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第廿一章
第 21 章
撒下 21:1> 自然灾害全都是神对人的惩罚吗?古今的情况有何不同?
21:1 以色列的农业主要靠秋雨与春雨来保障收成。如果没有这些雨水,或者雨水来得不合时宜,或是农作物遭昆虫侵害,第二年的庄稼就会大大地欠收。那时的农夫完全靠赖自然,他们没有灌溉、施肥和除虫等设备。甚至雨量有所不同,或者有虫害,都能使农作物全毁。
撒下 21:1-14> 为什么扫罗的罪会祸及家人?那是怎样严重的罪?
21:1-14 圣经虽然没有记载扫罗报复基遍人的行动,但显然他有严重的罪行,使基遍人追讨他流血之罪。圣经没有说明为什么扫罗犯罪却要杀他的子孙。近东许多习俗(包括以色列的在内),把父亲犯罪看作整个家庭有罪,因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扫罗违背了以色列人向基遍人所起的誓(参书 9:16-20 )。背誓严重地违背神的律法(参民 30:1-2 )。大卫可能依照习俗行事,把家族看作一个整体,再不然就是扫罗的子孙曾协助扫罗,在杀害基遍人的罪上有分。
亚比筛
撒下 21:1-24:25> 21 章至 24 章的事件,发生在大卫王朝中的哪一时期?
21:1-24:25 以下四章是本书的附录。其中的事件并没有按照年代先后的次序列出,他们只记载大卫在位时,不同时期的事迹。
撒下 21:9-10> 利斯巴守候了尸体多久?
21:9-10 收割大麦是在阳历四月与五月之初。大麦与小麦相似,但不及小麦适于做饼。利斯巴在动手收割的时候(四月)直到雨季(十月)开始,整个时期都守着尸体。
撒下 21:16-18> 这些人为什么会被称为“伟人的儿子”?
21:16-18 作者称呼这些人为“伟人的儿子”,指他们是巨人。(参撒上 17:4-7 ,以及创 6:4 的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下第廿一章
黑狗偷食白狗当灾(二十一 1 ~ 22 )
我们必需承认人是善忘的,而且反覆无常。但神绝不会糊涂,祂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尤其是祂所爱的人祂必定施行管教;大卫明白神的性情,故此遇有大饥荒时,他知道事出必有因,便立刻求问神,才明白受灾祸的原因,从而提醒我们:
1. 不要随便立约起誓,若起了誓必须遵守,这是极大的原则,以色列人曾起誓不杀基遍人(书九章),但扫罗却想灭绝他们( 2 )。
2. 背约的罪迟早总要受对付。神有祂作事的时间、对象及方式,扫罗的错,却要在大卫身上清算,因神知道他甘心接受校正。大卫的反应是直接的,立即问及赎罪的方法,并且照他们的要求办妥( 2 ~ 9 )。
3. 被神对付后,能再被神接纳的人,其祷告必蒙祂的垂听( 14 )。神不听祷告,绝大的原因是罪孽的难阻。我们何时肯认罪、悔改、顺服神的管教,神就必按祂的应许赦免及施恩。
4. 靠神再得胜:本章的后半部分说明大卫再身先士卒,大败非利士人,甚至将所有巨人、奇人、怪人杀个不留,神使他们大获全胜。
祈祷 愿我也有敏感的心,知道手所作的事。──《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下 第廿一章 注释
21:1-24:25 大卫当政期间事迹的附录
这可分为六段,事情的次序似按颠倒的对偶法记载:
1 天灾( 21:1-14);
2 战争( 21:15-22);
3 赞美诗( 22:1-51);
4 临终之诗( 23:1-7);
5 战争( 23:8-39);
6 天灾( 24:1-25)。
这六段附录虽然中断了历史发展的顺序记载,但却揭露大卫登基前後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手法。
1-14 基遍人与三年饥荒
大卫年间的三年饥荒,是因扫罗藐视从前约书亚与基遍人所立的约,把基遍人屠杀,招来神的愤怒。大卫履行基遍人的要求,将扫罗七个
孙子交出,以命偿命,使饥荒之灾得停止。
1 扫罗何时杀害基遍人,史无记载。他大发热心是要将迦南人赶尽杀绝。
2 约书亚与基遍人立约一事,见书9:3-20。(参考:不可更改的誓言)
3 基遍人必须祝福以色列人才可将咒诅除去,参士17:2。
4 基遍人的回答有两方面:
1 他们不会接受金钱上的赔偿;
2 不愿意屠杀以色列人。
6「将他们 ......
