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尼希米记(Nehemiah)第7章
Chéngqiáng xiū wán, wǒ ān le mén shān, shǒu mén de, gē chàng de, hé Lìwèi rén dōu yǐ paì déng. |
Wǒ jiù paì wǒde dìxiōng Hānání, hé yíng lóu de zǎi guān Hānáníyǎ, guǎnlǐ Yēlùsǎleng. yīnwei Hānáníyǎ shì zhōng xìn de, yòu jìngwèi shén guòyú zhòngrén. |
Wǒ fēnfu tāmen shuō, deng dào taìyáng shang shēng cái ke kāi Yēlùsǎleng de chéng mén. rén shàng kānshǒu de shíhou jiù yào guān mén shang shuān. ye dāng paì Yēlùsǎleng de jūmín, gè àn bāncì kānshǒu zìjǐ fángwū duìmiàn zhī chù. |
Chéng shì guǎngdà, qízhōng de mín què xīshǎo, fángwū hái méiyǒu jiànzào. |
Wǒde shén gǎndòng wǒ xīn, zhāo jù guìzhòu, guān zhǎng, hé bǎixìng, yào zhào jiāpǔ jìsuàn. wǒ zhǎo zhe dì yī cì shang lái zhī rén de jiāpǔ, qí shang xie zhe. |
Bābǐlún wáng Níbùjiǎnísǎ , cóng qián lǔ qù Yóudà sheng de rén, xiànzaì tāmende zǐsūn cóng beìlǔ dào zhī dì huí Yēlùsǎleng hé Yóudà, gè guī ben chéng. |
Tāmen shì tóng zhe Suǒluóbābó, Yéshūyà, Níxīmǐ, Yàsālìyǎ, Lámǐ, Náhamǎní, Mòdǐgǎi, Bìshān, Mǐsīpíliè, Bǐgéwǎyī, Níhóng, Bāná huí lái de. |
Yǐsèliè rénmín de shùmù jì zaì xiàmiàn. Bālù de zǐsūn èr qiā yī bǎi qī shí èr míng. |
Shìfǎtíyǎ de zǐsūn sān bǎi qī shí èr míng. |
Yàlá de zǐsūn liù bǎi wǔ shí èr míng. |
Bāhāmóyē de hòuyì, jiù shì Yéshūyà hé Yuēyē de zǐsūn èr qiā bá bǎi yī shí bá míng. |
Yǐlán de zǐsūn yī qiā èr bǎi wǔ shí sì míng. |
Sàtǔ de zǐsūn bá bǎi sì shí wǔ míng. |
Sàgǎi de zǐsūn qī bǎi liù shí míng. |
Bīnneì de zǐsūn liù bǎi sì shí bá míng. |
Bǐbaì de zǐsūn liù bǎi èr shí bá míng. |
Yējiǎ de zǐsūn èr qiā sān bǎi èr shí èr míng. |
Yàduōnígān de zǐsūn liù bǎi liù shí qī míng. |
Bǐgéwǎyī de zǐsūn èr qiā líng liù shí qī míng. |
Yàdīng de zǐsūn liù bǎi wǔ shí wǔ míng. |
Yàtè de hòuyì, jiù shì Xīxījiā de zǐsūn jiǔ shí bá míng. |
Hāshùn de zǐsūn sān bǎi èr shí bá míng. |
Bǐsaì de zǐsūn sān bǎi èr shí sì míng. |
Hālá de zǐsūn yī bǎi yī shí èr míng. |
Jībiàn rén jiǔ shí wǔ míng. |
Bólìhéng rén hé Nítuófǎ rén gōng yī bǎi bá shí bá míng. |
Yànátū rén yī bǎi èr shí bá míng. |
