色列人道德上和礼仪上的过错,都把土地污秽,覆盖因此不可或缺。
44~47. 诗歌体裁在上一节结束;44节回复到散文的记叙。摩西和约书亚将这歌的话诵读给百姓听,并且亲自吩咐他们将我今日所警教你们的,全部放在心上,又要留心教训子孙遵守神的律法。这些最后的指示似乎把诗歌和律法连在一起,但律法仍是最重要的一环。诗歌尽管重要,也必须附从在律法之上。最后,摩西宣告律法不是无足轻重的事,反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必须藉这律法,才能在神所赐给她的地上得以长寿。
F 摩西准备离世并祝福百姓(三十二48~三十三29)
摩西死期将至。他登上尼波山了望应许之地,在死前向人民宣告最后的祝福。
i. 神命令摩西登尼波山(三十二48~52)
48. 耶和华在摩西发表最后讲道的当日,对他说话(参三27;民二十七12~14)。
49. 摩西遵照神的命令,登上亚巴琳山(高地)中的尼波山,在那里死亡(民二十七12)。亚巴琳高地鉴定为可以俯瞰死海北端的横岭之一。尼波山也许就是其中主要的山峰。今日的尼波山相传就是本节所说的地方。这山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约但河谷。
50. 摩西的哥哥亚伦在何珥山去世(民二十22~29,三十三37~39),他也同样要死在山顶。
51. 耶和华忆述摩西在米利巴-加低斯(和合本作「加低斯的米利巴」)背信(maal,和合本作「得罪」)于祂,没有维护祂圣洁(和合本作没有尊我为圣)的事(一37,三26,四21;民二十10及下,二十七14b)。摩西所犯的究竟是甚么过错,不容易确定。有人以为摩西击打石头两次,是怒火中烧的表现。又有人认为摩西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时,骄傲地自我标榜。亦有人依照诗篇一○六篇32、33节,相信是人民激动摩西说出鲁莽的话。又或者是摩西、亚伦在探子回来之后,没有负起领导人民的责任。不论他犯的是甚么罪,这罪损害了耶和华的权威。本节使我们难以接受摩西是代替以色列人受苦的说法。
52. 耶和华容许摩西观看应许之地。英文 RSV 译本作在你面前(minneged)的一句话,直译是「从〔你〕对面」。这个有趣的措辞,和合本和 JPSA 译本都译成远远。
申命记
申命记第三十二章
32:1-4 呼唤天地为这诗歌中的话作见证。(4:26;31:28;参赛1:2;弥6:1,2)。天与地为神最永久的造物,被召来听诗中的话语。这些教训象雨露能给需要的人生命。此诗的目的在宣扬神的名,神完全、正直,是万物的根基和保障。
32:5-6 以色列人的败坏与神的纯全刚好相反,对神的大恩报之以悖逆。摩西因此质问以色列人为何要如此行。
32:7-14 这里记下了神对祂子民的万般慈爱,表现在一连串历史大事上,以色列人的父亲和长老都可为此作见证。这包括拣选以色列人为神的子民(8-9节),拯救他们出埃及(10-12节),赐迦南美地(13-14节)。
32:8 “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可能指赐给他们的迦南地足够他们的子子孙孙生存(看创10章)。至高者神把全地分给万民居住,并照以色列民的人数为他们的居住地定出了疆界。
32:10 既把迦南赐给以色列人为业,神开始领他们去到那美地。神在旷野中照顾祂的百姓,就象保护眼睛中的瞳人;又象母鹰教幼鹰飞翔,处处翼护住一般;也象牧人单独带领羊群,并无他神相助。可是以色列人却去拜那些从未帮助也无力帮助他们的偶像。
32:13-14 以色列人经过旷野和外约旦到达“高处”,可以吃到最好的土产和畜产,上好的麦子和酒。“从磐石中咂蜜”:蜜蜂有时在岩石中作巢。“从坚石中吸油”:橄榄树多生长在多石的山畔。
32:15-18 以色列人对这一切的反应,象肥沃的草原上养肥了的羊,变成野兽,狂踢狂跳,反过来咬主人的手。“磐石”用来代表神,见于4,18,30和31节等处。《诗篇》多用“磐石”称呼神(18:2,31,46;31:3;61:2等),大概用以说明神不改变的性质,是人可以寻求保障的地方,也是万物的基石。以色列人轻视待他们如父母的真神,反去拜他神。
“耶书仑”意为“正直者”,指以色列民,是神对祂子民的昵称(参33:5;赛44:2)。
32:19-25 神宣告了祂的判决,不再恩待以色列人,要施以惩罚,包括战争、饥馑、瘟疫、野兽为患等灾祸(参28章)。
32:22 “阴间”为旧约中死人去处的总称(创37:35)。
32:26-38 慈爱的神回心转意,答应拯救祂的子民。以色列人本应遭灭亡,分散全地,无人再纪念他们;但唯恐敌人将此事当作出于他们自己的能力,所以决定不把以色列人灭尽。从上下文来看,28-29两节应指以色列的敌人无力明白神旨。
32:30 要是一小股入侵的军队可以把一个大国推翻,大家会说是耶和华神(“他们的磐石”)把自己的子女出卖了。
32:31 “他们的磐石”指以色列敌人所信奉的神祇。这些假神怎能为拜它们的人取得胜利?这些国民应该承认这一切全是耶和华神的作为。
32:32 这里描写了敌人的情况,因为深深植根在恶中,所能发出的也是恶毒。
32:33-35 以色列的敌人要受到神的刑罚。敌人的邪恶生活神都知道(34节),到了时候必伸张正义。“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
32:36-38 公义的神会怜悯祂的百姓,施行拯救,倚靠的偶像是无用的,倚靠它们何等愚笨。
32:39-42 神宣布祂乃独一真神,掌有天地之间的生死之权。在祂之外无别神。
32:43 摩西在诗的最后一段,向全世界各国的人民说话,要他们和以色列人一同赞美神。祂能洁净、遮盖一切的过犯。还要救赎祂的子民。
死海发现的古卷,在“一同欢呼”后加有“众天使一同敬拜”句。《希伯来书》1:6曾予引用。
32:47 看30:20注。摩西要百姓明白律法不是无足重轻的事物,而是他们的生命。遵行律法才能在神赐的土地上活得长久。
32:48 本节至33:29记载摩西逝世前登尼波山遥望神赐祂子民的迦南地,然后为以色列民作他临终前的祝福。
32:49 尼波山可能是摩押地亚巴琳群山中的一座大山,位于死海之东,从那里可以望见死海的北端。摩西死在此山上(民27:12)。今天的尼波山,立在山顶可以俯瞰约旦河谷,传统认为此即摩西远眺美地之山。据34:1说,摩西是立在尼波山的毗斯迦山顶遥望的。
32:50 “归你列祖”即死去之意。摩西要象亚伦一样,在山顶上死去(民20:22-29;33:37-39)。
32:51 这里重提摩西当日在加低斯得罪神的事,没有尊神为圣,有损神的权能,所以受罚不得进入迦南(参民20,27章有关注),只可以遥望(5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