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即指定基比亚(神拣选为王的扫罗之家乡)作扫罗孙子七人以命偿命的地方。
8「扫罗女儿米甲」:「米甲」大抵是文字抄写之误,应是「米拉」。
和合本增补「的姐姐」以更正错误,参撒上18:19。
9「割大麦的时候」:约是四、五月间。
10「在磐石上搭棚」:原文作「为自己铺在磐石上」。
利斯巴用麻布(丧服)铺在磐石上,大概晚上以此当床榻,日夜护尸。
「从动手收割 ......
天降雨在尸身上的时候」:巴勒斯坦的雨季在冬天,这里显示尸身没有埋葬达半年之久。雨水预告饥荒结
束,神的忿怒平息。
11-14
利斯巴护尸的举动感动了大卫,大卫便将扫罗各儿孙全家的骸骨葬在扫罗父亲基士的坟墓里。
12「街市」:为公众聚集的地方,显然与撒上31:10「城墙」同一处。
「把尸身偷了」:参撒上31:12。
15-22 大卫与非利士人交战事例
15-17 大卫与巨人以实比诺交战
大卫在这次与巨人以实比诺的交战中,险遭杀害,因此,他的部下不准他以後亲自作战。
15「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打仗」:原文为「非利士再与 ......
」。
16「伟人」:原文为「利乏」(下同);
「伟人的一个儿子」可译作「利乏的後裔」。
该族人身材高大,故七十士译本翻作「伟人」,即「巨人」之意。
18-22 另外三个巨人被以色列人杀死的事迹。
19 本节与撒上17章记载有出入,按代上25章,伊勒哈难所杀的是歌利亚的兄弟,本节乃抄写之误。
「迦特」:非利士五个首邑之一,确实地点不详。
思想问题(第 21章)
1 扫罗杀死基遍人一事的後果,对神的信实和公义有何提示?
2 大卫在应付整件事时如何考虑到神的心意?
3 利斯巴护尸的行动使大卫大受感动,终将扫罗及其儿孙的骸骨妥善安葬。
试分析利斯巴所冒的险和所消耗的时间、精神。
她的动机是什麽?
你为了自己的亲人又付上了什麽牺牲?
4 岁月催人老,昔日「杀万万」的大卫,现在差点死在非利士人以实比诺的手下,但神怎样保守了大卫的性命?
撒母耳记下第廿一至廿三章
扫罗家的命运(廿一 1-14 )
按我们的想法,这里的故事既奇怪又令人反感。在大的授权下,有七个无辜的人被处决,而且他们的尸体受羞辱一段时间。要明白这些情节,重要的是用当时的文化和态度来了解。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描述这些事件,是有一种宣传的成份在内;因为七个死难者皆属于扫罗家,很可能有一段时间,大要为他们的死负全责。故此这里详细的叙述,乃是解释大的行动。很明显大乃是逼于无奈,因饥荒、因得到指引要和基遍人了结过去的恩怨。
饥荒(主要的成因,像这次一样,乃是缺少雨水)时常是古代近东的一个难题──犹如今天在世界许多地区一样,它折磨所有的体和国家,造成许多的痛苦和死亡,自然地解释为上帝对已知或未知的罪的惩罚,大被这种国家紧急事件,催促去寻找饥荒的宗教原因,结果他直接和基遍人达成协议。
基遍人合并于以色列内,但却与以色列毫无关系(看书九章)。我们不知道扫罗为什么攻打他们,但很明显原因在今天可说是种族岐视。无论如何,他杀死他们许多人,违背严肃的和约;但在以色列的法律系统下,他们不能够得任何的赔偿。因为他们不是以色列人。在道德上,他们完全有权得到赔偿,也可能他们要求所受的损失的满意的赔偿,即经济的赔偿;好像吝啬的放高利贷者一样,他们决定得到完全的报复。扫罗长久追杀他们,直到置他们于死地,但现在个人的责任,要由他的家庭来承担;故此惩罚扫罗家并非不寻常或不合法的。
大无法保护这七个人,但看来他已尽他所能。他确保米非波设的安全;当下雨时,他给予那些死者光荣的安葬,而下雨又暗示上帝结束这次饥荒。利斯巴的爱心和无私的行为,帮助大保存那些尸体免于亵抇和耻辱。