Bǎi yàsīmǎfú rén sì shí èr míng. |
Jīliè Yélín rén, Jīfēilá rén, Bǐlù rén gōng qī bǎi sì shí sān míng. |
Lāmǎ rén hé Jiābā rén gōng liù bǎi èr shí yī míng. |
Mò mǎ rén yī bǎi èr shí èr míng. |
Bótèlì rén hé Aì rén gō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míng. |
Biéde ní bō rén wǔ shí èr míng. |
Biéde Yǐlán zǐsūn yī qiā èr bái wǔ shí sì míng. |
Hālín de zǐsūn sān bǎi èr shí míng. |
Yēlìgē rén sān bǎi sì shí wǔ míng. |
Luódé rén, Hādì rén, Anuó rén gōng qī bǎi èr shí yī míng. |
Xīná rén sān qiā jiǔ bǎi sān shí míng. |
Jìsī. Yéshūyà jiā, Yédàyǎ de zǐsūn jiǔ bǎi qī shí sān míng. |
Yīnmaì de zǐsūn yī qiā líng wǔ shí èr míng. |
Bāshīhùer de zǐsūn yī qiā èr bǎi sì shí qī míng. |
Hālín de zǐsūn yī qiā líng yī shí qī míng. |
Lìwèi rén. hé Dáwēi de hòuyì, jiù shì Yéshūyà hé Jiǎmiè de zǐsūn qī shí sì míng. |
Gē chàng de. Yàsà de zǐsūn yī bǎi sì shí bá míng. |
Shǒu mén de. Shālóng de zǐsūn, Yàtè de zǐsūn, Dámen de zǐsūn, Yàgǔ de zǐsūn, Hādǐdà de zǐsūn, Shuòbaì de zǐsūn, gōng yī bǎi sān shí bá míng. |
Nítíníng ( jiù shì diàn yì ). Xīhā de zǐsūn, Hāsūbā de zǐsūn, Dábāé de zǐsūn, |
Jīlù de zǐsūn, Xīyà de zǐsūn, Bādùn de zǐsūn, |
Lìbāná de zǐsūn,Hājiābā de zǐsūn, Sàmǎi de zǐsūn, |
Hānán de zǐsūn,Jídé de zǐsūn, Jiāhāde zǐsūn, |
Lìyà yǎ de zǐsūn, Lìxùn de zǐsūn, Nígēdà de zǐsūn, |
Jiāsǎn de zǐsūn, Wūsǎ de zǐsūn, Bāxīyà de zǐsūn, |
Bǐsaì de zǐsūn, Mǐwūníng de zǐsūn, Nípǔxīn de zǐsūn, |
Bābǔde zǐsūn, Hāgǔbā de zǐsūn, Hāhū de zǐsūn, |
Bāxǐlǜ de zǐsūn, Mǐxīdà de zǐsūn, Hāshā de zǐsūn, |
Bākē de zǐsūn, Xīxīlā de zǐsūn, Dámǎ de zǐsūn, |
Níxìyà de zǐsūn, Hātífǎ de zǐsūn. |
Suǒluómén púrén de hòuyì, jiù shì Suǒtaì de zǐsūn, Suǒfeiliè de zǐsūn, Bǐlùdà de zǐsūn, |
Yǎlá de zǐsūn, Dákūn de zǐsūn,Jídé de zǐsūn, |
Shìfǎtíyǎ de zǐsūn, Hātì de zǐsūn, Bōhēilièhāsībāyīn de zǐsūn, Yàmén de zǐsūn. |
Nítíníng hé Suǒluómén púrén de hòuyì gōng sān bǎi jiǔ shí èr míng. |
Cóng Tèmǐlá, Tèhāsà, Jīlù, Yàdùn, Yīnmaì shang lái de, bùnéng zhǐ míng tāmende zōngzú pǔ jì shì Yǐsèliè rén bú shì. |
Tāmen shì Dìláiyǎ de zǐsūn, Duōbǐyǎ de zǐsūn, Nígēdà de zǐsūn, gōng liù bǎi sì shí èr míng. |