这些故事很明显不能应用在现代或在基督徒社会中,我们应该将它们放在一边。但它们仍然可以公平地引出当中的教训。这教训是:对任何国家或团体中的少数民族,我们都应给予保护。王的责任,是要将完全的公平,实现在所有百姓当中,尽管违背个人的意愿,和破坏他的声誉,也在所不惜。此外,应许和承诺必须遵守,而法律也要引伸去保护‘二等公民’。在我们的世界里,富有的强国对较贫穷弟兄的道德责任,可与此作一种合理的比较。但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有一些‘头等公民’会受苦的问题。故此,艰苦的命运临到扫罗的儿子和孙子身上。
大和他的军兵(廿一 15-22 ;廿三 8-39 )
这两段经文属于大统治的较早期,从廿三章卅九节提及乌利亚可以证明这点,因为他的死,曾经于十一章十七节中记载。有关伯利恒的情节(廿三 13-17 ),提及非利士人在利乏音谷驻军( 13 节),它与大初期统治联合以色列王国时,非利士人的入侵有关联(参看五 18 , 22 )。
这里有许多名字,对现代读者既陌生,而且不大感兴趣;但我们一定的要记得,对撒母耳记上下的最初读者,则绝对感兴趣。有一些大的英雄,是那些早期读者的祖宗;并且在军兵名单中提及的地名和族名,提供巴勒斯坦读者有更多的兴趣。
大确实有两组精锐军兵,较小和较重要的一组乃是 三个人 ,按照他们非常的勇猛行为,他们有一种功绩的次序(廿三 8-12 )。另一组是那 三十个人 (廿三 18-39 ),他们可能是精锐部队单位,或者杰出的作战军团。勇气、能力、才干和忍耐,乃是这些士兵的特别美德,他们所向无敌:甚至连巨大数目的非利士人,也不能与他们匹敌(廿一 15-22 )。
他们除了有军事才能外,这些人的特征,乃是他们对大的忠心和献身,有两段简短的情节举出这点。在廿一章十六节以下,我们看见他们怎样保护大,他们站在他的一方作战,并且防止他的生命受到威胁。在廿三章十四至十七节,我们看见他们为满足大一时的兴致,怎样愿意冒险,他们一定与领袖有很深厚的感情;虽然在这名单的结束提到乌利亚,指出大对他们的忠诚并不是百分之一百。无疑我们一定要将大对乌利亚,当作一次独特的事件处理。
以后的读者可以骄傲地回忆,他们与邻国的祖宗,曾经帮助及保护大得到王位;而且透过他的领导,带来以色列的胜利和政治力量。包括大在内,没有 任何的 君王能够成功,而不需要能干和乐意牺牲的军官的帮助。以色列的成功,是在大领导下的联合行动,这是同心合意的合作,无疑有些英雄战死沙场,好像乌利亚那样,他们全部随时冒生命危险。国家不能没有爱国主义、牺牲和崇高的理想,而能够强盛。而且可以肯定,国家失去这些美德,便会败亡,正如以色列也是一样。伟大的领袖没有忠心的跟随者,只有很少的价值。
同样,精明的军官需要一位伟大的领袖,大被他的跟随者形容为‘以色列的灯’(廿一 17 ),这句话总结王对他百姓的价值。没有他,他们会在黑暗、无领导和无方向之中,也不能达到成功。以色列因为正确地认识上帝供应他们领袖的价值,故此他们愿意追随大的领导。在今天的世界,我们过分强调男女平等和个人的重要,因为我们有低估和错误判断政治领袖的特别才干和他们的动机与性格的危险。愤世嫉俗很容易替代忠心。同时,不是所有的领袖,都是上帝所赐的,但是上帝始终统管各国的事情。
王者之诗:上帝的救恩(廿二 1-20 )
到目前为止,撒母耳记都是提及大为战士 和 君王;只有偶尔提到他也是音乐家(撒上十六 18 )和诗人(撒下一 17-27 )。然而,大作战士 和 君王的成就,今天对我们不大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记得他的名字,只是因他是诗人,故此当大的故事差不多结束时,这位历史学家很适当地让我们看见大诗集中的样本。这一章的长诗篇,也同时可以在诗篇十八篇中找到。
这首诗是感谢上帝的赞美诗,大部分都是一般的称谢,只有最后的一节( 51 节),是大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这里像其他的诗篇一样,它的语言很形像化,因此可以应用在各种的情况下,包括表达和承认上帝的帮助。在内文的第一节中,它承认上帝在以色列境内和境外,拯救大脱离他的仇敌,并且感谢上帝,因祂保存他的性命毫无损伤。
正如诗人所看见,真正的仇敌,乃是死亡,在第五节描述它是巨大的波浪;第六节则说死亡好像猎人(编注:猎人才用绳索和网罗);二十节的 宽阔之处 却恰好是对比,脚下一处干地和宽阔的范围,可以避过猎人的陷阱。大即将行完人生路程时,能够平静地回顾他早期危险的日子,现在可以肯定所有的事对自己皆有益;但他没夸耀自己的英勇或才干,反而谦卑地回顾他以前怎样向上帝求助( 7 节),并且得到充足的供应。这一章最长的一个段落乃是八至十六节,它生动地及象征地描绘上帝怎样回应大的呼求。这幅图画建立在耶和华乃是雷和风的上帝的观念──一种古代世界很熟悉的观念。在以色列境内,这位神是众神中独一的真神。以色列的上帝是 高过 其他的风神;祂有能力,并且很有效,例如迦南人相信的巴力,说它是风神能支配雷电这种最恐怖的自然力量。但上帝远超过风神,祂也支配人、国家和历史,并成为大及以色列的好处。这里提醒以色列,当国家忍受强大的仇敌,像亚述和巴比伦羞辱的时候,上帝有看得见的能力。当我们倾向崇拜那些核能、人口膨胀、经济实力和强盛国家,在它们面前发抖,把他们视为神的时候,我们也要记得这位慈悲上帝的能力。
大声称上帝喜悦他( 20 节),这不是骄横傲慢,而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喜乐和美妙的源头,正好像一个恋人断言他的伴侣很爱他一样;他的伴侣的关怀和爱心,乃是真实的和可触摸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王者之诗:上帝的信实(廿二 21-51 )
这首诗篇,因上帝对君王及国家的美善继续赞美祂。这段经文有两方面令现代读者易于困惑。第一方面在廿一至廿五节,表面上好像骄傲,声称没有犯罪;另一方面是在这几节经文内,注视仇敌的失败,并且心满意足地幸灾乐祸。然而,全首诗篇一定要从以色列与上帝有立约关系的角度去读。这国家在西乃山与上帝立下严肃的约(看出十九 1-6 );以色列必须听从及执行祂所颁布给他们的所有律法,并且上帝也承担照顾祂的百姓,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并且拯救它脱离所有的政治敌人。
从这种信仰背景,大看见双方都遵守合约中的条款。在廿一至廿五节中也不是声明他个人的圣洁,只是证实他作王,已经尽力维护约的法律,并且带领国家谦卑地顺从。上帝这一方面,祂会负责应验祂古时的应许。经过多年软弱的政治,挣扎地对抗一个又一个的敌人,以色列必定惊讶感到,她已变成该地区最强大的国家,支配一个细小的国度。她的回应乃是欢欣地向上帝感恩──事实上是谦卑的记号,而不是幸灾乐祸;为以色列的兴起和为非利士的失败而欢欣,这是很一般的方式;如果以色列变成目中无人,诗人也承认在她兴起以前,一样会先使她 降卑 。
这首诗主要是 国家和 君王,感谢上帝的信实;但在大默想中,他意识到祂几方面的性格,其中有些属性,与以色列邻国所敬拜的神祉,有很大的不同:
(甲)祂从不无缘无故行动。
(乙)祂的行动乃是完全公平和适当的。
(丙)祂的应许值得信靠。
(丁)当有需要时,祂赐下亮光和帮助给祂的仆人。
(戊)他是 活 的上帝( 47 节),有些以色列邻国相信的神是死的,犹如漫长干燥夏天的农物之神。相反,以色列的上帝时常积极和活力充沛地关怀祂的百姓,回应他们的需要和祈祷,‘昨日今日直到永远都是一样。’