Jìsī zhōng, Hābāyǎ de zǐsūn, Hāgēsī de zǐsūn, Bāxīlái de zǐsūn. yīnwei tāmende xiān zǔ qǔ le Jīliè rén, Bāxīlái de nǚér wèi qī, suǒyǐ qǐmíng jiào Bāxīlái. |
Zhè sān jiā de rén, zaì zú pǔ zhī zhōng xún chá zìjǐ de pǔ jì, què xún bù zhaó, yīncǐ suàn wèi bù jié, bù zhún gōng jìsī de zhírèn. |
Sheng zhǎng duì tāmen shuō, bùke chī zhì shèng de wù, zhídào yǒu yòng wūlíng hé tǔmíng, jué yí de jìsī xīngqǐ lái. |
Huì zhòng gōng yǒu sì wàn èr qiā sān bǎi liù shí míng. |
Cǐ waì, hái yǒu tāmende pú bì qī qiā sān bǎi sān shí qī míng, yòu yǒu gē chàng de nánnǚ èr bǎi sì shí wǔ míng. |
Tāmen yǒu mǎ qī bǎi sān shí liù pǐ, luó zǐ èr bǎi sì shí wǔ pǐ, |
Luòtuo sì bǎi sān shí wǔ zhǐ, lü liù qiā qī bǎi èr shí pǐ. |
Yǒu xiē zúzhǎng wèi gōng chéng juān zhù. sheng3 zhǎng juān rù kù zhōng de jīnzi yī qiā dá lì kè, wǎn wǔ shí gè, jìsī de lǐfú wǔ bǎi sān shí jiàn. |
Yòu yǒu zúzhǎng juān rù gōng chéng kù de jīnzi, èr wàn dá lì kè, yínzi èr qiā èr bǎi mí ná. |
Qíyú bǎixìng suǒ juān de jīnzi, èr wàn dá lì kè, yínzi èr qiā mí ná, jìsī de lǐfú liù shí qī jiàn. |
Yúshì jìsī, Lìwèi rén, shǒu mén de, gē chàng de, mín zhōng de yī xiē rén, ní tí níng, bìng Yǐsèliè zhòngrén, gè zhù zaì zìjǐ de chéng lǐ. |
尼希米记第七章
第 7 章
尼 7:2> 作领袖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7:2 只有忠诚和敬虔的人,才配治理耶路撒冷。他们将神放在首位,深信必能完工。甄选领袖必须以忠信和虔诚作为重要标准;或许其他资格更为吸引人,但只有忠信和虔敬,才能胜过一切试炼。 %5
尼 7:3> 派人看守城门一事,反映出尼希米的哪些特质?
7:3 城门通常在黎明时分打开,让商人进城搭起帐篷摊档。尼希米为免耶路撒冷在未有准备下受敌人攻击,所以吩咐要等太阳升起来,人们恢复警觉性后,才打开城门。
7:3 城墙竣工,但工作尚未结束,尼希米派每户看守自己房屋对面的一段城墙。我们常在完成一件重大的工作后便松懈下来,但我们必须继续事奉神,照料祂所交托的一切。请记住,工作与跟进,二者同样重要。
尼 7:5-73> 尼希米统计人口合不合神的心意?
7:5-73 尼希米找到了家谱。这家谱与以斯拉所记的相同(参拉 2:1-70 ),因此很可能是以斯拉将家谱收藏在圣殿的档案室内,后来被尼希米发现。
尼 7:61> 犹太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家谱?
7:61 家谱对于犹太人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家谱才能证明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嗣,也是神的子民(参创 12:1-3 ; 15:1-6 ;出 19:5-6 ;申 11:22-28 )。若遗失了家谱,他们就有可能失去犹太人的身分。
尼 7:64-65> “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是指什么?
7:64-65 乌陵和土明,是祭司用来明白神旨意的工具(参出 28:30 )。如果有人在家谱中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但经过大祭司用乌陵和土明证明他是犹太人并且属利未支派后,他仍可担任祭司。这里的乌陵和土明是新造的,还是耶路撒冷被毁时幸存的,则不得而知。“至圣的物”是指奉献给神的肉,属献祭的一部分,只有真正的祭司才可以吃。──《灵修版圣经注释》
尼希米记第七章
细心兼顾大小事情(七 1 ~ 73 )
.坚守已得之地( 1 ~ 3 ):城墙既已修毕,就要坚守城池,否则就前功尽废了。尼希米派定各种管理人员,将工作交托得清清楚楚。这些管理的人有什么资格呢?圣经只提到他们是可靠的、敬畏神的人。神需要这样的人事奉祂,尽管我们有各样才能、经验,神仍然要求我们敬畏及信靠。
在众多管理人员中,尼希米首先派定在圣殿供职的人,可见他对神是何等的敬畏,因此他懂得选择敬畏的人作工。我们应如何选择同工?选择什么人当教会的执事?这或多或少反映出我们生命的质素。
.安顿上主之民( 4 ~ 73 ):工程虽然完成,但城内还未建设好,想要好好安顿百姓,开始有秩序的生活和计划未来,人口调查是必须的,调查之后,各人就可以住在自己的地方了。可见尼希米不单只顾及全整城之安危,更照顾到每个老百姓之幸福。“大计划”与“小人物”很难同时兼顾,在大计当前,肢体个别的关怀就容易被忽略了。尼希米并没有这样,足见他的爱心。有些祭司的后裔提不出他们祖先的证据,就不准当祭司( 63 ~ 64 ),从中看见拣选人来事奉神是不能马虎的。
祈祷 万爱之源,叫我能承担大任,也能爱每个信徒;叫我心存敬畏,谨慎事奉。──《新旧约辅读》
尼希米记 尼希米记 第七章 注释
7:1-4 防范措施
虽然城墙已修完,但仍要人看守,以策安全。
1
「歌唱的,和利未人」:他们负责看守的是圣殿,不是城门口。
2 哈拿尼和哈拿尼雅可能是同一人,前者是简称。
3 「他们」:指守门的。
4
归侨住在耶路撒冷城的不多,城内居民可能多是祭司、利未人
、商人和银匠等(参3:31-32)。
7:5-73 归侨家谱
参拉 2:1-63注。
这里部分人名和数字与以斯拉记第 2章有出入 , 引起颇多推测,有认
为是传抄之误。
思想问题(第 7章)
1 有学者认为重建城墙除了有其民族及国家的含意之外,最要紧的
还是表现了神聚集百姓,使他们能在一起体验群体生活的意义。
主耶稣说出牧羊人的比喻时(约 10:16)是否也包含这意义呢?
2 尼希米本身是一个管理人才,在建城的五十二天曾克服了不少困
难。
为何他现在要另外拣选哈拿尼雅作管理全城的工作呢?
这与新约什麽原则互相吻合?见林前 12:4-11。
3 尼希米拣选人材担任要职时,所持的标准是什麽?参 2节。
主耶稣在「按才干受责任」的比喻中,以什麽作拣选仆人的标准
呢?参太 25:22-23。
3 尼希米既然把城墙建成,并且加上了门扇,为何还要派人看守城
门呢?
城墙坚固是否表示城池必然牢不可破呢?
旧约中对此有什麽教训?参撒下 5:6; 诗127:1。
4 尼希米分配事工的方法是否合乎圣经一贯的教训?参徒 6:1-7。
韩国教会复兴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学习彼此分工,使事工的
质素得以提高。
他们不仅有专职讲道和牧养的牧师,而且也有专职领诗同工、专
职推动教会祷告的牧师,还有专职事务的同工。
你认为这可否供华人教会借镜?若神呼召你,你愿意参与专职的
事奉吗?