既有这位上帝,大在诗篇结束时,可以满有信心地前瞻未来,以色列不一定时常得胜(事实上,她不久便再度软弱起来)。但她时常有上帝显示祂 不变的爱 ──最好翻译为‘忠诚的爱’──赐给国家的领袖一年强似一年。世界会改变,政治局面临起伏不定,但上帝永远不变。
大的遗产(廿三 1-7 )
这第二篇诗较短,称为 大末了的话 。这不是说这首诗是他最后写成的,而是说这是他留给以色列和他继承者的‘遗产’;这遗产不是权力和财富,乃是属灵的遗产。这里包括两件事:他的诗篇和他的国度。没有基督徒否认, 耶和华的灵 在大及以色列的其他诗人的作品中积极工作,这些作品由他们的时代起将安慰和灵感带给所有的世代。故此诗篇较其他旧约,更多使用在基督徒的崇拜中。
另外的遗产是王权。大虽不是第一位以色列王,但是他在两方面使以色列的王权达到颠。在属世方面,由他提供领导,使他的百姓自从定居在应许之地以来,首次得到稳定和强盛。他所建立的这个被视为上帝赐给国家的礼物的王朝,已经开始并且伸展到无限的将来。这同样是重要的。故此出现政治和宗教的力量和稳定──给以色列一份美好的遗产。
在这首诗中,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消极的暗示;第六节的 匪类 ,无疑是大的仇敌,像押沙龙和示巴一样必会灭亡。事实上大已经是公正的治理者( 3 节),他除了有军事成就外,也关心社会。虽然如此,第三节有一种条件性的提示:大的继承者会否成为匪类,而不是公义的统治者?事实上,在撒母耳记完成很久之前,这样的时代确实已来到。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圣经作者加入这篇诗在他的叙述里,有什么意义?可以肯定,他是在盼望弥赛亚君王,即是大的后裔──正如上帝曾应许──祂有一天要登上王位,引导他们进入永恒的公义、和平、繁荣、强盛和稳定(特别看赛十一章)。这样大的遗产,乃是指向未来,瞥见那位完美的领袖将达到的成就。
完美的领袖,在第四节中从两方面描述──像早晨的阳光和雨点──这是两种普遍的现象,作者思想阳光和雨水,有温和和赐福的效果──不是热带国家的炽热,也不是许多地方遭受的狂风骤雨。阳光和雨水,一起创造自然生长的奇迹,也是上帝给以色列的礼物。上帝所赐的君王,也好像这两种双重的福气,安静地但恒常地为他所有的百姓工作。在人类社会每一个阶层中,这是我们需要的一种领袖。
(注意:有关廿三章八至卅九节的注释,请看廿一章十五至廿二节一段──大和他的军兵 。)──《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下注释 肆·附录(二一~二四)
撒母耳记下结尾的几章实际上是附录,重点记述大卫作王期间发生的多个事件,但不一定是按时间先后而记载。(列王纪上第一章才接续按时序的记载。)
一.饥荒及其结束(一一)
二一1 第一个事件是持续三年的饥荒,大卫就求问耶和华饥荒的原因。他得到的答案是,因扫罗毁了与基遍人所立的约。基遍人是外族人,他们用计欺骗约书亚与他们立约。扫罗破坏了这个约,试图消灭基遍人,这件事在旧约中从没有提过。“流人血之家”这个短语可能暗示扫罗的子孙曾经积极参与屠杀基遍人的行动,因此他们受到惩罚是应当的(2~9节)。以色列的国民要因为一个那时已死的人所犯下的罪行受苦,似乎是过于严厉;但几个世纪以前,以色列人庄严地向基遍人起誓(书九19~20),而饥荒的临到正是因为那个誓约被破坏。时间并不会使神的记忆模糊,也不会使他的公正减少。