5 大卫核点人数一事为什麽不讨神的喜悦?参代上 21:1-8。
尼希米的核点与大卫的有何不同?参 5节。
尼希米记第七章
优先(七 1-73 )
(一)
本章大部分( 6-73 节上)我们已经遇过,其动机和目的,与以斯拉记二章一至七十节相同。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要说的,可以限于问为什么这一张从巴比伦归国的名单记载在这里,和以前的以斯拉记里。
这问题的答案,是在一至五节里。从一切外表看来,尼希米现在大功告成了。城墙已经重建。犹大及耶路撒冷的居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几乎达百年之久,从古列的谕旨起,经过圣殿的重建,建城开始的失利,到现在安全的景况,终于到达了最后的阶段。尼希米自己,似乎正在考虑,他是否回归帝国的中心,重操酒政之职,还是只将报告交给国王。(我们从 2 节分派哈拿尼的工作,推论得来。这次回去,不是十三 6 所说的那次。在他作省长的十二年期间,五 14 ,可能回去过好几次。)
不过,他的工作尚未完成。城墙是完成了,但是城内居民却不足。在一切有关徙置的报告,很少道及耶路撒冷和犹大其他城市相关的人口。在以斯拉记的名单里,没有清楚表明这城市,本章也是如此。凡是讲到回归‘耶路撒冷和犹大’(如 6 节),前者的重要性主要是 宗教性 的,指重建圣殿及其崇拜。重建时期,来自省城的工人涌入,人口无疑言过其实──或许有的还带家属(参照四 14 )。但是随工作完成,尼希米哀叹这美好的新城由于人口稀少( 4 节),几乎名不副实。没有百姓在背后,城墙不足以保护圣殿。如果他们在敌对的环境里根本幸存下来了,他们至多是一站立一旁的沉默的控诉者,一切工程完成之际,却很少关心上帝的名。
因此尼希米关心两件事。 第一 ,建造工程需要短期献身,除非那是 持久 献身的标志,否则就失去意义。他们不能只是牺牲一次,戴上桂冠就完了。他们必须终身带上献身的印记。(很清楚──正如十一 1-2 所证实的──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在许多不住在那里的人眼中,被 理解 为一种牺牲。)基督徒的信仰,也是如此。在我们意识的深处,往往把参与基督教服务工作,当作只是要偿还上帝给我们的恩。当然,我们自己不会这样说,这是错误的。作为一个基督徒,他应当如路加福音十七章七至十节所说的那仆人,服侍了主人一整天,但是仍须服侍。何等幸运,我们的主人不像一般的主人,祂是富有同情与怜悯的!
第二 点,尼希米关心的并非在乎城墙本身。在旧约里,要遵守的呼召顺服,有很多方式。在本书里是城墙的防御工事。但是上帝子民被召的行动,并非就 等同 顺服。旧约的作者许多次呼召百姓悔改, 因为他们以为行动(如献祭)就等于服从 (参照弥六 6-8 )。在这里,就像圣殿各处一样,上帝看的是内心。
(二)
我们这段经文,也使我们看到尼希米作为一个领袖,不辞艰苦的能力。经过多次的胜利,他渴望得到保证,一切不因疏忽而浪费。一节里守门的,说的是守 城墙 \cs8 的门。(‘守门的,歌唱的,和利未人’结成的一组,通常与圣殿有关。我们很难看到任命‘歌唱的和利未人’与完成城墙,有什么关系。不过十三章廿二节,我们看见尼希米分明想利未人恰如其分的在安息日看守城门。这说明了一节里的一组人。)三节讲到在晚上关上城门,和警守防范。这一切简直在我们预期里,透过一个起码向上帝忠心耿耿、专心致力于上帝事工,看到事工彻底完成的人。
更令人注目的,或许是这些经文里说的 优先权 。尼希米派他的弟兄哈拿尼( Hanani )在耶路撒冷做他的代表,就是一章二节那报告他知道耶路撒冷遭苦难的那一位。(哈拿尼亚, Hananiah ,可能是重复抄写哈拿尼的笔误──在希伯来文字中,很似‘我的弟兄哈拿尼’。)尼希米在托付他们当注意的事项时,告诉我们,他是‘忠信的,又敬畏上帝过于众人’。这是尼希米认为作为一个领袖重要的素质。精明、坚强,是的;他自己也显出这些素质。但是虔敬爱主是不可或缺的。
四节记载一件相似的重要事迹,虽然城墙完全完成,但是‘房屋还没有建造’。我们不能说,在耶路撒冷 没有 房屋。在三节中曾提到房屋,很清楚的在城中 有人 居住。他主要的意思是说,在尼希米引导建造的过程中,没有建造房屋。如果在从容不迫的情况下建造城墙,大可以将建造房屋 计划在内 ,以节省资源,充分利用地方(参照在耶利哥喇合的房屋,书二 15 )。但是由于工作的急迫性,就无法顾及城墙的修饰,或人民将来的生活情况。