二一2~9 大卫召了基遍人来,问怎样补偿在扫罗下受的苦害他们才满意。他们解释,他们不想要扫罗任何的金银,他们也无权在以色列杀死一个人,除了处决扫罗的子孙七人之外,再没有其它解决方法了。大卫同意这个做法。那七个子孙包括:利斯巴给扫罗所生的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不是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和扫罗女儿米拉(新英王钦定本第8节边注)的五个儿子。有两个原因支持这里所指的不是“米甲”,米甲嫁给了帕提,而不是亚得列(参看撒上二五44);另外,米甲没有儿女(撒下六23)。这里提到的巴西莱,不是后来大卫逃避押沙龙时帮助过他的那个人(一七27)。
二一10 利斯巴是扫罗忠心的妃嫔、她在尸体旁边搭棚,日夜看守尸体,免得秃鹰或走兽碰那些尸体。她从动手收割的时候,一直看守尸体到神降雨水,结束导致这些人死亡的饥荒为止。
二一11~14 大卫听到利斯巴的热心行为后,就采取行动,得体地埋葬了那七具尸体;又把埋葬在基列雅比的扫罗和约拿单的骸骨搬来,葬在便雅悯地基士的坟墓里。
二一15~22 本段记述对抗非利士巨人的几场战争。在第一场战争里,大卫几乎被以实比诺取去性命,幸好亚比筛救驾及时,并将非利士人杀死。这次以后,军兵就不再让大卫与他们一同出战了。在第二场战争中,西比该在歌伯杀死另一个巨人的一个儿子。在第三场战争中。伊勒哈难杀了迦特人歌利亚和他兄弟(比较代上二O5)。在第四场战争中,一个身量高大、手脚都是六指的巨人被杀。普林尼提过某些有六指的罗马人,而这特种是家族的遗传。
撒母耳记下 21:1
有 饥 荒: 21~24 章
补 叙 了 大 卫 当 政 时 期 的 一 些 事 件。 它 们 不 是 按 时 间 顺 序 记 录 的, 但 却 是 撒 母 耳 记 上、 下 的 必 要 补
充。 其 中 几 件 事 发 生 在 大 卫 统 治 的 早 期。
21:1 因 扫 罗 …… 杀
死 基 遍 人: 约 书 亚 和 以 色 列 众 人 曾 与 基 遍 人 立 下 和 约, 不 将 他 们 与 其 他 迦 南 异 族 一 同 杀 灭 ( 书 9:15~21) 。 很 明 显 扫 罗 毁 了 誓 约 (2 节 ) 。 背 誓 是 违 背 神 律 法 的 严 重 罪 行 ( 民 30:1~2) 。 “ 他 流 人 血
之 家 ” 暗 示 扫 罗 的 儿 子 们 参 与 了 屠 杀 基 遍 人 的 行 动 (8 节;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21:14
此 后 神 垂 听 国 民 所 求 的: 扫
罗 的 七 个 子 孙 死 后 (8~9 节 ) , 神 再
次 垂 听 他 子 民 的 祷 告 ( 比 较 书 7~8 章 ) 。 这 段 内 容 还 表 明 这 七 个 人 曾 与 屠 杀 基 遍 人 有 牵 连; 如 果 孩 子
们 没 有 卷 入 其 父 亲 的 罪 中, 就 不 应 受 到 惩 罚 ( 参 申 24:16 ;王
撒母耳记下
注释
二十一 1 至二十四 25 大卫的统治:困难与展望
学者常以撒母耳记下末后 4 章为全书的附篇。这 4 章的内容多样化,而且中断了王位之争的故事。然而,对作者来说,这部分却有主题上的一致和刻意的目的。这几章圣经说明了大卫别的一些问题,并显出神怎样在他所有困境中,给他提供指引和忠心的支持者。这里也显示,大卫对生命和神的经历,怎样使他成为「以色列的美者歌者」。最后,本部分为故事以后的发展埋下伏线。
二十一 1-22 饥荒和战役
二十一 1-14 处死扫罗家
大卫在位时,多半问题出于战争,但以色列地偶尔也遭遇干旱和饥荒,而本章就是记载一次尤其严重的「饥荒」,也许发生在大卫在任的早期。当大卫求问神( 1 节),神就提到一件事,那是别处没有记载的:扫罗攻打基遍城中的人。这事件的背景是,扫罗为了保卫以色列,曾不单攻打非利士人,也攻打任何有威胁的非以色列人。但基遍人并没有对以色列造成威胁,而且破坏以色列人与他们在昔日定立的条约(参书九),是一件严重的罪行。这个沉冤从未得雪。根据今日的法律,因扫罗的罪而惩罚扫罗家的人同样是错误的,但在古时,人都支持家族共同承担错失的原则。即使是这样,我们难免感到基遍人是过分执着要报复。
作者述说这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这 7 个被处决之人的死,与大卫无关。无疑有些以色列人像示每(十六 5-8 ),会指责大卫对扫罗家怀恨意。因此,本段提醒读者,大卫怎样对待米非波设,以及指出他怎样小心地安葬扫罗及其后人的遗体。
二十一 15-22 与非利士人争战的片断
本部分记载了非利士人与大卫争战的一些片断,但不清楚其目的何在,和为何编排在这里。在某程度上,这记述为第二十二章奠下了基础,而二十二章是一篇以敌人和战争为主题的诗篇。也许叙述这几节经文的主要原因,在于提供一个背景,去描述大卫为以色列不可熄灭的「灯」( 17 节)。他的臣仆认为王对以色列的福祉是重要的,跟撒母耳在撒母耳记上第八章对君王的描述很不相同。大卫已被神惩罚,如前几章所见,但在这末后的几章,圣经作者提醒我们,耶和华与祂所拣选和膏立的君王大卫,有极亲密的关系。
第 19 节「伊勒哈难杀了 …… 歌利亚」这是一句叫人疑惑的话,但本节与列王纪上二十章 5 节的平行句(那里的用字颇不相同)有文本上的问题。因此,这似乎跟撒母耳记上十七章大卫打败歌利亚的故事,并没有冲突。另一个可能性是,「伊勒哈难」是大卫本身的名字,而「大卫」则是他登基作王的名字。
撒母耳记下
撒母耳记下第二十一章
21:1 本章至24章为《撒母耳记》的附录,记有大卫王朝的一些史事片断,但未依照时间次序,而是以主题为中心来叙述。
全部附录包括六件事:1,大卫将扫罗的七个儿子交给基遍人,以偿还当年血债(21:1-14);2,非利士四伟人之死(21:15-22);3,大卫战胜敌人的颂诗(22:1-51)。此诗除一二处出入,与《诗篇》18篇内容相同;4,大卫的遗言为一首短诗,赞美神的慈爱(23:1-7);5,大卫的勇士:包括三勇士和“三十勇士”(23:8-39);6,核点以色列和犹大人口及后果(24:1-25)。
第1和第6项的题旨,是神因人行为之不当而降祸。第2和第5项记的都是大卫的勇士;第3和第4项为大卫所作的歌。这种写作上对称的安排十分特别,试看《撒上》2:1-10,以耶和华神从卑微者中选立受膏者的颂赞开始,历经扫罗和大卫二朝可歌可泣的诸般事迹,而以《撒下》22章的颂赞置于书末,称颂耶和华神的拯救与保障。作者显然有一写作架构在,藉严谨的体裁结构与文章的描写之美,传达道德的教训和神对人类永远的计划。
21:2
约书亚当日曾奉神的名答应基遍人,决不让他们遭受其他迦南人被灭绝的命运(书9:15,18-26)。扫罗破坏此约之事不见圣经他处,当发生在扫罗为王期内。大卫登基后,接连发生饥荒,神藉此提醒大卫注意此事。扫罗祸延家人,七个儿子同遭杀死。
从大卫不交出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以履行他和约拿单之间的盟约,可知此事当发生在他恩待米非波设之后(9章)。
21:10
割大麦在每年四月中旬(参得1:22注),利斯巴爱子情切,一直守在尸身旁,直到旱灾已过,天降霖雨为止。其间一定有很长一段时间,因大卫收敛被悬挂的七人只剩了骸骨(13节)。
大卫为利斯巴不容七人遗体露骨荒野所感,又想念前王扫罗和挚友约拿单的骸骨尚在基列,遂一齐运来他们的家乡便雅悯,予以厚葬(14节)。
21:15
这四个非利士的巨人一一为大卫的勇士所杀。他们被称为“迦特伟人的儿子”,当为亚衲族人,因约书亚当日虽剪除了山地的亚衲族人,其遗裔仍留在沿海的城邑迦萨和迦特等非利士人住的地方(书11:21-22)。
21:19
歌利亚为大卫所杀。此处当为误抄。因《代上》20:5记同一事,说“伊勒哈难杀了迦特人歌利亚的兄弟拉哈米”,可见误把原文“兄弟拉哈米”抄成“伯利恒人”。