我们对于导致完成建造城墙的目标这种思想,可以有两幅图画。一个领袖知道,真正的成功是出于虔诚爱主的心──达成协议的子民,头脑清楚地接受上帝呼召,排除一切艰难,努力完成使命:藉此耶路撒冷得以建成,敌人蒙受羞辱。
我们不再需要加添什么,去说明把名单置放在这里的理由。尼希米点查在犹大的人口,计划怎样分配耶路撒冷的人口。其目的是要保证,以前的劳力,并不白费,并且要求百姓,继续保持正确的优先权考虑次序,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次要,以上帝的旨意和大众利益摆在首位。──《每日研经丛书》
尼希米记注释
四.守卫耶路撒冷的安排(七1~4)
七1~2 城墙修完、安了门扇;指派好守门的、歌唱的和利未人之后,尼希米将管理耶路撒冷的职责交给他的弟兄哈拿尼和营楼的宰官哈拿尼雅。他们都是敬虔的人,合宜肩负这个重任。只有忠诚和敬虔的人,才配治理耶路撒冷。哈拿尼雅深深敬畏神,因此他和尼希米有相同的心思。
七3~4 尼希米给他们耶路撒冷的安全守则。城门只在日间开启;城中居民要在各处看守自己房屋。虽然城墙内地广人稀,但尼希米仍凭信心按旧址重建城墙。
五.耶路撒冷人口的名单(七5~73)
七5~6 尼希米计划将些有家谱证明的犹太人重新安置在耶路撒冷各处。他找着跟随所罗巴伯归回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的名谱。
七7~65 本段记录的名谱,跟以斯拉记第二章的几乎一样。这重复提供证据,推翻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原是一本书的讲法——纵然犹太传统曾将它们合作一卷书。
七66~69 这几节概述全会众的数目,此外,还有仆婢、歌唱的人和作运输用的牲口。
七70~72 献上财物的人和他们的供献都列述出来。本段跟以斯拉记二章68和69节有很明显的分别。数目不同,可能是两次而重复的收集。省长尼希米为耶路撒冷所定的计划,在第十一章才完全实行。
七73 本章结束时记述以色列众人平安住在各城,人口增多、安全稳妥。
尼希米记简介
7:2
忠 信 的, 又 敬 畏 神 过 于 众
人: 按 照 圣 经 的 原 则, 只 有 那 些 恒 心 忠 于 神 和 神 的 话 语, 以 敬 虔 为 本, 惧 怕 罪 及 其 后 果 之 人, 才 可 以
成 为 神 子 民 的 领 袖 ( 参 “ 监 督 的 道
德 要 求 ” 一 文 及 “ 基 督 徒 的 圣 经
尼希米记
注释
七 1-73 殖民于耶路撒冷的需要
既看见刚才所提及的危险,尼希米首先采取一些短期的措施,以保持耶城的安稳( 1-3 节)。然而,长远而言,城中需要有的,是那些乐于遵从尼希米努力建立之标准和原则的人。因此,他采取一种看似颇为严峻的措施,就是安排城外那为数不少的人迁进城内。至于这群体的基础,他借用了第一次返回耶路撒冷者的名单(比较拉二)。虽然我们知道其它人在这时也已返回犹大,但本段重复这名单,是要指出一个重要的神学要点,就是那些住在神的城里的人,应与那些早前经历了神在「第二次出埃及」之救赎的群体,有直接的连系。
尼希米记
尼希米记第七章
7:1
耶路撒冷有了坚固城墙,下一步是增加居民人数,具备首邑规模。尼希米先举行人口调查(5节),为自各城邑移民来耶城作准备(11:1)。他用6-73节所载的谱系作基础,完成了人口调查的工作。
7:2 尼希米是省长,但耶路撒冷城应有专人管治。他派了他的胞兄弟哈拿尼作耶城的首长,因为其人信实,尽忠职守,又敬畏神。
有的解经家认为哈拿尼和哈拿尼雅为一人,哈拿尼为哈拿尼雅的缩写,因为没有理由相信尼希米会派两个人担任同一职务,也不会仅因哈拿尼是他的亲手足而任命他。看1:2注。
7:3 城门通常天亮日出前便开启,现在要等到日头上升(原文有“日光已暖和”之意),是防备敌人拂晓袭击。
7:6
本节至73节上半记录被掳返国的人数,一般相信本章是原来的单子,《以斯拉记》2章的那个单子录自此单。因这两个单子大致相同,有关解释及二者不同的地方,可看《以斯拉记》2:1-70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